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土木工程师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案例第八章溢洪道设计09文库培训课件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9739257 上传时间:2020-10-29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注册土木工程师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案例第八章溢洪道设计09文库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注册土木工程师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案例第八章溢洪道设计09文库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注册土木工程师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案例第八章溢洪道设计09文库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注册土木工程师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案例第八章溢洪道设计09文库培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注册土木工程师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案例第八章溢洪道设计09文库培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注册土木工程师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案例第八章溢洪道设计09文库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册土木工程师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案例第八章溢洪道设计09文库培训课件(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八章 溢洪道设计,考试大纲,熟练掌握溢洪道布置基本要求。 熟练掌握进水渠、控制段、泄槽、消能防冲、 边墙等建筑物设计。 掌握溢洪道水力计算。 掌握溢洪道地基处理、防渗排水设计。,2,刘家峡水电站,3,第八章 溢洪道设计,8.1溢洪道布置基本要求,溢洪道设计应符合SL253-2000( 或DL/T51662002)溢洪道设计规范的要求。,(一)一般规定 (1)河岸式溢洪道布置可包括进水渠、控制段、泄槽、消能防冲设施及出水渠。,4,(2)溢洪道的布置应根据地形、地质、工程特点、枢纽布置、坝型、施工及运用条件、经济指标等综合因素进行全面考虑。 (3)溢洪道布置应结合枢纽总体布置全面考虑,避免泄

2、洪、发电、航运及灌溉等建筑物在布置上的相互干扰。 (4) 溢洪道的泄量、溢流前缘总宽度及堰顶(或闸底板)高程等应根据的因素通过技术经济比较选定。 (5) 当设有正常、非常溢洪道时,正常溢洪道的泄洪能力,不应小于设计洪水标准下所要求的泄量。 (6) 正常溢洪道在布置和运用上可分为主、副溢洪道,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枢纽布置、坝型、洪水特性及对下游的影响等因素研究确定。,5,(7) 溢洪道的位置应选择有利的地形和地质条件布置在岸边或垭口,并宜避免开挖而形成高边坡。 (8) 溢洪道应布置在稳定的地基上,并应充分注意建库后水文地质条件的变化对建筑物及边坡稳定的不利影响, (9) 溢洪道进、出口的布置,

3、应使水流顺畅。溢洪道轴线宜取直线,如需转弯时,宜在进水渠或出水渠段内设置弯道。 (10) 当溢洪道靠近坝肩布置时,其布置及泄流不得影响坝肩及岸坡的稳定。在土石坝枢纽中,当溢洪道靠近坝肩时,与大坝连接的接头、导墙、泄槽边墙等必须安全可靠。 (11) 溢洪道的闸门启闭设备及基础抽排水设备,应设置备用电源,保证供电可靠。,6,(二)进水渠 (1) 进水渠的布置应遵循的原则。 (2) 进水渠道口布置应因地制宜,使水流平顺入渠,体型宜简单。当进口布置在坝肩时,靠坝一侧应设置顺应水流的曲面导水墙,靠山一侧可开挖或衬护成规则曲面。当进口布置在垭口面临水库时,宜布置成对称或基本对称的喇叭口形式。 (3) 进水

4、渠底宽顺水流方向收缩时,进水渠首、末端底宽之比宜在1.53之间,在与控制段连接处应与溢流前缘等宽。 (4) 基岩上的进水渠渠底可不衬护,当水头损失较大或不满足不冲流速要求时,是否衬护,应通过经济比较确定。当岩性差时,应进行衬护。,7,(5) 进水渠的直立式导墙的平面弧线曲率半径不宜小于2倍渠道底宽。导墙顺水流方向的长度宜大于堰前水深的2倍,导墙墙顶高程应高于泄洪时最高库水位。 紧靠土石坝坝体的进水渠,其导墙长度以挡住大坝坡脚为下限。距控制段2倍堰前水深距离以内的导墙,其墙顶应高出泄洪时最高库水位;2倍堰前水深长度以远的导墙,可设置为下潜式,其墙顶应超出坝面适当高度。,8,(三)控制段 (1)

5、控制段设计应包括控制泄量的堰(闸)及两侧连接建筑物。 (2) 控制堰(闸)轴线的选定,应满足的要求。 (3) 控制堰的型式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水力条件、运用要求,通过技术经济综合比较选定。 (4) 侧槽式溢洪道的侧堰可采用实用堰,堰顶可不设闸门。 (5) 闸墩的型式和尺寸应满足闸门(包括门槽)、交通桥和工作桥的布置,以及水流条件、结构和运行检修等的要求。 (6) 控制堰(闸)的工作桥、交通桥布置,应根据闸门启闭设备、运行、观测、检修和交通等要求确定。 (7) 控制段的闸墩、胸墙或安全超高下限值岸墙的顶部高程,为宣泄校核设计洪水位或正常蓄水位加波浪的计算高度和安全超高值。,9,(四)泄槽 (1

6、) 在选择泄槽轴线时,宜采用直线。当必须设置弯道时,弯道宜设置在流速较小、水流比较平稳、底坡较缓且无变化的部位。 (2) 泄槽在平面上设置弯道时,宜满足下列要求,泄量大、流速高的泄槽,弯道参数宜通过水工模型试验确定。 (3) 泄槽的纵坡、平面及横断面布置,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及水力条件等进行经济技术比较确定。,10,(五)消能防冲设施 (1) 溢洪道消能防冲设施的型式应根据地形、地质条件、泄流条件、运行方式、下游水深及河床抗冲能力、消能防冲要求、下游水流衔接及对其它建筑物影响等因素,通过技术经济比较选定。河岸式溢洪道可采用挑流消能或底流消能,亦可采用面流、戽流或其它消能型式。 (2) 溢洪道消

7、能防冲建筑物的设计洪水标准:l级建筑物按100年一遇洪水设计;2级建筑物按50年一遇洪水设计,3级建筑物按30年一遇洪水设计。同时,还应考虑宣泄低于消能防冲设计洪水标准的洪水时可能出现的不利情况。,11,(3) 选定的消能设施,应保证在宣泄消能防冲设计洪水流量及以下各级流量,尤其是在宣泄常遇洪水时消能效果良好,结构可靠,并能防空蚀、抗磨损和抗冻害,必要时可采用相应措施。淹没于水下的消能工宜考虑检修条件。 (4) 挑流消能可用于岩石地基的高、中水头枢纽。溢洪道挑流消能设施的平面形式可采用等宽式、扩散式、收缩式。挑流鼻坎可选用连续式、差动式和各种异型鼻坎等。 (5) 当采用挑流消能时,应慎重考虑挑

8、射水流的雾化和多泥沙河流的泥雾对枢纽其它建筑物及岸坡的安全和正常运行的影响。 (6) 当采用挑流消能遇有下列情况时,必须采取妥善措施处理。,12,(7) 底流消能可用于各种地基,或设有船闸等对流态有严格要求的枢纽。底流消能设施可采用平底式、斜坡式、扩散式,收缩式等消力池及各种型式的辅助消能工,必要时可设多级消力池,并应注意泥沙磨蚀问题。 (8) 面流消能可用于下游尾水大于跃后水深且水位变幅不大,河床及两岸在一定范围内有较高的抗冲能力,或有排冰要求的枢纽。 (9) 消力戽或戽式消能工可用于下游水深大于跃后水深、下游河床从两岸有一定抗冲能力的枢纽,有排泄漂浮物要求时不宜采用。消力戽下游宜设置导墙。

9、,13,(六)出水渠 (1) 当溢洪道下泄水流经消能后不能直接泄入河道而造成危害时,应设置出水渠。 (2) 选择出水渠线路应经济合理,其轴线方向应顺应下游河势。出水渠宽度应使水流不过分集中,并应防止折冲水流对河岸有危害性的冲刷。,14,8.2 溢洪道进水渠、控制段、泄槽、消能防冲、边墙等建筑物设计,(一)一般规定 (1)溢洪道的结构设计,应根据布置、水力设计、地基及运用条件,结合防渗、排水、止水及锚固等工程措施,在满足安全、耐久的前提下,选用经济合理的结构型式和尺寸。 (2) 大体积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可采用90天龄期抗压强度值,按表5.2.2-1规定取值;其余部位混凝土抗压强度可采用28天龄期抗

10、压强度值,按表5.2.2-2规定取值,经论证亦可采用90天龄期的抗压强度,强度增长系数对于普通硅酸盐水泥取1.15,对于矿渣硅酸盐水泥取1.3。,15,(3)溢洪道混凝土与地基接触面、地基内岩体之间、地基内软弱夹层层面的抗剪断强度 , 的取值,对于大、中型溢洪道的规划,可按有关规定选用;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后各设计阶段,应根据野外及室内试验成果分析确定;对于中型工程,若无条件进行野外试验时,宜进行室内试验,并参照类似工程经验及有关规定选用。 (4) 溢洪道的混凝土结构应考虑温度应力的影响,并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结构特点、地基约束等因素,采取必要的结构措施和施工措施。 (5) 溢洪道建筑物设置锚筋时

11、,应经计算并参照类似工程的经验确定,必要时应进行锚筋抗拔试验。,16,(二)进水渠衬护 (1) 进水渠渠底需要衬护时,可采用混凝土护面、浆砌块石或干砌块石等。 (2) 底板衬护厚度可按构造要求确定,混凝土衬砌厚度可取为30cm,必要时还要进行抗渗和抗浮稳定验算。 (3) 混凝土衬砌的分块尺寸,可按5.2.2第4.(3)的规定确定。,17,(三)控制段 (1) 控制段结构设计应包括: 1)结构型式选择和布置。 2)荷载计算及其组合。 3)稳定计算。 4)结构计算。 5)细部设计。 6)提出材料强度、抗冻、抗渗等指标及施工要求,特别是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要求。,18,(2) 控制堰(闸)的结构型式,

12、可采用分离式或整体式。分离式适用于岩性比较均匀的地基,整体式适用于地基均匀性较差的情况。 (3) 分离式底板,必要时应设置垂直水流向的纵缝,缝的位置和间距应根据地基、结构、气候和施工等条件确定。 (4) 闸室的胸墙可根据运用条件选用固定式、活动式或混合式。固定式胸墙与闸墩的连接,可根据闸室结构特点采用简支或固端。胸墙应有足够的刚度,在水压力作用下,不应产生过大变形。 (5) 控制堰(闸)的稳定分析可采用刚体极限平衡法。闸室基底应力及实用堰堰体应力分析可采用材料力学法,重要工程或受力条件复杂时可采用有限元法。,19,(6) 闸墩的型式和布置,应符合5.2.1第3.(5)的规定。对设置大型弧形闸门

13、的闸墩,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可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 (7) 作用在控制段上的荷载分为基本荷载和特殊荷载两类。 (8) 控制段结构设计的荷载组合应分为基本组合和特殊组合。基本组合由基本荷载组成;特殊组合由基本荷载和一种或几种特殊荷载组成。 (9) 作用在控制段上的荷载,应按有关规定进行计算。 (10) 堰(闸)基底面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按抗剪断强度公式5.2.2-1计算。当堰(闸)地基内存在不利的软弱结构面时,其抗滑稳定需做专门研究。,20,堰(闸)沿基底面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不得小于表5.2.2-5规定值。 堰(闸)基底面上的垂直正应力,应满足的要求。 溢流堰体上游面的铅垂方向最小正压应力(计

14、入扬压力)应大于零。不满足此项要求时,应配置钢筋。 (13) 溢流堰体上游面的铅垂方向最小正压应力(计入扬压力)应大于零。不满足此项要求时,应配置钢筋。 (14) 用材料力学法分析堰(闸)断面的应力分布时,当结构和受力均对称时,可按单向偏心受压公式计算。 (15) 闸墩及其底板,应根据闸室的结构型式和运用条件进行下列情况的稳定和应力分析。,21,(16) 分离式底板应校核其抗浮稳定性,必要时应采取排水和锚固等措施。 (17) 对于闸墩上的闸门槽和弧门铰支座应进行强度核算。对闸室的上部结构,应进行强度、配筋、变形和限裂计算,有抗震要求的尚应进行抗震设计。 (18) 对于大型和受力条件复杂的中型工

15、程的控制段的结构设计,应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多种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必要时宜进行结构模型试验,验证各部位的应力状态。,22,(四)泄槽底板 (1) 泄槽底板的厚度,应考虑溢洪道的规模及其与坝的相对位置、沿线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水力特性、气候条件,水流中挟沙情况等因素,并根据类似工程经验进行类比确定。 (2) 泄槽底板可采取防渗、排水、止水、锚固等必要的工程措施。泄槽底板在消力池最高水位以下的部分,应按消力池护坦设计。 (3) 泄槽底板应设置结构缝,其位置应满足结构布置要求。分块尺寸应考虑气候特点、地基约束情况、混凝土施工(特别是温控)条件,比照类似工程经验确定,其纵、横缝间距可采用l0 m15

16、m。但不应只在板块下游端设置齿槽。,23,(4) 泄槽底板的纵、横缝一般可采用平缝。当地基不均匀性明显时,横缝宜采用半搭接缝、全搭接缝或键槽缝。 (5) 溢洪道泄槽底板的纵、横缝(包括与相邻建筑物的分缝),宜设止水。 (6) 对于可能发生不均匀沉陷或不设锚筋的泄槽底板,宜在板块上游端设置齿槽,并采用上下游板块的全搭接横缝。也可在板块上、下游端均设齿槽,但不应只在板块下游端设置齿槽。,24,(五)挑流鼻坎 挑流鼻坎在泄洪时所受的动水压力按下列公式计算,其抗滑稳定分析及安全系数可与控制段相同。 挑流鼻坎顺水流向纵缝的间距可按5.2.2第3.(4)的要求采用。挑流鼻坎不宜设垂直水流向的结构缝。,25,(六)消力池护坦 (1) 消力池护坦应进行抗浮稳定复核。对设有消力齿、消力墩或尾槛的护坦,尚应进行抗倾及抗滑稳定复核。 (2) 护坦抗浮稳定应桉下列情况分别计算。 (3) 护坦的抗浮稳定可按下式计算,其安全系数Kf值可取1.01.2,应根据工程等级、枢纽布置、地基特性、计算情况等选用。 (4) 当护坦设置锚筋时,宜将锚筋向上延伸并与护坦表层钢筋网连接。 (5) 护坦分缝间距宜与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