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20秋《学前心理学》在线作业二-0003

上传人:Q****0 文档编号:149734994 上传时间:2020-10-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7.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师范大学20秋《学前心理学》在线作业二-0003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福建师范大学20秋《学前心理学》在线作业二-0003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福建师范大学20秋《学前心理学》在线作业二-000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师范大学20秋《学前心理学》在线作业二-0003(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师学前心理学在线作业二-0003核对好题目后再进行下载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一、单选题 (共 36 道试题,共 72 分)。1.()指客体的映象在视网膜上的大小变化并不导致对客体本身知觉的变化A.知觉恒常性B.形状知觉性C.视觉恒常性D.嗅觉恒常性答案:C2.目前最流行、通用的测查婴儿依恋性质的方法是( )。A.陌生情境实验B.视崖实验C.习惯化D.吸吮反射答案:A3.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 )。A.同一年龄阶段的人表现出来的典型的特征B.和儿童生理成熟有关的年龄特征C.儿童在每个年龄阶段中形成并表现出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D.每个具体儿童的个别差异答案:C4.“幼年

2、健忘”指的是( )的现象。A.3岁前儿童记忆力超常B.3岁前儿童记忆力丧失C.3岁前儿童记忆不能永久保持D.3岁前儿童神经系统的一种病症答案:C5.儿童不能理解从一堆小钱中拿出来的小钱,是这一堆小钱中的一部分,这时儿童的思维处于(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直觉思维阶段D.运算阶段答案:B6.儿童在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容易出现( )。A.对父母的依恋情绪B.对父母的反抗行为C.对自己身体的探索行为D.对外界事物的强烈好奇感答案:B7.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可变性是指( )。A.不同的生理原因使儿童心理特征有所变化B.不同的个性特征使儿童心理特征有所变化C.不同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使儿童心理

3、发展的特征有所变化D.儿童从掌握知识到心理机能都会发生变化答案:C8.学习动机的功能:激活、() 、维持、调整A.启发B.灌输C.指向D.调动答案:C9.将“2705”记为“两栖动物”,可记得更牢,这说明( )。A.机械记忆与意义记忆是相互独立的B.机械记忆可渗透到意义记忆中C.意义记忆可渗透到机械记忆中D.机械记忆效果好于意义记忆的效果答案:C10.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在( )。A.婴儿期B.幼儿前期C.幼儿期D.小学生初期答案:C11.儿童处于由不会分类向开始发展初步分类能力的过渡时期是在( )。A.4岁B.56岁C.5岁半6岁半D.6岁以后答案:B12.用喜欢的行为作为不喜欢的行为

4、的有效强化物,这是什么原理A.普雷马克原理B.强化原理C.修正原理D.重复律答案:A13.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心理因素是( )。A.气质B.性格C.能力D.兴趣答案:C14.用作品分析法研究儿童是指( )。A.通过分析儿童的外部行为揭示儿童的心理活动B.通过儿童的谈话内容分析儿童的心理C.通过调查访问了解儿童的心理D.通过分析儿童的作品了解儿童的心理答案:D15.“视觉悬崖”试验说明了儿童已有了( )。A.深度知觉B.方位知觉C.视觉定位D.形状知觉答案:A16.人本主义学习观的 总的原则:尊重学习者,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与需要,()A.以学生为中心B.相信学习者能自我教育,发展潜能C.让学生

5、处在一个和谐、关爱、理解的氛围中D.从做中学答案:B17.学前儿童想象萌芽的表现形式是( )。A.动作和语言B.记忆和动作C.记忆和语言D.语言和情景答案:A18.()是同一分析器同时产生的各种感觉之间的相互作用。A.同时对比B.先后对比C.先后适应D.同时适应答案:A19.注意的(),不仅指在同一时间内各种有关心理活动聚集在其所选择的对象上,而且也指这些心理活动“深入于”该对象的程度。A.指向性B.集中性C.特质性D.顺序性答案:B20.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的个性有比较明显的特点,甚至一个国家的南北方的人的个性也存在明显的地域性特征。这说明个性具有( )。A.独特性B.整体性C.稳定性D.

6、社会性答案:D21.“兴趣”、“能力”、“性格”是人的()心理特征。A.认知B.情绪C.意志D.个性答案:D22.“老师说我是好孩子”说明幼儿对自己的评价是( )。A.独立性的B.个别方面的C.多方面的D.依从性的答案:D23.刚吃过巧克力再吃水果,会觉得水果特别酸,这是( )现象。A.味觉适应B.嗅觉适应现象C.对象与背景的关系造成的D.对比现象答案:D24.()研究正常的、成熟了的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A.发展心理学B.普通心理学C.学前教育学D.儿童解剖生理学答案:B25.解决问题有两种基本策略:算法式策略与()A.搜索式策略B.启发式策略C.探究策略D.脑图策略答案:B26.科学家的

7、创造发明、作家创作小说、建筑工人按设计图纸建造大楼等,都是( )。A.无意想象B.幻想C.再造想象D.创造想象答案:D27.儿童思维发生的标志是( )。A.掌握了代名词“我”B.儿童行为出现了明显的个别差异C.出现了最初的用语词的概括D.能够进行10以内的数的计算答案:C28.客体移动时婴儿能够跟踪,甚至客体到了屏幕后面时,他也继续追踪。这属于皮亚杰所说的儿童注意发展的()。A.第一阶段(出生到2个月)B.第二阶段(1-4月)C.第三阶段(4-6月)D.第四阶段(6-12月)答案:B29.看到天上的白云,马上想到它的形状很像一匹飞奔的骏马,是( )。A.无意想象B.有意想象C.具体形象思维D.

8、抽象逻辑思维答案:A30.矫正口吃的重要原则性方法是( )。A.反复练习B.回避说出某些词C.放慢说话的速度D.解除紧张答案:D31.董奇等将元认知的学习能力划分为三个方面:学习活动前的自我监控、学习活动中的自我监控、()A.学习活动开始的自我监控B.学习活动后的自我监控C.学习活动完的自我监控D.学习活动完毕后的自我监控答案:B32.局外观察是指( )。A.利用专门的实验仪器控制儿童的活动条件,以发现儿童的心理变化B.使儿童不知道自己正在被观察C.有重点地观察儿童在某时期内的活动D.用问卷的方式调查儿童的心理变化答案:B33.儿童概括地反映客观事物的能力,是逐渐发生发展的。儿童概括的发生发展

9、可以分三个阶段,这不包括()。A.直观的概括B.动作的概括C.语词的概括D.抽象概括答案:D34.理智感是由( )。A.是否符合道德标准而引起的B.是否符合精神方面的需要引起的C.是否符合成人的要求引起的D.是否满足认识的需要引起的答案:D35.1885年()出版论记忆一书后A.奥苏贝尔B.艾宾浩斯C.华生D.罗杰斯答案:B36.新生儿和幼小婴儿的视力低于成人的主要原因是( )。A.他们的角膜发育不全B.他们的晶状体不能变形C.他们的瞳孔不能变化D.他们的眼球小答案:B二、多选题 (共 4 道试题,共 8 分)37.幼儿注意的范围比较小,教师在指导幼儿活动或教学中,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A.

10、具体明确的要求B.呈现挂图C.呈现直观教具D.喜闻乐见的方式答案:ABCD38.思维的发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大质变,表现在()。A.标志着儿童的各种认识过程已经齐全B.思维的发生发展使其他认识过程产生质变C.思维使儿童的情绪活动越来越复杂化D.意志和社会性行为也得到发展答案:ABCD39.()的集中,是注意发生的标志。A.视觉B.听觉C.嗅觉D.味觉答案:AB40.学习心理辅导的内容有()、()、()。A.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B.培养学生学会学习C.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D.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答案:ABC三、判断题 (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41.儿童出生后就出现注意现象。答案:正确42.回

11、避失败的倾向(TF)是回避失败的动机(MF)、失败的可能性(PF)和失败诱因值(IF)的函数答案:正确43.启发式策略是指:把规则指明的所有可能达到目标的步骤全部列出,逐个地尝试所有可能步骤,以求得到解决的一种解题策略。答案:错误44.我国有关的研究表明,3岁婴儿的视力可达到1.5答案:错误45.无意注意是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人类社会交往的产物,是和儿童言语的发展分不开的。答案:错误46.婴幼儿出生时就能判断上下、前后、左右方位答案:错误47.根据想像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想像可以划分为无意想像和有意想象。答案:正确48.在儿童真正掌据语言之前,有一个准备阶段称为前言语阶段或言语发生的准备阶段。生后前两年都是前言语阶段。答案:错误49. 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反映了个体信息加工、形成假设和解决问题过程的速度和准确性。答案:错误 50.成就动机指学生对学习活动、学业成就和成功的意义或目的的知觉。答案: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