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口并发症护理》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9625586 上传时间:2020-10-28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造口并发症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造口并发症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造口并发症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造口并发症护理》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造口并发症护理》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造口并发症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造口并发症护理》(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结肠造口周围并发症及其护理,外一区 朱燕莉,2,学习目标,1、能正确叙述人工造口的分类和护理 2、掌握造口相关并发症及处理 3、能运用所学的知识,为结肠造口病人实施 健康教育,3,基本概念,1、定义:因治疗需要,把一段结肠肠管拉出腹腔,并将其开口缝合于腹壁切口上以排泄粪便,称为结肠造口,也称“造瘘”。 2、作用与意义: 腹部外科急症临时性治疗措施 腹部外科疾病根治的永久性治疗措施 既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需要,也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手段,4,造口分类,1、按用途分类 暂时性造口 永久性造口 2、按造口术式分类 单腔造口 襻式结肠造口 双腔式结肠造口 3、按造口解剖位置分类 胃造口、小肠造口(空肠

2、造口、回肠造口 )大肠造口(盲肠造口 升结肠造口 横结肠造口 降结肠造口 乙状结肠造口 ) 泌尿造口,5,6,7,有关造口方面的相关知识,1、理想的造口位置应具备以下特点: 患者能自我看见,便于自己护理 有足够平坦的位置粘贴造口袋 不会有渗漏情况 不影响生活习惯及正常活动 造口位置于腹直肌外侧(腹直肌有肌鞘固定,可减少造口旁疝、脱垂等并发症),8,有关造口方面的相关知识,2、造口评估与观察 1、造口的活力 造口活力是根据造口的颜色和外形来判断 (一)颜色 正常:鲜红或粉红色,平滑且湿润 苍白:贫血 , 暗红或淡紫色:缺血 (二)外形:水肿是术后正常现象,一般6-8周逐渐消退 (三)造口高度:理

3、想高度为1-2cm,可记录为平坦、回缩、突出后脱垂 (四)造口形状及大小、测量:可记录为圆形、椭圆形、不规则形, 圆形造口的测量方法为:测量直径,椭圆形:测量最宽最窄,不规则:图形、描模 (五)造口位置:记录可用右上腹、左上腹、左下腹、伤口正中或脐部来描述,9,有关造口方面的相关知识,3、皮肤粘膜缝线的评估 造口皮肤粘膜是否分离 ,感染,皮肤对缝线材料敏感,造口缝线拆线时间为术后7-10天 4、造口周围皮肤的评估 皮肤损伤表现为:红斑、糜烂、皮疹、水泡 5、观察造口排气情况 造口有气体排出肠造口术后观察肠道功能恢复的最主要指征 术后早期不能使用有碳片的造口袋,10,造口常见的并发症及护理,1、

4、肠造口水肿 通常发生于手术后早期,造口显示肿胀、绷紧 处理:轻微 不用处理 重度 高渗盐水湿敷注意造口袋的剪裁技巧 后期出现造口水肿,大多发生在癌症晚期病人出现全身水肿时 处理:使用大容量造口袋,宜使用一件式造口袋,注意造口袋的剪裁技巧 2、造口出血 临床症状 造口流出血液,从造口袋收集到鲜红色便血,如大出血,量可较多 原因 手术时止血不足:术后早期出血可能是肠系膜小动脉未结扎或结 扎线脱落 患者有凝血障碍 渗血多源于肠造口粘膜与皮肤连接处的毛细血管及小静脉 后期出现大出血,应检查消化道疾病引起,11,造口常见的并发症及护理,2、造口出血 处理 查找出血原因 密切观察出血的量、颜色、并做好记录

5、与交班。 止血 检查凝血功能情况 大量出血需如手术室手术或输血 3、造口缺血坏死 如造口粘膜暗红色后紫色,甚至黑色,失去光泽时,要警惕造口坏死,是肠造口早期最严重的早期并发症,发生在24-48小时内,后期由于造口底盘裁剪过小或坚硬也会导致坏死 处理 去除剂避免一切可能加重造口坏死的因素 心理护理 重新选择造口袋 逐步清除脱落的坏死组织,若是全层肠壁缺血(完全缺血坏死)则需要手术切除,12,造口缺血坏死,正常造口,坏死造口,13,造口出血,14,造口常见的并发症及护理,3、造口黏膜皮肤分离 皮肤粘膜分离是指肠造口处粘膜与腹壁皮肤的缝合处分离,常发生在造口手术早期 主要原因:组织愈合差:造口局部缺

6、血坏死,肠造口粘膜缝线脱落 肠造口处粘膜与腹壁皮肤的缝合处感染,形成脓肿 处理:用棉签探查皮肤粘膜分离创口的深度 分离较浅者:使用0.9%NS将分离处彻底冲洗干净,抹干,使用海藻类敷料或撤亲水性敷料类粉剂,用防漏膏/防漏条/保护皮遮挡,使用一件式造口袋,每2天更换造口袋。有渗漏随时更换 分离较深者:使用0.9%NS将分离处彻底冲洗干净,抹干,填晒高吸收性敷料,如:海藻类敷料或亲水性纤维敷料类敷料用防漏膏/防漏条/保护皮遮挡,使用二件式造口袋,每天更换造口袋。有渗漏随时更换 禁食,以减小排泄物分泌 营养补充,如TPN 抗感染治疗,15,造口皮肤粘膜分离,16,造口常见的并发症及护理,4、造口回缩

7、 回缩是造口内陷低于皮肤表层,容易引起渗漏,导致造口周围皮肤损伤和病者情绪干扰 主要原因:肠游离不充分,产生牵拉力,肠系膜过短,造口周边缝线固定 不足或过早脱落,造口周边愈合不良,引致疤痕组织形成,袢式造口的支架管过早除去,体重急剧增加 护理措施: 非严重病例选用凸面用品 乙状结肠造口皮肤有持续损伤者,可考虑结肠造口灌洗 皮肤有损伤者,可用皮肤保护粉或无痛保护膜 减体重 严重病例可能需要手术治疗,17,造 口 回 缩,18,造口常见的并发症及护理,5、造口脱垂 肠管由造口内向外翻出来,可由数厘米至1020厘米 造口脱垂既可发生于单腔造口,也可发生于袢式造口:既可发生于结肠造口,也可发生于回肠造

8、口和泌尿造口。 多发生于袢式造口,脱出的部分往往为造口的远程肠袢。 主要原因:肠管固定于腹壁不牢,腹壁肌层开口过大,腹压增高,腹部机头软弱,造口脱垂 处理:正确尺寸的造口,袋可容纳脱垂造口,选用一件装造口袋,选用较软护肤胶指导避免增加腹压的运动,指导患者正确量度造口及贴袋步骤,减小更换造口袋,不宜选用两件式造口袋,指导患者肠梗阻、肠坏死等病症病状。严重者需要手术治疗。,19,造 口 脱 垂,20,造口常见的并发症及护理,6、造 口 狭 窄 原因:术后瘢痕挛缩所致,可有停止排便、排气等症状,常与造口回缩有关 处理 :手指扩“肛”造口 (轻症)一般肠造口术后2-3天开始,食指戴手套,涂润滑剂,轻轻

9、插入造瘘口2-3cm, 停留5-10分钟, 注意手指插入后不应做旋转, 以免造口黏膜出血,每天1次, 避免暴力。 定期灌肠(轻症). 外科手术治疗 (严重),21,造 口 狭 窄,22,造口常见的并发症及护理,7、造口旁疝 原因:同肠造口技术有关,如造口腹壁孔开的太大,腹膜同造口管间的间隙缝合不严密,腹壁薄弱,合并慢性腹内压增高的疾病,长期便秘 处理:减轻腹压,术后6-8周应避免提举重物减轻腹压 如咳嗽时用手按压造口部位 使用特制的疝带,不宜结肠灌洗 必要时考虑手术治疗,,23,造 口 旁 疝,24,造口周围并发症及其护理,1、粪水性皮炎 由于造口排泄物持续刺激造口周围皮肤引起表皮脱落所致,是

10、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原因:造口位置差(造口在伤口正中),回肠造口形成没有一个适当的乳头突起,造口回缩,皮肤皱褶造成的溢漏,造口周围有凹陷 自我护理技巧问题:清洁不彻底,皮肤干爽,造口袋底盘开口剪裁过大,造口袋的粘贴技巧没掌握。造口袋过久没更换,造口袋过份胀满 处理:分析原因,去除原因,加强造口护理技术训练,重新指导病人正确的粘贴技术,加强营养,25,造口周围并发症及其护理,2、过敏性皮炎 对造口袋粘贴部位过敏,对整个造口袋过敏 处理 询问过敏史 若过敏严重及原因不明,可能需做Patch实验 更换另一系列造口用品 外用类固醇药物,QD或BID ,涂药10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干后贴袋 情况不改善,

11、可能需要有皮肤科医生诊治,26,造口周围皮肤皮炎,造口周围粪水性皮炎,27,造口周围并发症及其护理,3、机械性创伤 可引起皮肤红、损伤及疼痛,皮肤红损,不规则形状 原因:不恰当一处造口袋:因撕离造口袋是过急或过分用力,引致皮肤表层被撕开 持续频密更换造口袋,创伤位置未及愈合 不恰当造口用品选择/更换造口袋过于频繁 不恰当清洗造口周围皮肤 弱皮肤 处理措施 恰当移除造口袋技巧重新评估病者换袋技巧 轻柔清洗造口周围皮肤撕离造口袋或清洗造口周围皮肤时,动作要轻 恰当造口用品选择使用粘连性较轻底盘,或全猪油膏底盘 更换造口袋恰当频次/减少频次 应用保护红损皮肤用品:皮肤保护粉,水胶体 减去粘贴胶纸部分

12、,+/-造口袋腰带 保护红损皮肤:保护粉,水胶体 避免重复受伤,让创伤创面愈合,28,撕脱性皮炎,29,造口周围并发症及其护理,4、脐周静脉曲张 造口周围皮肤呈紫蓝色 主要原因:肝硬化、门脉高压病人有肠粘膜下静脉曲张 处理 撕下造口袋及清洗造口时动作要轻 避免不需要的粘贴物品及坚硬底盘 减少更换底盘次数 止血处理,30,造口周围并发症及其护理,5、增生 由于表皮细胞长期接触渗出物引致表皮层增厚 增厚部分表现:为不规则或可能突出于皮肤几毫米以上,有时会很痛 色素沉着,呈深棕色,灰黑色或灰白色 有时会很痛楚及损伤后渗血 常见原因是皮肤长期暴露于排泄物中 造口袋尺寸不合:可能由于底盘开口尺寸过大,引致皮肤外露,经常接触排泄物所致 排泄物渗漏 处理: 评估病者换袋技巧 裁剪的底盘开口尺寸正确 评估其他引致渗漏的原因 增生部分可尝试用凸面底盘将之压平 损伤部位可用皮肤保护粉 若增生严重,影响造口袋粘贴及持续有痛楚,可能需要手术治疗,31,术后早期造口袋的选用原则 康复指导 出院随访,32,谢谢聆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