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环保志愿者个人事迹作文

上传人:亦明 文档编号:149757825 上传时间:2020-10-2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25.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环保志愿者个人事迹作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0环保志愿者个人事迹作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20环保志愿者个人事迹作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20环保志愿者个人事迹作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20环保志愿者个人事迹作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环保志愿者个人事迹作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环保志愿者个人事迹作文(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环保志愿者个人事迹作文 身边千千万万平凡的环保志愿者。绿色发展理念的践行者和传播者,提供诸多志愿服务。他们用梦想和坚持向社会传递着坚定信念。以下是由豆花问答网为你带来的“2020环保志愿者个人事迹作文3篇 ”,欢迎查阅。 在改革开放的上世纪八十年代,柯文沣将欧洲的环保理念践行于企业管理和生产流程,并积极倡导大众维护和建设绿水青山的家园。近年来,柯文沣参与了大大小小数百场的城市护绿植绿、河道清理和水质取样、城市居民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再生利用等公益宣讲与实践活动。 在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与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的分别支持下,柯文沣出版了“绿生活与垃圾分类”科普宣传系列挂图以及“垃圾变身资源的故事”小

2、画册,并分发到社区和校园,积极宣传垃圾分类的意义以及“爱物惜物,珍惜资源,勤俭节约,低碳生活”的环保理念。 xx年 参与福州城市居民垃圾分类试点小区项目,为寻找厨余垃圾减量和就地消纳的方法,柯文沣总结了家庭自创的简易厨余沤肥经验,和小区居民一起开展以家庭为单位、厨余沤肥为基础的绿色种植社团实践,并编写了技术图解宣传材料,推广普及家庭绿色种植、厨余资源化利用。 xx年 开办了废弃物再生利用的环保手工课程,让“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环保理念走进社区、校园、乡村。 xx年 在福建省少年儿童图书馆和少儿频道小记者团合作举办“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环保知识与废弃物手工展示活动期间,柯文沣开办6场变废为宝

3、的手工互动课堂,让孩子们在互动中学习手工作品的制作工艺,养成珍惜资源、勤俭节约的好作风,废弃物利用的手工课程也成为福州市两所小学的校本课程。同时,柯文沣致力于在农村培养废弃物再生利用手工队伍,探索如何使垃圾改造成为农民谋福利、改善生活的新资源。 近两年,柯文沣为福建多地基层公益社团、社区、学校开展近百场公益宣讲,以推动当地生态环境保护,促进新农村建设。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柯文沣编写了四期变废为宝的环保手工网络课程,为宅家抗疫的人们增添乐趣,受到广泛欢迎。 主要成绩 20xx年,被评为福州市环保文明家庭标兵户; 20xx年,被评为第九届福建省五好文明家庭; 20xx年,被评为福建省最美家庭,个人受

4、聘为福建省环保志愿者协会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讲师; 20xx年,被评为第十届全国五好文明家庭标兵户; 20xx年,被评为福州市最美志愿者,获得福州市最美家庭阳台奖; 20xx年,被评为第一届福州市文明家庭,个人受聘为晋安区业余讲师团成员; 20xx年,被评为福州市岗位学雷锋标兵,获得第六届福州市道德模范提名、晋安区志愿服务杰出贡献奖,个人受聘为晋安区首批文明讲师、福建省城市市容环境卫生协会专家组成员。 82岁的护水志愿者雷月琴,常年奔走于贵阳市各条河流之间。6点起床,7点半准时出发,查看沿岸排污管道有没有渗漏,水面有没有漂浮物风雨无阻,雷月琴一干就是35年。 4岁时,雷月琴喝了不干净的井水,生

5、了场大病,经历很长时间的治疗才康复。从那时起,保护水源的意识就在她心中扎了根。 在雷月琴的记忆里,过去贵阳市的母亲河南明河河水清澈见底,人们常在水中嬉戏。随着城市的发展,污水不断流入河中,逐渐失去了往日的颜色,雷月琴十分痛心。 _84年从贵阳物资回收公司退休后,雷月琴走上义务护水路。一条藜杖、一个挎包,这是雷月琴巡河的“标配”。只要没有卧病在床,她就会沿着贵阳的河道巡查,捡拾垃圾,记录污染源。 雷月琴一笔一画绘制出6张南明河治污地图,地图上用各种颜色的笔标注了污染点、污染情况,详细记载了南明河的治污历程。 不但观察、记录河水的变化,雷月琴还主动给大家宣传环保知识,动员人们一起爱水护水。企业悄悄

6、将废水排到河里,居民将垃圾和污水倒进河里,垂钓者将大量鱼饵撒入水中看到这些情况,雷月琴都会阻止,劝告无果,她会把自己了解的实际情况写成材料,递交给社区“河长”、贵阳市市长等相关负责人,坚持不懈地反映问题,寻求解决办法。 xx年,雷月琴成为贵阳“两湖一库”环保基金会第一位注册志愿者,此后更加忙碌,除了巡河,她还经常参与环保宣传,为基金会募集资金。 “一个人能力有限,要让大家一起参与到爱河护河的行动中来。”巡河之外,雷月琴希望把环保“种子”撒到年轻人的心里。为此,她多次走进学校、社区,给师生、居民讲述自己的环保经历,带着学生一起巡河,每年至少进行300个小时以上志愿服务。 “靠山吃山先要养山,靠水

7、吃水定要护水。只要我还能走,就会一直坚持下去。”因为年事已高,加上之前在巡河过程中韧带拉伤,如今雷月琴行走越来越困难。但在她心里,始终放不下的是那一波碧水。她期待着,有更多人能够加入护水队伍,让水更清、景更美。 _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将于_月_日起施行,近日,10万副印有垃圾分类相关知识的扑克牌被分发到_众多家庭和单位。 “扑克牌上印有垃圾分类实物展示,也有_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相关内容。”这个好点子的发明者是闵行区古美社区环保服务中心主任牛广成,他表示:“居民在打牌娱乐时一起学学垃圾分类知识,有助于提高垃圾分类的自觉性。” 牛广成今年52岁,人称“老牛”,之所以叫老牛,是因为他像老黄牛一样勤勤恳恳

8、。老牛如今是垃圾分类达人,干上这一行却是偶然。多年前,牛广成因为身体原因无法继续从事以前的工作,被社区派去管理废品回收。那时正赶上_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工作,牛广成带领团队根据社区实际情况,创建了“大分流、小分类”的“古美模式”,筹建了绿化垃圾资源化处理场、再生资源回收处理场、低附加值物品回收处理站、有害垃圾市级清运中转站。整个社区拥有71个小区湿垃圾分拣点和再生资源回收点,111辆人力三轮车和大型吊车、铲车随时候命。 废品利用回收的前提是垃圾分类,需要居民的主动配合,老牛顺理成章做起了垃圾分类的宣传志愿者,没想到一干就是10年,还干出了不少名堂。 老牛设计开发了脑力大转盘、飞行棋等游戏,寓教于乐

9、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比如让居民把写着果皮、衣物等不同垃圾名称的乒乓球投入相应分类筐,投对有奖。这些活动很受欢迎。 老牛组建有百余人参加的闵行区环保创全志愿服务队,活跃在环保宣传、立体绿化、绿化垃圾转换成堆肥、家装污染测试治理、垃圾清运等领域。仅今年前5个月,志愿服务队就在_开展各类宣传活动上百次。 20_年,老牛在社区的支持下成立公益组织古美社区环保服务中心,专门从事垃圾分类宣传推广工作。没想到去管理部门登记注册时,被告知业务范围尚无“垃圾分类”这一项。老牛据理力争,终于推动将垃圾分类纳入登记范围。“没想到,我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有了环保服务中心这个平台,老牛越做越专业。他带领研究团队从事

10、垃圾分类器具、软件及资源回收利用技术的深度开发。 为了鼓励居民参与垃圾分类,_不少居委会组织志愿者帮助居民扫码积分,遇上刮风下雨,很不方便。环保服务中心推出了一款“会说话”的智能垃圾分类桶,垃圾桶前装有感应探头,只要居民走近,就会语音提示居民输入楼门号并投放垃圾。居民可手动输入楼门号,也可使用普通话或_话回答,在正确投放垃圾后,绿色积分将自动归入居民的绿色账户。 这款智能垃圾桶顶部还放置了一个金鱼缸。金鱼的饲料利用湿垃圾分解制作的营养液,金鱼排泄的粪便又成了水生植物的肥料,让居民直观体验生态循环的过程。 最近,老牛光荣入选“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百名最美志愿者。他说:“垃圾分类是新风尚,还有很

11、多事可以做。” 一个个感动人物,一件件感动的事都涌现在我的脑海中。以下是了关于2020感动中国王娅个人先进事迹观后感800字作文5篇,希望你喜欢。 感动中国王娅个人先进事迹观后感篇一 王娅,一个普通的名字,连日来在天津市民口中传颂。 王娅是天津市一名普通的电力退休职工,她致力慈善事业三十余载。今年2月16日,与胰腺癌抗争了11个月的她静悄悄地走了。在弥留之际,王娅听说资助的学生家里发生变故,不仅从治疗费里拿出2000元捐赠,还再一次和甘肃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会签订了20万元的债权捐赠协议。2月20日,王娅的遗体告别仪式上,天津市红十字会向王娅的家属颁发了她公益路上获得的最后一张证书遗体捐献证书,

12、她成为今年天津市第十九位遗体捐献者。 王娅从1985年开始致力于慈善事业,30余年奉献爱心、捐款捐物,从西南旱灾、青海震灾、南方水灾、希望工程到汶川地震,处处都有她留下的爱心。清华大学已故教授赵家和倾毕生积蓄捐助西部贫困孩子的故事,让王娅深受感动,随后她通过甘肃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会资助西部地区多名贫困学生。去年3月,当66岁的王娅得知自己罹患胰腺癌后,放弃使用昂贵的化疗药物,却向基金会捐款3万元,更将名下唯一房产无条件捐出用作助学。 王娅在遗赠书里写道:“我一生行善,已将生前主要财产捐赠,帮助了很多贫困的孩子,而今卧于榻上,每念及此,终觉欣慰之至,此生无憾。” 感动中国王娅个人先进事迹观后感篇

13、二 王娅生前致力于慈善事业30余年,通过甘肃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会资助西部地区多名贫困学生。当得知自己罹患胰腺癌后,王娅放弃使用昂贵的化疗药物,将名下唯一房产无条件捐出,用作助学。今年2月16日,王娅因病医治无效去世后,又将遗体捐献给医疗事业。 任何时候都在替别人着想 “她的事迹感动着我们每一个人,可是这些荣誉她却再也看不到了!”王娅的“发小”陈海兰轻声说道,“王娅离开我们已经快10个月了。”12月2日,记者随同陈海兰从西青区中北镇华亭丽园居委会领取了王娅去世后所获得的荣誉第六届天津市道德模范证书、奖章、奖杯和绶带。 记者再次来到王娅生前居所时,门上还贴着过年的春联。打开房门,记者看到,屋内的衣

14、架上还挂着王娅的衣服,厨房的灶台上还放着她生前用过的粉色水杯,这一切都像是在等着主人回家,只有卧室内的台历上“定格”在了今年2月,再没有翻动过。 陈海兰向记者介绍了王娅生前手机里和友人的一些往来信息,其中一条信息的内容是,在她弥留之际,有朋友想去看望她,却被她婉拒了。“你们好好过春节,千万不要到我这来,你一定得答应我,我这挺好的,放心吧。我病了,让大家都没有过好春节,心里已经过意不去了,千万不要再来了。”陈海兰说,王娅总是这样,任何时候都在替别人着想。 在她生病期间,有受资助的学生也发来信息,想要给王娅寄一些特产,王娅回复说:“心意收下了,但是不能收你家乡的特产。请转告学子们,我只希望你们都有

15、出息,希望你们对社会有贡献,并把爱心传递下去,相信你们能做到。” 让王娅精神带动更多人 白瑞刚告诉记者,甘肃、青海、河南、四川等地的19所助学定点学校为好人王娅投了票。“各个学校从老师到学生都被王娅的事迹深深打动着。虽然她生前为人低调,但是我们要懂得感恩,要把她的这种大爱展示出来,传递下去,让王娅精神带动更多人!”白瑞刚感慨道。 白瑞刚说,受到王娅助学事迹的感召,越来越多的人主动联系基金会,资助贫困学生上学。让人感动的是,陈海兰将王娅生前留给她看病的10万元也捐给了基金会。王娅资助了7名中学生和5名大学生,其中有3名学生在天津上了大学。今后还会有更多贫困地区的孩子受到王娅的资助来天津上学,因为这是王娅生前的心愿! 感动中国王娅个人先进事迹观后感篇三 30年来,好人王娅倾尽所有坚持助学,直到弥留之际,王娅还专门写了一封遗赠书,委托陈海兰把她去世后会得到的一些钱款捐给甘肃兴华青少年助学基金会,并委托居委会帮忙进行公证。遗赠书里写着:“本人王娅,女,66周岁,特立遗赠书如下,料理自己身后事,以终余年,了无牵挂。我一生行善,已将生前主要财产捐赠,帮助了很多贫困的孩子,而今卧于榻上,每念及此,终觉欣慰之至,此生无憾。” 王娅生病期间,河北、浙江、甘肃,甚至海外的爱心人士纷纷为她捐款、捐药。陈海兰说,所有个人捐款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