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讲座根据管理或研究目的设计指标体系培训课件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9739860 上传时间:2020-10-30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7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大讲座根据管理或研究目的设计指标体系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北大讲座根据管理或研究目的设计指标体系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北大讲座根据管理或研究目的设计指标体系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北大讲座根据管理或研究目的设计指标体系培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北大讲座根据管理或研究目的设计指标体系培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大讲座根据管理或研究目的设计指标体系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大讲座根据管理或研究目的设计指标体系培训课件(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根据研究/管理目的设计指标体系,麦可思公司创始人 王伯庆,2,就业蓝皮书背景,3,背 景,麦可思从2006年起,已经连续4年对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跟踪调查,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跟踪数据库;分别撰写了2007、2008年度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并自2009年起作为就业蓝皮书一年一度正式出版。,4,2010年调查数据及代表性,5,2010年调查规模及覆盖面,2009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跟踪调查,抽样达到约50万人,回收问卷24.5万份,回收率约49%;有效问卷22万份 覆盖2599所高校、分部、分院 成比例地覆盖了1182个专业 成比例地全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 覆

2、盖毕业生能够从事的700个职业 覆盖全国所有行业分类,6,研究样本,对本调查答题和未答题的样本进行了检验,检验没有发现存在自我选择性样本偏差问题(Self-selection Bias)。 对于样本中与实际比例的个别差异可能带来的统计误差,采用权数加以修正。,7,基本研究框架,8,报告概况,今年新增内容:核心知识的量化分析;对2006届大学毕业生的三年后再次调查的分析;专业预警分析;漂族分析;振兴产业所对应的重点专业分析。 2010年就业蓝皮书共有153张图,103张表。为方便读者查询,特别新增图表目录与名词索引。,9,2010年就业蓝皮书主要发现,10,2006届2009届各类院校毕业生半年

3、后的就业率/非失业率四年趋势图,数据来源:麦可思-中国2006届2009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80.1,87.3,90.2,84.1,90.4,93.5,83.5,87.3,90.1,85.2,87.4,91.2,11,3500,3000,2500,2000,1500,1000,(元),2007届,2008届,2009届,2282,2030,2241,1735,1647,1890,2007届2009届各类院校毕业生 半年后的月薪三年趋势图,数据来源:麦可思20072009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2549,2756,2949,12,失业最多专业,毕业半年后失业人数最多的10个

4、本科专业失业人数为10.38万人,占了本科失业总人数的33.3%。,13,毕业半年后失业人数最多的10个高职高专专业失业人数为12.50万人,占了高职高专失业总人数的30.2%。,14,专业预警,2010年中国大学毕业生“红黄绿牌”本科专业,15,2010年中国大学毕业生“红黄绿牌”高职专业,16,工作稳定性分析,大学毕业生半年内离职率约为38%,三年内平均工作单位数为2.0个 离职的主要类型是主动离职(88%);主要原因如下: 个人发展空间不够(31%) 薪资福利偏低(25%) 想改变职业和行业(13%) 大学毕业生对职业、薪资的期待较高,17,求职分析,2009届大学毕业生求职难度未见增加

5、,求职成功渠道更加多样化 大学招聘会的成功所占比例由25%下降到17% 而通过亲朋好友和专业求职网站等求职成功的比例较上届有所上升。,18,就业能力,2009届大学毕业生工作能力满足度略有下降 2009届毕业生离校时掌握的工作能力水平平均提高2个百分点 工作岗位要求毕业生达到的水平提高5个百分点 大学生的能力提高跟不上国民经济的技术提升,19,就业弱势群体分析,低收入就业漂族北京、上海、深圳三地最多(注:直辖市、副省级城市为2009届毕业生就业首选) 低收入就业漂族集中在销售类职业,民营企业和小企业 来源于农民与农民工的家庭阶层和不经济不发达地区,注:2009届全国大学毕业生半年后平均月薪21

6、08元。,20,2009届大学毕业生就业弱势群体分布最多的10个城市,21,2009届大学毕业生就业弱势群体的城市类型分布,22,高考志愿填报,基本发现: 高考志愿填报据职业规划选专业者不足一成:,2009届本科毕业生填报高考志愿时选择专业的首要理由分布,23,高考志愿填报,2009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填报高考志愿时选择专业的首要理由分布,24,满意度,基本发现: 2009届大学毕业生对母校的总体满意度明显下降 认为高校最应改进的地方为实习和实践不够,25,满意度,2009届与2008届各类院校毕业生对母校的总体满意度对比,26,2009届大学毕业生认为专业教学中最需要改进的地方,27,自主创业,

7、基本发现: 1.2%的2009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与2007届毕业生持平 高职高专自主创业比例均远高于本科 大学生自主创业来源于政府资金的1%,与往届相同,28,自主创业,2007-2009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2009届高职高专自主创业比例为1.6%,远远高于“211”院校的0.4%,非“211”本科院校的0.8%。,29,2009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资金来源,30,根据管理目的设计指标体系,31,变量设计,根据指标体系设计变量 根据指标体系设计变量的过程,是一个根据指标体系,确定出相应的可以测量的变量,最终达到研究目的的过程。,目的,指标,变量,问卷,32,设计步骤,根据研究目的

8、与假设,确定研究的指标体系; 根据指标体系确定变量; 根据变量确定提问; 确定提问的方式、回答的选择方式与答题路径; 确定问卷方案,征求意见; 试测; 对测试所反映出的问题进行修改; 正式调查。,33,高校就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七大指标,能力与知识,就业流向,满意度分析,求职分析,生源分析,课程有效性,就业状况,34,五大指标,用人单位评价指标体系,招聘标准,使用评价,用人单位特征,职位要求,招聘规模,35,五大指标,毕业3年后就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基础课程,就业竞争力,校友反馈,就业现状与变化,培训,36,连通培养与就业数据,建立CEO模型,半年后/三年后的就业结果数据 就业状态 能力/知识

9、满足度 ,data,data,培养过程数据 在校修课记录 实习、社团活动 资助和奖惩 ,培养-就业数据综合分析,以就业结果评价为依据,优化人才培养模式,37,获得新生个人及其家庭背景信息,了解新生选择本校和专业的理由,掌握新生在校学习和生活的安排,了解新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评估新生掌握的能力、核心知识 和人际关系的水平,获得新生对学校和专业的满意度,新生适应性测评,调查时间:大一第一学期结束后,38,毕业三年后就业能力跟踪调研,毕业三年后就业地区、行业、职业、 企业类型和企业规模转换,毕业三年后离职分析,职位转换 / 提升,毕业三年后对薪资期待的变化, 职场价值观的改变,了解毕业生

10、中期就业能力 和职业发展状况,毕业三年后的工作能力和核心知识,39,变量类型分类,变量类型,数值型变量,字符型变量,连续变量,离散变量,状态变量,强度变量,40,问卷设计结构,卷首语、指导语 主体 问卷中问题的设定: 开放式问题 封闭式问题: 是否式(您在毕业时是否已经落实了工作)、 选择式(您接受过母校就业机构何种求职服务)、 评判式(您觉得您目前工作中所要求的工作水平是?一级、二级、七级) 单选问题、多选问题: 连续变量、离散变量,41,问卷设计的原则(一),围绕具体调查目的、要求或假设进行设计; 如果你假设毕业生不愿意推荐母校,可能是图书与教学设施、住宿条件与管理、学校就业等几方面的问题

11、,那么你就可以设计相关问题,把你觉得可能的原因都放上去,最终通过答卷来证明你的假设是否正确。 答题时间控制在15-30分钟为宜; 语言简单、明了,含义准确; 避免片面和暗示性的语言; 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是教师,你喜欢教师职业吗? 不要超过被调查者的知识、能力范围。 小学生的问卷中不要出现“你认为哪家商场的营销比较疲软”的问题。,42,问卷设计的原则(二),涉及禁忌和敏感性的话题时,要避免直接询问或引起答题者回避; 请问您对自己在某方面的修养的满意度如何? 请问您对您同学在某方面修养的满意度如何? 同类问题应放在一起,思维逻辑相关问题放一起; 问到求职方面的问题时,不要掺杂个人能力等其他问题,

12、否则一方面出现思维跳跃,不想继续答题;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思考以及答卷时间。 限答式问题尽量要少,要尽量容许回答者选择拒绝。,43,问卷设计的原则(三),尽量采取选择答案; 要尽量规范答题格式; 对于如职业、专业等选项太多的问题,实现模糊锁定功能; 采用匿名回答的方式。,44,问卷设计中的逻辑关系 比如,前面的问题中已经回答了属于“有工作,与专业无关”了,那么就不会出现“读研”问题了;如果前面已经回答了“从没工作过”,那么后面就不会出现“离职”问题了等等。,问卷中的逻辑关系,调查双方,45,利益相关方不宜成为调查双方 利益相关方不宜成为调查双方,高校对毕业生和其用人单位的调查不容易拿到真正答案。 例如:企业向内部员工做问卷调查 “你觉得公司有哪些不好的地方?” “你对公司有哪些不满的地方?” 学校向学生做问卷调查 “你觉得学校有哪些不好的地方?”, “你对学校有哪些不满的地方?”,调查双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