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几点尝试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4960806 上传时间:2017-11-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几点尝试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几点尝试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几点尝试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几点尝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几点尝试(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几点尝试灵口镇庙湾小学 何盈珍“问题意识”是指在一定的情境中,善于发现问题,并驱动其运用已有知识积极探究问题的心理状态。它是“问题解决”的前提和条件。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是造就创新型人才的启动器。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结合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认知规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提高学生质疑问难能力呢? 一、转变教学观念,把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放在教学的首位 树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教育观念,是知识经济发展和世界全球化进程对教育提出的新课题。小学数学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数学课程

2、的一切都要围绕学生的发展展开,所以学生是当然的“主人”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必须把学生推到主体位置。首先要从思想上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师生在课堂上的角色。教师要从一个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要从教室空间支配者的权威地位,向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转换。教师要能与学生平等交往,相信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创造潜能以及好奇心所引发的“问题”潜力,正确看待每个学生的提问。教师也要学会倾听,敢于用实事求是的态度面对学生的提问,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异想天开,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勇于提出各种新奇的数学问题,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差异。要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学要“以

3、知识为本”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 , “以教学生学会”转向“教学生会学” ,把课堂当成师生生命价值的构成部分。 二、提供有“生命”的材料,激活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 有“生命”的材料是指教学内容应是现实的、有价值的,它具有新颖性、探究性等特征。 新课标提倡“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有价值的数学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要学有用的数学,学生有了学习欲望,才能投入地学。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走出小教室,联系生活实际,吸收并引进与现代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数学信息资料来重组教材。例如:在上数学与购物一课时,我围绕 “今天我当家”这样一个小主题,根据当家必须买菜、做饭、打扫卫生等具体事情,结合钱、时间、如何安排等

4、具体情况,设计了一系列的数学应用题,如要如何统筹安排买菜做饭的时间、买菜的时候用同样的钱可以买哪些不同的菜。这样就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题目,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生活中,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提高学生用数学思想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创设问题情境,增强学生的数学质疑主动性 新课标强调,重视“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体验到数学问题就在自己身边,就在自己的生活中。并在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到数学的价值和数

5、学的作用。三、挖掘有数学的生活因素,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数学教材中的问题多是经过简单化或数学化了的问题,为了使学生更好的了解数学的思考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必须善于发现和挖掘生活中的一些具有发散性和趣味性的问题。如:在进行年、月、日教学后,可以出这样一道思考题:爸爸去外地出差了,王玲在家一天天的数日子,等着他快点回来,两个月后,爸爸回来了,猜猜王玲一共数了多少天?这里要结合生活实际,考虑到邻近两个月有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答案也是多样化。这样可以让学生从生活中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解题的技巧,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促进学生认知发展和学会学习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初步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举措,只有让学生形成强烈的问题意识,才能促使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从而发展学生思维,增强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