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重庆高职单招语文试题知识点:诗歌语言、技巧和意境赏析【精选】

上传人:marr****208 文档编号:149741409 上传时间:2020-10-29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70.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重庆高职单招语文试题知识点:诗歌语言、技巧和意境赏析【精选】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2016重庆高职单招语文试题知识点:诗歌语言、技巧和意境赏析【精选】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2016重庆高职单招语文试题知识点:诗歌语言、技巧和意境赏析【精选】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2016重庆高职单招语文试题知识点:诗歌语言、技巧和意境赏析【精选】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2016重庆高职单招语文试题知识点:诗歌语言、技巧和意境赏析【精选】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重庆高职单招语文试题知识点:诗歌语言、技巧和意境赏析【精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重庆高职单招语文试题知识点:诗歌语言、技巧和意境赏析【精选】(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单招上高职单招网2016重庆高职单招语文试题知识点:诗歌语言、技巧和意境赏析【试题内容来自于相关网站和学校提供】1:读以下四首诗,选出与“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一句意境相似的一首()A、宜阳城下草萋萋,润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B、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腊烛,轻烟散入五侯家。C、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D、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2:选择下列对水调歌头一词分析有误的一项A、词的上阕写出了作者寂寞的心情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B、词的上阕刻画了一个空灵澄澈的境界。C、词的下阕

2、点明题旨的句子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D、词的下阕表达了作者旷达豪迈的情怀。3:古代诗歌常用赋比兴手法,选出下列诗句归类正确的一项是()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左手持刀尺,右手执绫罗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杂彩三百匹,交广市鲑珍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A、/B、/C、/D、/4:对下面一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黄山印象记晏明山的腾飞峰的飘荡松的遐思瀑的狂想泉的和弦花的意象蜜蜂的憧憬彩蝶的翅膀太阳失踪了风,在寻觅太阳地展示了黄山天晴时奇美的景色。A、第五、六、七节,诗人用太阳、风、雨、海(

3、云海)、云等各种动态的意象,为人们展示了一幅充满童趣、充满生机、充满活力、充满欢乐的黄山雨景图,读来妙趣横生。B、诗人移情入景,通过对黄山的名胜景物的具体描绘,表现了黄山景物内蕴的精神,真是景景含情,物物有意,松石皆神奇,山水尽梦幻。C、全诗构思新颖,层次分明,意境清新,感情浓烈,诗句明丽,诚为一篇“兼得山水之情神”的优秀诗作。D、诗的前四节,由大到小,由巨到细,物与我浑然一体,意与境妙合无痕,情景交融5:对邓剡唐多令一词分析不当的一项是:雨过水明霞,潮回岸带沙。叶声寒、飞透窗纱。懊恨西风催世换,更随我,落天涯。 古豪华,乌衣日又斜。说兴亡、燕入谁家?只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注:邓剡

4、,庐陵人,曾参加文天祥领导的抗元斗争。)A、“叶声寒、飞透窗纱”,是说风吹落叶,带来寒意,而这寒意透过窗纱侵入室内,使屋子的主人感到季节已由夏入秋。B、“催世换”的“世”,在这里双关时世,借季节的交换来暗示朝代的更替。C、词的下阙化用了刘禹锡乌衣巷中的诗句,借用这首唐诗的意境,比喻南宋的覆亡,从而表达了词人的“黍离之悲”。D、词的最后三句写词人沦落天涯,露宿于芦花之中,相伴的只有无数的大雁和明月,烘托了凄凉孤苦之情,使亡国之痛进一步深化。6: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题目。舟中二首(其一)陈师道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风用壮。疾如万骑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岸上空荒火夜明,舟中坐起待残更。少年

5、行路今头白,不尽还家去国情。注: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作者因党争之祸受牵连被罢职。这首诗作于离任途中。风用壮:表示风力壮猛。【小题1】第三、四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作简要赏析。(5分)【小题2】这首诗表现出作者哪些方面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1),鸟倦飞而知还。,抚孤松而盘桓。(陶渊明归去来兮辞)(2)臣欲奉诏奔驰,;,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李密陈情表)(3)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8: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7分)官舍竹王禹偁谁种萧萧数百竿?伴吟偏称作闲官。不随天艳争春

6、色,独守孤贞待岁寒。声拂琴床生雅趣,影侵棋局助清欢。明年纵便量移去,犹得今冬雪里看!【注】此诗为作者受小人毁谤,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时所作。量移:唐、宋公文用语。官员被贬谪远方后,遇恩赦迁距京城较近的地区。【小题1】该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用手法表现自己的孤傲清高。(2分)【小题2】该诗颈联历来为人称道,请结合诗句对其表现手法进行简要分析。(5分)9: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句子(每处1分,共15分)(1)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黄鹤之飞尚不得过,。(2)风急天高猿啸哀,。,不尽长江滚滚来。(3)千呼万唤始出来,。(4),此时无声胜有声。,铁骑突出刀枪鸣。(5),蓝田日暖玉生烟。(6)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

7、木不可胜用,。(7),则知明而行无过矣。(8)故不积跬步,;(9),士不敢弯弓而报怨。(10)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11)吾师道也,?(12)闻道有先后,。10:补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1)黄鹤一去不复返,。(崔颢黄鹤楼)(2)莫愁前路无知己,。(高适别董大)(3)柴门闻犬吠,。(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4),不废江河万古流。(杜甫戏为六绝句)(5),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6),惟有饮者留其名。(李白将进酒)11:古代诗歌阅读(11分)水仙子寻梅乔吉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树头树底孤山上。冷风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淡月昏黄。【小题1】请简要

8、分析这首元曲的前三句是怎样描绘“寻梅”的执着与艰难的。(5分)【小题2】“忽相逢缟袂绡裳”,“ 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分别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6分)12:阅读的诗歌,回答下面问题。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答:13:阅读下面诗歌,完成第下列各题。(8分)水调歌头,闻采石战胜张孝祥雪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留。何人为写悲壮,吹角古城楼?湖海平生豪气,关塞如今风景,剪烛看吴钩。剩喜然犀处,骇浪与天浮。忆当年,周与谢,富春秋?小乔初嫁,香囊未解,勋

9、业故优游。赤壁矶头落照,肥水桥边衰草,渺渺唤人愁。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注】吴钩:指刀,剩喜:甚喜,非常喜。然犀处:指采石矶。【小题1】“忆当年,周与谢,富春秋”这里的“周与谢”指的是_(写出其中一个的人名即可)。(1分)【小题2】对作品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小题3】画线句“借古讽今”,请就此作简要分析。(4分)14: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二)王勃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1)诗中有几处透露离情的字眼,如第二句中“飞”字,既是时间推移,也暗示伫立凝望时所产生的聚散匆匆之感。试从其他三句中再找两处进行分析(4分)(2)简析这首诗情感的表

10、达特点。(2分)15:武夷山中(宋)谢枋得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注】谢枋得: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 十年:宋德祐元年(1275),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小题1】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小题2】“天地寂寥山雨歇”一句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答案部分1、D(例句与D均借眼前平凡景物与昔日繁华景象所形成的鲜明对比表现作者感慨历史变迁,追忆古人英雄业绩的感慨之情;A诗句以“草萋萋”、“花自落”、“鸟空啼”表现一种 孤寂、落寞之情;B诗

11、句以轻灵的笔触,写长安城内的寒食节,勾勒出一幅具有浓郁抒情意味的风俗画,表现了作者怡然自适的愉悦之情地;C.诗句以“寥落”、“寂寞”、“白头” 等语表达了一种凄婉、哀怨之情)2、C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对水调歌头一词的思想内容和词人情感的理解能力,可结合着词的写作背景及整首词的意境来理解。C分析不正确,点明主旨的句子应作“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所以选C。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3、A比/赋/兴4、B本诗并未对黄山的名胜景物做具体描绘。5、D(词的最后三句表明作者对乱离中的人民怀着无限同情。“南来雁”指南下躲避战乱的人)6、【小题1】比喻和夸张。(2分

12、)将迅猛的风浪夸张地比做瞬息千里的万马,将风浪的气势夸张地形容为能横压三江五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风浪的威势。(3分)【小题2】“恶风”“黄流”寓示作者生活环境的险恶,借此表达出作者被罢职后的愤懑之情;“空荒”“待残更”则表达出归家途中的孤寂落寞之感;借“今头白”、情“不尽”表达出韶光已逝、壮志未酬的悲辛。(每点2分)【小题1】试题分析:首先脑海中要有这些印象,诗词中的表达技巧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对比、借代、夸张、排比、双关、反复、衬托、用典、设问、反问、反语等,然后结合诗句内容,不难分析:疾如万骑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一个“如”字,看出是比喻;“三江五湖”是夸张手法。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小题2】试题分析:要掌握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1、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反映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