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242《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课件(新人教必修3)

上传人:ahu****ng1 文档编号:149658111 上传时间:2020-10-28 格式:PPTX 页数:36 大小:1.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242《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课件(新人教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政治:242《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课件(新人教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政治:242《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课件(新人教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政治:242《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课件(新人教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政治:242《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课件(新人教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政治:242《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课件(新人教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242《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课件(新人教必修3)(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化在继承中发展,传统文化的继承,什么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特点,传统文化继承性的表现,正确继承传统文化,相对稳定性,鲜明民族性,传统习俗的继承 传统建筑的继承 传统文艺的继承 传统思想的继承,复习,意义 态度,徐悲鸿作为中国现代美术的奠基者,以画马著称于世。他擅长素描、油画、中国画,并把西方艺术手法融入到中国画中,创造了新颖而独特的风格。他的素描和油画则渗入了中国画的笔墨韵味,因此他的作品融古今中外技法于一炉,显示了极高的艺术技巧和广博的艺术修养,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典范,在我国美术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巨大作用。这种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手法发展了中国的绘画艺术,是对中国绘画艺术的

2、继承和发展。,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请同学们分析一下福娃是如何继承和体现传统文化并做到与时俱进的?,“福娃贝贝”传递的祝福是繁荣。在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鱼”和“水”的图案是繁荣与收获的象征,人们用“鲤鱼跳龙门”寓意事业有成和梦想的实现,“鱼”还蕴涵着吉庆有余、年年有余。贝贝的头部纹饰使用了中国新石器时代的鱼纹图案。贝贝温柔纯洁,是水上运动的高手,和奥林匹克五环中的蓝环相互辉映。,“福娃晶晶”是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带给人们欢乐。作为中国国宝,大熊猫深得世界人民的喜爱。晶晶来自广袤的森林,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他的头部纹饰源自宋瓷上的莲花瓣造型。晶晶憨厚乐观,充满力量,代表奥林

3、匹克五环中黑色的一环。,“福娃欢欢”是福娃中的大哥哥。他是一个火娃娃,象征奥林匹克圣火。欢欢是运动激情的化身,他将激情散播世界,传递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所到之处,洋溢着北京2008对世界的热情。欢欢的头部纹饰源自敦煌壁画中火焰的纹样。他性格外向奔放,熟稔各项球类运动,代表奥林匹克运动五环中红色的一环。,“福娃迎迎”是一只机敏灵活、驰骋如飞的藏羚羊,他来自中国辽阔的西部大地,将健康的美好祝福传向世界。迎迎是青藏高原特有的中国保护动物藏羚羊,是绿色奥运的展现。迎迎的头部纹饰融入了青藏高原和新疆等西部地区的装饰风格。他身手敏捷,是田径好手,代表奥林匹克五环中黄色的一环。,“福娃妮妮”来自

4、天空,是一只展翅飞翔的燕子,“燕”还代表燕京(古代北京的称谓),其造型创意来自北京传统的沙燕风筝。妮妮把春天和喜悦带给人们,飞过之处播撒“祝你好运”的美好祝福。天真无邪、欢快矫捷的妮妮将在体操比赛中闪亮登场,她代表奥林匹克五环中绿色的一环。,福娃代表了梦想以及中国人民的渴望。他们的原型和头饰蕴含着其与海洋、森林、火、大地和天空的联系,其形象设计应用了中国传统艺术的表现方式,展现了中国的灿烂文化。,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教育在文化传承中,文化在继承中发展,社会制度,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思想运动,科学技术,区别 联系,私塾,课堂教学,网络学习,在你看来,上述教育方式各有什么特点?对文化传承有哪

5、些影响?,私塾这种教育方式依靠老师对学生的教授,将自身知识传给学生,对文化传承起有一定的作用,但规模小,影响有限。 课堂教学这种教育方式,按学生的年龄和知识水平编班,以班为单位实施教学,教师按课程表上课;有统一和固定的教学内容,按规定的教学计划、大纲和教科书进行教学,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使学校成为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 网络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网络学习这种教育方式,实现真正的共享和社会化,打破了时空界限,扩大了教育规模;使文化传承的方式和手段发生了根本变革,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展。,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1)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

6、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2)教育通过对受教育者的“传道、授业、解惑”,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教育能够以浓缩的形式重演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走过的认识世界的过程,使人们在有限的学习生涯中获得既有的文化财富,“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从事文化创造。 (3)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不)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养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育在文化传承中所起的作用是 A、通过对受教育者的“传道、授业、解惑”,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 B、能以浓缩的形式重演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 C

7、、是人类文化传承的惟一有效形式 D、使人们在有限的学习生涯中获得既有 的文化财富,ABD,、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文化具有继承性 、不同思想文化在思想运动中相互激荡,促进文化的发展 、科学技术有力地推动着文化的进步,(单) 在春秋战国时期,儒、道、墨、法、诸家的思想观点既互相对立,展开激烈辩论,又是相互影响,相互汲取营养,促进我国古代学术文化的发展和繁荣,这说明( ),C,(单)我国已将“数字图书馆”纳入国家“863”计划和国家“十五”重点项目,大量的文化遗产已经转化成数字化形态。如古老的“北京人”已经有了宣传网页,“故宫文化遗产数字化应用研究”和“敦煌数字化虚拟洞窟”计划已经启动。这说明(

8、) A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B当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促进了文化的传播、继承和发展 C科学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 D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B,(单) 某中学校长在谈到中小学生德育教育时讲道,接纳国外有价值的思想,吸收他们的精华,但要以我为主,把我们国家优秀的传统文化继承下来,对我们自己的文化加以补充、加以修改,使我们更完善,这表明( ) A文化应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 B文化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C文化应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 D文化继承与发展既有区别,又联系,A,作业,课堂新坐标P39-40练习,邓小平题词,我们今天常常针对什么问题使用“实事求是”这个词?谈谈你的看法。,

9、看法:指在生活、工作、学习中,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从中引出其固有的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看课本43页材料,回答:,(一)、文化继承 与发展的关系,同 一 过 程 的 两 个 方 面,文化继承,文化发展,文化传承,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辩证关系,区别,继承,取精去糟,发展,推陈出新 革故鼎新,联 系,1、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2、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3在继承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继承是手段 ,发展是目的,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1)要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2)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谈一谈,对于我国古代的教育思想

10、,发展教育必须摆脱古代教育思想的影响,发展教育必须回归古代教育思想,你如何看待这两种观点的?,看课本44页材料:,探究提示:(1)观点一是片面的。认为我国古代教育思想有消极方面,应予以摆脱这些消极方面的影响是正确的。但我国古代教育思想中也有“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结合”的正确思想,对此我们应予以借鉴吸收,不能全部抛弃。,(2)观点二也是片面的。我国古代教育思想有许多合理成分,但也有不少消极成分,正确的做法是批判吸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不是全面回归古代教育思想。,(3)要批判地继承我国古代教育思想。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当前形势下,我们既要进行文化继承,又要实施文化创新。应如何看

11、待继承和发展的关() 继承和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对传统文化应辩证地继承 A、 B、 C、 D、,分析:根据题干的要求是让我们选出继承和发展的关系,而不是如何处理两者的关系。因此,不符合题意。正确选项是A。,辨析:对待传统文化,首先是继承,其次是发展。,(1)对待传统文化,既要继承,又要发展。 (2)继承传统文化,就是对传统文化的精华要肯定,要发扬。继承,并不是全盘接受。文化的发展,就是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当然也不是全盘否定传统文化(3)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并不是在继承之后才发展,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

12、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和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而不是先后两个过程。 (4)题目观点把继承与发展分为先后,是错误的。,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辩证关系观点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怎样做呢?(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启示:要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积极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汲取养分,在创造中继承,在推陈中出新,创造出既具有时代精神,又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 自觉成为文化的传承者和享用者。,简单说:批判地继承、取精去糟,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二)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决定性因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其它重要因素,科技进步,社会制度更替,思想运动,在半殖民

13、地半封建社会的旧中国,有帝国主义文化,这是反映当时帝国主义在政治上的经济上控制中国的殖民文化;又有封建文化,这是反映封建政治统治和经济剥削的腐朽文化。那时,这两种文化结成同盟,反对中国的新文化。新民主主义文化,是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文化性质根本不同的新文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文化获得了新发展。这段材料体现了 A、思想运动推动着文化的进步 B、社会心理使文化产生了内驱力 C、代表新的政治、经济力量的新社会制度、有力地促进文化的进步 D、科学技术重大发明和发现推动了文化的发展,C,社会制度,文化在本质上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14、而社会存在最根本的就是人们的经济、政治活动及其社会关系,因此,文化又是经济和政治的产物。社会制度的更替,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的,每当社会制度发生新旧更替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就会发生巨大变化,文化也会经历一个新的文化形态取代旧的文化形态的过程。代表新的政治、经济力量的新文化,通过反对代表旧的政治、经济力量的旧文化的斗争,有力地促进文化的进步。,社会制度的更替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材料: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的教育已经走向现代化,教师只凭着“一张嘴,一支粉笔”的传统教学方式将渐渐地离我们远去,现在我们都有了多媒体技术。学校使用电化教学,教学中通过用图象、声音、动画、多媒体影

15、片等多种方式向学生展示书本知识。课堂越来越生动、逼真、有趣了。,想一想: 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你能谈谈你的看法吗?,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科学技术的进步会对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自古以来,科学技术中每一项重大发现和发明都推动了人类社会的经济、文化的发展。例如,中国占代造纸术的发明,引起了书写材料的一场革命,使之成为交流思想、传播文化的强有力工具改变了人类历史的进程。,科技本身就是文化的内容,科技的进步就是文化的发展,材料1,纸张发明之后,中国迅速成为文明的中心、技术和文化的

16、主要捐献国。印刷时代的到来,则给社会文明的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印刷术传到了欧洲并迅速普及,它将文化从教会和贵族手中解放出来,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因为印刷术的催化而大放异,材料2:为了永久保存,并最大限度地使社会公众能享有文化遗产,我国已将“数字图书馆”纳入国家“863”计划和国家“十五”重点项目。大量的文化遗产转化成数字形态。如古老的“北京人”已经有了宣传网页,“故宫文化遗产数字化应有研究”和“敦煌数字化虚拟洞窟”计划已启动。,根据材料1、2,分析说明科技进步,尤其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传承文化能起到怎样的作用?,答案: (1)科学技术的每一项重大的发明和发现都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2)当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运用,使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和发展。,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从此,在中国共产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