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洪深《区域经济学》第版教学大纲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49760104 上传时间:2020-10-2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1.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洪深《区域经济学》第版教学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洪深《区域经济学》第版教学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洪深《区域经济学》第版教学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洪深《区域经济学》第版教学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洪深《区域经济学》第版教学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洪深《区域经济学》第版教学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洪深《区域经济学》第版教学大纲(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Regional Economics课程编号:131507013学时:48 学分:2.0适用对象:经济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区域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研究区域经济的形成发展规律和区域经济联系以及与此有关的政府决策的科学。区域经济学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尚未完全形成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但其理论与方法发展十分迅速,在各国解决区域问题,缩小区际差异,促进区域之间协调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我国的应用前景也十分广阔。现代区域经济学尤其强调企业、产业和区域经济有机融合的全新理念。本

2、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国家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增长、区域产业结构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理论与方法以及区域经济案例等相关知识。二、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学习区域经济学这一新兴应用经济学科,使学生掌握,学会区域经济研究现实问题的方法,培养创新能力,培养实际解决区域经济问题的思想和能力。通过区域经济学的学习,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区域观,掌握简单的分析问题的方法,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完本课程后,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一是掌握区位论、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生产布局、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区际分工协作发展,区域发展战略与区域规划等基础理论知识;二是学会运用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现实问题的方法。三、教学内容第

3、一章 区域经济学与新区域经济观1. 基本内容:第一节 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西方国家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二、区域经济学的发展 第二节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一、研究对象及其内涵 二、主要研究内容 第三节 建立新区域经济观一、新区域经济观的基本内涵 二、拓展区域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建立新区域经济观2. 教学基本要求:本章要使学生对区域经济学的形成发展和主要研究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要求学生了解区域经济学形成发展的过程。重点掌握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和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新领域。3.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新区域经济

4、观教学难点: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新区域经济观4. 教学建议:第二章 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1. 基本内容第一节 区位概念 一、经济区位 二、区位单位三、区位因素四、区位决策第二节 区域与经济区域一、区域 二、经济区域第三节 区域经济 一、区域经济的含义二、研究区域经济的现实意义 第四节 区域经济学 一、研究区域结构变动的理论地域分工理论二、大国经济的区域化发展规律 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三、经济增长理论2. 教学基本要求本章要使学生了解区位、区域和区域经济等基本概念;要求学生学生掌握本学科中两种重要理论的基本内容和不同观点。3.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地域分工理论 经济增长理论得不同派

5、别的观点教学难点:地域分工理论、经济增长理论4. 教学建议:第三章 国际区域经济1. 基本内容第一节 国际区域经济概述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类型与特点三、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作用四、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发展趋势第二节 欧洲联盟的区域经济发展 一、欧洲联盟简介 二、欧洲联合的深化 第三节 北美自由贸易区构建的区域经济 一、北美自由贸易区概况 二、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宗旨与政策框架三、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示范作用第四节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区域经济特点 一、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概况 二、APEC的创新及其特点三、APEC发展的特点四、APEC存在的问题及其前景 2. 教学基本要求

6、:本章主要阐述国际区域经济的基本概念和其在世界各国的实践。要求学生掌握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特点和趋势等。熟练掌握并能比较分析国际经济一体化在欧洲、北美和亚太地区的发展情况。3.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涵 欧洲联盟的区域经济发展特点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宗旨与政策框架 APEC的创新及其特点 教学难点:不同国际区域经济发展战略4. 教学建议:无第四章:国家区域经济1. 基本内容第一节 国内区划的区域经济 一、经济区域划分的目的和任务二、经济区域的划分三、经济区域划分的原则 第二节 特区经济 一、 设立经济特区的目的二、 经济特区的条件、类型三、 发展历程和趋势第三节 城

7、市区域经济 一、 城市经济增长的测度二、 城市经济增长机制第四节 科技工业园区的区域经济一、 建立科技工业园区的意义二、 产业发展规划三、 政策与机制 2. 教学基本要求:本章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国内区域经济的内涵;掌握特区经济和科技工业园区这两种重要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或空间组织方式。同时掌握本学科最重要的分支城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3.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区域经济的内涵 特区经济 城市区域经济 科技工业园区的区域经济 教学难点: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4. 教学建议: 本章需根据经济新常态时期的特征补充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途径相关内容。第五章 总部经济1. 基本内容第一节 总部经济的内涵和形成

8、机理一、 总部经济概念和内涵的诠释二、 总部经济的功能三、 总部经济的形成机理四、 总部经济的价值链分析第二节 总部经济的理论体系一、 总部经济的经济学原理二、 总部经济的区位选择理论分析第三节 大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的评价一、 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二、 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前5名城市排名与分析评述第四节 总部经济助推大城市经济转型综合分析一、 城市经济转型的一般规律二、 总部经济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三、 总部经济对城市经济发展的风险分析2. 教学基本要求:本章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总部经济的内涵和经济学解释。要求学生理解总部经济的基本内容,总部经济对城市发展的利弊。能够利用相关

9、指标体系与模型对城市总部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3.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 总部经济的内涵、经济学原理(2) 总部经济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3)总部经济对城市发展的利弊教学难点:总部经济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总部经济对城市发展的利弊4 教学建议:无第六章 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1. 基本内容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的概念 一、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 二、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论 第二节 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一、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 二、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论 第三节 梯度发展理论的动态表象 一、极化效应促使城市带的发展梯度上升 二、扩展效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较低梯度国家与地区

10、的发展三、回程效应遏制低梯度地区的发展第四节 不同梯度上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一、处在高梯度上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二、处在中等梯度上的萧条区的发展战略三、处在低梯度上的国家与地区的发展战略2. 教学基本要求:本章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中最为重要且应用最为广泛的梯度理论的相关内容。要求学生掌握梯度理论的不同观点、相邻区域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同梯度区域的经济发展战略。3.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梯度理论的不同观点 不同梯度区域的经济发展战教学难点:不同梯度区域的经济发展战4. 教学建议:无 第七章 区域经济发展辐射理论1. 基本内容第一节 经济发展的辐射理论研究 一、辐射的含义 二

11、、现代化与经济发展中的辐射理论三、 点辐射、线辐射和面辐射四、 关于辐射问题的几点说明第二节 梯度推进理论和辐射理论的比较 一、梯度推进理论的缺陷 二、辐射理论的适用性第三节 辐射理论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意义 一、辐射理论的理论意义二、辐射理论的实践意义 四、 教学基本要求:本章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区域经济发展辐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发展实践。3.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经济发展中的辐射概念 梯度理论与辐射理论的比较分析 辐射理论在经济发展中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教学难点:梯度理论与辐射理论的比较分析4. 教学建议:无 第八章 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分析1. 基本内容第一节 区域产业结构分析 一、区域产

12、业结构总体评价二、区域产业结构多层次分析三、区域产业结构的定量分析第二节 二重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一、二重结构的内涵与表现 二、二重结构形成的原因及消极影响三、二重结构的变化和消失四、产业结构的高级化第三节 区域产业结构变动导向理论 一、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导向二、不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导向第四节 区域经济的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一、 区域产业发展二、 现代服务业发展三、 战略性新兴产业四、 产业转移五、4. 教学基本要求:本章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相关内容。要求学生掌握区域产业结构的衡量方法,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有关概念与途径。3.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区域产业结构总体评

13、价和分析 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途径教学难点:区域产业结构总体评价、多层次分析4. 教学建议:无 第九章 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循环经济1. 基本内容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一、 历程探源二、 内涵三、 主要内容和基本原则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一、 基本理论二、 对传统经济学的修正三、 经济学分析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一、 内涵二、 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第四节 循环经济理论与创新分析一、 经济学诠释二、 “3R”原则理论三、 创新分析第五节 各国循环经济的发展一、 发达国家实践二、 我国的思路三、 建设中国循环经济的战略对策2. 教学基本要求:本章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可持

14、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的内涵、经济学分析及其实践。3.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分析循环经济的经济学诠释建设中国循环经济的战略对策教学难点: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的经济学分析4. 教学建议:无 第十章 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理论与方法1. 基本内容第一节 区域差异理论一、古典区位论:成本决定论 二、近代区位论:利润决定论三、现代区位论:综合决定论第二节 地域分工理论 一、社会劳动地域分工是社会分工的空间表现形式二、地域分工论第三节 区域产业结构比较理论 一、区域产业结构的静态比较 二、区域产业结构的动态比较第四节 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方法 一、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二、划分经济发展阶段的统计指标体系三、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方法2. 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区位理论、区域分工理论的主要观点;区域产业结构比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