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中蘩漪的人物形象评述(本科)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49757215 上传时间:2020-10-29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雷雨》中蘩漪的人物形象评述(本科)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雷雨》中蘩漪的人物形象评述(本科)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雷雨》中蘩漪的人物形象评述(本科)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雷雨》中蘩漪的人物形象评述(本科)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雷雨》中蘩漪的人物形象评述(本科)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雷雨》中蘩漪的人物形象评述(本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雷雨》中蘩漪的人物形象评述(本科)(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精选公文范文管理资料 雷雨中蘩漪的人物形象评述(本科)题目:雷雨中蘩漪的人物形象评述目 录摘要 (详见正文)关键词第1章 前言第2章 雷雨性格2.1残酷的爱2.2不忍的恨第3 章 悲剧的成因3.1家庭环境3.2新旧交织的女性意识3.3无意识领域第4章 我眼中的蘩漪总结致谢注释参考文献以下是正文摘要:蘩漪是中国现代话剧也是中国文学甚至可以说是世界文学中的一个经典人物。是曹禺先生雷雨剧作中最具“雷雨”性格,最丰满的角色。本文着重分析蘩漪的形象,解释其不幸遭遇;进而暴露大家庭的罪恶,控诉不合理的封建家庭秩序,留给人们强烈而深刻的艺术效果。关键词:雷雨 蘩漪 悲剧性 人物形象第1章 前言被称为“中国

2、莎士比亚”的曹禺先生,他的代表作雷雨是中国话剧走向成熟而分出的第一只海燕,是一部可以放在巴黎最漂亮的舞台上演出的近代剧, 它以其深邃的内涵、圆熟的技巧,被认为是中国话剧的经典之作。它不仅艺术形式完美,而且成功的塑造出了许多个性鲜明的艺术形象:专职伪善的周朴园,坚强自尊的鲁侍萍,活在悔恨里的周萍和聚具雷雨性格的蘩漪等。其中蘩漪形象向我们阐释的是生命中交织的“最残酷的爱和最不忍的恨”。吴宏聪、范伯群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如下评述蘩漪:“聪明美丽,有自己的憧憬和对幸福、爱情生活的追求。她的可爱不在她的“可爱”之处,而在她的“不可爱”之处。她悒郁而乖戾,热情而冷漠,任性、傲慢而又孤芳自赏,不是恨便是爱,

3、一切都是走向极端。在周公馆里,她是女主人,但又是周朴园精神统治下的奴仆;她是周萍的后母,又是周萍的情妇;她不能忍受周家的令人室息的气氛,她不愿再过情妇不像情妇、母亲不像母亲的生活,但又无法摆脱这样的处境;她追求自己的幸福,又损害了别人的幸福;她毁灭了别人,也毁灭了自己。这种行为和性格上的矛盾使她成为雷雨中最雷雨式的人物”。(1)本文通过对蘩漪这个人物的语言,行为举止和生活背景的介绍,分析其形象刨析其不幸遭遇。蘩漪这一形象的塑造诠释了雷雨的丰富内涵,解释了专制社会中人性的扭曲和妇女解放的迫切性,引起人们更多的思索。第2章 雷雨性格曹禺说过蘩漪是一个最“雷雨的” 性格。她的生命里交织着最残酷的爱和

4、最不忍的恨,她拥有行为的上的许多矛盾,但没有一个矛盾不是极端的。2.1残酷的爱十八年前,聪明美丽的蘩漪嫁到了周家,经过十八年的摧残和压制,她成了一个病人,一个疯子。内心要求极为强烈的蘩漪,生活在死气沉沉的周家,抹掉了她的希望。她已经准备“安安静静地等死”。当周萍出现后,一种残酷的蛮力,一种乱伦的爱情点燃了她的生命之花,燃起了她的生活欲望,使她踏上了一条违背人伦的畸形之路。在这条路上她努力追求着这份爱,但最终却一无所有。蘩漪对周萍的爱是疯狂的,像一个将死的人抓住救命稻草一样,不愿让生活的火花再次熄灭。甚至让人感到了有些可怜和屈辱,正如他对周萍的恳求那样可悲可笑:“这一次我求你,最后一次求你。我从

5、来不肯对人这样低声下气说话,现在我求你可怜可怜我,这家我再也忍受不住了”。蘩漪死死的抓住周萍,甚至愿意放弃独立的爱情与别人一起分享。“(不顾一切的)日后,甚至于你要把四凤接来一块儿住,我都可以,只要(热烈地)只要你不离开我”。从这儿可以看出蘩漪枯干的心底燃着的是火一样的热情,她对爱情执着到狂热的地步,渴望周萍能解救她,是个可悲可怜的爱情追求者。蘩漪幼稚地以为周萍会给她想要的自由和爱情,也许曾经蘩漪得到过想要的东西,但那总是曾经。她真正得到的仅仅是心底那一瞬间的温暖。而她为了能永远得到那份自以为是的爱情失去的却是自己的全部。蘩漪是周冲的母亲,在周冲眼里,蘩漪是一位不平常的母亲,有胆识有思想能同情

6、自己思想的伟大的母亲。周冲从心底敬佩蘩漪,想让她快活,成为最幸福的母亲。但蘩漪为了自己的爱情,“做了罪大恶极的事情抛弃了神圣的母亲的天职”(2)说自己不是周冲的母亲,自己的全部都给了周萍,而且还利用周冲企图拆散周萍和四凤。在周冲纯洁的心灵上烙下深深的毒印,彻底粉碎了他童真的梦,这不是一个母亲的行为,而仅仅是一个女人。蘩漪失去了母性,失去了亲生儿子纯真的信任。蘩漪是周朴园的继室,是风光的周家明媒正娶的大太太,但蘩漪从周朴园那里得不到任何感情,只是周朴园的附属品,周朴园根本不爱她,不尊重她。蘩漪从周朴园那里得到的只有死死的压制。作为一个合法妻子,蘩漪没有从丈夫那儿得到女人应该得到的任何东西,甚至不

7、如一个平凡的侍女。蘩漪嫁给周朴园后就等于失去了作为女人的基本需求,被囚禁在一个死气沉沉的铁笼子里。她为了生活而去爱,一生都在追求着畸形的爱,最终却什么也没有得到,而是把自己灵魂中崇高的一切全毁灭了。她为了所谓的爱情放弃了一切,将整个周家和自己打入无底深渊,彻底毁灭。2.2不忍的恨“蘩漪吸引人的地方是她的尖锐,她是一柄犀利的刀,她愈爱的,她愈要划着深深的创痕”(3)她疯狂的爱里夹杂着彻底的恨。蘩漪是最具雷雨性格的艺术形象。她对爱情的执着是浇不灭的火,她美丽的心灵被恶劣的环境扭曲,满蓄着的是受压抑的阴鸷和受凌辱的报复。她是极端的,她“不是恨便是爱,不是爱便是恨;一切都走向极端,要如电如雷地轰轰地烧

8、一场”,(4)中间没有折衷的路。蘩漪爱上了周家的长子,落到了“母亲不像母亲,情妇不像情妇”的地步。周萍的负心让她决心与周家这个牢笼同归于尽。当周萍和四凤辞别鲁妈正要出走时,她叫来周冲给他们送行,企图拆散周萍和四凤。可周冲却不领会母亲的用意,无意间成全了四凤和周萍。这时蘩漪怒形于色,如雷雨般咆哮:“你不要以为我是你的母亲,你的母亲早死了,早叫你父亲压死了,闷死了。现在我不是你的母亲。她是见着周萍又活了的女人,她也是要一个男人真爱她,要真真活着的女人!”她不顾一切的疯狂地逼视周萍,要周萍告诉大家自己不是他的后母。这使大家都惊疑而恐惧。她又疯狂地搬出周朴园这张王牌,满认为可以镇住周萍和四凤,免使周萍

9、四凤远走高飞。她万万没想到自己的这一举动像一道闪电,劈开了周公馆的黑暗,露出了周朴园才是制造这出悲剧的罪魁祸首。蘩漪是矛盾冲突的中心。蘩漪嫁给了极端专制的周朴园,后又遭周萍的始乱终弃,受了父子两代人的欺侮。最终,蘩漪以极端的雷雨的方式,“发泄被抑压的愤懑,毁谤中国的家庭和社会”。(5)“她的反抗充满了一个被压迫女性的血泪控诉,是对不合理的封建家庭秩序的无情揭露和抗争”。(6)通过蘩漪这个女性形象,我们看到了大家庭的罪恶,专制社会中人性的扭曲,也看到了解放妇女的迫切性。蘩漪是一株美丽的罂粟。她把周萍、四凤推上了绝路,毁灭了周冲,也把自己送上了末路。蘩漪就是这样,爱的疯狂恨的彻底,是一个最具雷雨性

10、格的女人。第3章 悲剧的成因读过雷雨的人,大都会被蘩漪打动。或是因为她的偏执与不幸,或是因为她的美丽与落寞,或是因为她的聪慧与无奈。她着一身镶灰花边的旗袍,从走廊上静静走来,阴鸷而沉郁,如同一朵黑色的玫瑰在满园的暮色里散发忧郁妩媚的芬芳。她是雷雨中最雷雨的人物,她极端、尖锐。最终也没能逃过命运的魔爪。她悲剧的产生是有一定原因的。3.1家庭环境蘩漪出身名门,受到封建礼教的熏陶,又接受了个性解放的思想,是个热烈地追求个人自主与幸福,反抗封建压迫的女性。可是,在那个黑暗的时代,蘩漪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十八年前嫁到周公馆,憧憬的爱情变成了婚姻的枷锁,在周公馆过着牢狱般的生活。或许蘩漪曾经爱过周朴园,毕

11、竟周朴园是一个留学生,受过高等教育,拥有显赫背景,懵懂的蘩漪可能会爱上他。但十几年来周朴园对她的冷漠、无情与虐待已使这份爱消失殆尽。她对于周围的一切,也只剩下了憎恶与仇恨。在家庭中,周朴园奉行封建专制主义,摆出一副道貌岸然的面孔,对蘩漪横加约束,在全家人面前厉声教训,无理要求她为孩子们做个服从的榜样,要任何人都服从他。他是封建伦理的执法者。而蘩漪正是这种封建伦理的牺牲品。周萍是蘩漪悲剧的另一个制造者。如果没有周萍的出现,蘩漪也许会和家里的梅表姐和瑞珏等一些受中国传统思想束缚的女性一样渐渐的麻木,渐渐的枯萎,悄悄的死去。但是周萍出现了,让蘩漪这棵快枯死的花朵又重新得到了滋润。她把一切都交给了他,

12、甚至不惜背弃了一个做母亲的神圣天职。这种爱虽然是畸形的,但却是蘩漪决心冲出藩篱,过一种“要一个男人真爱她,要真正活着的女人”的生活的抗争。可是,当时的社会,封建专制势力对于一个柔弱的女子来说实在是太强大了。孤寂无助的她紧紧“抓住周萍不放手,想重新拾起一堆破碎的梦而救出自己,但这条路引向死亡”。(7)鲁迅说:“做梦的人是幸福的;倘没有看出可走的路,最要紧的是不要去惊醒她”。(8)蘩漪就是这样一个被惊醒的人,梦醒之后,等待她的是一个比做梦更为残酷的现实。而此时的周萍呢?长久的情感压抑得到渲泄之后,却并不轻松。接踵而来的,是畸恋的阴影所带来的恐惧心理,是封建伦理的巨大压力。周萍对自己的罪孽深感悔恨,

13、执意要摆脱乱伦的罪恶,蘩漪则要坚持到底。在她抛弃尊严,放弃一切,仍打动不了周萍的心后,她选择了报复,让周萍所做的一切付出代价。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把蘩漪的悲剧过分的归咎于周朴园或者是周萍,都是不公正的。蘩漪的悲剧不是周朴园和周萍的过错,归根结底,是当时的社会背景,是强大的封建传统的伦理道德铸成了蘩漪的悲剧。她的悲剧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一个社会的悲剧,时代的悲剧。3.2新旧交织的女性意识蘩漪是一个中国旧式女人,有她对诗文的爱好以及在仆人面前那种旧式大家主妇的风范和对侍萍、四凤深重的阶级偏见。另外,她上过私塾,又受过一点新的教育,这不仅使她具有了较高的文化水平,更重要的是使她具有了较易接受新事物

14、、新思想的条件,为追求自由打下了基础。从周冲的眼中看到的蘩漪是一个大胆、有思想、有个性的不平常的母亲。从周萍口中得知她是一个受了好的教育、很能了解人的聪明女子。所以当资产阶级革命的浪潮掀起以后,受到资产阶级个性解放思想的影响,使她不能安于“三从四德”所规定的命运,她要挣脱封建礼教的束缚,改变身为附属品的命运,力图作为一个“人”而“真真活着”。她不顾封建礼法去追求自由追求爱情。然而蘩漪的自由也就局限在做梦和追求的范围内。在她嫁给周朴园之前,她肯定有过很多的梦想和追求,她肯定以为嫁给他会有幸福的生活在等待着她,对未来充满了憧憬。这是那时代所有未婚女子的梦想。希望是有的,但是没有给蘩漪。那个时代有的

15、只是黑暗,只是无穷无尽的绝望。总之,对蘩漪这个形象要辨证地来看:一方面,她身上具有反封建专制的个性解放色彩,她很大胆,勇敢的追求自由、爱情。另一方面,又要与追求真正个性解放和民主自由的新女性区分开来。看到她身上的封建落后女性的局限性,这使她无法摆脱家庭、社会的束缚,无法获得最起码的个性解放。她是旧制度、旧家庭里被凌辱、被摧残、被遗弃的受害者,是封建资产阶级家庭和黑暗社会造成的悲剧人物,具有较深刻的典型意义。她的悲剧命运是值得同情的,她的不幸暴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罪恶,她的叛逆和挣扎是对封建专制统治的有力冲击。通过追求个性自由而产生的爱情,不是美丽的。所以,她不可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她的悲剧也就成了社会的必然。3.3无意识领域蘩漪的外形是一个典型的旧式女子,擅书画,通诗文,礼仪落落大方。然而作者的笔墨重在勾勒她的果敢阴鸷,原始的野性,以及藏在忧郁下的热情,这些正是“隐在水里的冰山”蘩漪的无意识领域,这也构成了她的性格悲剧。 蘩漪之所以会进行不寻常的反抗,除了因为外在原因还源于她的原始野性,也就是她的无意识。蘩漪也明白与周萍的关系是不正当不道德的,但她又冒天下之大不韪,努力维系着他们之间的关系,这是因为她的无意识已覆盖了她的意识,表现出她的真正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