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xx县xx村学习考察报告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49707827 上传时间:2020-10-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7.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赴xx县xx村学习考察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赴xx县xx村学习考察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赴xx县xx村学习考察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赴xx县xx村学习考察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赴xx县xx村学习考察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赴xx县xx村学习考察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赴xx县xx村学习考察报告(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赴甘南县兴十四村学习考察报告赴甘南县兴十四村学习考察报告单位:*3月20至23日地委组织部、地区农委组织全区 农村基层干部赴甘南县音河镇兴十四村学习考察,全 区共有100余名基层干部参加。加区由副区长*带 队,共计19人参加了学习考察活动。学习考察后,所 有参加培训的同志一致反映不虚此行,感触颇深,深 受教育和启发。普遍认为学习考察活动虽然只有短短的2天时间,但内容丰富,既有学 习又有参观,既有感性认识又有理性认识,既学到了 经验又找到了差距,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对促进我区 新农村建设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一、学习考察经过两天中,考察人员分别聆听了兴十四村党总支书 记、富华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付华

2、廷及兴十四村村委 会主任、副主任、富华集团两位副总经理等 5位创业 者所做的精彩报告;走访了部分农户;参观了兴十四 村展览馆、别墅小区、万亩人工林、正在建设中的项 目工地、规范化的机耕队、农田水利化建设、十五公 里防洪堤坝等;地委党校副校长邹世龙给大家系统地 讲授了新农村建设中的一些理论和相关问题;观看了 反映兴十四村创业历程的录象片等。二、兴十四村的基本情况:兴十四村幅员面积万亩,其中耕地面积万亩,林 地万亩,现有198户,956人,企业员工1800余人。 兴十四村在脚踏一片荒原,住马架子,吃返销粮的艰 苦环境下,经过全体村民的顽强拼搏,在不沿江、不 沿海、不通铁路等不占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的

3、条件下, 强抓机遇,大办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现以形成了以工 业为支柱,农工林牧副各业协调发展的格局。在全国 率先步入了小康村,被誉为“龙江第一村”。 XX年兴 十四村总资产达10亿元,产值亿元,人均收入万元。村民生活正向城市化迈进。已盖起 100余栋设计 新颖的花园式别墅;建起了文化宫、展览馆、卫生所、 图书室、三星级宾馆等,村里主要道路都铺上了水泥 路面,安上了路灯。电话、自来水、有线电视入户率 达100,电脑已进入部分农户家中。建起了全省一流 的村级小学教学楼,小学生上学免费,初高中的学生 上下学设有专车接送,考上大中专院校的学生给予奖 励,村民享受医疗保险和福利待遇,农民实行了退休 制等。

4、农业生产基本实现了产业化。全村只有 2的人从 事农业生产,98的人从事二、三产业。农业产值达到 1000万元。土地耕作实现了机械化,农田打井 500多 眼,全部实现喷灌化,旱能浇、涝能排,确保了农作 物的稳产高产。全村每年造林600 700亩,目前已植 树造林万亩,据测算目前每天增值10万元,用兴十四 人的话说:一闭眼一睁眼挣10万元!。由于坚持植树 造林,近些年兴十四村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万亩人 工林被称为兴十四村的绿色银行。工业经济实现了现代化。1983年以来,相继建起 了乳品厂、柠檬酸厂、甜蜜素厂、啤酒专用糖浆厂等 30多家企业,组建了国家级大型企业集团富华集 团,其中控股的华冠科技股份

5、公司成为全省第一个农 业板块上市公司。目前企业产品销往海内外。三、兴十四村的发展给我们带来的感受和思考这次考察,让我们亲眼看到“龙江第一村的风 采,身临其境,我们自叹不如,心理反差巨大。同时 我们也看到了未来新农村建设的美好前景,给予我们 无限的遐想,更激发了建设好我区新农村的干劲和信 心。通过学习我们从不同侧面了解到兴十四村人艰苦 创业,团结奋斗,开拓进取,致富争先的精神。从兴 十四村人对付华廷同志的敬仰及人格魅力的表述和一 个个鲜活的事例中,我们感受到一心为民,无私奉献, 永争一流,超前奋进的付华廷精神。我们认为兴十四 村能够发展到今天,能成为“龙江第一村”,关键在 于以下几方面:1、有一

6、个好的带头人。1972年,23岁的付华廷 当上了村党支部书记。在他的带领下开荒种地、请专 家搞玉米深加工、办乳品厂、养猪厂、饲料厂、植树 造林等等,办了 30多家企业。当初为了解决吃饭问题, 付华廷想必须多开荒、多种地。为了提高效率,他想 买一台拖拉机,但是当时买拖拉机是要指标的,没有 指标付华廷就购买拖拉机零部件,把拖拉机零部件一 件件背回村里,再在村里找懂点农业机械的人硬是组 装了兴十四村第一台拖拉机,当年就开荒6000亩,提 高效率50倍。为了解决玉米销售难的问题,他跑到上 海请专家,用真心、靠诚意把专家请到兴十四村,成 功地办起了村里第一个企业一一柠檬酸厂。只读 过3年书的付华廷常说一

7、句话:“共产党人就要给老 百姓办实事、办好事,不给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 那还叫共产党人?! ”付华廷任村党总支书记已有 33 年多了。33年来,每次村党总支换届和村民委员会换 届,村里从不提候选人,每人只发一张白纸,公开“唱” 票。而每次付华廷为首的村干部都是全票当选。在民主测评时,付华廷的满意率每次都是 100。付华廷一 心为民,无私奉献,把集体的事、百姓的事当成自己 家的事、自己的事去办。招商引资政府奖励个人的120多万元他一分钱没要,而且从每月工资 3000 元中拿出1600元支持村里小学办教育。付华廷的事迹 很多很多,每一个故事里都饱含了他的智慧、执着追 求、创业的艰辛和他一心为民,

8、无私奉献的高贵品格。 可以说没有付华廷这样的好带头人,就不可能有兴十 四的今天。2、有一个好班子。兴十四村的领导班子团结、务 实、清政廉洁,具有敢为人先的新观念,每个班子成员都有抢抓机遇的观念、竞争的 观念、不发展就是后退的观念、适应变革的开放观念。 都能敢挑重担,敢打硬仗,形成了比贡献、讲奉献的 氛围。村委会副主任王振玲很有代表性的一句话是:“付总拿我当人,我不能做鬼”,如果借工作之机捞 取好处、搂钱对不起付总,更对不起乡亲们!村委会 的每个成员和集团的老总们都是这样想的,他们也是 这样要求自己的,更是这样做的。3、兴企办厂增加农民收入。吃饱肚子并没有使他 们满足。他们意识到,靠种地最多是个

9、温饱,兴十四 要想富就得办企业挣钱。70年代末,村子里办个罐头厂,把当地产的水果加工成罐头。之后又办起了酒厂、 油厂、米面加工厂、农机具修配厂等小企业。这些小 企业每年都能挣个几十万。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后, 他们开始搞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的办企之路。1985年, 建起了一座日处理19吨鲜奶的乳品厂,这是当年全国 第一家村办乳品厂,投产当年就盈利65万元。尝到办 企业的甜头后,1988年,建立了甜蜜素厂,用玉米生 产取代糖精的甜味添加剂。投产后,产品供不应求; 1994年,年产3000吨的柠檬酸厂,在兴十四村落成。 现在他们生产的柠檬酸产品已畅销日、美等国家。1996 年兴十四又利用柠檬酸厂的废渣和

10、作物秸秆,建起年 产5万吨的饲料厂;之后又建成啤酒专用糖浆厂等35 家企业,组建了大型企业集团富华集团,形成了生物工程、精细化工、畜禽饲料、乳制品等4大系列、100多个品种,其中有6项高科技产品填补了国 内空白。由于龙头企业的拉动,不仅解决了周边农民 长期面临的卖粮难问题,还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兴十 四村和周边村屯的玉米,富华集团以每公斤高出国家 收购价2分钱的价格全部包销。兴十四村的经济结构 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农业收入只占全村总收入的5,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收入都分别占到 38和57。4、依靠科技进步带领农民致富。村办企业越来越多,但是付华廷和村党支部成员清醒的认识到,靠村 里人的文化基础,已无

11、法把握现代企业的管理和市场 的变化发展,必须借助“外脑”。兴十四以10万到20万的年薪从哈尔滨、上海、浙江等地聘请了 26位 专家作科技顾问,投资60万元在村里建起了两座小别 墅,供专家居住,使兴十四村办企业形成以生物工程 产品和精细化工产品为主的高科技产品系列,多项新 技术和新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富华集团的高级管理 人员和技术人员来自全国各地,富华集团还拿出上百 万元,选派几十人到大专院校培训进修。现在在富华 集团工作的中高级技术人员有 60多人。5、坚持以人为本,抢抓发展机遇。兴十四人能够 做到走一步、看三步、谋划十步。对信息掌握的快, 反应的快,善于把握机遇。只要认准的事,经班子研 究决

12、定后,马上就干。兴十四村上马的企业没有拖泥 带水的,基本都是当年设计、当年施工、当年生产, 当年出产品,创造了兴十四一个又一个奇迹。他们善 于研究国家的政策导向,积极上马和争取国家支持的 项目,抓住了一次次的发展机遇。从攒钱办企业、贷 款办企业到联合办企业再到国际贸易、资本运营,兴 十四村人以超前的思维、机遇的把握和高效率的工作 赢得了机会和发展。已有26名硕士、博士等高学历、 高职称的科技人才来富华集团工作。有了人才、技术 和资金,兴十四村开始驶上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现 在兴十四已经实现了 “四化”:农业产业化。 35家企 业多以玉米精深加工为主;农区工业化,全村98农民 从事农副产品加工;

13、农村住宅别墅化,80农民住上了 20多万的别墅;多数农民非农化。98农民不种地,XX 年,兴十四村全体村民实现了农转非。兴十四村富了, 仅有2的人从事农业生产,其他人员均在村办企业工 作。全村116户村民都住进了花园别墅,有线电视、 电话入户率100。村民实行退休制和公费医疗,60岁 以上的老人供给200斤大米,100斤白面,另外每月 还享受80元的生活补贴。四、对我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点建议通过这次学习考察,使我们感觉到兴十四村在建 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他 们利用当地的农业资源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发展高科 技产品,不断扩大企业规模,走出了一条农村工业化 发展的成功之

14、路,提前实现了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进 入了小康社会。兴十四村的很多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 借鉴。为把我区新农村建设工作做好,结合我区的实 际情况,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提出以下 几点建议:1、要选好农村致富带头人。从兴十四村的发展历 程我们清晰地认识到:没有付华廷就没有兴十四团结、 奉献、开拓进取的好班子;没有付华廷就没有兴十四 的今天。我区的农村干部中就缺少付华廷式的英雄人 物,缺少一心为民,无私奉献,永争一流,超前奋 进”的好带头人,所以我们要在新农村建设中发现和 培养像付华廷式的农村带头人,把能想事、能干事、 能干成事的人选拔出来,给予他们施展才华的机会, 让他们发展农业、创办企业,带

15、领农民尽快致富。2、要建设一个好班子。农民要致富,关键在支部, 一个好班子,带富一方人。新农村建设能否顺利推进, 与农村基层班子的素质和能力密切相关。要加强对村 干部的选拔、培养和管理,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村干部 队伍,形成“能人治村”的良好局面。要改革选任方 式,选好村干部。选准用好村干部,必须引入竞争机 制,探索一条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新途径。 要给村干部政治、经济待遇,调动社会各方人员参与 公开竞争村干部岗位的积极性,从而切实选拔“四强 式农村青年担任村干部,也可从机关中选派优秀干 部到村任职,为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找到领路人。同 时,还要着眼长远,建立村后备干部队伍。要把以“亲 民、

16、为民、富民”为主要内容的乡村基层好班子创建 活动纳入新农村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 织保障。3、要坚持走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农业发展没有 产业化的拉动,农业不可能快速发展,农村不可能实 现小康,农民不可能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要实 现农田的集约化经营,实现农民向二、三产业的转移。 要依托农产品产业,创办企业,走工业化发展道路。坚持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集约化经营,增加农民 收入。4、要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经费是基础,发展是核心。因 此,必须大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切实解决农村 基层组织“有钱办事”的问题。一是强化工作责任。 要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农村“三级联创”活动的 重要内容,纳入到党组织和乡、村干部的年度目标考 核,要层层建立单位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 负责、班子其他成员相互配合的责任制,使广大党员 干部自觉增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