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胃肠肝结构》

日度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9.40MB
约30页
文档ID:149636699
《胃肠肝结构》_第1页
1/30

胃的概况,特征:是消化管中最膨大的部分, 上连食管;下续十二指肠 容量:1500ml 功能:收纳食物; 分泌胃液(胃酸;胃蛋白酶等); 内分泌功能(胃泌素、生长抑素等) 胃的位置,位置:中等充盈时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 小部分位于腹上区 比邻:前邻肝、膈、肋弓和腹前壁; 后邻胰、横结肠、左肾和左肾上腺; 胃底邻膈和脾; 贲门在第11胸椎体的左侧; 幽门在第1腰椎体的右侧 胃的形态,形 态:空虚时呈管;充盈时呈球囊状 前 面:胃前壁 后 面:胃后壁 右上缘:胃小弯(胃角) 左下缘:胃大弯 入 口:贲门 出 口:幽门, 胃的分部,贲门部 胃底(胃穹隆) 胃体 幽门管 幽门部: 中间沟 幽门窦,, 胃壁的结构,层次结构:粘膜层、 粘膜下层、 肌层、 外膜层 解剖结构:胃皱襞、 胃道、 食管胃粘膜线、 幽门瓣、 幽门括约肌2 小肠的结构特点和生理作用,小肠的概况 十二指肠的形态特征 空肠与回肠的形态异同, 小肠的概况,起止:上连幽门;下续盲肠 长度:消化管中最长,成人平均长5-7米 分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 功能:是消化和吸收的重要器官,并具 有内分泌功能。

十二指肠的形态特征,位置:胃与空肠之间;腹腔上深部,包绕胰头 长度:25cm 分部:上部(3cm)、 降部(7-8cm)、 水平部(10cm)、 升部(2-3cm) 结构:十二指肠上曲、十二指肠球、 十二指肠下曲、十二指肠纵襞、 十二指肠大乳头(小乳头)、 十二指肠空肠曲 空肠与回肠形态异同,起止:起于十二指肠空肠曲,止于盲肠 系膜:均有肠系膜悬于腹后壁, 合称系膜小肠 缘: 系膜缘、独立缘 界限:不明显空肠和回肠的比较,3 大肠的形态学特点和生理功能,大肠的基本情况 大肠的位置与分布 盲肠的形态结构 阑尾的解剖特点 结肠的形态与结构 直肠和肛管的形态特点, 大肠的基本情况,位置:消化管末端;围绕于空回肠周围 长度:1.5m 结构特征:结肠袋、结肠带、肠脂垂 功能:吸收水份、维生素和无机盐;将食 物残渣派出体外 大肠的分部,盲肠 阑尾 升结肠 结肠 横结肠 降结肠 乙状结肠 直肠 肛管,, 盲肠的解剖结构,位置:右髂窝内;大肠的起始端 连接:下为盲端;上续升结肠、 左连回肠、左下连阑尾 长度:68cm 结构:回盲口、回盲瓣、阑尾开口 阑尾的解剖特点,形态:似蚯蚓,属盲肠一段肠管。

长度:68cm 位置:居右髂窝;根部连于盲肠, 尖端不固定 结构:阑尾系膜、阑尾根部体表 投影(mcburney点) 结肠的形态与特征,位置:介于盲肠与直肠之间的一段大肠 形态:呈“M”形包绕空、回肠周围 管径:由粗到细(62.5cm) 分部:升结肠(15cm)、横结肠(50cm)、 降结肠(20cm)、乙状结肠(45cm) 结构:结肠右曲(肝曲)、结肠左曲(脾曲) 直肠的形态特征,位 置:消化管位于盆腔下部一段 连 接:上在第3骶椎前起于乙状结肠;穿 盆隔移行为肛管 长 度:1014cm 弯 曲:矢状位骶曲、会阴曲 冠状位:右凸、左凸、右凸 结 构:直肠壶腹、直肠横襞(3条)肛管的形态特征,长度:34cm 连接:上在盆隔续于直肠;下终于肛门 结构:肛柱(610条)、肛辬、肛窦、 肛直肠线、齿状线(肛皮线)肛梳 (痔环)、白线(Hilton线)肛管的静脉分布,肛管的位置,4 肝脏的位置、形态与功能,肝脏解剖的概述 肝脏的形态与结构 肝脏的功能, 肝脏解剖的概述,位置:右季肋部、上腹部 大小:25156cm 色质:棕红色;柔软而脆弱 重量:男11541447g;女1029-1379g。

特点:最大的消化腺(最大腺体), 肝脏的形态结构,形态:不规则楔形 上面(膈面):镰状韧带(左右半肝)、裸区 下面(脏面):肝门、肝圆韧带裂、静脉韧带裂、 胆囊窝、腔静脉沟、第二肝门、左叶、右叶 方叶、尾状叶 前缘:胆囊切迹、肝圆韧带切迹 边缘:后缘、左缘、右缘肝脏的异常形态, 肝内胆道系统,肝固有动脉及分支 肝管及属支 门静脉及分支 肝静脉及属支,肝内管道分类,肝固有动脉 入肝管道 门静脉 左右肝管 出肝管道 左中右肝静脉,,, 肝胆系统的主要功能,制造胆汁 储存和浓缩胆汁 促进脂肪的消化吸收 参与脂类、蛋白质、糖类和维生素的代谢 药物与激素的转化与解毒 吞噬、防御及造血, 制造并分泌胆汁,日分泌量:600-1200ml;肝胆汁黄棕色,胆囊胆 汁色深 成分:有机成分为胆盐、胆色素、胆固醇、脂肪 酸、卵磷脂等;无机成分有钠、钾、钙、 氯和少量重金属等 储存和浓缩胆汁,胆囊容量:1560ml(35ml); 浓缩部位:胆囊壁重吸收水分; 浓缩能力:510倍; 电解质吸收:Na+主动转运;Cl-被动转运 胆汁的主要作用--脂肪的消化吸收,促进脂肪的消化:胆盐、卵磷脂、胆固醇乳化 脂肪颗粒裂解,增加脂肪酶的作用面积, 有利于脂肪的分解。

促进脂肪分解物的吸收:胆盐形成微胶粒,将 脂肪酸、甘油等结合成水溶性复合物,加 速了脂肪分解产物的吸收 胆汁的其它功能,促进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吸收; 防止胆固醇沉积; 胆红素、药物激素的转化与排泄; 参与脂类、蛋白质、糖类和维生素的代谢; 吞噬、防御及造血,。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