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I VN产品的定位及其比较

上传人:012****78 文档编号:149732073 上传时间:2020-10-29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2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电信I VN产品的定位及其比较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国电信I VN产品的定位及其比较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国电信I VN产品的定位及其比较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国电信I VN产品的定位及其比较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国电信I VN产品的定位及其比较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电信I VN产品的定位及其比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电信I VN产品的定位及其比较(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其它业务:,产品类别,产品,带宽型业务,虚拟专网型业务,呼叫中心型业务,数字数据网(DDN)业务 数字电路业务 分组交换数据传送业务 帧中继数据传送业务 ATM数据传送业务 虚拟专网(MPLS-VPN)业务,V信通(VPDN)业务 汇线通(CENTREX)业务,会议型业务,一码通(95、4008号码接入)业务 被叫付费(800)业务,新视通(公众视讯)业务 会易通(交互式电话会议)业务,超级信息港(IDC)业务 互联网接入业务 视讯传送业务,电信产品分类,2,随着各种应用需求的变化,专线业务在2M-155M的速率区间需求比较旺盛,尤其是传统的数据专线(DDN/FR)用户,随着业务量的迅速增

2、长,面临着平滑升速的问题。激烈的市场环境和用户对带宽的提高,需要为用户提供有Qos保障、可扩展性强的业务。,目前,客户需求呈现的趋势总结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带宽的要求逐步提升,从2M向10M/100M发展,部分专线达到155M; 二是网络结构的变化,点对点而少量向点对多点而集中汇聚,再向多点对多点而分布式发展; 三是大客户对于专线质量的要求逐步提升,不仅要求业务安全性高,并且希望业务能够可感知、可分析,且个性化需求较多。,带宽型业务需求分析,3,带宽型业务性能对比,4,大客户组网业务推荐,5,IP VPN业务发展面临的问题,对产品质量参数没有明确定义,现有IP VPN主要从技术特性差

3、异性进行划分,产品业务属性差异不明显,不利于客户认知,也不利于渠道销售,IP VPN技术实现方式多,存在产品定位重叠的现象,希望获得客户端设备采购、尤其是接口配置的建议,以合理规划投资。,IP VPN产品分散,没有统一的品牌,客户额外服务需求较多、感知度差,与客户的工作界面在哪里?,客户经理,对于不同的业务和客户需求,如何规范测试交付标准?,6,IP VPN业务产品化梳理,客户需要的不仅仅是业务,产品说明+组网方案+双方职责+成本模型+交付标准+维护服务=产品,销售的是业务,而不是产品,尽快规范“IP VPN产品”,7,IP VPN产品研究目标,改进IP VPN产品体系,实现产品结构性调整 弱

4、化原按照产品的技术实现方式和网络平台来划分IP VPN产品的思路 “以效益为目标,以用户为导向”,重新划分IP VPN产品线,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产品管理上的专业化 提供标准化的IP VPN产品解决方案。按照客户区域服务需求提供标准的IP VPN产品,从技术方案、接入方式、双方职责界面、客户端设备建议、测试交付标准、成本测算模型、差异化服务标准等方面诠释产品,客户角度: 更容易为客户提供最佳方案; 客户易于获得性价比最佳的、最适合企业自身应用需求的产品;,电信角度: 有利于细分市场,产品准确定位,方便渠道进行产品销售,从而更好地拓展客户和服务客户;,8,IP VPN产品线架构,9,IP VPN

5、产品汇总,10,E通VPN产品定位,分支机构遍布全省,但只有2030个以下点的用户,如果采用ADSL VPDN方案,实施比较复杂,而且客户没有后续成长性,对电信资源的消耗比较大; 分支机构遍布全国,或者全球的用户,只能采用“e通VPN”的解决方案; 客户要求接入方式多样化,既可以采用ADSL接入,也可以使用拨号、LAN方式等接入,“e通VPN”甚至可以使用其他运营商的宽带接入。,11,软件VPN的缺点,纯软件的VPN一般运行于Windows系统之上,但是我们知道Windows系统并不是一个合适的网络操作系统平台。比如每次新病毒爆发, windows往往首当其冲,而运行vpn的计算机挂在Internet之上,风险更是无形增加了很多。硬件设备,相对而言,稳定性和可靠性要高很多,价值10万以上的高端设备,其可靠性要求非常高。,12,下一步应用建议,建议市场部牵头对VPN产品开通流程进行完善,并对BSS等支撑系统进行完善 建议大客户部以提交文档为基础,规范全省VPN产品标书、合同模板及产品交付报告模板 建议客户经理以产品说明书提供的客户端资源准备要求、双方界面确认为参考,提高客户需求把握能力 建议各本地网在业务营销中,灵活运用成本测算模型,掌握投资回报分析情况,提高产品收益 建议VIP保障中心熟悉产品内容,严格履约服务(测试交付及售后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宣传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