2007年高中课改 2007年普通高中化学实验课程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49760418 上传时间:2020-10-29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3.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7年高中课改 2007年普通高中化学实验课程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07年高中课改 2007年普通高中化学实验课程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07年高中课改 2007年普通高中化学实验课程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07年高中课改 2007年普通高中化学实验课程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07年高中课改 2007年普通高中化学实验课程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7年高中课改 2007年普通高中化学实验课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7年高中课改 2007年普通高中化学实验课程(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7年高中课改 2007年普通高中化学实验课程2007年普通高中化学实验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二)主题3 化学与工农业生产 内容标准 活动与探究建议 1知道化学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2了解合成氨的主要原理、原料、重要设备、流程和意义,认识催化剂的研制对促进化学工业发展的重大意义。 3通过实例了解精细化工产品的生产特点,知道精细化工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4通过典型事例了解化学肥料、农药、植物生长调节剂和除莠剂及其发展趋势。 参观化工厂或观看有关的影像资料片,考察企业的选址情况,收集产品的生产原理、原料利用率、能耗、投资和成本核算等资料,撰写考察报告。 参观当地的精细化工企业(或者观看有关的影像片、

2、收集有关的资料),讨论精细化工发展的前景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调查:化学在染整工艺中的应用。 调查当地农村使用化学肥料的情况,写成调查报告,与同学交流讨论。 测定土壤的酸碱度,讨论改良酸性土壤和碱性土壤的一般方法。 参观调查:化学在农林产品深加工中的应用。 交流讨论:从农药DDT的广泛使用到禁用所引发的思考。3物质结构与性质 物质结构理论是现代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医学、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信息科学的重要基础。它揭示了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有助于人们理解物质变化的本质,预测物质的性质,为分子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在本课程模块中,我们将从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

3、构成的规律,以微粒之间不同的作用力为线索,侧重研究不同类型物质的有关性质,帮助高中学生进一步丰富物质结构的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模块的学习,学生应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 1从科学家探索物质构成奥秘的史实中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2进一步形成有关物质结构的基本观念,初步认识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 3能从物质结构决定性质的视角解释一些化学现象,预测物质的有关性质; 4在理论分析和实验探究过程中学习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逐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主题1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内容标准 活动与探究建议 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2了解原子

4、结构的构造原理,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3能说出元素电离能、电负性的涵义,能应用元素的电离能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 4知道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了解其简单应用。 讨论:元素周期表中各区、周期、 族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 参观、观看影像或资料:原子吸收和发射光谱分析。 阅读与交流:原子操纵技术。 讨论:主族元素电离能的变化与核外电子排布的关系。 查阅有关元素的电负性资料,解释元素的“对角线”规则,列举实例予以说明。主题2 化学键与物质的性质 内容标准 活动与探究建议 1能说明离子键的形成,能根据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

5、征解释其物理性质。 2了解晶格能的应用,知道晶格能的大小可以衡量离子晶体中离子键的强弱。 3知道共价键的主要类型,能用键能、键长、键角等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 4认识共价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能根据有关理论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能说明简单配合物 的成键情况。 5了解“手性分子”在生命科学等方面的应用。 6结合实例说明“等电子原理”的应用。 7了解原子晶体的特征,能描述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 性质的关系。 8知道金属键的涵义,能用金属键理论解释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 9能列举金属晶体的基本堆积模型。 制作典型的离子晶体结构模型。 比较氯化钠、氯化铯等离子晶体的结构特征。 实验

6、探究:熔融盐的导电性。 实验探究:明矾或铬钾矾晶体的生长条件。 查阅资料:晶格能与岩浆晶胞规则。 运用模型研究:P4、P4O6、P4O10等共价分子的结构及相互联系,并预测其化学性质。 利用模型等分析金刚石晶体与石墨晶体的结构特点,讨论两者性 质的差异。 阅读与交流:配位化学的发展及其对现代化学的贡献。 查阅N2 、CO的有关数据并进行比较。 查阅资料:“手性分子”的合成及应用。讨论:为什么金属晶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主题3 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的性质 内容标准 活动与探究建议 1结合实例说明化学键和分子间作用力的区别。 2举例说明分子间作用力对物质的状态等方面的影响。 3列举含有

7、氢键的物质,知道氢键的存在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4知道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离子晶体、金属晶体的结构微粒、微粒间作用力的区别。 讨论:卤素单质和卤化氢熔、沸点变化有什么规律? 实验:“相似相溶”规则的实际应用。 讨论:邻羟基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的沸点和溶解度差异的原因。 讨论:水的特殊性。主题4 研究物质结构的价值 内容标准 活动与探究建议 1了解人类探索物质结构的价值,认同“物质结构的探索是无止境的”观点,认识在分子等层次研究物质的意义。 2知道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了解研究物质结构的基本方法和实验手段。 3认识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的关系,了解元素周期系的应用价值。 4初步认识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之间

8、的关系,知道物质结构的研究有助于发现具有预期性质的新物质。 讨论:模型在探索原子结构中的应用。 观看影像:金刚石的制造。 阅读与讨论:元素周期表的发现与应用。 收集有关20世纪科学家在物质结构探索方面的资料,并进行交流讨论。 讨论:稀有气体化合物的发现给我们什么启示?4化学反应原理人类在探索物质变化的历史过程中,积累了许多有关物质变化的知识,加深和发展了对化学变化的本质认识,人们根据化学反应的规律控制和利用化学反应,不断丰富社会物质财富,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推动社会的发展。 在本课程模块中,我们将从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以及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等方面,探索化学反应的规律及其应用。

9、通过本课程模块的学习,学生应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发展: 1认识化学变化所遵循的基本原理,初步形成关于物质变化的正确观念; 2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所遵循的规律,知道化学反应原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3赞赏运用化学反应原理合成新物质对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文明所起的重要作用,能对生产、生活和自然界中的有关化学变化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 4增强探索化学反应原理的兴趣,树立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志向。主题1 化学反应与能量 内容标准 活动与探究建议 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2通过查阅资料说明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知道

10、节约能源、提高能量利用效率的实际意义。 3能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涵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4体验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的探究过程,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5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认识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的实际意义及其重要应用。 6能解释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认识金属腐蚀的危害,通过实验探究防止金属腐蚀的措施。 观看影像或讨论:化学反应与能量转化。 调查与交流:家庭使用煤气、液化石油气、煤等的热能利用效率,提出提高能源利用率的合理化建议。 查阅资料:人类社会所面临的能源危机以及未

11、来新型能源。 讨论:太阳能储存和利用的途径。 查阅资料并交流:“化学暖炉”、“热敷袋”的构造和发热原理。 讨论:选择燃料的依据。 查阅资料并交流:火箭推进剂的主要成分和燃烧热。 实验探究:电能与化学能的相互 转化。 调查市场常见化学电池的种类,讨论它们的工作原理、生产工艺和回收价值。 查阅资料并交流:防止钢铁腐蚀的方法。主题2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内容标准 活动与探究建议 1知道化学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通过实验测定某些化学反应的速率。 2知道活化能的涵义及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3通过实验探究温度、浓度、压强和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认识其一般规律。 4通过催化剂实际应用的事例,

12、认识其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大作用。 5能用焓变和熵变说明化学反应的方向。 6描述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知道化学平衡常数的涵义,能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计算反应物的转化率。 7通过实验探究温度、浓度和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并能用相关理论加以解释。 8认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实验探究:浓度、温度对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探究:向用硫酸酸化的草酸溶液中逐滴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测定溶液褪色所需时间,讨论溶液褪色先慢后快的可能原因。 实验探究:不同催化剂对淀粉水解速率的影响。 实验探究:温度对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的影响。 实验:

13、温度、浓度对溴离子与铜离子配位平衡的影响。 查阅资料:奇妙的化学振荡反应。 讨论:化学反应的趋势和速率。 讨论:合成氨反应条件选择的依据。主题3 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内容标准 活动与探究建议 1能描述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了解酸碱电离理论。 2知道水的离子积常数,能进行溶液pH的简单计算。 3初步掌握测定溶液pH的方法,知道溶液pH的调控在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应用。 4认识盐类水解的原理,归纳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能举例说明盐类水解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5能描述沉淀溶解平衡,知道沉淀转化的本质。 实验:用pH计测定中和反应过程中溶液pH的变化,绘制滴定曲线。 实验:测定不同盐溶液的pH,说明这些盐溶液呈酸性、中性或碱性的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