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怀仁县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迷**** 文档编号:149739440 上传时间:2020-10-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怀仁县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山西省怀仁县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山西省怀仁县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山西省怀仁县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山西省怀仁县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怀仁县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怀仁县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西省怀仁县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6. 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可见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予他们()A封号与耕牛 B土地和耕牛 C土地和人口 D奴隶和铁犁【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西周的分封制相关史实。为了巩固统治,西周行实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了自己的亲族、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故此题选择答案B。A项没有封号,故排除。B项西周没有耕牛,故排除。D项西周还未出现铁犁,故排除。考

2、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17. “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与这一思想观念相对应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A. 内外服制度 B. 郡县制度 C. 宗法分封制度 D. 礼乐制度【答案】C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和宗法制【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的是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难度系数不大,主要在于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即可。关于宗法制,更多是考查对后世的影响:如中国人的宗族观念、认祖归宗、尊宗敬祖的传统习俗都源于宗法制度。另外,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关系也是常考的知识点。18. “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上

3、述材料反映了A王室的衰微 B诸侯争霸局面的形成C分封制的崩溃 D阶级矛盾的尖锐【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中的内容周王夺取了郑伯的政权,其原因是因为郑伯不再服从周王的统治,所以这表明分封开始瓦解,故答案选择C项。A项没有C项表达的准确,故排除。B项不符合题干的主旨,故排除。D项没有体现阶级矛盾,故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周代的分封制【名师点睛】尊重史料是我们在解答历史问题的关键性的问题。有时候史料反映的不一定是与课堂中所学到的内容完全一致,但是我们仍要以史料为准,因为这是第一手资料,我们要据此来分析和回答问题。其次我们再考虑到所学知识,与所学联系,这样才会有所进

4、步。本题解题的关键就是理解材料所要表达的主要观点。19. 封建王朝在珠江流域设置行政机构进行管理,始于()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东晋【答案】A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秦朝的地方管理20与秦朝相比,刘邦建立的地方政治制度的最大特点是()A实行郡县制 B实行郡国并行制 C皇帝制度更加完善 D根本目的不同【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秦朝在地方实行郡县制,而汉初推行郡国并行制,故B项正确;地方都实行郡县制,是共同点,故排除A项。皇权都至高无上,是共同点,故排除C项。根本目的都在于巩固统治,是共同点,故排除D项。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

5、变郡国并行制21唐朝将秦汉以来的一相制变为多相制的实质是()A强化君主专制 B减少决策失误 C提高行政效率 D笼络科举士子【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考查的是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通过分割相权以加强皇权。故选A。B项是三省六部制的影响,故排除;C项也是影响,故排除。D项错误,无法体现,故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名师点睛】三省六部制是隋唐时期实行的重要的政治制度,也是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发展到成熟阶段的标志之一。三省之间相互制约,互为补充,分工明确,大权集中于皇帝。与此相关的三省六部制各自的职责及其意

6、义需要重点掌握。还有相关的隋唐时期实行的重要的政治制度科举制也需要考生重点掌握。22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中,不包括( )A解除朝中大将的兵权 B设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C由中央派遣文官担任地方长官 D在中央设三司使,分割宰相军权【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宋初设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权,君主专制加强宋初,鉴于唐朝藩镇割据局面,统治者进一步加强皇权,因此D项错误,故正确答案选择D项。A项是符合史实,故不符合题意。B项也是加强中央集权措施之一,故排除。C项也符合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故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23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

7、官制演变的基本趋势是() 弱地方,加强中央 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治理日趋严密 逐渐强化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A. B. C. D. 【答案】A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官制的演变演变的趋势【名师点睛】本题难度较大,考察学生对历史阶段的归纳和梳理能力,君主专制是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官制的演变的最后结果是专制越来越强,到明清时期君主专制达到顶峰,中央集权有效防止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强大,解答此题,需要学生对这一线索要很清晰,同时对相关的知识点也要识记清楚才能得出正确答案。24为了削弱相权,汉代、唐代、宋代采取的相同做法是()A增加宰相的名额 B废除宰相C分

8、割宰相的权力 D选用级别较低的官员今与中枢决策【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汉代汉武帝设立中朝制度,削弱外朝丞相的权力;唐朝和宋朝都采用三省六部制,三省各有明确分工,中书省起草昭书,门下省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因此C项正确。A项表述不如C项准确,故排除。B项是明太祖的措施,故排除。D项符合汉朝,故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至元的政治制度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25唐太宗时期若要治理黄河,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C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工部 D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答案】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运作程序【名师点睛

9、】本题考查的是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三省六部制与近代西方三权分立制度的异同;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与近代西方社会的三权分立政治体制有一定的相似性,如都是通过分权实现权力之 间的监督与牵制;但其实质是根本不同的,三权分立的目的在于限制君主专制,而三省六部制的根本 目的在于分散相权,加强皇权专制。26. 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胡芦画不难,胡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样旧胡芦,要把胡芦仔细看。”该诗直接说明了A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根据皇帝的旨意拟发谕旨,处理军国大事B军机大臣在皇帝心目中毫无地位,完全被视为走卒C军机大臣接替丞相职权,替皇帝处理政事D军机处的设置,意味着封建制度已经

10、衰败【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材料展示的是军机大臣的工作特点,即模式化处理,这种模式是皇帝的模式,材料不能说明B,清朝没有宰相,排除B。C项表述也不正确,故排除。D项表述是对材料现象的深入观察和分析,表述的是材料现象的本质,和题意要求的“直接说明了”什么不符,故排除。A项符合材料的要求,故答案为A。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军机处【名师点睛】此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学生对军机处工作特点的认识和理解,考查的是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清朝军机处是处理全国军政大权的中央机构,皇帝选派满汉大臣入军机处,只能“跪受 笔录”皇帝对军政大事的裁决,然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去执行,军机处的设立

11、,使清朝初期 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对皇权限制很大)实权尽失,军政大权完全集中于皇帝手中。军机处是辅助皇帝 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27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晚期(明清时期)消极作用逐渐增大,主要在于()A激化了阶级矛盾 B出现宦官专权的局面C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斗争激烈 D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进步【答案】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军机处【名师点睛】中国封建社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演变与发展的特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集中体现,其内容既有较明显的继承性与共性,也有和时代特征相关的特殊性。 封建君

12、主专制政体的强化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最大特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演变过程也始终矛盾交织: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和斗争;地方和中央关系的博弈(皇权加强意味着地方割据势力削弱,反之就膨胀);政治行政手段和不同程度思想文化专制措施的结合。维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封建皇权;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加强对人民的控制是历朝封建统治者实行和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原因(其中前者是根源)。延续两千余年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影响十分深远:在封建社会前期的秦汉至隋唐时期,其维护多民族国家统一与发展、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文化发展等积极作用是主要的。而在封建社会后期的北宋至明清时期,其消极作用则逐渐增大,尤其是明清时

13、期,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强化,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其危害尤为严重。28. 下列不属于伯利克里改革内容的是()A.各等级男性公民可以担任除十将军以外的所有官职B.扩大十将军委员会的权力,规定首席将军执掌国家军政大权C.用10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来的4个血缘部落D.制定“公职津贴”制度,为参政公民发放工资和津贴【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不难发现,“用10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来的4个血缘部落”很明显不是伯利克里改革的内容,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伯利克里改革是雅典建立民主政治三大改革中的最

14、后一个改革。伯力克利时期,各等级男性公民可以担任除十将军以外的所有官职,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项也是伯里克利时期改革的内容,故B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D项伯利克里时期,为鼓励低等公民参政议政,制定“公职津贴”制度,为参政公民发放工资和津贴,故D项不符合题意。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伯里克利改革29元朝管理边远民族地区的地方机构是()A宣政院 B府 C路 D宣慰司【答案】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宣政院【名师点睛】本题是一个中规中矩的问题,很平平常常的问题,此题的得分率是非常高的,在做题时此类的一定不要失分。属于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能力的题目,难度系数不大,需要学生细心审题,回顾相关知识点的内容。尤其要区分宣政院和宣慰司各自职能的范围,平时需要多加强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30按时间先后排列以下机构出现的顺序 内阁 南书房 军机处 议政王大臣会议A B. C. D.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先是内阁,再到议政王大臣会议,再到南书房,最后到军机处。内阁是明成祖时期建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