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国家的选举制度PPT参考课件

上传人:W**** 文档编号:149730890 上传时间:2020-10-29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3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国家的选举制度PPT参考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西方国家的选举制度PPT参考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西方国家的选举制度PPT参考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西方国家的选举制度PPT参考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西方国家的选举制度PPT参考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方国家的选举制度PPT参考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国家的选举制度PPT参考课件(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四章西方国家的选举制度,2,一、选举制度的概念 是指选举国家代表机关的代表和国家公职人员的主体、客体、原则、程序等规定的总称。 二、历史发展及其内容 三、选举制度的基本原则 (一)普遍选举权原则 1、定义:每个享有国家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的人都拥有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利。 有限选举权:财产限制、性别限制、受教育程度限制、种族限制等,3,(二)平等选举权原则 1、定义:每一选民在一次选举中只能有一次投票权,每一选民所投的票的价值和效力是相同的。 2、不平等现象: (1)议会议员名额分配不均; (2) 每个投票人所投票数不等; (3)每票的价值不等; (4)选区政党比例不均衡。 (三)直接选举

2、权原则 定义:选民直接投票选出议会议员和国家公职人员。 直接选举、间接选举,4,(四)秘密投票原则 定义:选民遵循选举法规定,按照自己的意愿填写选票并秘密投票,选票不向他人公开。 公开投票类型:举手表决、呼声表决、双记名表决、唱名投票 1856年澳大利亚最先实行无记名投票(澳大利亚式投票),5,四、选举的类型 (一)大选 选出国家最高权力机构的代表或国家最高领导人,是产生国家执政党的选举。 (二)中期选举 美国两届总统选举之间进行的国会选举。 (三)预选 美国在州的范围内由民主党和共和党分别举行的选举本党总统候选人或出席本党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的活动。,6,(四)总统选举 总统制国家:美国、法国、

3、俄罗斯 议会共和制国家:德国、意大利 (五)议会选举 (六)地方选举和州选举,7,五、西方国家的选举程序 (一)选举机构的成立 特点: 1、依据国家法律规定建立的,具有特定法律地位。 2、是政治中立的管理性机构。 3、是一个协调和服务性机构。,8,(二)选民资格及选民登记制度 1、选民资格 (1)变相的财产限制 (2)居住时间限制 (3)文化程度限制 (4)性别限制 (5)职业限制 2、选民登记制度 是指选民在行使选举权之前必须按照法律规定在选举机构进行登记以确定其选民身份。,9,(三)候选人资格及候选人提名制度 1、候选人资格 (1)国家元首候选人资格 (2)议员候选人资格 年龄资格、国籍资

4、格、居住限制、职业限制 2、候选人提名制度 (1)候选人的提名权归属问题 (2)选举保证金制度 被提名为候选人后需交纳一定数量的竞选保证金,如果选举中所获选票达到了法律规定的一定比例,则可发还保证金,反之则由国家没收。 (3)候选人提名方式,10,(四)选区的划分 1、选区划分的基本原则 (1)“一人一票原则” (2)根据自然界限划分选区原则 (3)随人口变动不断改划选区的原则 2、选区的划分 (1)小选区制(单记名选区、单选举区):每个选区只选举一名代表 (2)大选区制(多名制选区、复选举区):每个选区可选出两名以上的代表 3、不同的选区划分方法产生的影响 选举地理学:凭借政治权力人为的制造

5、有利于本党竞选获胜的选区划分方法。,11,(五)竞选 1、竞选宣传 2、竞选班子(候选人的政治知己、一般工作人员、义务助选人员、竞选咨询专家) 3、竞选经费 (1)选民个人捐助; (2)国家财政拨款 (3)企业、财团、利益集团的政治捐款; (4)候选人个人支出 (5)各政党筹集资金;,12,(六)选票计算 1、多数代表制:在一个选区内获得多数选民投票的候选人或候选人名单当选,而得票较少的候选人或政党败落。 (1)相对多数代表制(简单多数代表制):由获得一选区最多选票候选人当选。 (2)绝对多数代表制(两轮选举制或过半数选举制):在一选区内获得超过半数选票的候选人当选。 (3)对多数代表制的认识

6、 小选举区相对多数代表制 特点:a、简单,易操作,对大党有利。 b、往往忽略大多数选民的投票意愿,当选者只是少数选民的选择。,13,案例一、1974年英国议会选举中保守党的得票率为37.9,在议会中获得了297个议席;工党得票率为37.1,却在议会中获得了301个议席。,14,案例二、美国总统选举:,15,小选举区绝对多数代表制 a、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相对多数代表制的某些弊端,使选举结果更具有合理性。 b、需要多轮次的角逐,耗费时间、人力、物力资源。 2、比例代表制 由参加议会选举的各政党或政党联盟根据其所获选票多少按比例分配议席。(议会选举、大选举区) 1855年,丹麦首先采用比例代表制。

7、(1)“当选基数”的计票方法 a、托马斯黑尔计算法 当选基数选区选民投票总数/选区应选代表名额数 b、德鲁特计算法 当选基数选区选民有效投票总数/(选区应选代表名额1,2,3)+1,16,限制选举轮次的主要方法: 1、结合相对多数计票制。 2、淘汰制。 3、集中选票制。 4、选择投票制。 5、转让制。,17,(2)对比例代表制的认识 有利于社会少数群体的政治参与,有利于小党派进入议会。 无法改变政治选举中大党占有优势地位的事实;有的国家出现多数党联合组阁困难,甚至内阁政府频繁更替的状况。 3、混合代表制 定义:在选举中分别采用多数代表制和比例代表制两种计票方法计算选票,而选民需要进行两次投票的

8、制度。 德国、日本(1994年)、意大利(1993年),18,19,20,六、西方国家选举监督制度,(一)选举监督制度的建立 1、立法规范选举财政 2、设立国家选举监督机构 (二)选举监督的基本内容 1、对选举参与者资格的监督 2、对选举过程中各个程序的监督 3、对保护选民政治权利情况的监督 4、对选举工作人员具体工作情况的监督,21,课后习题,一、选择题 1、现代选举制度的形成伴随着资本主义的()逐渐确立而形成。 A议会制度B政治制度C行政制度D民主制度 2、作为国家政治制度的选举制度产生于( ) A.奴隶制国家 B.封建主义国家 C.自由资本主义国家 D.垄断资本主义 3、普选制的演变历程

9、具有典型意义的国家是( )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瑞士 4、美国对总统候选人的国籍资格规定了附加条件,即他必须是( ) A.取得国籍已有九年以上的美国公民 B.取得国籍已有十四年以上的美国公民 C.生来就是美国人的美国公民 D.已取得美国国籍的美国公民,22,5、在美国,使黑人获得普遍选举权的是() A20世纪60年代通过的一系列法律 B19世纪后期制定的祖父条款 C南北战争后通过的第14、15条宪法修正案 D建国初期通过的权利法案 6、英国历史上的宪章运动,主要目标是( ) A.限制王权 B.保障人权 C.普及选举权 D.提高工人工资 7、英国1689年的“权利法案”规定议会议员

10、实行( ) A.等级选举 B.间接选举 C.“自由选举” D.等额选举 8、英国的普选仅仅意味着对( ) A.国王的选举 B.上院议员的选举C.下院议员的选举 D.首相的选举,23,9、所谓比例代表制,是指根据参加竞选的各政党候选人所得选票数,按( )分配议席。 A.实力 B.比例 C.人数 D.选区 10、英国关于选民资格的居住条件限制是公民必须在本国的某一地区或选区居住( ) A.3个月 B.半年 C.1年 D.2年 11、美国妇女终于取得与男子同等政治权利的标志是() A权利法案B第15条宪法修正案C第19条宪法修正案D平等权利法案 12、“谁领先谁当选”的计票制度被称为() A多数代表

11、制B比例代表制C绝对多数代表制D相对多数代表制,24,13、历史上实行过“复数投票权”的典型国家是() A英国B法国C德国D意大利 14、英国议会下院议员选举采用的是() A.相对多数代表制 B.绝对多数代表制 C.比例代表制 D.混合代表制 15、下列国家中,总统选举实行二轮多数制的是() A.法国B.德国C.意大利D.俄罗斯 16、下列人员由直接选举产生的是() A.西方国家下院议员 B美国参议员 C法国总统 D法国参议员,25,17、美国南北战争后,南部各州为了剥夺黑人的选举权,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 A文化测验 B人头税 C祖父条款 D区分“积极公民”和“消极公民” 18、下列描述比例

12、代表制的语句中,有一句是不正确的,即() A.首先在18世纪的法国提出 B.1855年在丹麦首先采用 C.20世纪开始在欧洲大陆国家广泛实行 D.往往只适用于小选区制,26,二、填空题 1、在选举投票及选票计算制度上首先采用比例代表制的国家是 。 2、在法国,区分积极公民和消极公民的标准在于 。 3、平等原则要求 ,即要求每个选民在一次选举中只有一个投票权,而且每张选票的效力相等。 4、 年,英国废止公开投票,开始实行秘密投票制。秘密投票又称无记名投票。 5、关于选举单位划分方式的设想主要有地域代表制和 。以后者划分选举单位的国家是爱尔兰。,27,三、名词解释 等级投票制 复数投票制 选举地理学 选举保证金制度 两轮多数选举制,28,四、分析题 1、试比较小选区制与大选区制及其对党派斗争的影响 2、阐述美国大选具体的选举程序 3、评价美国的“选举人团”及“胜者全得”制度 4、结合材料,多角度分析美国选票低的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