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组网策略方案

上传人:876****10 文档编号:149760354 上传时间:2020-10-29 格式:PPT 页数:81 大小:2.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LTE组网策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LTE组网策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LTE组网策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LTE组网策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LTE组网策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LTE组网策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LTE组网策略方案(8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TD-LTE组网思路,TD-LTE系统设计指标,TD-LTE系统组网性能介绍,南京规模试验网组网,TD-LTE系统组网策略,TD-LTE系统多种帧结构配置,TD-LTE通过调整特殊时隙的配置可以采用与TD-SCDMA系统多种时隙比例达成对齐,TD-LTE系统多种带宽配置,系统带宽,设备规范要求,更多,更宽,更灵活,TD-LTE有6种带宽配置,比TD-SCDMA系统有更多的载频选项,TD-LTE单个载频可划分为频率子带由多用户共享,比TD-SCDMA系统更灵活,TD-LTE最大可支持20M载频,可获更大传输带宽,TD-LTE系统设计指标,系统峰值速率(20MHz),系统频谱效率,TD-L

2、TE系统工作频段,预计运营,TD-LTE设备国内工作频段预计采用2300-2400MHz(E) 和 25702620MHz(D)频段 TD-LTE所处频段比TD-SCDMA系统(F、A频段)无线电波衰减快,目录,TD-LTE组网思路,TD-LTE系统设计指标,TD-LTE系统组网性能介绍,规模试验网组网示例,TD-LTE系统组网策略,TDLTE系统组网性能研究,TD-LTE系统组网特性研究,最少的投入,最优的覆盖,覆盖,容量,同频组网,多系统共存,TD-LTE系统支持广覆盖组网(1),TD-LTE系统设计上可支持100KM以上的覆盖半径 设备规范配置支持各种覆盖需求,最大,最典型,备选,GP

3、影响覆盖极限,TD-LTE系统支持广覆盖组网(2),PRACH信道设计可支持100KM左右的覆盖半径 设备规范配置支持各种覆盖需求 PRACH 4 格式可应用于室内,室外密集市区,最常用,最远,TDD特有,PRACH GT 影响覆盖极限,TD-LTE系统无线传播特性,TD-LTE系统所处频段传播损耗较大,上述计算依据Cost231HATA室外密集市区模型,单位为dB,相比TD-SCDMA所处的F,A频段,TD-LTE系统所处的E,D频段传播损耗较大,+4.6dB,+6.3dB,+4.5dB,TD-LTE覆盖规划目标,网络覆盖目标的多样性,边缘,中间,中心,调制等级,频谱效率,吞吐 速率,1M,

4、4M,2M,0.5,3.5,1.5,MCS0 QPSK,MCS18 64QAM,MCS10 16QAM,举例,覆盖目标定义不同,需要的系统配置条件不同 覆盖目标等级不同,覆盖距离不同,TD-LTE系统覆盖目标定义的多样性,频谱效率定义为通过一定距离传输的信息量与所用的频谱空间和有效传输时间之比。相对于用户的速率目标,频谱效率单位化了用户的传输时间资源和频率资源,在对TD-LTE覆盖规划时,可以为边缘用户指定速率目标,即在覆盖区域的边缘,要求用户的数据业务满足某一特定速率的要求,调制编码方式及编码速率也可以作为覆盖规划设计的目标。因为调整调制编码方式与编码速率与用户频谱效率直接对应,体现了覆盖区

5、域的用户速率等级,边缘用户 速率目标,区域边缘 用户频谱 效率,区域边缘 用户调制 编码方式,灵活的系统资源配置支持不同场景覆盖,用户带宽 N*RB,MCS等级 上行:29级 下行:32级,时隙比例 系统提供7种,空间秩数 单/双流,用户目标速率,TD-LTE系统可灵活采用多种系统资源配置方式,支持不同场景的覆盖 TD-LTE试验网演示期间,需要覆盖用户期望获得高速率的体验覆盖原则可采用高MCS等级+多带宽方式,根据数据业务需求确定用户覆盖目标速率,关键技术及参数对覆盖的影响,天线类型,天线类型对覆盖的影响(1),LTE系统使用了多天线,而不同于TD-SCDMA的多天线为智能天线阵,LTE采用

6、了多天线MIMO技术。 对于下行公共控制信道,单天线端口的发射方式没有任何特殊处理,其预编码相当于透传,没有额外的增益;那么相对而言,发射分集的发射方式在多个天线端口(比如2、4)上发射,具有分集增益,可以帮助提高公共控制信道的覆盖性能。,设备发射功率对覆盖的影响,如果不考虑多小区间干扰的影响,那么发射功率越大,越能够补偿路径损耗和信号衰落等的影响,则其覆盖越远,覆盖性能越好。但是实际组网必需考虑小区间干扰的影响,发射功率不可能随意设置,RB配置对覆盖的影响,对于下行公共信道和业务信道,同等条件下,RB配置增多引起两方面的变化,一个是EIRP的增大,另一个是下行信道底噪声的抬升。EIRP增大可

7、增加覆盖半径,而低噪声的抬升会减少覆盖半径,两方面的作用是相互消减的,这使其对下行覆盖的影响并不大,对于上行公共信道和业务信道,同等条件下,RB配置增多会引起上行信道底噪声的抬升,而对于终端其最大发射功率是有限的,因此这会减少上行覆盖半径,同等条件下,不同RB配置对于 上下行信道的影响并不相同,小区用户数对覆盖的影响,小区用户数可以认为是系统负荷的体现,系统负荷升高,则系统干扰水平上升,所需的干扰余量越大,基站覆盖半径越小,LTE在组网规划时,需要考虑容量与覆盖的折衷,找到两者的较佳结合点,从而降低投资成本,提高费效比,PDCCH不同格式的配置对应不同的聚合等级,占用的资源不同,使其可支持的用

8、户数也不同。而不同的聚合等级又会影响PDCCH的解调门限,从而影响其覆盖性能。,对于PUCCH,如果需要支持多用户则需要配置更多的时频资源,对于上行信道,RB资源配置增大引起底噪声抬升,从而会使其覆盖性能下降,其它技术或参数对覆盖的影响(1),天线挂高和下倾角的影响,对固定的下倾角而言,基站天线挂高与覆盖距离成正比,频率复用系数的影响,其它技术或参数对覆盖的影响(2),频率复用系数越大,小区间干扰越小,则CIR可达到的极限也越大,对应覆盖半径应该越大,有助于改善覆盖性能。典型的情况如频率复用系数为3,异频组网的情况,CIR极限较大,此时影响覆盖性能的主要是系统噪声,也即噪声受限,TD-LTE系

9、统组网特性 上行覆盖特性,上行覆盖受限信道:承载高速速率的PUSCH信道 高速数据业务要求系统高带宽,或者高等级的调制编码方式,都会带来覆盖下降 提升上行覆盖的策略 增加基站天线数目,增强接收性能,注:上述链路预算不考虑室外穿透覆盖室内,TD-LTE系统组网特性 下行覆盖瓶颈,PDCCH信道是下行覆盖的受限信道 PDCCH解调性能决定于聚合空间大小和编码率 较大的聚合空间或较低的编码率可提升PDCCH覆盖性能,但会牺牲用户调度能力 规模组网必须保证边缘用户PDCCH Format3(8CCE)的覆盖 受限于资源分配的PDSCH,在支持高速数据业务中会限制覆盖,注:上述链路预算不考虑室外穿透覆盖

10、室内,TD-LTE系统室外覆盖受限于上行,TD-LTE下行业务信道覆盖能力较好 TD-LTE系统室外覆盖,上行信道覆盖受限,这是TD-LTE室外覆盖需要解决的难题 小区间干扰也是TD-LTE覆盖受限的主要影响因素,注:上述链路预算不考虑室外穿透覆盖室内,TD-LTE系统覆盖原则与策略,覆盖的提升策略 对室外较大区域覆盖场景,为eNB配置更多天线数目 为用户配置充足的带宽资源,即使用户工作在较低调制编码等级下也可满足下行目标速率; 利用小区间干扰协调,改善本区与邻区的信干比环境。,TD-LTE覆盖性能评估参数,覆盖指标要求 宏站:要求在覆盖区域内,TD-LTE无线网络覆盖率应满足RSRP -11

11、0dBm的概率大于90; 室内覆盖:要求覆盖区域内满足RSRP -105dBm的概率大于90; 承载速率目标 在3:1时隙配置情况下,下行峰值速率达到110Mbps,上行峰值速率达到15Mbps。,以上为移动可研报告要求指标,TD-LTE室外覆盖规划,TD-LTE系统上行需要保障业务信道的覆盖 采用多天线配置,多天线接收可改善上行覆盖能力; 采用TTI bunlding,IRC技术增强上行接收效果,提升上行覆盖; 利用重传机制可改善用户体验; 采用小区间干扰协调(ICIC)机制,改善小区干扰环境,提升覆盖能力; TD-LTE系统下行覆盖应以PDCCH信道为评估信道 覆盖规划需要在全区域至少要满

12、足PDCCH formt3信道的解调性能 系统需要支持自适应的配置用户的控制信道资源 边缘用户配置 PDCCH format3(8CCE)配置,保障小区用户调度 中心用户配置 较少CCE的格式,保障系统调度能力,降低系统负荷 TD-LTE系统室外密集市区场景,站址间距规划500m PDCCH 可满足边缘用户的连续覆盖 下行PDSCH 可以通过资源调度,面向全区域提供高速数据下载业务 2天线设备的系统,上行PUSCH 可以向边缘用户提供基本的速率保障,TD-LTE系统组网性能研究 容量,TD-LTE系统容量目标 使系统可提供最大的吞吐数据量 使用户体验到最高速速率的吞吐量 支持最大的用户数目 T

13、D-LTE系统容量研究内容 网络需要支持高速的数据吞吐量 研究提升系统容量的时、频、天线措施 研究改善边缘用户的速率性能 研究扩大用户规模,覆盖,容量,同频组网,多系统共存,影响LTE系统容量的因素,带宽对LTE系统容量的影响,1.LTE系统的一个最基本的特征就是要支持更大的系统带宽。目前系统支持的典型的带宽为:1.4MHz、3MHz、5 MHz、10 MHz、15 MHz 、20 MHz 2.系统带宽与峰值速率成正比,由于调度增益的缘故,用户吞吐量和接入用户数这两个量与系统带宽的关系比正比关系再高一些,带宽的影响,基站功率对LTE系统容量的影响,LTE下行采用了半静态的功率分配策略,对于较为

14、密集的市区场景(站间距较小),提升TD-LTE系统基站功率对于容量改善不大,因此在保证覆盖的前提下,适当降低发射功率不仅不会对系统容量造成很大的影响,还可以避免导频污染; 对于郊区和乡村以覆盖为初期首要目标的场景(站间距较大),提升基站发射功率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系统容量,MIMO对LTE系统容量的影响,空间 复用,显著提高用户的峰值速率,传输 分集,可以提高链路传输性能,提高边缘用户吞吐量,波束 赋形,可以提高链路传输性能,提高边缘用户,双流的波束赋形也可以提高用户的峰值速率,TD-LTE容量规划基本原则,TD-LTE系统容量特性,VoIP理论用户数,VoIP仿真用户数,TD-LTE系统峰值吞

15、吐速率-下行,精确计算根据系统资源及信道配置,速算根据TS36.213 Table 7.1.7.2.1-1 和 Table 7.1.7.2.2-1,TD-LTE系统峰值吞吐速率-上行,精确计算根据系统资源及信道配置,速算根据TS36.213 Table 7.1.7.2.1-1,实际组网TD-LTE系统吞吐量很难达到峰值 发射机功率限制 天线传输模式 空间传播损耗 接收机噪声 小区间同频干扰,TD-LTE系统峰值速率计算结果,实际组网TD-LTE系统吞吐量很难达到峰值 发射机功率限制 天线传输模式 空间传播损耗 接收机噪声 小区间同频干扰 另一种评估系统容量的方法-频谱效率 对于组网更有指导意义

16、 相比于TD-S系统,TD-L系统的容量计算更为复杂,没有办法理论分析得到,只能通过动态仿真 首先获取吞吐量,然后折算成频谱效率,TD-LTE系统吞吐量分析,TD-LTE系统仿真吞吐量,TD-LTE系统频谱效率,TD-LTE系统容量策略,TD-LTE系统组网容量策略,业务面容量的改善措施 扩充系统带宽,考虑同频组网,合理利用频率资源 根据业务需求配置上下行时隙比例 采用高效合理的调度策略,支持边缘用户提升速率 采用高性能的多天线技术 优化天线自适应算法,采用SDM方式支持中心用户获得高速率体验, 采用SFBC或BF方式提升边缘用户的吞吐量 采用MU-MIMO方式,提升小区吞吐量 eNB采用8天线配置,控制面容量的提升策略 增加系统带宽,扩充频点数目 抑制控制区域小区间干扰可支持更多的同时调度用户 下行采用功率分配,上行采用功率控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宣传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