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文萃(15):—个国企中年与外企青年的对话

上传人:tang****xu6 文档编号:149683985 上传时间:2020-10-2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8.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文萃(15):—个国企中年与外企青年的对话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管理文萃(15):—个国企中年与外企青年的对话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管理文萃(15):—个国企中年与外企青年的对话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管理文萃(15):—个国企中年与外企青年的对话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管理文萃(15):—个国企中年与外企青年的对话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管理文萃(15):—个国企中年与外企青年的对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文萃(15):—个国企中年与外企青年的对话(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管理文萃(15):个国企中年与外企青年的对话 一个国企中年与外企青年的对话 雷静波那天我从深圳回广州,因为晚点,有点百无聊赖地等着。这时,一个青年向我走来:“你好,你也回广州啊?”他笑着问,像见到一位老朋友一样,很大方地与我聊天,他告诉我他姓施, 毕业于广州外语学院,5年间在可口可乐广东公司、P&G、微软等外企工作过。上了车,我们与其他乘客换了位置,继续聊。我在国企工作过15年,人到中年,所以对国企与外企的差异很有兴趣,这成了我们的主要话题。小施说在他的审美追求中,“没有陌生人”,见面就熟,畅所欲言。会议雷:我们开会前总要闲聊,因为总有人退到,要等人,那段时间总不能闷场吧,所以就东拉 西扯地聊

2、一些问题,家长里短的,或者说说哪个明星事。若是在平常,也没什么,但成了开 会的“热身”活动,就很不合适了。等到开会时,还有不少人刹不住车,心不在焉的。也有 不少人手里都拿着一本书或杂志,作勤奋状,其实是做好打发漫长而无聊的会议的准备。施:开会是件大事,外企开会的时间观念很强,退到是对别人时间的浪费,退到在大家看来是很丢人的事情。一到会场,每个人的面前都摆着一份会议议题计划, 知道今天会议的内容 是什么,每个人立即进入状态,思考怎样发言O雷:跑题是国企开会常有的问题,某某谈到一个话题,另一个人感兴趣,一插话,大家就兴 高采烈地讨论起来, 哪怕那个话题已经离题万里,不着边际了。开了半天会,没有什么

3、实际的效果,只觉得累,开了也是白开的会议, 令人深恶痛绝,其实我们都喜欢开有效率的会议。施:外企开会很干脆,严格按照事先安排的程序进行。在别人发言的时候,其他人一般不会插话,更不会扯到其他事情。每个人发言限时,5分钟或10分钟,不能说个没完,所以每个人发言都有一个谱,观点是什么,有什么根据,有什么实施方法。一目了然,简洁而有说 服力。这样就避免了会议开得又臭又长。在会议进行过程中,除了相关人士,闲人免进。也 不允许与会者手机响个不停,或借接电话或上洗手间之机,外出云游一番。雷:如果不是领导点名, 我们没有谁会很主动地发言,这个言不好发啊,谁也不想做那只先 唱歌的鸟,否则什么时候给毙了也不知道。

4、所以一般的情况是领导先“抛砖引玉”,也就是定调子。然后手下人都会围绕着这个调子走,八九不离十,错不到哪里去。当应和者众的时候,表面上是众言堂,实际上发出的都是高度统一的声音。施:开会的作用就是网聚人的力量,所以畅所欲言是很重要的。因此,我们开会采取头脑风暴的原则,要求每个人发言时把你所有的想法都一股脑倾吐出来,听者不要发表反对意见, 等到讲者发言结束后,其他人可以无拘无束地发表评论。在这个原则下,每个与会者都是主角,都有一个表现的机会,而每个人也是忠实的倾听者。这个互动的过程全面而彻底地刮起 精品文档了头脑风暴。出发点不是争论,而是共享,强调流畅的沟通,这样才能开一场好会。饭局雷:中国人对吃饭

5、情有独钟,同事间的聚会往往用饭局进行,而吃饭时又无酒不欢,极尽劝酒斗酒之能事,仿佛激情与智慧只有在酒酣耳热时,才能进发出来,使饭局成了一个战场, 太累人了。施:外企员工也有饭局聚会,但不频繁,因为公费吃饭的机会不多,更不会一哄而去。吃饭 时也不会使劲地劝酒,上班时太紧张,现在正好歇歇,品味美食,聊聊天,发发呆,他们吃 饭的状态有点小资。雷:在国企中,人们对请客吃饭习以为常,有客人上门,到了吃饭时间就齐刷刷地吃一餐, 约人谈生意也习惯到饭局上搞妥。在付账方式上,“与人方便,自己方便。”“我请别人就应该为他付账”,“人家请我应该他来付账”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施:在请客问题上,外国人采取务实的态度,

6、 记得一个刚从国营企业加入外企的年轻人,在 上班的头几天就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客户前来访问,他的新加坡经理和客户谈话一直到午后差不多一点钟,经理起身和客户说再见。 很容易看出客户脸上的不悦,而那位经理老兄却视而不见。年轻人问经理为什么不留下客户吃午餐,经理大为惊奇地说:“我为什么要请他吃饭?a们又没有签合同。”其实,这是一种“文化”。首先考虑自己的事情,中国人的看法 是“自私”,而西方人的看法是“诚实和实际”。中西员工在一起就餐时,我们都很习惯用AA制的方式来各付各的账,谁也不欠谁的,谁也不会吃亏,这样大家才轻松。福利雷:我们单位原来每逢员工生日,会发50元,说是给员工买蛋糕,后来不知什么原因

7、,就半年发一次,财务拿个表让你签名,然后给你50元,哦,别人还记得你 6月份生日,而这时已经是10月份了。我想这已经失去了初衷的意义了,会让当事人觉得只是做表面功夫没 有一点真心诚意。它的执行者是那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办公室人员。施:我们也有类似的福利,后勤人员直接买好蛋糕,突然给寿星一个惊喜,有时当事人都忘记了生日,面对这种礼遇会很感动, 尤其是对于一些技术人员,平时工作比较呆板理性,这 时也会感性起来。这有点作秀,但不会感到肉麻,这也有赖于两个很体贴很懂得调动情绪气氛的高手,他们是人力资源部人员,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为己任。计划性雷:我主张每个企业都要有自己的理念,有企业文化,有一套基本法,

8、让每一个入职的员工都能一目了然。但可惜的是,一个有二十多年历史的企业,却没有一本员工手册。记得有一个新员工问我企业的定位是什么时,我这个老员工不好意思地笑笑,我问谁去?这种模糊的管理让人找不着北,谈何实现目标,走对方向呢? 精品文档施:外企截然不同,规定与条例甚至让你目不暇接,新员工一报到就会收到一份员工手册, 在员工手册中,包括签(续)约、工作规范、权益,如衣服如何穿、部门之间如何沟通,有建 议如何向上级转达,如何投诉等。雷:我们也希望有工作计划,但很粗,没有长远性,空洞,实行起来就很难了,也无法有效 地检查。施:外企的计划性很强,公司有公司的规划,部门有部门的规划,一年有一年的计划,一个

9、月有一个月的计划, 一周有一周的计划, 甚至每天都有计划, 看上去很烦琐,但执行起来却 很清晰。当然这有一个可行性的问题,但不要紧,任何计划都没有完美的,只要完成70%就是成功了。当规划透明化,大家都知道目标,也明白完成的限期,努力有方向,边做还可 以边修正边完善,日子长了,就可以成为一种范本了。任何成就都是一天夭积累下来的,有人说麦当劳最值钱的就是那本规划书,这很有道理。我留意他们即使推销一种食品,都有一个范本,先问顾客是不是买这个,不买,再推销另一种,一二三点下来就完成整个过程了。这比那些没有规范性的各式各样的“游击推销”要来得有效。薪酬雷:我们无法清晰自己的工作量与薪酬如何挂钩的,比如加

10、班费是多少,出差有多少补贴, 都犹抱琵琶半遮面, 这样,员工积极性必然大打折扣, 企业管理尤其是薪酬制度处于黑箱作 业的状态,实际上是没有信心或者缺乏合理的提薪管道或者有不可告人的隐忧。当员工感觉到不被企业信任时,又怎能信任企业而更加投入呢?当一个人不明白自己的利益何在时,他会失去努力的动力,尽管这种动力不是惟一的,但也是至关重要的。施:在外企很清楚自己的薪水结构,它分三个部分,一是岗位工资,二是提成工资,根据你 的工作量进行提成,三是年末的分红,取决于企业的利润多少。这种分配形式兼顾了三个方 面,既有个人能力的评定, 又激励多劳多得,还有团体利益的捆绑。 这样,每个人都很努力, 同时有很强的

11、团队意识。表达雷:中国人是一个含蓄和谦虚的民族,习惯了给别人提意见一定要婉转,不然对方会不高兴。当被别人夸赞的时候,一般的回答是:“哪里哪里,我做得不好。”当问这个工作有人愿意承担吗?没有人会率先站出来,他们都在等别人的反应。施:有话直接说,这是西方人的沟通特点,他们会想,你不跟我说清楚,我怎么知道你的脑 子里在想什么?为什么你对我有意见要叫别人提出来而不是直接和我讲呢?你不信任我吗了 如果你说自己不行,他就可能认为你真的做得不好,而不认为你是在谦虚, 因为他们对夸赞的回答是“谢谢”。所以,在外企工作,要学会直截了当但不鲁莽地表达意见和提出问题, 不然就会损失很多机会,造成很多误会。雷:中国有

12、一句成语叫不耻下问,但事实上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怕丢面子,怕被对方看不起,这种心理障碍使我们常常不懂装懂,或者采用“鸵鸟”策略加以逃避。施:在外企,如果你工作中出现任何棘手的问题,除了自己要积极想办法去解决,也要让外方经理知道你的难处和曾付出的努力,只顾自己埋头苦干,不是与外方人员共事的明智方式。我有一位朋友,在一家外资的IT企业工作,上班第一天,项目经理把包括他在内的7个工程师召集到一起,简单说明了项目的内容与要求,然后每人分一块模块,要求半年之内各自完成设计。他坐到自己的工作台前, 拿着模块与说明书左看右瞧,不知从何下手,又不好意思问经理,直到下班前,他才忐忑不安地问经理应该怎样做。经理很

13、坦然,耐心地教他,看着经理胸有成竹的样子,他想:“他为什么早不告诉我呢?其实,经理是一个很随和的人,以后,他碰到不懂的问题就常去问经理。一个月后,他要答谢经理,请经理吃一顿饭门经理也不客气,几杯下肚,经理的话也多了,“我刚工作时,每天要问经理一百遍。”不懂就问,不问是你吃亏,这是外企人的风格。克服假想,不要让外方人员猜你是怎么想的,也不要去猜外方人员是怎么想的,而是直截了当问清楚对方的意图,并坦陈己见,这对中国员工来讲十分重要。 3 、通过活动,使学生养成博览群书的好 ,习惯。 B比率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不能测算出各因素的影响程度。V C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原材料费用与分配加工费用所用的完工

14、率都是一致的。X C采用直接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应考虑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情况。错 C产品的实际生产成本包括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V C成本报表是对外报告的会计报表。X C成本分析的首要程序是发现问题、分析原因。X C成本会计的对象是指成本核算。x C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一般应与基本方法结合使用而不单独使用。V C成本计算方法中的最基本的方法是分步法。XD当车间生产多种产品时,“废品损失”、“停工损失”的借方余额,月末均直接记入该产品的产品成本中。xD定额法是为了简化成本计算而采用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x F “废品损失”账户月末没有余额。VF废品损失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发现和入

15、库后发现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和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X F分步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各步骤之间要进行成本结转。(V)G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的产品,可不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错 G工资费用就是成本项目。 (X ) G归集在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最后均应分配计入产品成本中。对 J计算计时工资费用,应以考勤记录中的工作时间记录为依据。(V)J简化的分批法就是不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x )J简化分批法是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的方法。对 J加班加点工资既可能是直接计人费用,又可能是间接计人费用。V J接生产工艺过程的特点,工业企业的生产可分为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和单件生产三种,XK可修复废品是指技术上可以修复使用的废品。错 K可修复废品是指经过修理可以使用,而不管修复费用在经济上是否合算的废品。X P品种法只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的企业。X Q企业的制造费用一定要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X Q企业职工的医药费、医务部门、职工浴室等部门职工的工资,均应通过“应付工资”科目核算。X S生产车间耗用的材料,全部计入“直接材料”成本项目。X S适应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是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X )W完工产品费用等于月初在产品费用加本月生产费用减月末在产品费用。对 Y “预提费用”可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