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青青《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教后反思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14960635 上传时间:2017-11-0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5.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郭青青《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教后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郭青青《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教后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郭青青《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教后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郭青青《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教后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郭青青《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教后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郭青青《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教后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郭青青《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教后反思(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语文课堂,我与学生共成长!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教后反思三迪小学 郭青青首先,我想说,此次短暂而又漫长的语文组“同课异构”活动,让我与学生共成长!说它短暂,是因为从知道内容到讲课结束,约一周时间;说它漫长,是因为在这一周里里,我的内心经历了紧张、投入到轻松的复杂过程。“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意思是说,学习之后方会知道知识不足,教学之后才会知道知识困乏;然后能自我上进,所以说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回顾大约一周时间的磨课历程,感觉自己收获颇多,谨以感受最深“一点认识、五种做法、一个努力方向”与各位领导、老师分享。一、 【一个认识】文本解读

2、教师要做文本的知音。当确定讲课内容的那一瞬间,我的大脑出现了短暂的空白我不熟悉徐霞客,如何引导学生熟悉、喜欢徐霞客呢?我陷入了迷茫中,可时间紧,任务重,我一遍遍地朗读课文我先以一般读者的身份读,接着我又以学生的身份读,最后我才以教师的身份读。正如古人说的那样,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渐渐地,徐霞客这个人物在我大脑中明晰起来。之后我又翻看了教师用书 ,上网查阅了有关徐霞客的资料,慢慢地,对这个“肩荷一袱【f】背,手挟2一油伞,足踏天下半”的“天下第一奇人”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一)解读课文:1、主要内容:阅读大地的徐霞客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十单元的第一篇主体课文,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文中主

3、要围绕徐霞客这个“奇人”所经历的“奇事” ,最后写成“奇书”的这条主线展开,歌颂了徐霞客淡泊名利,不避艰险,锲而不舍,求真求实的科学研究精神,形成了不朽杰作徐霞客游记 ,赞扬了他为祖国旅行考察事业奉献一生的功绩。2、课文结构:本文共 7 个自然段,900 多字,全文按“总分总”的顺序,结构清晰,紧扣一个“奇”字完成全文。3、写作特色:课文内容真实,感召了强,文词优美,简洁质朴,文中运用了大量的的四字词语,如:卓尔不群、求真求实、锲而不舍、千辛万苦、不避艰险等,使文章平添几分气势。而文中大量修辞手法的运用,如引用、排比、夸张、对比,以及列数字这一说明方法的运用,不仅具有一定的说服力,而且使文章增

4、添了几分柔美,读起来朗朗上口,韵味无穷,具有极高的激励性和感召力,是一篇值得高年级学生品读和学习的好文章。(二)解读人物:1、奇人。3(1)不追求功名 卓尔不群。在“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的封建科举时代,徐霞客却淡薄名利,卓尔不群,不追求功名利禄,他只“埋头于书经之中” , “醉心于古今史籍及地志、山海图经的收集和研究”他特立独行, “游历探险” 、 “描述自然”是我国旅游协作的先驱。(2)立雄心大志 走遍天下。他发现记录古经史籍及地志山海图经的书籍很少,并且记述简略,而且还有很多的错误地方,于是他 “立下雄心大志,要走遍天下,亲自考察” ,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来证明“时间出真知

5、”的道理。2、奇举。(1)历千辛万苦 不避艰险。徐霞客“日间攀险峰,涉危涧” 。 “荒野露宿”, ”“栖身洞穴” 。当时,没有火车、汽车、飞机,甚至“许多地方连道路也没有”多数行程徒步完成,当时“明朝末年治安又不好,盗匪横行” ,断财物、失同伴、遇盗匪,其中艰难可想而知,从未动摇,30 年间,行程九万里,他天天坚持日间跋涉、夜里笔耕,从不间断, “就是再疲劳,也一定要记录下当天的见闻”(2)求真求实 锲而不舍。为了实现他的雄心大志,遇到再大的困难,也从未动摇,正是凭着这种坚定地信念和超凡的毅力,锲而不舍,求真求实的科研精神,他获得了先人不曾获得的考察资料。文中列举了他历经种种那4个困难“证明了

6、长江的源头不是泯江而是金沙江”事例,在第 5 自然段还列举了两个小故事,对他的这种求着求实的科学品质作了具体的说明。3、奇书。(1)科学价值。他的考察“经过现代地理学家的实际勘探,证明他的观察和描述非常准确” ,是一份很有价值的科学文献” 。(2)文学价值。徐霞客游记 “详实生动”,“写山写水,能融入深刻的感情”是我国篇幅最为浩繁的游记之一,也是世界文学中的鸿篇巨制。(三)解读作者:每一篇文章,都饱含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主观意识,主观愿望,因此,引导学生阅读时,应该融入作者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与作者做到心心相通,领悟作者表达的愿望和意图,加强对文本的理解,本篇课文,字里行间无不表相处作者对徐霞客

7、的崇敬、赞美、爱戴之情,如“没有火车,没有汽车,没有飞机,他去的地方连道路也没有, ”“盗匪横行” “长途旅行是非常艰苦和非常危险的”这些句子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当时徐霞客所处环境的的担忧和怜惜。再如徐霞客是明朝末年的一位奇人” ,这句说明了作者无比崇敬之情,对于文中这些句子,让学生读,读出其中的感情,读出作者的所要表达的感情。同时,文中是“我们去旅行”主体单元中期中的一课,也表达5了作者希望同学们多去爱自然中走走,在大自然中我们也能学习到知识,同时,也要多观察,多做笔记,遇到困难不要退缩,学习徐霞客锲而不舍,求真务实的精神。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明白作者的意图。二、 【五种做法】教学要点。1、

8、简化头绪,创设有价值的问题。本节课教学中,我由单元主题切入,紧接着复习导入、概括课文,根据学生的发展规律,落实了概括能力的培养,有效地把书“读薄”同时,加强语文知识的训练。继而,借学生之口扣住了中心句,引出“奇人” 、 “奇书” ,提出了有一定的难度,又具有一定探究和讨论价值和开放性的问题:“徐霞客是一位奇人,写出了徐霞客游记这本千古奇书。他人“奇”在哪里?书“奇”在哪里呢?”,围绕这条主线索层层展开,原本复杂的课文简单化,让学生快速理清思路,理解文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和人物精神。2、领悟方法,合作学习。本课中,我接着引导学生运用“学法导航”自主学习,给予学生充分地“独学” 、 “对学” 、

9、“群学”时间。使学生主动地与文本对话,主动地去探寻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情感。这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内容到中心、由外在到内心的过程,使学生积极地去思考、去表达,迸发了智慧,同时情感受到了熏陶。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文本之间进行了这样的对话,学生自然融入其中,做到了以情激趣,以趣诱知,情知和谐。6【学法导航】自读自悟(独 学):(1)快速阅读,勾画重点词句【“”“”】;(2)静心品读,批注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同桌合作(对 学): 师徒交流、共同进步。12 人小组(群学/小展示):组长引领,组员大胆发言、积极评价、感情朗读。全班汇报(群学/大展示):(1)踊跃发言,认真倾听,积极评价与补充;(2

10、)结合查到的资料和自己的理解,丰富答案内容。3、追寻“语文味” 。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不仅仅只是为了了解徐霞客这个人物,感受他的品行,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在了解人物、感受品行的同时,进行字、词、句、段、篇和听、说、读、写的语文综合训练。在这节课中,我力求从以下几方面凸显“语文味”:1、词句结合,理解课文。词语和句子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作者的情感是通过关键词语表达的,往往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文中有大量描写徐霞客的优美句段和四字词语,(1)我指导学生运用“找重点句抓重点词谈自己感受”这一学法独学。(2)重点词语的理解运用了各种不同的方式。如“卓尔不群” ,通过对比来理解;“醉心” ,联系

11、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来理解;“九万里” “三十年”通过化抽象为具体来理解;“锲而不舍” ,运用名言加深理解;课题中的“阅读”通过到文中找相关词语来理解等,形式多样,落到实处。 72、语言渲染,激发学生情感。教师要善于运用语言进行情境渲染。形式多样的朗读训练为学生“潜心会文本”提供了保证。如:开课时的齐声朗读、思考问题时的默读、感悟文本时的师生接读、感情升华时的男女生赛读、齐读等,都给了学生充足的读书时间。 】 在教学课文时,当学生抓住文章的第 3 段“此后 30 多年”这些句子理解时,我用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事例激情渲染“为了祖国的解放事业,英勇顽强的红军战士不怕牺牲,排除出万难完成了震惊世界的二

12、万五千里长征。而徐霞客只身一人为了自己醉心的考察研究,历尽 30 年,行程九万里!这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啊!” 在学生练笔之后,为总结全文、升华情感打下基础,我感情朗读自己的心中的徐霞客,与学生分享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情感,这时候回归课题,重新认识“阅读”二字就水到渠成。3、师生合作,共同板书。板书围绕“奇人” 、 “奇书”为主线,以“奇志” 、 “奇举” 、 “奇精神”贯穿其中,最终在教师总结全文时呈现出一本打开的大书。4、注重学法指导,读写结合,设计练笔。语文的学习不仅要重视积累,而且还要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内化、活化,细化更好地运用到实践中,所以我设计了“积累运用”这一环节。【积累运用】1、

13、请你用文中积累的四字词语来填空:8千古奇人, ( ) ,阅读辽阔大地这无字之书;千古奇书,记 录 见 闻,堪称山水文学之不朽杰作;( ) 、 ( ) 、 ( ) 、 ( ) , “霞客精神”美名扬!2、你能用上今天积累的好词佳句,结合自己课外搜集的有关资料,用一百字的篇幅简单地介绍徐霞客吗?这时的练笔,不仅是语言文字的理解学习、运用,也是走进文本人物的内心,感悟人物形象,学习“运用背景资料深化主题” ,“运用对比彰显人物特点”写法练笔的过程,学生又经过一次精神的洗礼,得到一次精神的熏陶。5、注重教学整体性。注重单元整体,以“我们去旅行”这一单元主题贯穿始终;注重本节课整体,由课题导入,最终回归

14、课题,升华主题。总之,从导学案的设计,到课件的制作,再到教学过程和板书的设计,我都力争呈现出一堂散发着浓郁的“语文”气息的课堂。三、 【一个努力方向】真正把教材当成例子。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的确,教材不过是个例子而已。怎样才能让这个例子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呢? 也有人说, “每一篇课文不过是一扇扇窗子,好教师经由这扇窗,擦亮学生的双眼,让他们看到窗外更美的风景。 ”在这节课上,学生反复阅读,通过语言文字训练,在内心深处对徐霞客萌生浓厚的兴趣,被徐霞客独特的人格魅力所打动,最后主动地去阅读,去了解更多关于徐霞客的资料,才是教者的最终目的。我想,课后学生一定会去阅读更多关于徐霞客的故

15、事,或者多年以后,他在另外的地方再次接触到徐霞9客,如果他能回忆起在这节课上的一些情景或一丝体验,那么作为小学教师的我们也知足了。教学永远是遗憾的艺术。在这节课上,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1、导学案中课堂问题设计,需要再进一步研读、琢磨。我设计的探究点一是这样的,教学之后在研讨交流中认识到第三问“(3)奇人怎样写出了奇书?”有点“画蛇添足” ,反而干扰到了学生的思维,应该并入“奇人”理解。探究点一:徐霞客是一位奇人,写出了一本奇书。 (1)他人“奇”在哪里?(2)书“奇”在哪里?2、课堂预设中的资料补充【学生、教师】 ,未能恰如其分地拓展。如:(1) 评价徐霞客游记:“霞客先生游览诸记,此世间真

16、文字、大文字,奇文字。 ” 清朝散文家、诗人钱谦益“他的游记读来并不像十七世纪的学者所写的东西,倒像一部 20 世纪的野外勘察记录。 ” 英国科学史专家李约瑟(2)加深理解“锲而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3)进一步理解徐霞客的“奇志”:“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徐霞客(4)学生课前搜集了了大量的资料,但是未能给予在课堂上展示一二的机会。3、我们教育学生爱读书,自己也要博览群书,充实各方面的知识,不至于面对有一定历史背景的人物会有刚开始的迷茫。4、加强自主合作学习中学科长的培养和小组建设,推动课堂教学更上一层楼。总而言之,这些都需要自己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多多改进,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