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工厂电气控制设备》的教学效果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49760265 上传时间:2020-10-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提高《工厂电气控制设备》的教学效果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提高《工厂电气控制设备》的教学效果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提高《工厂电气控制设备》的教学效果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提高《工厂电气控制设备》的教学效果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提高《工厂电气控制设备》的教学效果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提高《工厂电气控制设备》的教学效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提高《工厂电气控制设备》的教学效果(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提高工厂电气控制设备的教学效果广东省郁南县职业技术学校(418校区) 林达锐邮编527100 电话 15322182807【内容提要】工厂电气控制设备是电工专业一门包含理论及技能的综合性专业课程。该课程涉及许多相关的知识,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单纯的进行理论讲授,这样学生只能是纸上谈兵,在实际工作生活中碰到实际的问题就会束手无策,当然也不能只注重技能训练而忽视理论,这样学生永远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因此,理论与技能两者必须很好的结合,否则难以达到教学目标。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以理论来指导技能,并以技能来验证理论。由此,才能真正达到我们预期的教学目标。关键词:工厂电气控制设备 提高 学生

2、 技能 教学 工厂电气控制设备是电工专业一门包含理论及技能的综合性专业课程。该课程涉及许多相关的知识,如电工学、电机学、机械传动等,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单纯的进行理论讲授,这样学生只能是纸上谈兵,在实际工作生活中碰到实际的问题就会束手无策,当然也不能只注重技能训练而忽视理论,这样学生永远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因此,理论与技能两者必须很好的结合,否则难以达到教学目标。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以理论来指导技能,并以技能来验证理论。由此,才能真正达到我们预期的教学目标。一、结合学生实际基础,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及教学计划。工厂电气控制设备这门课包含的内容较多,主要讲述的是各种低压电器的结构原理作

3、用、电动机的各种基本控制线路、晶闸电路及其应用、顺序控制器、可编程序控制器等。考虑职高生的学习基础及教学时间,对部分内容进行删减。要求职高生在有限的课时里全面掌握本书中的内容难度很大,因此,在制定计划时,必须对本书中相关章节进行删减。如可编程控制器等内容可删减,因为这是实际应用线路,难度较大,而这些内容删减去也并不影响知识的连贯性。考虑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水平,在制定计划时对教学顺序做出相应的调整。如低压元器件是基础,主要为线路服务,内容多而枯燥,教学时间长,这将会打击学生学习的兴趣,而当要在线路中应用时,学生又忘记了,做了大量的无用功。针对这种情况,重新调整教学内容的顺序,如低压元器件先讲开关

4、、熔断器、接触器、热继电器这几个元器件,以结构、作用、工作原理、电器符号、型号、选用为主,结合实物元件把各部分剖析给学生看,在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时,趁热打铁,讲第二章基本电动机控制线路中点动控制、顺序控制、多地控制。学生把这部分内容扎实的掌握之后,再讲时间继电器、速度继电器等,再讲解复杂的控制线路。这样的教学效果比按照教材章节进行讲解效果好。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分课题进行模块教学。每一模块注重理论与技能互相结合,相互渗透。教师要对每一个课题教学做到心中有数,在课时的安排中能突出重点,解决难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如第一个课题为常用低压电器的介绍。这一部分重点是让学生了解各低压电器的结

5、构,了解其工作原理,掌握使用、维护的方法。介绍完一个电器,就安排一次技能训练,让学生动手拆装一遍,达到理论与技能相结合,提高教学质量。二、结合生活实际,利用各种媒体,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电气控制课程,理论内容枯燥,有一定学习难度,因此,学生对于理论学习提不起兴趣,;对于技能的训练,部分学生由于害怕电而不敢轻易动手,从而对技能训练操作失去兴趣;部分掌握较好学生,在基本控制线路反复训练过程中,也会产生厌烦的情绪,久而久之,也就影响技能训练的效果。因此,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电气控制这门课程学习中显得至关重要。(1)通过实例激发兴趣,上好绪言课。如介绍电气控制在实际家庭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强调

6、电气控制理论与技能是维修电工考级的主要内容。介绍对电气控制技能掌握很好的毕业学生的工作状况,及社会上对具有一定操作技能的维修电工的需求等内容。通过这些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让学生对这门课有了足够的认识,对该门技能有了一定的兴趣。(2)利用挂图、多媒体课件、实物进行教学,增加学生感性认识,提高学习兴趣。如在介绍低压电器时,利用挂图不仅可以清楚看到各电器的内部结构,也让学生在脑海中对电器有了一个形象的图形,同时,也可以在课堂上利用实物进行边拆边讲,引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在介绍基本控制线路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显示线路工作过程中的动态效果,既可帮助学生理解线路原理,又将枯燥的线路分

7、析变得有趣,学生也乐学。(3)通过每次通电测试竞赛的形式以激发兴趣。青年好胜心强,渴望成功,利用这一特点,我们组织个人之间、小组之间的竞赛。在竞赛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形成一个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同时,通过这一活动,也促进了理论课的学习,形成了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良性循环,进一步激发了学生要做和做好的积极性,提高了实习效果。三、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电气控制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因此,在授课的过程中注意理论与技能的紧密结合,这在安排教学计划时就应体现出来,而在上课的过程中,理论课与技能课都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理论课教学中,运用讲授法,演示法、电化教学法、练习法

8、等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讲授要条理清晰,重难点明确;演示要动作规范,过程清晰;电化教学要形象生动,易于理解;练习要有的放矢,引导学生思考。在技能课教学中,一般都是将工厂实习安排在讲清电气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及接线图以后进行,这样不仅让学生养成了依赖教师,不肯钻研的习性,也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不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为此,采取三个结合,即一是将实习与讲授相结合;二是将单纯操作与图上练习相结合;三是将学生分组好差结合。 (1)实习与讲授相结合。在电气控制电路的安装及故障排除的实习中,学生对线路的构成及功能原理很难理解。实际上控制电路的主要电器是各类接触器,继电器、开关等,了解这些电

9、器的结构,掌握各部分的功能是学生正确使用和操作的前提。因此,在详细介绍这些原件的结构基础上,我们先初步介绍线路的工作原理,然后让学生对照原理图进行初步连接,在操作的过程中,再来思考遇到的问题,教师发现问题后再讲解,再分析,这比单纯的讲完理论再动手操作,要节省时间,效果也更佳。这种“看看讲讲,讲讲练练,边看边讲,边讲边练”,“大课堂”与“小课堂”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理解准确,记忆扎实,技能操作规范,既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使学生技能的进一步提高有了保证。(2)单纯操作与纸上练习相结合。对一些元器件较多、线路安装复杂的电路我们采用“纸上练兵”法。所谓“纸

10、上练兵”是指学生在理解电路原理和掌握电路接法的基础上,在作业纸上练习布线的做法。通过这种练习,学生对理论知识进一步消化和理解,逐步熟悉其原理对安装工艺做到心中有数。实践证明这样做不仅节约了大量时间,而且节省了材料,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特别是对技能操作方面落后的学生,他们可以通过在纸上反复练习,从而逐步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教师也能有更多的时间进行个别辅导。 (3)学生分组好差结合,“传帮带”解决学生技能水平差异问题。人的身心发展在一定阶段表现出一定的共性,但同时也存在着个体差异。这一个体差异决定了学生个体掌握知识技能的熟练程度和快慢程度的差异。在维修电工技能教学中,我采取了分组结对的形式,让技能

11、好的同学帮助落后的同学,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学习氛围,也解决了教师一个人辅导忙不过来的现象。同时教师也有足够的时间,发现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总体讲评示范,也可进行巡回指导,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学生个体的错误操作,做到总分结合,及时查漏补缺,使学生整体技能得以提高和完善。总之,提高电气控制课教学效果的各种方法,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不断的进行摸索、试验、反馈、调整,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思维。随着电气控制知识的不断更新,各种教学媒体的日趋丰富,教学设备的逐步完善,我们的教学思路、教学方法也应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时代的发展,真正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初级专业技能人才。参考文献:现行职业高中教材工厂电气控制设备广东职业与成人教育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