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高频考点专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9743730 上传时间:2020-10-30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62.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高频考点专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考历史高频考点专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高考历史高频考点专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高频考点专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高频考点专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 15 小题, 每小题 2 分, 共 30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 不选、 多选、 错选均不得分 ) 1. 论语中的“己所不欲 , 勿施于人”是广为流传的一句名言。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史中最 能体现该思想主旨的是 ( ) A.奉行“一边倒”方针 B.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参加日内瓦会议D.参加万隆会议 解析:B 新中国成立后 , 体现建立和谐外交关系的政策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 有学者认为 :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是引领国际新秩序的明灯。”对这一原则认识的主要依据 是它( ) A.维护了中国的独

2、立和主权 B.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C.消除了世界各国间的矛盾 D.超越了意识形态的界线 解析:D 材料强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对国际社会的影响。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 识形态 , 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 , 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3.1954 年 4 月 29 日法国解放报发表文章指出:“亚洲的重量全部显示出来了。”此文评价的 事件是 ( ) A.万隆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第一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首次提出 解析:B 万隆会议召开的时间是1955年; 第一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召开的时间是1961年; 和平 共处五项原则在 1953年第一次提出 ;

3、日内瓦会议召开的时间是1954年, 新中国以大国身份参加了 这次会议 , 中国代表团在会议上发挥了积极作用, 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故选B。 4. 新中国成立初期 , 周恩来在一次国际会议上说: “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 因为这是 实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该使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这次国际会议是 ( ) 2 A.1954 年日内瓦会议 B.1955 年万隆会议 C.1971 年第 26 届联大 D.1961 年第一次不结盟运动会议 解析:B 材料反映的是周恩来“求同存异”的方针, 是在 1955年万隆会议上提出的。 5. 从日内瓦会议到万隆会议 , 新中国外交日益

4、显示出中国特色。其中之一就是( ) A.坚持独立自主 , 冲击两极格局 B.支持民族独立 , 坚决反殖反霸 C.倡导和平共处 , 谋求周边稳定 D.壮大社会主义 , 遏制资本主义 解析:B 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 促进了印度支那等问题的 和平解决 ; 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 “求同存异”思想被与会各国接纳 , 推动包含反对殖民主义、 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等内容的“万隆精神”形成, 故 B项正确。新中国成立初期倒向以苏联为代 表的社会主义国家一边 , 不可能冲击两极格局 ,A 项错误 ; 谋求周边稳定指的是处理与周边国家的 友好关系 , 与万隆会议不符 , 故 C

5、项错误 ;D 项与两次会议均不相符 , 故错误。 6. 图示材料为某次国际会议后发布的公报(部分), 据此推断此次会议为 ( ) A.万隆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巴黎和会 D.雅尔塔会议 解析:A 由“承认一切种族的平等、承认一切大小国家的平等”“不干预或干涉他国内政”可知 该会议反对殖民主义 , 争取民族独立平等发展。该公报内容符合1955年的万隆会议 , 故 A项正 确;1954 年召开的日内瓦会议旨在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与该公报中尊重基本人权等内 容无关 , 故 B项错误 ; 联合国宪章是1945年 6 月 26 日签署的 , 巴黎和会于 1919年召开 , 雅尔 塔会议于

6、1945年 2 月召开 , 故 C 、D两项错误。 3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 由于美国操纵联合国 , 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直被台湾 占据。而到1971年由于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崛起, 第 26 届联大以压倒多数通过了阿尔巴尼 亚、阿尔及利亚等23 国提案 , 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一变化反映出( ) A.美国霸主地位的丧失 B.中国综合国力的急剧上升 C.两极格局的逐步解体 D.国际关系中的民主化趋势 解析:D 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 霸主地位并没有丧失 , 故 A项错误;20 世纪六七十年代 中国综合国力有所增强 , 但没有急剧上升 , 故 B项错误 ; 两极格

7、局瓦解是在1991年, 时间不符 , 故 C 项错误 ; 材料中体现出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原因在于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崛起, 冲破了美 国的阻挠 , 体现出两极格局下多极化趋势出现, 政治民主化增强 , 故 D项正确。 8. 学者王顺生认为 :“从 1972 年起, 我国的外贸、金融及与之有关的其他经济领域, 出现了一个新 中国成立以来对外引进技术设备、开展经济交流的第二次高潮。”这一局面的出现得益于( ) A.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C.中国外交环境的改善 D. 中美外交关系的建立 解析:C 1972 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及中日邦交正常化, 有助于改善对外关系

8、格局, 加强国 家间交流合作 , 故 C项正确。 中国对外开放政策提出是在1978年,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是在1953 年, 中美外交关系的建立是在1979年, 三者时间均与题干中时间不符, 故 A、B、D三项错误。 9. 下表是不同时期人民日报关于美国报道的不同态度文章数量统计表。该表可以说明( ) 1960年第一季度1975 年第一季度1985 年第一季度 积极报道0 2 51 消极报道323 81 88 中性报道16 10 224 A.外交关系的变化影响新闻报道 B.国家实力成为新闻报道的基础 C.新闻报道追求客观性和时效性 D.新闻报道中意识形态观念消除 解析:A 1960年第一季度

9、对美国态度没有积极报道是由于中美关系对立,1975 年以后对美国的态 度日益客观 , 原因是 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故 A项正确 ; 国家实力决定国家政策 , 但与 4 新闻报道内容没有绝对关系, 故 B项错误 ;C 项与 1960 年第一季度人民日报 关于美国报道的情 况不符 , 故错误 ; 从统计表中 1985年第一季度对美国消极报道的数量看, 可知不能体现意识形态观 念消除 , 故 D项错误。 10. 周恩来说 : “我们注意到尼克松总统在来华前的讲话中也谈到, 我们必须做的事情是寻找某 种办法使我们可以有分歧而又不成为战争中的敌人。我们希望两国的关系能够有一个新的 开始。

10、”这个“新的开始”发生在( ) A.20 世纪 50 年代B.20 世纪 60年代 C.20 世纪 70 年代D.20 世纪 80年代 解析:C 依据题干中信息“尼克松总统”“两国的关系”“新的开始”等可知是20 世纪 70 年代 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11.1967 年, 尼克松在一篇文章中提出:“从长远来看 , 我们简直经不起永远让中国留在国际大家庭 之外, 来助长它的狂热 , 增进它的仇恨 , 威胁它的邻国。”这表明尼克松( ) 敌视共产主义坚持孤立中国维护世界和平主张建立与中国的联系 A. B. C. D. 解析:D 材料信息“狂热”“仇恨”“威胁”体现了尼克松敌视共产主义, 正确 ;

11、材料信息“经 不起永远让中国留在国际大家庭之外”反映了尼克松主张改善与中国的关系, 错误 , 正确 , 材 料中未体现。故选D。 12. 某同学为研究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确定了主题并收集相关材料。下列材料与主题对应不正确的 是( ) A.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收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关材料 B.中日建立外交关系收集中日联合声明有关材料 C.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收集中美联合公报文字稿 D.上海合作组织成立收集周恩来参加万隆会议有关材料 解析: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是新中国外交政策成熟的标志, 故 A项正确 , 不符合题意 ;1972 年田中角荣访华 , 中日双方签署中日联合声明, 两国正式

12、建立外交关系 , 故 B项正确 , 不符合题 意;1972 年尼克松访华 , 发表中美联合公报 , 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故 C项正确 , 不 符合题意 ; 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于2001年, 周恩来参加万隆会议是在1955年, 故 D项错误 , 符合题意。 13. 对外关系的发展变化 , 既与国内形势发展相连 , 也与国际政局变化有关。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 后, 中国的外交政策作了重大调整。下列表述, 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 ) A.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调整的出发点 5 B.邓小平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科学论断是基本依据 C.积极开展多边外交 , 促进了国际合作 D.开展广泛结盟运动是调整的

13、具体表现 解析:D 邓小平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科学论断成为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调整的基本依据, 不结盟 是新时期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具体表现,B 项与史实相符 ,D 项与史实不相符 ; 实行对外开放 , 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成为改革开放后 , 中国同世界上一切国家建立和发展对外关系的出发 点,A 项与史实相符 ; 中国全面参与联合国事务 , 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 积极推进新型的区域合作 模式, 对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C 项与史实相符。 14. 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 , 我国的外交政策就不断在实践中摸索着前进, 走向成熟。与下列史实 对应的阶段外交政策

14、特点不相符的是( ) 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和其他国际组织的活动 在上海成功举办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中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六国在上海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 A.改革开放以来 , 中国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B.两大阵营对立和激烈斗争 ,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C.新时期中国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合作团结是外交政策的立足点 D.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中国对外政策的目标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解析:B 题干材料反映的是新时期我国的外交史实。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发生在1971 年, 不 属于新时期 , 故 B项符合题意。 A、C、D三项均为我国新时期外

15、交政策的体现。 15.1992 年中国成为不结盟运动观察员, 但此后一直没有主动申请成为正式成员。这主要是为了 ( ) A.践行不结盟外交政策 B.集中精力发展市场经济 C.顺应国际多极化趋势 D.保持外交政策的灵活性 解析:D A 项是不结盟外交政策的表现而非目的, 故 A项错误 ; 材料主要反映外交策略 , 不是经济 建设, 故 B项错误 ; 顺应国际多极化趋势不是材料中信息的主要内涵, 故 C项错误 ; 中国不申请成为 正式成员 , 主要是为了保持新时期外交政策的灵活性, 故 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 本大题共 2 小题, 每小题 10分, 共 20 分) 16. 阅读下列材料 :

16、6 材料一1949 年 4 月周恩来指出 : “我们对外交问题有一个基本的立场, 即中华民族独立的立场 , 独立自主 , 自力更生的立场。” 20 世纪 50 年代初 , 周恩来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刘畅全球化中和平共处 五项原则的挑战和发展 材料二更加有趣的是在此时期美国为何会就中国明确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保持着极其相 似的态度。 1972 年 2 月 28 日, 上海联合公报发表 , 提出了双方解决“根本性分歧”的方案。 国际争端的解决都要基于这一基础, 不得诉诸武力解决和威胁。美国和中国同意将这些原则应用 于共同关系。 加拿大 罗伯特基斯周恩来 和平共处外交的当代意义 请回答 : (1) 概述材料一中周恩来的外交观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时所面临的 国际、国内形势。 (6 分)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此时期美国为何会就中国明确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保持 着极其相似的态度”。 (4 分) 解析: 第(1) 问第一小问 , 由材料一中“独立自主”等可知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