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_第二节_学会观察课件_冀教版 修订

上传人:黯然****空 文档编号:149685775 上传时间:2020-10-29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5.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生物上册_第二节_学会观察课件_冀教版 修订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_第二节_学会观察课件_冀教版 修订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七年级生物上册_第二节_学会观察课件_冀教版 修订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亲,该文档总共6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生物上册_第二节_学会观察课件_冀教版 修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生物上册_第二节_学会观察课件_冀教版 修订(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开启生物科学之门,第二节 学会观察,方法步骤:,一、认识显微镜的结构,1、显微镜 的构造,机械部分,光学部分,镜座、镜柱,倾斜关节,镜臂,载物台(通光孔、压片夹),镜筒,转换器,细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遮光器(光圈),反光镜(平面镜、凹面镜),目镜:,物镜:,5、10、16 ,10、 40、100 (油镜),2、目镜、物镜的比较及放大倍数的计算,物镜:,无螺纹,其长度随倍数的增加而变短,有螺纹,其长度随倍数的增加而变长,物体放大倍数的计算,50,100,200,400,160,640,目镜:,大光圈,小光圈,平光镜,凹光镜,反光镜和遮光器(光圈)的调节,显微镜的结构,载物台:放置标本的

2、地方,中间有通光孔 压片夹:可固定载玻片 遮光器:圆形板,板上有大小不等的圆孔,叫光圈 反光镜:一面为平面镜,一面为凹面镜(可以会聚光线,增加亮度) 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范围较大 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范围较小 目镜和物镜:两者组合起来,有放大作用,常用的目镜有5 ,10, 12, 5,常用的物镜有4, 10(低倍镜),40(高倍镜),物镜和目镜的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身边事,春天,田野上、公园里、庭院中,到处盛开着色彩绚丽的鲜花。校园里栽培的月季也悄悄地开放了,散发出阵阵沁人心脾的花香,吸引着同学们的目光。那么,我们应该怎样观察月季呢? 观察室我们了解、掌握生物的形态

3、、结构、生活习性等第一手材料的基本方法,也是研究生命科学的第一步。,探究竟 观察,1.仔细观察一段带花的月季枝条。注意它的茎有什么显著特点;小叶的边缘是圆滑的还是锯齿形的;花是什么颜色的。 2.取一朵月季花,从外向内依次观察萼片、花瓣、雄蕊、雌蕊,一边观察一边用镊子把它们取下来,粘贴到一张白纸上,记录观察的结果。,3.取一个雄蕊上的花药,放在 白纸上,用解剖针刺破,利用 放大镜观察花粉粒。,观察,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仔细寻找观察对象的特征,并随时做好记录。观察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一般是先整体后局部、先宏观后微观、从外到内、从前到后、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在观察方式上,一般是先用肉眼

4、,在用放大镜,最后用显微镜。观察时,要实事求是,尽可能地从多方面进行观察。对观察结果要反复核实,以确保其真实性。,1,2,3,4,5,6,7,8,9,10,11,12,13,14,目镜,镜筒,转换器,物镜,通光孔,载物台,遮光器,压片夹,反光镜,镜座,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镜臂,镜柱,探究竟 实验,1.取镜和安放,取镜,安装目镜,安装物镜,2.对光,一对物镜,二对遮光器,三对反光镜,对光,一路畅通,低倍镜正对通光孔,较大光圈正对通光孔,对光,转动反光镜直到看见白亮圆形视野,放置标本,3.安放装片,标本正对通光孔,下降镜筒,4.调焦,调准焦距,观察和绘图,5.观察,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一)取

5、镜安放:,二)对光,三)放置标本:,五)善后整理,1、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2、轻拿轻放,并略偏左;,3、装好目镜和物镜。,1、扭动转换器,使镜头、镜筒和通光孔成一直线;,2、根据光线强弱,调节反光镜和遮光器(光圈),四)调焦观察,玻片标本放置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央,1、将显微镜外表擦拭干净,2、转动转换器,把两物镜偏到旁边,并下调镜筒至最低,送回镜箱。,低倍镜:,顺调粗焦,两眼旁观;,高倍镜:,逆调粗焦,左眼内观;,扭动转换器;使用高倍镜,调节反光镜和遮光器,左右摆动细焦,左眼内观,摆动细焦,左眼内观;,调焦观察,显微镜使用步骤: 1.取镜和安放 2.对光 3.安放装片 4.调整焦距 5

6、.观察和收放 显微镜的成像特点: 倒像:上下颠倒,左右相反 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注意事项,1 我们在使用显微镜时,要熟练掌握显微镜的操作程序,严格按步骤操作,取镜时一定要轻拿轻放; 2 安放装片时 ,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是目镜、镜筒、物镜和所要观察的标本成一直线; 3 调整焦距时,要从侧面注视镜筒下降,以免压坏标本和损坏镜头; 4 观察时,不能随便移动显微镜的位置,观察带有液体的临时装片时要加盖玻片,不要使显微镜倾斜,以免液体污染镜头和显微镜。,请您欣赏:电镜下的花粉粒,请您欣赏:电镜下的花粉粒,请您欣赏:电镜下的花粉粒,请您欣赏:电镜下的花粉粒,请您欣赏:电镜下的花粉粒,

7、请您欣赏:电镜下的花粉粒,夹在花瓣中间的柳树花粉粒,请您欣赏:电镜下的花粉粒,照片中央的是南瓜花粉粒, 其下方是个微小斑点, 右侧是勿忘草的蓝色花粉.,请您欣赏:电镜下的花粉粒,灰色小颗粒是蒂氏荚蒾的花粉, 其中一个已开始长出管状结构。 黄色颗粒是另一种植物的花粉,请您欣赏:电镜下的花粉粒,问题讨论,1、若物象在左上方,要想移到视野中央,应怎样移动玻片标本? 2、若要将物体再放大,应怎么办? 3、放大倍数不同,看到的细胞个数与大小有什么不同? 4、观察和复原显微镜的正确步骤有哪些?,当堂练,1.将下列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的操作过程进行排序: 把装片放在载物台上,使标本正对通光孔从侧面注视物镜,转

8、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正对通光孔调节反光镜,左眼注视目镜,使视野明亮左眼注视目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练 习,1、取放显微镜时,正确的方法是一手,另一只手。,握镜臂,托住镜座,2、对光时要让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前端离载物台面需要保持cm的距离。,低,2,3、让显微镜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 ) A、镜筒 B、目镜 C、物镜 D、准焦螺旋,C,4、在视野中,标本物像偏向视野左上方,欲将其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装片移动的方向是( )A、左上方 B、左下方 C、右上方 D、右下方,A,D,6、实验完毕,把显微镜放入镜箱前,需把显微镜外表,再转动转换器,使两

9、个物镜呈字形偏到。,擦拭干净,八,前侧,7、对一些实验材料必须做成切片,其目的是要让观察的标本呈状,因为要使光线标本才能观察到。,8、当显微镜物镜由低倍换成高倍后,视野亮度比原来,此时可采用的方法一是换成反光镜,二是将 调大。,透明,暗,凹面,光圈,透过,9、观察同一材料的同一部位时,高倍物镜与低倍物镜相比,其( ) A、物像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B、物像小、视野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C、物像大、视野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D、物像大、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C,10、用显微镜观察某标本时,已知目镜的放大倍数为10,物镜的放大倍数为40,则物像的放大倍数为( ) A、长度、宽度均放大4

10、00 B、面积放大了400 C、长度或宽度均放大40 D、标本的体积放大400 ,A,11、某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发现视野中总有污物存在,移动玻片时污物不动;换上高倍物镜,污物仍存在,那么污物在( ) A、玻片上 B、物镜上 C、反光镜上 D、目镜上,D,C,当堂练,2.某同学使用显微镜对光时,依次将物镜、通光孔与目镜置于一条直线上,但仍未有清楚明亮的视野。试分析原因并说明改进措施。,1.在用显微镜观察时,视野中有一污点,移动装片和擦目镜镜头,污点都没被移去,那么污点肯定是在 ( ) A目镜上 B在装片上 C在反光镜上 D在物镜上,2.用低倍物镜观察印有“F”字样的薄纸片,视野中的字样是 ( ),3.下面是用显徽镜观察时的几个操作步骤,要把显徽镜视野下的标本从下图中的A转为B,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移动载玻片 调节光圈和反光镜 转动转换器 转动细准焦螺旋 转动粗准焦螺旋,AB CD,D,B,A,巩固练习,观察方位:先整体后局部,先宏观后微观,从外到内,从左到右等顺序。,观察方式:一般先用肉眼、再用放大镜、最后用显微镜观察。,移动玻片的方向,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