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程活动教案模板

上传人:xg****9 文档编号:149730939 上传时间:2020-10-29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课程活动教案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体育课程活动教案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体育课程活动教案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体育课程活动教案模板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体育课程活动教案模板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体育课程活动教案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课程活动教案模板(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体育课程活动教案模板第1篇:体育教案体育课程一、教材:1、蹲踞式跳远;2、篮球比赛;3、篮球基本技术练习;4、足球比赛;5、足球基本技术练习。二、教学目标:1、理解跑得快、跳得远的概念。2、发展体能,掌握运动技术。3、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合作的精神与拼搏进取的精神。三、课开始的做法:1、上课响铃体育委员会与体育教师集合队伍与整理队伍。2、体育委员或教师通过队列报数或点名了解学生出勤情况。3、教师导入语。4、体育委员带领学生慢跑,教师场地上移动或随队跑,鼓励提醒学生不掉队。5、学生模仿教师做几节徒手操。6、以上练习用时10分钟。四、学习教材的做法:1、蹲踞式跳远: a.四路纵队按顺序轮流做蹲踞式

2、跳远,练习内容有:5米助跑、0.5米起跳点、蹲踞式跳远;10米助跑、1米起跳点、蹲踞式跳远;20米助跑、2米起跳点、蹲踞式跳远。b.练习次数为每项内容各一至二次c.练习用时10分钟2、足球与篮球:(1)学生选项足球进行全场比赛或半场比赛或抢截游戏;(2)学生选项篮球进行全场比赛或半场三对三、四对四、五对五比赛;(3)学生选项足球进行基本技术踢接球练习;(4)学生选项篮球进行基本技术练习有:投篮、运球、传接球练习;(5)学生选项分组以兴趣、友伴、能力等几种形式组合;(6)教师引导学生分组练习,进行场地巡视,了解与解决学生分组练习所出现的问题或与学生一起练习。指导学生练习。(7)此部分练习用时18

3、分钟至20分钟。五、距下课铃响两分钟,教师集队与讲评,或督促与提醒学生离开场地。结束本课。第2篇:体育健康课程教案初中健康教育教案 第一课:运动系统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到内脏器官的构造功能积极健康的标准,常见疾病以及保健。 重点: 疾病及保健 难点:内脏结构教具:投影,多媒体教室新课导入:NBA篮球比赛片段欣赏图片展示体育与健康,力与美一、构造与功能1、骨骼和肌肉群让学生边听讲解边在自己的身体上触摸相关肌肉标志骨骼标本2、功能;支持作用保护作用运动作用3、运动系统发育男女生的差异二、运动系统健康的标志1、主观标志(自我感觉标志)2、客观指标三、常见疾病与健康的维护1、骨折教授学生三角

4、巾、绷带使用基本方法,手臂骨折的固定方法2、脊柱侧弯四、健康维护原则1、注意合理饮食2、坚持运动适度3、注意良好的体态站、行、坐、卧第二课:内脏器官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到内脏器官的构造功能积极健康的标准,常见疾病以及保健。 重点: 疾病及保健 难点:内脏结构 教具:投影, 多媒体教室新课导入:一、构造和功能挂图演示:1、呼吸系统2、消化系统3、泌尿系统4、生殖系统(多媒体非常青春部分)二、内脏器官健康的标志1、呼吸系统:2、消化系统3、泌尿系统4、生殖系统三、常见病与健康维护1、急慢性扁桃体炎2、哮喘3、龋齿4、蛔虫症5、遗精和痛经四、内脏器官的健康维护1、呼吸系统:2、消化系统保证

5、一日三餐有规律吃饭时避免大量饮水和过度喝饮料 专心吃饭坚持饭前洗手,饭后散步 不要带不良情绪吃饭3、泌尿系统4、生殖系统第三课:循环系统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到人体循环系统是由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组成。以及循环系统健康的标准,常见疾病以及保健。 重点: 疾病及保健 难点:循环系统 教具:投影, 多媒体教室新课导入:广告六十岁的年龄,三十岁的心脏 引入新课。一、构造和功能(演示)1、心脏、血液、心血管系统心血管系统由心脏、动脉、毛细血管、静脉组成心脏是循环系统的中心,主要功能是泵血。心的基本结构2、淋巴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二、循环系统健康的标志:1、脉搏:7080次/分;60-90次/分(安

6、静时)2、血压:80-120毫米汞柱3、体温:374、心电图:5、血常规:6、血液生化:7、淋巴系统检查三、常见病与健康维护1、青春期高血压2、青春期贫血四、循环系统的健康维护1、生命在于运动2、防治感染性疾病3、有规律地生活4、保证合理的营养5、注意环境卫生6、及时寻求医疗帮助7、保持心理平衡 第四课:人体感觉器官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人体感觉器官的基础知识。 重点:人体感觉器官 难点:近视教具:投影,眼睛模型,多媒体教室新课导入:一、感觉器官的结构与功能1、眼眼的构造和功能2、耳耳的基本构造和功能3、鼻鼻的构造和功能4、舌舌的构造和功能5、皮肤皮肤的构造和功能二、人体感觉器官的健康

7、标志1、视力;(1)视力正常(2)视野检查和眼球运动正常(3)光觉和色觉正常2、听力(1)听力正常(2)无耳鸣和眩晕现象3、嗅觉、味觉(三个瓶子闻:醋、水、酒精、)三、感觉器官常见疾病与保健1、近视(投影演示、物理实验) 预防:(1)充足营养不偏食,少食糖; (2)课间休息(3)注意读书写字距离和姿势; (4)定期检查视力2、沙眼 第五课:人体的调节系统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调节系统的基础知识,通过师生的互动让学生感受人体是个有机的整体,具有很强的生理调节功能。 重点:调节系统的基础知识 难点:神经系统教具:投影,多媒体教室新课导入:动画终极细胞战片段引入:人体是个有机的整体,具有很强

8、的生理调节功能。包括:神经调节、内分泌调节、免疫调节一、三大系统的构造和功能二、调节系统健康的标志:1、一般的健康状态2、膝跳反射(演示)3、角膜反射(演示)4、各项检查(投影医院的检查单)三、常见病与健康维护图片展示:1、癫痫2、呆小症3、地方性甲状腺肿4、艾滋病四、人体调节系统的健康维护1、学会科学用脑2、注意饮食结构,不要随意进补3、积极锻炼身体,提高抗病能力 第六课:中学生急救基础知识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急救基础知识 重点:急救基础知识 难点:心肺复苏术教具:投影,多媒体教室导入新课:导入语:人人与“急救”有关,因为谁都难免分发生一些危急情况,甚至意外伤害。即使自己未受到病痛

9、伤害,在工作和生活的环境中,在旅游出差的路上,有时也会遇到紧张突愕的场面,需要你伸出援助的手。所以,学点急救知识实在是件重要而有意义的事情。一、急救从家庭开始美国每次年约有70万人死于心脏病急症,其中1/2是死于“医院外”,即在病人家中和送往医院的途中。根据北京急救中心1990年1月至1994年6月共四年半的时间内大量日常统计资料,88%的猝死发生在家庭。对猝死的年龄分析表明,5059岁这个年龄组占的比例最高。一些其他的意外,诸如吃错了药,食物中毒,煤气中毒,小儿气管异物,老人噎食等,家庭也是最常见的发病环境。因此,急救的“第一现场”是家庭。做好家庭急救,对于挽救危重病人的生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

10、用。二、让生命重现辉煌例如急性心肌梗塞的死亡病例中,约有1/2以上是死于发病一小时内。究其原因是发生了严重的合并症。所谓“第一目击者”就是病人身旁、周围的人,就是广大的民众。平时积极提高民众的急救意识和急救技能,一旦发生意外,如能在现场及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病人就能及时得到周围人们的有效的救治。三、急救电话救护第一步。急救电话是急救通讯系统中重要的一环,急救通讯系统是急救反应的中枢,应急工作的前哨。它负责急救信息的接收、传送、应召、指挥与协调等联络工作,使医院外和医院内急救工作各环节协调紧密结合,迅速反应,运行无阻。当发生重大灾害事故和成批伤病员时,急救通讯系统成为国家、城市、地区和医疗急救指

11、挥联络系统。“120”中国的急救电话号码呼救电话讲什么:语言必须精练、准确,重要的一定要讲清楚,无关的话不讲,以免耽误时间。电话中一般要讲清以下几点:(1) 病人的姓名、性别、年龄;(2) 目前最危急的状况,如神志不清、昏倒在地、心前区剧痛、大出血、呼吸困难等发病的时间、过程、用药情况,以及过去的病史与本次发病有关的部分;(3) 病人家庭或发病现场报道场的详细地址和电话号码,以及等候救护车的确切地点,最好是在有明显醒目标志处;(4) 意外灾害事故还需说明伤害性质、受伤人数等情况。急救医生根据上述呼救内容,携带急救药品装备,准确及时赶到现场,迅速救援。四、急救前如何对病人进行最简单的检查?对受伤

12、或发病的人进行急救之前,首先必须观察病人的变化。通常在现场应检查的最简单、最重要的项目就是心跳、呼吸。 1)心跳:婴儿每分钟心跳130150次/分钟,儿童110120次/分钟,正常成年人心跳次数为每分钟60100次,心脏跳动的节律一般与全身大动脉搏动的节律相同。检查脉搏通常选用较表浅的动脉,最常采用手腕部靠拇指一侧的桡动脉,还可选用耳前的颞浅动脉,颈部气管旁的颈动脉等。检查者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并齐按放在患者近手腕段拇指一侧桡动脉上,压力大小以能清楚感到搏动为宜。注意不要用拇指摸脉,也不可用按压双侧颈动脉。呼吸:正常人呼吸均匀而规则,成年人每分钟1620次,小儿每分钟可达2030次,新生儿的呼

13、吸频率可达每分钟44次。呼吸的观察主要是看患者胸廓的起伏,除注意一分钟呼吸次数外,还要注意节律是否均匀,呼吸深度是否一致,呼吸时有无异常气味呼出。重患者呼吸运动极为微弱,甚至不易见到胸廓明显起伏,这时可见薄纸片或小草、树叶、棉花丝等放在患者鼻孔旁,看这些小物体是否来回飘动,即可判定呼吸是否存在。五、家庭急救“八戒” 一戒惊慌失措:遇事慌张,于事无补。如慌慌张张用手拉拽触电者,只能连自己也触电。此时应首先切断电源,用木棍等绝缘体使病人脱离电源再行救护。二戒因小失大:遇到危重病人,先看病人是否还有心跳呼吸,瞳孔和神志情况如何。如果心跳呼吸已停止,则应马上做口对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而不能急于包

14、扎止血(病人已死,止血何用)。 三戒随意搬动:万一发生意外,家人往往心情紧张,乱叫病人,猛推猛摇病人,搬来拖去。其实,最好原地救治,切忌随意搬动,特别是脑出血,脑外伤,急性心肌梗塞,骨折病人更忌搬动。 四戒舍近求远:急救之时,时间就是生命,应该就近送医院,特别是病人呼吸心跳濒临停止时,更不宜送较远处的大医院,要相信小医院完全有能力进行初期急救,急救后病情相对稳定再转送上级医院。 五戒乱用药:不少家庭备有药品,但使用药物的知识有限,切勿乱用。如急性腹痛,过量服用止痛药会掩盖病情,妨碍正确诊断。六戒滥进饮料:不少人误以为给病人喝点热茶热水会缓解病情,实际上毫无必要。烧伤病人不宜喝开水,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应禁食禁水,尤其是神志不清病人,更不能硬灌饮料,那样容易灌进气管引起呛咳、窒息。 七戒一律平卧:并非所有急重病人都要平卧,如失去意识的病人应让其平卧,头偏向一侧;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