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期末试卷北师大版(含解析)(1)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9729522 上传时间:2020-10-29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564.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期末试卷北师大版(含解析)(1)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期末试卷北师大版(含解析)(1)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三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期末试卷北师大版(含解析)(1)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期末试卷北师大版(含解析)(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期末试卷北师大版(含解析)(1)(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试卷 一、填一填。(共36分) 1.12个 30 相加的和是 _。 2.写出分数各部分名称。 _ 读作_ 3.下面物体运动是平移的画 “ 一” ,是旋转的画 “O ”。 4.在横线上填 “”“ ”或“=”。 5 千克_ 50克15 分_ 80秒 20米 2_2000分米2 400kg_1t 12 30_3 430 9 分米 2_901厘米2 3 5 _ 3 8 50 50 _ 5 5 5 6 _1 5. (1)21 15=_ 20 1 10 _ _ 5 _ _ (2) 6.列式: _ 7.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卡车的货物重 2_ 一枚 2 分硬币

2、重 1_ 一只小狗重 10_ 一头牛重 300_ 一间卧室的面积约23_ 文具盒的面积大约70_ 8.按要求涂色。 二、辨一辨。(共5分)(共 5 题;共 5 分) 9.把一个蛋糕分给 5 个小朋友,每人分得 1 5 。() 10.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面积也一定相等。() 11.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12.两个乘数末尾没有0,它们 乘积的末尾也一定没有 0。() 13.1千克的糖没有 1 千克的铁重。() 三、选一选。( 5 分) 14.不一定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长方形B. 三角形C. 正方形D. 圆 15.26 41 的估值是() A. 2600 B. 1500 C. 120

3、0 D. 800 16.最大的两位数与()的积是 990。 A. 最小两位数 B. 最小一位数 C. 最小三位数 17.计算 72 (65-47)时,要先算()法,再算()法。 A. 乘减 B. 减乘 18.45 40 乘积的末尾一共有()个 0。 A. 一B. 两C. 三D. 四 四、算一算。( 27 分) 19.直接写得数。 30 4= 50 6= 100-17= 20 13= 47+22= 84 2= 48 3= 620 2= 7 10 - 2 10 = 1 5 + 4 5 = 1- 2 3 = 1 7 + 1 7 = 20.列竖式计算。 29 15= 30 26= 480 5= 804

4、 4= 验算 76 23= 56 24= 21.脱式计算。 (1)204 3 5 (2)305 2 5 (3)19 (280 7) 五、解决问题。(共27分) 22.正方形的边长是 18cm,算一算它的面积是多少cm2? 23.20辆这样的大客车一共能坐多少人? 24.乐乐买3张门票用了45元,又来了5名同学,他要买8张门票,一共要用多少元? 25. 26.一头羚羊约重 25 千克,一头牦牛的体重是它的20 倍还多 5 千克,一头牦牛的体重是多少 千克? 27.小区门口新建了一条人行道,这条道宽3 米,长 36 米,若用面积是 4 平方分米的地砖铺 路,需要准备多少块这样的地砖? 答案解析部分

5、 一、填一填。(共36 分) 1.【答案】360 【考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不进位) 【解析】【解答】 30 12=360 故答案为: 360。 【分析】根据乘法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用乘法计算,据此列式解答。 2.【答案】 ;五分之三 【考点】分数及其意义 【解析】【解答】, 读作:五分之三。 【分析】在分数里,中间的横线叫做分数线;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表示把单位“1” 平均分成多少份;分数线上面的数叫做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多少份; 分数的读法:读分数时,先读分母,再读分子,分子和分母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 3.【答案】 【考点】平移与平移现象,旋转与旋转现象 【解析

6、】【分析】旋转和平移都是物体运动现象,都是沿某个方向作运动,运动中都没有改 变本身的形状、大小与自身性质特征;区别:平移是物体或图形在同一平面内沿直线运动, 朝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旋转是绕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旋转了一定的角度,旋转改变了 图形的位置和方向。 4.【答案】; =; =; 【考点】同分子分数大小比较,时、分、秒的换算与比较,吨与千克之间的换算与比较,平 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之间的换算与比较 【解析】【解答】因为5 千克 =5000克,5000 克50克,所以 5 千克 50 克; 因为 15 分=900 秒,900 秒80秒,所以 15 分80 秒; 因为 1 平方米 =10

7、0 平方分米,所以20米 2=2000分米2; 因为 1t=1000kg,400kg1000kg,所以 400kg1t; 因为 12 30=360,3 430=1290,3601290,所以 12 303 430; 因为 9 平方分米 =900平方厘米, 900 平方厘米 901平方厘米,所以 9 分米 2901 厘米2; 3 5 3 8 ; 50 50 = 5 5 ; 5 6 1。 故答案为:; =; =;。 【分析】 根据 1 千克=1000 克,1 分=60 秒,1 平方米 =100平方分米, 1 平方分米 =100平方厘 米,1 吨=1000千克,高级单位的数 进率=低级单位的数,低级

8、单位的数 进率=高级单位的 数,据此进行换算; 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看分母,分母越小,这个分数越大; 分子与分母相同的分数,可以化成整数1;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1,据此解答。 5.【答案】(1)315;200;10;100;5 (2) 【考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进位) 【解析】【解答】( 1) 21 15=315 20 1 10 200 10 5 100 5 【分析】整数乘法计算法则:先用一个因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因数各个数位上的 数,用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积的末尾就对齐那一位,然后把各次乘得的数加起 来,据此列竖式计算。 6.【答案】240 4 3

9、【考点】归一问题 【解析】【解答】, 列式: 240 4 3 =60 3 =180(块)。 故答案为: 240 4 3。 【分析】观察图可知,一个大长方形有240 块,平均分成 4 份,要求其中的 3 份是多少,据 此先用除法求出 1 份是多少,然后乘3 即可,据此列式解答。 7.【答案】吨;克;千克;千克;平方米;平方厘米 【考点】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 【解析】【解答】一卡车的货物重2 吨; 一枚 2 分硬币重 1 克; 一只小狗重 10千克; 一头牛重 300千克; 一间卧室的面积约23 平方米; 文具盒的面积大约70 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吨;克;千克;千克;平方米;平方厘米。 【分析】此

10、题主要考查了面积单位和质量单位的认识,常见的面积单位有平方米、平方分 米、平方厘米, 1 平方米 =100 平方分米, 1 平方分米 =100 平方厘米,常见的质量单位有吨、 千克、克, 1 吨=1000 千克, 1 千克=1000克,根据数据大小与生活实际,选择合适的单位。 8.【答案】 【考点】分数及其意义 【解析】【分析】把单位 “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在分 数里,中间的横线叫做分数线;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 份;分数线上面的数叫做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多少份,据此涂色。 二、辨一辨。(共5 分) 9.【答案】错误 【考点】分

11、数及其意义 【解析】 【解答】 把一个蛋糕分给5个小朋友,如果不是平均分,无法确定每个人分的数量, 不能用分数表示,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在分数里,中 间的横线叫做分数线;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分数 线上面的数叫做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多少份;此题没有说平均分,无法用分数表示。 10.【答案】错误 【考点】长方形的面积 【解析】【解答】解:周长相等的两个长方形,面积不一定相等。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例如长是 4 厘米、宽是 3 厘米,长是 5 厘米、宽是 2

12、厘米的长方形的周长都是14 厘 米,但是面积是不相等的。 11.【答案】正确 【考点】含 0的乘法 【解析】【解答】解: 0 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 0 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12.【答案】错误 【考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进位) 【解析】 【解答】25 12=300,25 和 12的末尾都没有 0,积的末尾有两个0,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在计算整数乘法时,乘数的末尾有0,则积的末尾一定有0;乘数的末尾没有0,积 的末尾可能有 0,也可能没有 0,据此举例判断。 13.【答案】错误 【考点】千克的认识与使用 【解析】【解答】 1 千克的糖与

13、1 千克的铁同样重,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质量单位千克的认识,两种物体的质量都是1 千克,所以同样重, 据此判断。 三、选一选。( 5 分) 14.【答案】B 【考点】轴对称 【解析】【解答】选项A,长方形一定是轴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 选项 B,三角形可能是轴对称图形,例如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也可能不是轴对称图 形,如一般三角形; 选项 C,正方形一定是轴对称图形,有4 条对称轴; 选项 D,圆一定是轴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 故答案为: B。 【分析】如果一个平面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 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

14、直线叫对称轴;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关键是找它的 对称轴,要想象沿着这条线翻折能不能重叠,据此解答。 15.【答案】C 【考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解析】【解答】26413040=1200 故答案为: C。 【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先把两位数估成接近的整十数,然后再相乘,据此解答。 16.【答案】A 【考点】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 【解析】【解答】因为990 99=10,所以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小两位数的积是990。 故答案为:A。 【分析】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小的两位数是10,据此列式解答。 17.【答案】B 【考点】 1000 以内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解析】【解答】计算 7

15、2 (65-47)时,要先算减法,再算乘法。 故答案为: B。 【分析】观察算式可知,算式中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计算小括号外面的乘 法,据此顺序解答。 18.【答案】B 【考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进位) 【解析】【解答】因为 45 40=1800,所以 45 40乘积的末尾一共有两个 0。 故答案为: B。 【分析】计算因数末尾有0 的乘法,先把 0 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两个因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 0,就在积的末尾添几个0,据此解答。 四、算一算。( 27 分) 19.【答案】30 4=120 50 6=300 100-17=83 20 13=260 47+22=69 84 2=42 48 3=16 620 2=1240 7 10 - 2 10 = 1 2 1 5 + 4 5 =1 1- 2 3 = 1 3 1 7 + 1 7 =2 7 【考点】分母在 10 以内的同分母分数加减运算,整十、整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