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市、崇左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上传人:浅*** 文档编号:149625159 上传时间:2020-10-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钦州市、崇左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广西钦州市、崇左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西钦州市、崇左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钦州市、崇左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钦州市崇左市2021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24.考古发现西周时期的一些异族贵族群体的墓葬同西周贵族墓葬相比,墓地在墓向、墓葬形制、葬式以及殉葬习俗等方面存在较多相似之处。这表明当时( )A.官僚制度已经形成 B.分封制度促进政权建设C.宗法制度遭到破坏 D.礼乐制度影响社会生活25.据记载:“隋代二君三十七年,寺有三干九百八十五所,度僧尼二十三万六千二百人,译经八十二部。”这一局面( )A.表明隋代专制统治削弱 B.有利于传统文化多元化C.导致儒学占据统治地位 D.促使中华文化广泛外传26.元世祖时期、政府将北方一些农户为生产互助而自发组成的“锄社”加以推广,并规定:

2、凡民户五十家为一社.社长由“高年晓农事者”担任;一边立本牌,上书某社某人,“社长以时点视劝诫”;社中疾病凶丧之家、由众人合力相助;一社内如受灾民户较多,则“两社助之”。这说明“锄社”( )A.管理职能多样化 B.是游牧经济的真实体现C.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 D.是全国性耕作互助组织27.康熙帝曾发布“容教令”,认为西洋传教士“仰蒜圣化”劳绩甚多”“无违法之事”,其传教活动“不必禁止”。康熙晚年要求传教士尊重中国人敬天.祭祖、祀孔的习俗,否则不得传教。材料说明( )A.西方文化已被完仝接受 B.康熙帝思想保守落后C.政治利益决定文化政策 D.康熙帝实行文化专制28.鸦片战争后,林则徐认识到,“洋面

3、水战,系英夷长技”必须“另制坚厚战船,以资制胜”。主张建立“船炮水军”,“以为海疆久远之谋”。这反映了( )A.海防和塞防之争已有定论 B.统治者放弃了天朝上国思想.C.中国近代海防思想的萌芽 D.中国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29.下面是民国初年一学者笔下描述的“中国”与“西方”的一些特征的对比。这些对比A.真实再现了中西方社会状况 B.引起工人运动高涨C,直接导致了新文化运动爆发 D.具有绝对化的倾向30.据统计,1927年11月后,中共中央各类文献中频繁出现“割据”一词,如;“暴动割据”“农民割据”“农村割据”“割据局面”制据地带”“割据区域”等。这说明当时中共中央( )A.反思城市中心道路

4、B.被迫实行战略转移C.固守原有革命道路 D,主张工人和农民结盟31.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承认一切土地所有者自山经营、买卖及出租土地的权利;1953年开始农业合作化,1956年全国基本完成农业集体化。这些措施都( )A.推动生产资料所有制变化 B,促进了农村生产力发展C.践行了过渡时期总路线 D,不利于国民经济健康发展32.十二铜表法规定,“如果一个人欺诈他人财物,则需付双倍赔款”。这说明罗马法( )A.维护公平正义 B,保护社会契约 C.注重诚信理念 D.主张抑强扶弱33.15世纪中期,德国人古滕贝格发明了一种可以成批浇铸字模的手工浇铸机,用活字与机械来印制书籍,并建立了印刷

5、厂。他的发明很快得到推广,到1500年德国约有60多个城市有印刷厂,欧洲已有上千家印刷厂。这反映出当时( )A.欧洲深受中国科技影响 B.科学与技术实现紧密结合C.政治运动推动经济发展 D.社会需求助力科技活跃34. 1871年德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63.9%。1910 年德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40%,城镇人口占60%。导致德国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德国阶级矛盾尖锐 B.工业革命推动德国农村改革C.德国工业发展迟缓 D.市场统一推动德国城镇化35.苏联没能发明与传播彩色电视机或微波炉,这或许可以被原谅。但是,并不是所有消费社会的产品都具有复杂的技术。整个“冷战”时期最为让人难以理

6、解的事情,或许就是为什么苏联生产不出一条象样的牛仔裤。这表明:( )A.西方阵营的封锁导致苏联技术落后 B.美苏冷战扩展到经济领域C.苏联经济体制制约了经济均衡发展 D.苏联经济改革未取得成效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 据统计,20世纪 30年代全国从事乡村建设工作的团体和机构有600多个,先后设立的各种实验区有1000多处。这些团体和机构,性质不一,情况复杂,然而随着工作的进展,乡村建设运动对农村问题的关注由点到面,基本上都包含政治改革、文化教育、科技改良和推广、卫生保健、组织合作社、移风易俗、自卫保安等内容,最终成效不大。摘编自彭大鹏(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乡村建设运动

7、简要回顾材料二 1933年5月 12日在农业调整法通过时,农业部长华莱士表示,美国“自由的个人主义时代”已经结束,“唯一可以达成长期生产控制的方法,乃是农民们自己组织起来,联合起来进行努力。”他还动用政府力量,引导农业生产者与农产品加工者之间签订“市场协议,使他们在最低限度价格、供求总量等方面达成协议。后来,在他的活动下又争取通过了土壤保持与作物调配法农业信货法&农场抵押法农作物贷款法)等法律,以加强对农民的政策支持。他还建立农业“常平仓”制度,即政府储备粮食以调节粮价。从1932年至1939年,英国农业基本恢复起来,农民的处境得到根本性的好转。摘编自王丽.张婵等论罗斯福的及农业政策(1)根据

8、材料-并绪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30年代中国乡村建设运动兴起的背景,并概括其意义。(12 分)(2)根据材料二排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32年至1939年美国农业好转的原因。(10分)(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乡村振兴的认识。(3分)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材料 所谓得失,即根据其实际利舞而判定。而所谓利弊,则指其在当时所发生的实际影响而觉出。因此要讲某一代的制度得失,必须知道在此制度实施时期之有关各方意见之反映。这些意见,才是评判该项制度之利弊得失的真凭据与真意见。此种意见,我将称之日“历史意见”。历史意见,指的是在那制度实施时代的人们所切身感受而发出的意

9、见。这些意见,比较真实而客观。待时代隔得久了,该项制度早已消失不存在,而后代人单凭后代人自已所处的环境和需要来批评历史,上已往的各项制度,那只能说是一种“时代意见”。时代意见并非是全不合真理,但我们不该单凭时代意见来抹杀已往的历史意见。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45. 历史一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材料 710 年,唐睿宗李旦登基,改年号为“景云”。其时,吐蕃、突厥、契丹等与唐关系紧张,以前采取的临时任命将领率兵出征的办法,已难以应对边境危机。景云二年。唐朝派出河西节度使,寡集

10、军队,驻守河西走廊,“自此始有节度之号”。同年,改变以前朝延临时遗使分“道”巡察地方的办法,设置十三道按察使。驻地相对固定,大多由所在地行政长宫兼任,代表朝延到举、处理所在道的州县官员违法乱纪行为,“风俗一变”。712 年。唐玄宗正式即位,随后十余年间,节度使制度在边境地区广泛推行,十三道增为十五道。这些制度成为“开元盛世”的重要保证,也给唐玄宗晚年的政治动荡埋下了隐患。摘编自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等(1)根据材料,概括唐化景云年间改革的背景。(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景云年间改革的积极意义。(9分)46. 历史一选修 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材料 由于地缘政治

11、的冲突,日俄在近代曾多次开战。1939 年5月,日本关东军决定在诺门坎一带发动进攻。作为下步侵略苏联远东地区的跳板,进而实现蓄谋已久的“北进计划”。日“满”骑兵部队在坦克、装甲本、地面兵、航空兵配合下,向外蒙第24国境警备队发起进攻。日本陆航的5架轻型轰炸机向蒙军投下64颗炸弹,并用机枪低空扫射,造成蒙军约50人伤亡。在日“满”军协同进攻下。蒙军被迫放弃哈拉哈河西岸。.5月21日,蒙军发动反攻,共调集了精兵4个团、装甲汽车2个营、炮兵2个连。驻扎在乌兰巴托的苏联红军第5特别司令部在得到日军出动了飞机、装甲车辆参战的情报后,也派出了包括工兵、坦克部队在内的苏军帮助蒙军作战。苏蒙军紧密配合,很快便

12、夺回了此前被日军占领的阵地。.双方最终于9月16日停火,苏蒙军以.60000 人伤亡的代价歼灭60 000日军。诺门坎战役虽然只是在亚洲爆发的局部战争,但该战役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巨大。摘编自诺门坎战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诺门坎战役爆发的背景。(9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诺门坎战役对二战的意义。(6分)47.历史一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材料 于成龙(1617- -1684),明崇祯十二年中“副榜贡生”,清顺治十八年进入官场,历任广西罗城知县、四川合州知州、湖广黄州府同知、湖广武昌知府、湖广黄州知府、湖广下江防道、福建按察使、福建布政使、直隶巡抚、两

13、江总督。广西任县令期间,每天召吏民来“从容问所苦”,宣谕朝廷慰抚之意。康熙六年,提升于成龙任四川合州知府。到任后,立即着手整顿经济,招集百姓开垦荒芜土地,由当地官府贷给种子和耕牛。迅速恢复生产。康熙十三年再调任武昌知府,配合朝廷参加平定三藩之乱。他以“招抚”为方针,查清事件原委后,发出安民告示,使绝大多数协从百姓归家,事态很快趋于缓和。“福建”任内,在他主持之下,解除千余名百姓“通海”罪名,使其免遭屠戮而获释。此外,还纠正官僚、势豪贿通学政、科考中舞弊之风。于成龙日常食用极为简陋,“日食粗粝”,“佐以青菜”。他面对江南习俗侈丽,讲究吃穿玩乐的风气,率先示范,大力倡导节俭。于成龙为官以廉能著称,

14、平生三次被举为“卓异”,被康熙皇帝誉为“天下廉吏第一”“古今廉吏第一”。卒后谥为“清端”。深受广大百姓爱戴和朝野人士敬重。其事迹在后世广为传颂。(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于成龙的主要政绩。(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于成龙的从政经历对后世官员有何启示。(9分)24. 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墓葬形制、葬式等制度属于礼乐制度,材料“异族贵族群体的墓葬同西周贵族墓葬相.存在较多相似之处”反映了西周异族受到礼乐制度文化的影响,故D正确。官僚制度形成于秦朝,故A排除;材料未涉及政权建设的信息,故B排除;材料无法体现宗法制遭到破坏,故C排除。)25. B(材料表明,佛教在隋代得到扶持,出现繁荣和发展局面,佛教的传播、佛经的译介,使传统文化得以丰富,这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多元化,故答案为B项。材料不能说明隋代专制统治削弱,排除A项;儒学自汉朝就确立为正统思想,占据统治地位,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中华文化广泛外传的信息,排除D项。)26. A(由材料“自发组成的”“凡民户五十家为- -社”“社中疾病凶丧之家,由众人合力相助;一社内如受灾民户较多,则两社助之”可知,锄社是北方农民自发的耕作互助组织,具有生产和生活的管理职能,故选A项。锄社是农民自发的耕作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