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记叙文的写作训练之――记叙文的结构思路名师教学资料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49725314 上传时间:2020-10-2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1.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记叙文的写作训练之――记叙文的结构思路名师教学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考记叙文的写作训练之――记叙文的结构思路名师教学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考记叙文的写作训练之――记叙文的结构思路名师教学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考记叙文的写作训练之――记叙文的结构思路名师教学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考记叙文的写作训练之――记叙文的结构思路名师教学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记叙文的写作训练之――记叙文的结构思路名师教学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记叙文的写作训练之――记叙文的结构思路名师教学资料(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记叙文的写作训练之记叙文的结构思路一. 导学目标1. 了解记叙文的基本结构类型。2. 学习记叙文的基本写法。二. 重点难点记叙文的写作中,一个很大的难点是根据中心扩展故事。 这一方面要求考生充分 地表达符合高考要求的中心思想,另一方面乂要求考生的作文符合高考作文要 求,再一方还得保证作文能得到阅卷的“伯乐”的认可。这一些,都可通过思路 结构达成目标。三. 导学导练记叙文的思路结构有很多种分类方案,我们给大家介绍一种最简单而且最易掌握 的分类方法。那就是纵横分类法:纵式结构,横式结构,纵横结合(螺旋上升) 式结构。1. 纵式结构所谓纵式结构,也就是指记叙的思路,是在一条纵线上展开的,记叙文的

2、主体内 容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构成纵式结构的内容,前后之间大多存在因 果关系,因此这种结构也可称为因果式。 纵式结构乂因适合交代完整的情节, 所 以一些情节式的记叙文常米用纵式。名作范例:文体特征提示二十年以后欧享利纽约的一条大街上,一位值勤的警察正沿街走着。一阵冷飕飕的风向他迎面吹来。 已近夜间10点,街上的行人寥寥无几了。在一家小店铺的门口,昏暗的灯光下站着一个男子。他的嘴里叼着一支没有点燃 的雪茄烟。警察放慢了脚步,认真地看了他一眼,然后,向那个男子走了过去。“这儿没有出什么事,警官先生。”看见警察向自己走来,那个男子很快地说,“我只是在这儿等一位朋友罢了。这是 20年前定下的

3、一个约会。你听了觉得稀奇,是吗?好吧,如果有兴致听的话,我来给你讲讲。大约 20年前,这儿,这 个店铺现在所占的地方,原来是一家餐馆”“那餐馆5年前就被拆除了。”警察接上去说。男子划了根火柴,点燃了叼在嘴上的雪茄。借着火柴的亮光,警察发现这个男子 脸色苍白,右眼角附近有一块小小的白色的伤疤。“20年前的今天晚上,”男子继续说,“我和吉米维尔斯在这儿的餐馆共进晚 餐。哦,吉米是我最要好的朋友。我们俩都是在纽约这个城市里长大的。从孩提 时候起,我们就亲密无问,情同手足。当时,我正准备第二天早上就动身到西部 去谋生。那天夜晚临分手的时候,我们俩约定:20年后的同一日期、同一时间,我们俩将来到这里再次

4、相会。”“这听起来倒挺有意思的。”警察说,“你们分手以后,你就没有收到过你那位朋 友的信吗? ”“哦,收到过他的信。有一段时间我们曾相互通信。”那男子 说,“可是一两年 之后,我们就失去了联系。你知道,西部是个很大的地方。而我呢,乂总是不断 地东奔西跑。可我相信,吉米只要还活着,就一定会来这儿和我相会的。他是我 最信得过的朋友啦。”说完,男子从口袋里掏出一块小巧玲珑的金表。表上的宝石在黑暗中闪闪发光。“九点五十七分了。 ”他说:“我们上一次是十点整在这儿的餐馆分手的。”“你在西部混得不错吧? ”警察问道。“当然罗!吉米的光景要是能赶上我的一半就好了。啊,实在不容易啊!这些年来,我一直不得不东奔

5、西跑 ”乂是一阵冷飕飕的风穿街而过。接着,一片沉寂。他们俩谁也没有说话。过了一 会儿,警察准备离开这里。“我得走了,”他对那个男子说,“我希望你的朋友很快就会到来。假如他不准时 赶来,你会离开这儿吗? ”“不会的。我起码要再等他半个小时。如果吉米他还活在人问,他到时候一定会 来到这儿的。就说这些吧,再见,警官先生。”“再见,先生。”警察一边说着,一边沿街走去,街上已经没有行人了,空荡荡 的。男子乂在这店铺的门前等了大约二十分钟的光景,这时候,一个身材高大的人急匆匆地径直走来。他穿着一件黑色的大衣,衣领向上翻着,盖住了耳朵。“你是鲍勃吗? ”来人问道。“你是吉米维尔斯? ”站在门口的男子大声地说

6、,显然,他很激动。来人握住了男子的双手。“不错,你是鲍勃。我早就确信我会在这儿见到你的。啧,啧,啧! 20年是个不短的时间啊!你看,鲍勃!原来的那个饭馆已经不在 啦!要是它没有被拆除,我们再一块儿在这里面共进晚餐该多好啊!鲍勃,你在 西部的情况怎么样? ”“喔,我已经设法获得了我所需要的一切东西。你的变化不小啊,吉米。我原来根本没有想到你会长这么高的个子。”“哦,你走了以后,我是长高了一点儿。”“吉米,你在纽约混得不错吧? ”“一般,一般。我在市政府的一个部门里上班,坐办公室。来,鲍勃,咱们去转转,找个地方好好叙叙往事。”这条街的街角处有一家大商店。尽管时间已经不早了,商店里的灯还在亮着。来

7、到亮处以后,这两个人都不约而同地转过身来看了看对方的脸。突然问,那个从西部来的男子停住了脚步。“你不是吉米维尔斯。”他说,“20年的时间虽然不短,但它不足以使一个人变得容貌全非。”从他说话的声调中可以听出,他在怀疑对方。“然而,20年的时间却有可能使一个好人变成坏人。”高个子说,“你被捕了, 鲍勃。芝加哥的警方猜到你会到这个城市来的,于是他们通知我说,他们想跟你聊聊。好吧,在我们还没有去警察局之前,先给你看一张条子,是你的朋友 写给你的。”鲍勃接过便条。读着读着,他微微地颔抖起来。便条上写着:鲍勃:刚才我准时赶到了我们的约会地点。当你划着火柴点烟时,我发现你正是那个芝 加哥警方所通缉的人。不知

8、怎么的,我不忍自己亲自逮捕你,只得找了个便衣警 察来做这件事。这篇小说,以时间(或事件的发展)为序,叙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为我们塑 造了一个有情有意的警察的高大形象。 法理与人情的冲突在这里得到了激化, 火 花中乂闪耀出了各自的美丽:一个虽为罪犯,但守信有情义;另一个身为警察, 执法而不忘友谊。欧亨利的小说,以其独特的构思享誉世界。小说的结尾往往是意料之外,情理 之中。如他的最后的藤叶、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等等,都是如此, 本文自然也不例外。两个老友在经过了漫长的 二十年 的等待后, 终乂重 逢,但最后的结局却出人意外,正是最好的朋友,将他送入了监狱。其实,仔细分析起来,我们乂发现,小说的

9、结局,也并不突兀:作者在前文中是 早就作了暗示的。夜近10时,但一个警察“放慢了脚步,认真地看了他一眼, 然后,向那个男子走了过去”必定事出有因,这是伏笔之一。“看见警察向自己走来,那个男子很快地说”,做贼的自然心虚,这是伏笔之二。“警察发现这 个男子脸色苍白,右眼角附近有一块小小的白色的伤疤”,罪犯的特征明显,伏 笔之三。“吉米只要还活着,就一定会来这儿和我相会的。他是我最信得过的朋 友啦”,朋友必定要来,但未“出现”,必定事出有因,伏笔之四。“男子从口袋 里掏出一块小巧玲球的金表。表上的宝石在黑暗中闪闪发光”,“这些年来,我一 直不得不东奔西跑”虽也有钱,但不得不到处躲藏,伏笔之五。“我得

10、走了, 他对那个男子说,我希望你的朋友很快就会到来。假如他不准时赶来,你会离 开这儿吗?”照顾朋友之情,乂尽职尽责,最好的方法,当然是找个便衣警察 来办这件事了,伏笔之六。“他穿着一件黑色的大衣,衣领向上翻着,盖住了耳 朵”,“你的变化不小啊,吉米。我原来根本没有想到你会长这么高的个子”,挚友相见,一个极力遮面,一个感到陌生,其中必有蹊跷,伏笔之七。正是 这些伏笔,为小说构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波澜,起到了一波三折之妙。总而言之,这篇小说在写法上,层层铺垫,最后笔锋陡转,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为我们讲述了一篇感人至深的故事。这种结尾被称为“欧亨利笔法”的结尾。小说不必都如此写,但小说的确可以如上所举

11、的例子这么写。2. 横式结构:所谓横式结构,是指构成记叙的各部分内容,是以并列关系存在于文章中的。事 与事之间关系不密切,是围绕同一主题,在同一横轴上并列的。因为是并列,事 件之间便存在着同类叠加的问题,这有益于强化人、事、物的特征,因此,这种 结构常用于性格式的记叙文。名作范例文体特征提示差不多先生传胡适你知道中国有名的人是谁?提起此人,人人皆晓,处处闻名,他姓差,名不多,是各省各县各村人氏。你一定见过他,一定听别人谈起他。差不多先生的名字天 天挂在大家的口头上,因为他是中国全国人的代表。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你我都差不多。 他有一双眼睛,但看的不很活楚;有两只耳 朵,但听的不很分明;有鼻子和嘴

12、,但他对于气味和口味都不很讲究;他的脑子 也不小,但他的记书性却不很精明,他的思想也不很细密。他常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 ”他小的时候,他妈叫他去买红糖,他买了白糖回来,他妈骂他,他摇摇头道:“红 糖白糖不是差不多吗? ”他在学堂的时候,先生问他:“直隶省的西边是哪一省? ” 他说是陕西。先生说:“错了。是山西,不是陕西。”他说:“陕西同山西不是差 不多吗? ”后来他在一个钱铺里做伙计,他也会写,也会算,只是总不精细,十字常常写成 千字,千字常常写成十字。掌柜的生气了,常常骂他,他只是笑嘻嘻地赔小心 道:“千字比十字只多一小撇,不是差不多吗? ”有一天,他为了一件要紧的

13、事,要搭火车到上海去。他从从容容地走到火车站, 迟了两分钟,火车已开走了。他白瞪着眼,望着远远的火车上的煤烟,摇摇头道:“只好明天再走了,今天走同明天走,也还差不多。可是火车公司,未免太认真 了。8点30分开,同8点32分开,不是差不多吗? ”他一面说,一面慢慢地走 回家,心里总不很明白为什么火车不肯等他两分钟。有一天,他忽然得一急病,赶快叫家人去请东街的汪先生。那家人急急忙忙地跑 去,一时寻不着东街汪大夫,却把西街的牛医王大夫请来了。 差不多先生病在床 上,知道寻错了人,但病急了,身上痈苦,心里焦急,等不得了,心里想到:“好 在王大夫同汪大夫也差不 多,让他试试看吧。”于是这位牛医王大夫走近

14、床前, 用医牛的法子给差不多先生治病。 不上一点钟,差不多先生就一命呜呼了。差不 多先生差不多要死的时候,一口气断断续续地说道:“活人同死人也差差 差不多凡是只要差差不多就好了何 何必太太认真呢? ”他说完这句格言,方才绝气了。他死后,大家都很称赞差不多先生样样事情看得破, 想得通,大家都说他一生不 肯认真,不肯算帐,不肯计较,真是一位有德行的人,于是大家给他取个死后的 法号,叫他做圆通大师。他的名誉越传越远,越久越大。无数无数人都学他的榜样。于是人人都成了一个 差不多先生一一然而中国从此就成了 一个懒人国了。这是一篇典型的横式(性格式)小说。小说抓住了主人公最主要的性格特征一 一做事马马虎虎

15、,“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认真呢”,以漫画式的笔法,寓言式的 笔调,描绘出了一个“你”或“我”或“他”的形象。小说问世后,就如同“阿 Q”,“差不多先生”立即成了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这足见小说的魅力与成功。 那么,这篇小说的成功之处在哪里?首先,立意的深刻是决定因素。一篇小说,要求读者所接受的,归根结蒂还是作 者所传达的思想认识。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差不多”是一个使用频率极高的词, 但只有胡适先生以深邃的思想、敏锐的眼光,发现了这个问题,并将其形诸文字, 可以说是道出了 “人人心中皆有,个个笔端皆无”的东西,所以,让每个中国人 读来都不觉认可但同时乂如芒在背,因而小说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其次,横向扩展、同类重复的人物性格刻画,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篇小说中,塑造典型人物的典型性格是作者写作的主要目的,这决定了作者要选取最能反映主人公性格的事例来写。但是,“差不多先生”是一个混入你我后便再也辨出来的人物,他身上决不会有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伟迹(如果有那便 不是差先生其人了),因此作者淡化了情节,转而以主要精力描写“差不多先生” 的一个个“选择”。生活中,我们每天都要作出大量的“选择”,选择的不同,便 反映了我们性格的差异。“差不多先生”的选择,似乎也毫无引人注目之处,“因 为他是中国全国人的代表”,但我们读完小说,还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