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运专线隧道设计与施工培训课件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9734160 上传时间:2020-10-29 格式:PPT 页数:108 大小:2.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客运专线隧道设计与施工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08页
客运专线隧道设计与施工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08页
客运专线隧道设计与施工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08页
客运专线隧道设计与施工培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08页
客运专线隧道设计与施工培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0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客运专线隧道设计与施工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客运专线隧道设计与施工培训课件(10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客运专线隧道的设计与施工,2,概述,隧道的概念及种类1隧道的概念 狭义定义:用以保持地下空间作为交通孔道的工程建筑物。 广义定义:以某种用途,在地面下用任何方法按规定形状和尺寸修筑的断面积大于2m2的洞室。,3,2隧道的种类 按不同的分类方式不同的分类方法:,4,5,6,10km以上的长大铁路隧道举例: 秦岭隧道18.4km TBM成功应用 大瑶山隧道14.295km新奥法成功应用 乌鞘岭隧道20.05km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 太行山隧道27.8km石太客运专线,7,一、我国客运专线隧道的概况 二、客运专线隧道的特点 三、客运专线隧道的设计 四、客运专线的施工 五、客运专线隧道施工机械配套

2、 六、典型工程实例,主要内容,8,一、我国客运专线隧道的概况,根据国务院批准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已更新) 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0万公里(12万公里以上),其中客运专线营业里程1.2万公里(1.6万公里) 。,第一节 客运专线设计施工概况,9,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客运专线隧道的修建数量将超过1000km。 武广客运专线 165km 甬温福厦 280km 京沪高速 15km 石太客专 76km 郑州西安客专 74km 武汉合肥 80km 武汉成都 300km,客运专线隧道的数量,10,客运专线隧道的分类,11,二、客运专线隧道的特点,空气动力学效应 可靠性和结构耐久性要求高 更加重视

3、对环境的影响 防灾救援要求高,12,空气动力学效应,隧道微气压波的发生,13,高速列车在隧道内运行引起的问题,1. 由于瞬变压力造成旅客及乘务人员耳膜不适,舒适度降低,并对铁路员工和车辆产生危害; 2. 高速列车进入隧道时,会在隧道出口产生微气压波,发出轰鸣声,使附近房屋门窗嗄啦嗄啦作响,引起扰民问题; 3. 行车阻力增大,使运营能耗增大,并要求机车动力增大;,14,高速列车在隧道内运行引起的问题,4. 形成空气动力学噪声(与车速的68次方成正比); 5. 列车风加剧,影响隧道维修养护人员的正常作业; 6. 列车克服阻力所作的功转化为热量,在洞内积聚引起温度升高等。 因此,在高速铁路设计时,应

4、从车辆及隧道两方面采取措施,以减缓空气动力学效应。,15,空气动力学效应,空气动力学效应的因素: 车辆的因素 隧道的因素 列车速度 隧道横断面积 列车横断面积 隧道长度 列车长度 隧道道床类型 列车头部形状 洞口结构,16,可靠性和耐久性,可靠性: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正常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能力,包括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当以概率来度量时,成为结构的可靠度。 耐久性:在使用过程中经受(抵抗)各种破坏因素的作用(破坏力)而能保持其使用功能的能力。 耐久性设计:通过控制内因即砼材料、钢筋性质和周围状态、砼施工使用过程、砼受力状态,以满足接触环境作用下耐久性的要求。如50年或100年等,

5、17,环境的影响,环境包括: 生态环境、自然环境和周边人文环境 噪声的影响-减振降噪: 轮轨噪声、机械噪声、弓网噪声和空气动力学噪声。,18,防灾救援问题,影响列车安全运行的因素: 突发性的:火灾、撞车、列车脱轨 经常性的:隧道病害,19,三、客运专线隧道的技术要求,建筑限界和隧道内净空面积 洞门型式及缓冲结构 衬砌支护类型和支护参数 防水和排水措施 环境保护 防灾救援方案,20,隧道有效内净空面积,隧道净空面积的影响因素: 隧道建筑限界 线间距 应预留的空间:安全空间、救援通道、工程技术作业空间、内部配件空间等 考虑空气动力学影响所需的空间建筑限界和隧道内净空面积,21,客运专线隧道限界,2

6、2,我国客运专线隧道内净空面积,23,洞门型式及缓冲结构,设计原则:早进晚出、确保安全、因地制宜、保护环境、简约实用 缓冲结构:双线隧道原则不设缓冲结构,当洞口位于城市或有密集建筑物时,可采取防噪音措施或结合洞门型式适当设置缓冲结构。,24,四、客运专线长大隧道的设计施工原则,1、设计、施工中必须建立综合超前预报系统作为工序并列入预算之中。 2、设计必须采取动态信息化设计和信息化施工,以及信息化动态管理。,25,3、从环境保护出发,尤其在岩溶地区隧道防排水设计原则,必须将以排为主改为以堵为主,限排为辅。 4、取消洞门或设计简易洞门 洞门应设在早进晚出地段,按不受力洞门设计,挡墙式洞门,必造成大

7、的刷坡而破坏洞顶环境,在桥隧相联处,陡壁处可不设洞门,洞口易选在鼻梁上,洞口处取消深路堑。,26,27,几种洞门型式,28,29,30,5、5km以上隧道设置平行导坑是确保安全、质量、进度的重要措施,也是今后运营隧道所必须。 6、长隧道的开挖方法 (1)全断面钻爆法。 (2)导洞超前后部扩大钻爆法,导洞可超前5-6m争取临孔面,为后部扩大加快速度,节约炸药,减少超欠挖、减少振速提供条件,导洞超前也可利用平导投入正洞只打导坑而不增设工作面,反而更快,为推荐方法。,31,(3)小直径TBM(3-4m)加钻爆法扩大,为推荐方法,以提高科技含量。 (4)软弱地层段,采用正台阶开挖加超前支护进行。 (5

8、)有轨运输、无轨装碴。 (6)长隧施工通风方法 采用压入式和射流正洞式通风,可实现左、右洞调节,通风效果很好。,32,一、隧道施工方法,第二节 隧道施工,隧道施工是指修建隧道及地下洞室的施工方法、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的总称。隧道施工方法的选择主要依据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并结合隧道断面尺寸、长度、衬砌类型、隧道的使用功能和施工技术水平等因素综合考虑研究确定。,(一)隧道施工基本概念,33,隧道施工方法可按以下方式分类:,34,(二)山岭隧道的常规施工方法,山岭隧道的常规施工方法又称为矿山法。将采用钻爆开挖加钢木构件支撑的施工方法称为“传统的矿山法”;而将采用钻爆开挖加锚喷支护的施工方法称之为“

9、新奥法”。,1、矿山法,是以木或钢构件作为临时支撑,待隧道开挖成形后,逐步将临时支撑撤换下来,而代之以整体式衬砌作为永久性支护的施工方法。,35,2、新奥法,新奥法即奥地利隧道施工新方法(New Austrian Tunnelling methodNATM),是以喷射混凝土锚杆作为主要支护手段,通过监测控制围岩的变形,便于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的施工方法。,由于锚喷支护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导致隧道及地下洞室工程理论步入到现代理论的新领域,也使隧道及地下洞室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更符合地下工程实际,即设计理论施工方法结构(体系)工作状态(结果)的一致。,36,(一)新奥法施工程序,二、新奥法的基本概念,

10、37,(二)新奥法施工的基本原则,少扰动开挖时要尽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次数、扰动强度、扰动范围和扰动持续时间。,早支护开挖后及时施作初期锚喷支护,使围岩的变形进入受控制状态。,勤量测指以直观、可靠的量测方法和量测数据来准确评价围岩(或围岩加支护)的稳定状态,或判断其动态发展趋势,以便及时调整支护形式、开挖方法,紧封闭一方面指采取喷射混凝土等防护措施,避免围岩因长时间暴露而致强度和稳定性的衰减。另一方面指要适时对围岩施作封闭形支护。,38,三、开挖方法,隧道开挖的基本原则是:在保证围岩稳定或减少对围岩的扰动的前提条件下,选择恰当的开挖方法和掘进方式,并应尽量提高掘进速度。,在选择开挖方法时,应对隧

11、道断面大小及形状、围岩的工程地质条件、支护条件、工期要求、工区长度、机械配备能力、经济性等相关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采用恰当的开挖方法。,39,按开挖隧道的横断面分部情形来分,开挖方法可分为全断面开挖法、台阶开挖法、分部开挖法等。,(一)全断面开挖法,全断面开挖法就是按照设计轮廓一次爆破成形,然后修建衬砌的施工方法。,40,适用条件,(1)IIV级围岩,在用于级围岩时,围岩应具备从全断面开挖到初期支护前这段时间内,保持其自身稳定的条件。 (2)有钻孔台车或自制作业台架及高效率装运机械设备。 (3)隧道长度或施工区段长度不宜太短,根据经验一般不应小于lkm,否则采用大型机械化施工,其经济性较差。 隧

12、道机械化施工,有三条主要作业线,见表,41,全断面法施工特点 (1)开挖断面与作业空间大、干扰小; (2)有条件充分使用机械,减少人力; (3)工序少,便于施工组织与管理,改善劳动条件; (4)开挖一次成形,对围岩扰动少,有利于围岩稳定。,42,(二)台阶法,根据台阶长度不同,划分为长台阶法、短台阶法和微台阶法三种。,施工中采用哪一种台阶法,要根据两个条件来决定,第一是对初期支护形成闭合断面的时间要求,围岩越差,要求闭合时间越短,第二是对上部断面施工所采用的开挖、支护、出渣等机械设备需要施工场地大小的要求。,43,1、长台阶法,长台阶法开挖断面小,有利于维持开挖面的稳定,适用范围较全断面法广,

13、一般适用于地质条件较差的、V级围岩,44,2、短台阶法,短台阶法适用于地质条件差的、V级围岩,台阶长度定为1015m,即12倍开挖宽度,主要是考虑拉开工作面,减少干扰,因此台阶长度不宜过短。 短台阶法可缩短支护闭合时间,改善初期支护的受力条件,有利于控制围岩变形。缺点是上部出渣对下部断面施工干扰较大,不能全部平行作业。,45,3、微台阶法,适用于,级围岩,一般为35m的台阶长度。 微台阶法上下断面相距较近,机械设备集中,作业时相互干扰大,生产效率低,施工速度慢。,46,(三)分部开挖法,分部开挖法包括环形开挖预留核心土法、双侧壁导坑法、中洞法、中隔壁法等。,1、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 环形开挖留核

14、心土法常用于级围岩单线和V级围岩双线隧道掘进。,47,施工要求: 环形开挖进尺一般为0.52.0m; 开挖后应及时施作喷锚支护、安设钢架支撑,每两榀钢架之间采用连续钢筋连接,并加锁脚锚杆; 当围岩地质条件差,自稳时间较短时,开挖前在拱部设计开挖轮廓线以外,进行超前支护,特点: 开挖工作面稳定性好 施工干扰大、工效低,48,2、侧壁导坑法 根据侧壁导坑开挖的个数,分为单侧壁导坑法及双侧壁导坑法。 单侧壁导坑法 单侧壁导坑法一般将断面分成三块:侧壁导坑、上台阶、下台阶。 侧壁导坑宽度不宜超过0.5倍洞跨,高度以到起拱线为宜。导坑与台阶的距离没有硬性规定,一般以施工互不干扰为原则。,49,由于单侧壁

15、导坑法每步开挖的宽度较小,而且封闭型的导坑初期支护承载能力大,所以它适用于断面跨度大,地表沉陷难于控制的软弱松散围岩中。,50,双侧壁导坑法,适用于V级围岩双线或多线隧道掘进。 具有控制地表沉陷好,施工安全等优点,但进度慢,成本高。,51,施工要求: 侧壁导坑高度以到起拱线为宜; 侧壁导坑形状应近于椭圆形断面,导坑断面为整个断面的1/3; 侧壁导坑领先长度一般为3050m,以开挖一侧导坑所引起的围岩应力重分布不影响另一侧导坑为原则; 导坑开挖后应及时进行初期支护,并尽早封闭成环。,52,3、中洞法 中洞法适用于双连拱隧道。采用先施作隧道中墙混凝土,后开挖两侧的施工方法 。,53,施工要求: 中

16、洞法开挖高度应大于中墙高度1m,开挖宽度应大于5m; 中洞开挖长度根据隧道长度、宽度以及地质情况综合考虑,一般为5080m; 中洞开挖后应及时施作初期支护,再分段灌筑中墙混凝土,在中墙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拆模,并进行临时横向支撑。,54,4、中隔壁法(CD),适用于V级围岩的浅埋双线隧道。中隔墙开挖时,应沿一侧自上而下分为二或三部进行,每开挖一步均应及时施作锚喷支护、安设钢架、施作中隔壁,底部应设临时仰拱,中隔壁墙依次分步联结而成,之后再开挖中隔墙的另一侧,其分步次数及支护形式与先开挖的一侧相同。,55,施工要求: 各部开挖时,周边轮廓尽量圆顺,减小应力集中; 各部的底部高程应与钢架接头处一致; 每一部的开挖高度约为3.5m; 后一侧开挖应全断面及时封闭; 左右两侧纵向间距一般为3050m; 中隔壁设置为弧形或圆弧形。,56,5、交叉中隔壁法(CRD) 交叉中隔壁法适用于V级围岩浅埋的双线或多线隧道。采用自上而下分为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