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超声学基础》演示PPT

上传人:W**** 文档编号:149692004 上传时间:2020-10-29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2.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超声学基础》演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医学超声学基础》演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医学超声学基础》演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医学超声学基础》演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医学超声学基础》演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超声学基础》演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超声学基础》演示PPT(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一章 医学超声学基础第一节 超声波的定义及特性,波,根据其性质可分为两大类:,2,弹性介质中质点机械振动状态的传播过程。 其实是机械振动能量的传播过程。 二、声波按频率的分类及医用超声的范围 声波按频率(f)的分类,一、声波的定义,3,简单的分类:,f16 Hz 称:次声波 16 Hzf20 kHz 称:可听声波 f20 kHz 称:超声波 医学超声仪的频率范围:200 kHz40 MHz 超声诊断仪的频率范围: 1 MHz10 MHz 相应的波长: 1.5mm0.15mm 三、超声波(最突出)的特性 1. 方向性好用于探测、诊断。 2. 能量大 用于清洗、灭菌、手术。,4,第二节 超声

2、波的产生,超声波产生的基本条件: 振源; 介质。 一、单自由度振动系统的数学描述,5,1. 位移: Acos(0t-) 式中:A 振幅,即最大位移 0 2f0 角频率 f0 固有频率 初相角 2. 速度: vd/dtA0 sin(0t-) Vm sin(0t-) 式中:Vm A0 最大速度 3. 加速度:adv/dtA02 cos(0t-) B cos(0t-) 式中:B A02 最大加速度 单个质点无阻尼振动:动能、势能转换,能量守恒。,6,7,二、机械波产生的过程 连续弹性介质中,某一质点的振动,通过弹性力的作用,传递给与它相邻的质点,后者也振动,并继续传递能量传播,形成机械波。 三、超声

3、波的产生及传播 由超声换能器产生振动,引起接触剂的振动,接触剂的振动又引起人体皮肤、脂肪及内脏的振动,超声波能量就这样进入了人体。,8,第三节 超声波的分类一、按质点振动方向和波传播方向的关系分类,1. 横波 质点振动方向垂直于波的传播方向的波。 由介质的切变弹性引起,亦称切变波。 横波仅在固体中传播。 2. 纵波 质点振动方向平行于波的传播方向的波。 由介质的压缩弹性引起,亦称疏密波或压缩波。 纵波能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9,由于人体软组织无切变弹性,横波在人体软组织 中不能传播,而只能以纵波的方式传播,所以纵波是 超声诊断和治疗的常用波型。,10,二、按波阵面的形状分类,1. 波面与

4、波阵面 波 面: 波传播时,某一时刻介质中各同相位 振动点组成的面。波面有无数个。 波阵面:波传播方向上最前面的那个波面。 2. 按波阵面的形状分类 平面波:波阵面为平面的波。 球面波:波阵面为球面的波。 柱面波:波阵面为柱面的波。 3. 约定 为方便,超声在人体内传播,均视为平面波。 遇到小障碍物而散射的超声,均视为球面波。,11,12,三、按发射超声的类型分类,脉冲波 采用机种:A型、M型、B型超声诊断仪, 脉冲波多普勒血流仪。 连续波 采用机种:连续波多普勒血流仪。 四、按声波的频率分类(如前述) . 次声波 可听声波 超声波,13,第四节 波动方程与波参数,一、波动方程 假定:平面声波

5、,沿x方向传播 1. 基本方程 运动方程: 连续方程: 其中:P声压,v质点振动速度 介质密度, t时间,B 体积弹性系数,14,2. 波动方程,联立以上、式,可得波动方程如下: 它描述了声波传播过程中,每个空间位置上,每个时刻的声压和质点振动速度。 3. 解的形式 p = f1( x-ct ) + f2( x+ct ) ,15,对于简谐平面波可写为: P = A1e-j (t-kx ) + A2e-j(t+kx ) 或:P = A1cos (t-kx ) + A2cos(t+kx ) 式中:k = /c = 2/波数 = 2f角频率 f 频率 波长 4. 讨论 、式中,第一项x同向波,第二项

6、x反向波, 如无反向波(反射波),则A2=0 P = P0cos(t-kx ) = P0cos( t-x/c ) 该式表明:在离声源x处的振动,要在声源振动 的一个时延x/c后才发生。,16,1. 声速c 声波在单位时间内传播的距离称声速,用c表示。声速c与质点振动速度v是不同的。c与以下因素有关: (1)c与波类型有关。横波c纵波c。 (2)在流体与气体介质中(平面纵波): B介质的体积弹性系数 介质的密度 (3)c与温度有关因B与温度有关。 如:空气中一定温度内每升高1,声速约增加 0.6m/S。 (4)c与频率无关,即无频散(色散)现象。,二、波参数,17,与超声诊断有关的各种介质的声速

7、,18,重要声速参数, 人体软组织中: c1540 m/S 在人体各种软组织中,声速都很接近,可按此估算。 人体骨组织中: c4000 m/S 空气(22)中: c 345 m/S,19,2.波长、周期和频率,(1) 波长 声波中两个相邻同相位点之间的距离称波长,用表示。 纵波:指两个相邻密集点(或稀疏点)之间的距离。 横波:指两个相邻波峰(或波谷)之间的距离。 (或:在一个波周期时间内,波所传播的距离称波长。),20,(2)周期T,声波传播一个波长距离所需的时间称周期,用T表示。等于声波中质点在平衡位置往返振动一次所需的时间。 (3)频率f 任一点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波数称频率,用f表示。等于

8、介质中的质点在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 (4)波长、周期、频率与声速之间的关系 c/fT T1/f (5)单位 声速的单位为:m/S医学超声中常用:mm/S 波长的单位为:m 医学超声中常用:mm 频率的单位为:Hz 医学超声中常用:MHz,21,(6)频率、波长对超声成像的影响,波长:决定了成像的极限分辨率 频率:决定了成像的组织深度,22,3.声压和声强,(1)声压 P 定义 单位面积上介质受到的声波压力称声压,用P表示。是由声波引起的介质中压强,是介质静压强的一个增量。随着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该压强随时间和位置而变化。 平面波声压瞬时值 Pcv 式中:介质密度,c声速,v质点振动速度 声压

9、最大值(即振幅) PmcVmc0 A 声压有效值 PPm/,23,(2)声强I, 定义 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传播方向上单位面积的超声能量称为超声强度。简称声强,用I表示。 平面波声强计算式 IP2/cPm2/2cPmVm/2 cVm2 /2c02A2/2 即声强与该点声压、振速或振动位移的最大值有关。 声强的单位 瓦/厘米2 1瓦1焦耳/秒,24,4.声压级和声强级,(1)声强级LI LI = 10lg(I/I0) 分贝(dB) 称LI为:I相对于I0的声强级,I0为I的参考值。(2)声压级LP 由IP2/c , I0P02/c可得: LI = 10lg(I/I0) = 10lg(P2/P02

10、) = 20lg(P/P0) 定义: LP = 20lg(P/P0) 分贝(dB) 称LP为:P相对于P0的声压级,P0为P的参考值。,25,(3)说明 对同一声波量,相对于同一参考声波量,恒有LI = LP 超声诊断仪回波信号动态范围LD =10lg(Imax/Imin)100dB, 即:Imax/Imin=1010(100亿)倍,或Pmax/Pmin=105(10万)倍。 如未指明参考声强,默认值I01016 W/cm2, 这是当f1kHz时,人耳能听觉的最小声强,国际通用。,26,27,5. 声阻抗率Z,(1)定义 声场中某点的声压与该质点振动速度之比称声阻抗率 ZP/v 对于平面波,可

11、求得: ZP/vc 在水和空气中,还可得:ZP/vc(B)1/2 式中:介质密度,c 声速,B体积弹性系数 (2)说明 Z只与介质本身声学特性有关,又称特性阻抗; Z的单位是瑞利,1瑞利1g/cm2S; 声阻抗率越大,超声纵波速度越快。,28,29,(3)人体组织按声阻抗率大致可分成三类, 体液及软组织: Z1.5105 瑞利 气体及充气的肺组织:Z0.0004-0.26105 瑞利 骨及钙化了的组织: Z5.57-8.3105 瑞利 (4)关于声阻抗名称 声阻抗是“机-电类比”中,与电阻抗相类比而称的。 “机-电类比”是用电学的理论、手段研究声学问题的方法。因为许多声学系统与相应的电学系统有

12、相同的微分方程 声学:ZP/v, 电学:RU/I, 类比:ZR,PU,VI,30,超声成像只能用于那些有液体和软组织的、且声波传播通路上没有气体或骨骼阻挡的那些区域。 在液体和软组织中,声速和声阻抗变化不大,使得声反射量适中,既保证了界面回波的显像观察,亦保证了声波可穿透足够的深度。此外,接收回波的时延与目标深度成近似的正比关系,这是B超诊断图像成功应用必要的物理基础。,31,第五节 超声波的传播特性,超声波的传播特性有:波的反射、折射、透射、衍射和散射等。两波相遇时遵循叠加原理。 一、反射和折射 条件及约定: 声波类型:平面波 界面条件:光滑平面,且足够大(相对于波长) 字母、下标的意义 P

13、声压,I声强,c声速,Z声阻抗,夹角 1介质,2介质, i入射,r反射,t折射 如:Pi入射声压,Z1介质1的声阻抗,32, 反射定律: ir 与光学定律同, 折射定律: 因声、光同为波,1.传播的几何特性,i,r,t,Ii,Pi,Ir,Pr,It,Pt,入射波,反射波,折射波,介质,c1,Z1,介质,c,Z,界面,t,33, 发生全反射的条件,在c1c2的情况下 当icsin-1(c1/c2)时,即sinic1/c2 tsin-1(c2/c1)sini) sin-1(c2/c1)(c1/c2) 90 折射波沿界面传播 当ic 时,可得:sint1 t非实角,故没有折射波,而发生全反射 csi

14、n-1(c1/c2) 称为全反射角。,34,2.传播的力学特性,上述的折射波也称透射波。反射波、透射波关于 入射波的相对强弱由反射系数和透射系数来反应。 (1) 定义 声压反射系数: 声压透射系数: 声强反射系数: 声强透射系数:,35,(2)求解思路,根据界面平衡条件: 在界面上两边的总压力应该相等; 界面上两边质点的速度应该连续。得 (1) (2) 又根据声阻抗率定义, ,即 (2)式变为 (3) 联解(1)、(3)两式,可求得,36,37,(3)超声波垂直入射界面时的力学特性,其中:,,,38,显然有: 原因是: ,即: ,即: 体现界面处输入输出 体现界面两边的力平衡 能量守恒 由IP

15、2/c,可推得 注意:,39,(4)讨论, 则 有反射,有透射; 则 无反射,全透射; 则 几乎全反射,无透射; 则 几乎全反射,无透射。 反射超声能量的大小取决于两种介质的声阻抗率差 超声垂直入射时: 在空气软组织交界面上,声强反射系数为0.9989; 在软组织颅骨交界面上,声强反射系数为0.32。即在这两种界面上,有99.9和32的超声能量被反射回来。这就是为什么超声诊断仪不能检查含气体的脏器及对头颅检查困难的原因。 超声诊断仪检查时声波通路上必须避开骨和空气。,40,二、透过薄层的波,在超声换能器中,超声要通过几层特性阻抗不同的介质进行传播。 这里只讨论最简单的情况,即假设平面超声波垂直入射,通过三层介质。如图:,41,可以求得: 式中:I1 第一层介质中的入射波能量 I3 第三层介质中的透射波能量 介质2中的波数 L2 中间层厚度 (1)当 ,n=1,2, (L2为半波长的整数倍)时 或 ,且非Z2Z1, Z2Z3(L2薄,且Z2非疏)时 可得: (或) 即此时声波透过中间层传播的能量仅与Z1, Z3有关,而与中间层材料的特性Z2无关。,42,因此,在超声诊断中耦合层的厚度应尽可能薄,只要把探头与皮肤间的气泡排除即可。超声换能器辐射面上的保护膜厚度也要按这个关系选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