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行政组织学课本习题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49757409 上传时间:2020-10-29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行政组织学课本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13行政组织学课本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13行政组织学课本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13行政组织学课本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13行政组织学课本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行政组织学课本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行政组织学课本习题(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行政组织学期末复习指导一.单项选择题:1.(锡盟)由于在决策理论研究方面的贡 献而荣获1978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2.(邓肯)将组织环境分为内部环境和外 部环境;3.(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将影响一切组 织的一般环境特征划分为文化特征、技术 特征、教育特征、政治特征、法制特征、 自然资源特征、人口特征、社会特征、经 济特征等几个方面;4.(发现问题)是行政组织进行决策的起点。 5.(调查研究)是行政组织决策科学化的基础。 6.(中枢系统)是行政组织决策的中心。 7.(选择方案)是决策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步。 8.(冲突分析)是管理冲突的基础。9.(决策)是领导者最基本的职能。 10.(泰勒)是科学

2、管理运动的先驱者,被 誉为“科学管理之父”;11.1911 年,泰勒发表了科学管理原理 一书,掀起了一场科学管理的革命; 12.1954 年,(德鲁克)在管理的实践 一书中,首先提出目标管理和自我控制的 主张。13.1957 年麦格雷戈应邀到联合碳化公司 与公司人事部门联合成立顾问小组,把实 验室训练的技术系统地在公司使用。这个 小组后被称之为(组织发展小组)。 14.20 世纪60 年代,钱德勒出版了一本专 著,提出了组织结构的设计要跟随战略变化的观点,此书为(战略与组织结构 );15.20 世纪90 年代(陈国权)开始研究组 织学习和学习型组织,并提出了组织学习系统理论OLST。 16.阿

3、吉里斯在个性与组织一书中提出 了(成熟与不成熟理论); 17.存在于组织边界之外,对组织的总体或 局部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诸要素为(组 织环境); 18.冲突属于(高对抗)性行为。 19.从某种意义上讲权力是一种(影响力)。 20.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韦伯在社会和经 济组织理论一书中,提出了理想型官僚 组织理论; 21.风险型决策的决策后果(可以预测,需 要冒一定风险)。 22.国务院是由(全国人大)组织产生; 23.国务院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24.个体心理主要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 心理特征)两方面的内容。 25.根据群体的成因分类,可把群体分为正 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26.管理方

4、格理论有(5 种)代表性的领导 类型。 27.根据行政组织文化产生的时间,行政组 织文化可以分为传统行政组织文化和(当 代行政组织文化)。 28.赫茨伯格的双因素保健因素和(激励因 素)。 29.合作意向都很高,宁可牺牲自己的利益 而使对方达到目的的冲突处理模式为(克 制型)。 30.缓解策略比回避策略更(进一步)。 31.哈佛大学教授格雷纳 1967 年在组织 变革模式一书中提出(按权力来划分组 织变革模式)。 32.解决冲突最基本的策略是(正视策略)。 33.经济性指标一般指行政组织投入到管 理中的资源,其关心的是行政组织的(投 入)。 34.领导机关或管理人员能够直接有效地 管理和控制下

5、属人员或单位的数目称谓 (管理幅度 ); 35.领导影响力的一个重要基础是领导者 个人的品德修养和(人格魅力)。 36.领导心理方面的研究主要体现为(领导 素质理论)的研究。 37.罗宾斯特克兹认为,组织变革的方式取 决于组织成员的技术能力和人际关系能力 的组合,提出了(情景变革模式)。 38.马斯洛在其代表作人类动机的理论 和激励与个人中,提出了著名的(需 求层次理论); 39.美国学者巴纳德在 1938 年出版的经 理人员的职能这本书中,系统地提出了 (动态平衡组织)理论; 40.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 和自治县;89美国心理学家埃德加在其 组织心理学一书中提出了(适应性变

6、革循环模式)。 41.秦朝的裙县制奠定了以(中央集权)为 特征的行政建制; 42.期望理论中的激励力量取决于目标价 值和(期望概率)的综合作用。 43.群体凝聚力是一个(中性)的概念。 44.人的行为首先是在一定的刺激下产生 内在的愿望与冲动,即产生(需要) 45.社会系统组织理论的创始者为美国著 名的社会学家(帕森斯); 46.省级政府每届任期(5 年); 47.市级政府对上一级国家行政机关负责 并报告工作,并接受(国务院)的统一领 导; 48.通过组织明文规定的原则、渠道所进行 的信息传递和交流,此种形式的信息沟通 为(正式沟通)。 49.我国地方各级政府是(各级国家权力机 关)的执行机关

7、; 50.行政组织是追求(公共利益的组织); 51.行政管理学派的代表人物(法约尔)被 誉为“管理理论之父”; 52.行政组织结构横向分化的结果与表现 形式为组织结构的(分部化 ); 53.行政组织决策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社会 的共同利益)。 54.行政组织决策是以(公共权力)为后盾。 55.现代观点认为,冲突(既具有建设性又 具有破坏性)。 56.信息的发送者与接收者以写实、会谈、 讨论的方式进行的交流与信息反馈,直到 双方共同了解为止,这种沟通形式为(双 向沟通)。 57.行政组织学习的分类是在(阿吉里斯) 关于组织学习方式分类的基础上提出的。 58.行政组织文化研究的兴起源于(人类文 化学

8、)和组织文化研究的影响。 59.行政组织文化主要包括行政制度文化 和(行政精神文化),但是受行政物质文化 的客观影响。 60.行政组织文化具有多种功能,它能把组 织成员的思想认识统一起来,汇合成一股 强大的力量,我们把这种功能称为(凝聚 功能)。 61.行政组织文化相比于正式的组织规章 制度的控制作用,它具有(软约束性)的 特性。 62.效果通常是指公共服务符合政策目标 的程度,其关心的是(质量)。 63.效率就是指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例,力 求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其关心 的是(手段)问题。 64.系统变革模式认为,组织是一个系统, 是由技术、人员、结构和任务四个因素组 成,任何一个因素

9、的变化都会牵动和引起 系统的变化。系统变革模式的创始人为(利 维特)。 65.以明文规定的形式确立下来,成员具有 正式分工关系的组织是(正式组织); 66.以镇压、暴力等控制手段作为控制和管 理下属的主要方式,此种类型的组织为(强 制性组织); 67.以组织的参与者或成员为主要的受惠 对象,组织的目的在于维护及促进组织成 员所追求的利益,此种类型的组织为(互 利性组织); 68.组织内若干成员由于相互接触、感情交 流、情趣相近、利害一致,未经认为的设 计而产生交互行为和意识,并由此自然形 成一种人际关系,此种组织为(非正式组织); 69.组织界限以内与组织的个体决策行为 直接相关的自然和社会因

10、素被称为组织的 (内部环境); 70.组织界限之外和组织内个体决策直接 相关的自然和社会因素称为组织的(外部环境); 71.组织结构垂直分化的结果与表现形式 为组织结构的(层级化 ); 72.在霍桑实验的基础上,奥梅于 1933 年 出版了工业文明中的人的问题一书, 系统地阐述了与古典管理理论截然不同的 一些观点; 73.在单位和人数不变的情况下,管理层次 和管理幅度的关系为(反比例关系 ); 74.在一个组织结构体系中,为完成一定的 任务或使命,设置不同的上下层级机关, 使其在各自职权范围内独立自主处理事 务,不受上级机关干涉的组织结构体系为 (分权制 ); 75.在一个组织结构体系中,上级

11、机关或单 位完全掌握组织的决策权和控制权,下级 或派出机关处理时无须完全秉承上级或中 枢机关的意志行事的组织结构体系为(集权制 ); 76.在影响组织的各种因素中,(人)的因 素是最重要的。 77.在马洛斯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最高层次 的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78.在决策理论研究领域,杜鲁门提出了 (团体决策模型)。 79.中国当前的城市,在行政级别上分为 (4)各层次; 80.作为一套极有系统的组织方案,格道式 发展模式的目的在于使组织达到一种最佳 状态。此模式创立者为(布莱克和默顿)。 81.组织中最佳的冲突状态是(适度冲突)。 82.组织中的成员、群体通过一定的渠道与 决策层进行的信

12、息交流,如下级向上级定 期或不定期汇报工作,进行情况或问题的 反映等,这种沟通形式为(上行沟通)。 83.组织中自上而下进行的信息传递和沟 通,如上级意见、文件、政策的下达等, 这种沟通形式我们称之为(下行沟通)。 84.组织系统中处于相同层次的人、群体、 职能部门之间进行的信息传递和交流为 (平行沟通)。 85.组织学习的研究始于(20 世纪 70 年 代)。 86.组织发展起源于20 世纪50 年代初的调 查反馈方法和实验室培训运动,它的先驱 是法国心理学家(烈文)。 二、多项选择题 1、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和方法去透视组织, 给予不同的定义,目前学界对组织界定的 取向,主要有以下几种:(静态

13、的组织观, 动态的组织观,生态的组织观,精神的组 织观)。 2、管理学家 W。理查德。斯格特在其组 织理论一书中,认为组织的基本构成要素为(社会结构、参与者、目标、技术、 环境) 3、按组织内部是否有正式的分工关系,人 们把组织分为(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 4、美国学者艾桑尼以组织中人员对上级的 服从程度、上级对下级权力的运用关系, 将组织划分为(强制性组织、功利性组织、 规范性组织)。 5、美国著名社会学家、交换学派的代表布 劳及史考特,根据组织目标和受益者的关 系,把组织分为(互利组织、服务组织、 企业组织、公益组织)。 6、从系统理论的角度看,任何一种社会组 织大体都发挥三种功能:(“

14、聚合”功能、“转 换”功能、“释放”功能)。 7、组织是一个纵横交错的权责体系,构成 组织权责体系的三大要素为(职务、职权、 职责)。 8、世界银行在其 1997 年的世界发展报 告中指出,以下几项基础性的任务处于 每个政府使命的核心地位,这些使命是(建 立法律基础、保持非扭曲的政策环境、投 资于基本的社会服务与基础设施)。 9、古典组织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泰勒、 法约尔、韦伯)。 10、韦伯对行政组织的建构是从权力分析 开始的,认为存在着三种纯粹形态的合法 权力,它们是(理性法律的权力、传统 的权力、超凡的权力)。 11、美国行为科学家赫茨伯格在其工作 的推力和工作与人性等著作中,提 出影

15、响人的积极性的因素主要有(激励因 素、保健因素)。 12、西蒙把决策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找 到一个需要工作决策的时机、寻找解决问 题的方法、根据当时的情况及对未来的预 测在可供选择的方案中选择一个方案)。 13、西蒙指出,决策有(程序化决策、非 程序化决策)两种极端类型。 14、里格斯指出,棱柱型社会具有以下三 个基本特征(异质性、形式主义、重叠性)。 15、里格斯在他创立的“棱柱模式理论” 中,将社会形态划分为(农业社会、棱柱 社会、工业社会)。 16、邓肯将组织环境分为(内部环境、外 部环境)。 17、邓肯从(简单迂夫子)和(动态与静 态)两个维度对影响组织的环境因素进行 了深入的分析。 18、根据学者们的研究,组织的环境分析 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基本阶段:(环境扫 盲、环境监视、环境预测、环境评价)。 19、伯恩斯和斯塔克将组织结构划分为(机 械式组织结构、有机式组织结构)。 20、行政组织环境的基本特点为(环境构 成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罕见的白花和环境 的被动性、行政组织环境的差异性、行政 组织环境的互相作用兴)。 21、组织的环境大致可以分为(一般环境、 工作环境)。 22、依据邓肯的环境模式理论,从简单与 复杂、静态与动态两个维度,组织存在以 下几种环境状态:(镜头简单环境、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