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检测题第12章__运动和力__参考答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14959952 上传时间:2017-11-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6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检测题第12章__运动和力__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检测题第12章__运动和力__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检测题第12章__运动和力__参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检测题第12章__运动和力__参考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检测题第12章__运动和力__参考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检测题第12章__运动和力__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检测题第12章__运动和力__参考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检测题第 12 章 运动和力说明:本试卷分第卷、第卷。第卷为选择题,共 15 小题,第卷为非选择题,共 14 小题,本试卷第卷、第卷满分 100 分。温馨提示:(1)所有答题均答在答题卷上完成(2)本次考试所用到的相关公式及常量如下:;G=mg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在答题卷中答题卡对应的题号中,共15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 45 分)小明坐在行驶的船中,看到河岸的青山往后运动。他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白物()河岸上的树小明所坐的船河岸迎面驶为的船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可知()该物体的速度与时间成正比该物体的速度与路程成反比

2、该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无法判断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通过的路程,运动的速度和运动时间所构成的图象如下,其中能表示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P、Q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0m的两点,甲、乙两小车从P点出发向Q运动,它们运动的s-t图像如图 16所示,由图像可知( )A甲车速度小于乙车速度 B经过6s ,乙车离 P点10mC甲车比乙车早3s通过Q点 D经过3s,甲、乙两车相距6m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一种实验方法,下图 A B C D中分别用照相机拍摄(每 0.1S 拍摄一次)的小球在不同的运动状态下的照片,其中受到平衡力的作用的是( ) 下列有关运动和力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

3、A.击打排球时手感到疼,是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用习惯喝饮料时,嘴的“吸力”使饮料上升到口中C.跳伞运动员匀速下落时,以伞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D.人沿水平方向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没有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2008年奥运盛会即将在北京开幕,我国运动员将奋力拼搏,为国争光。在下列比赛项目中,有关运动和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头球攻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B用力拉弓,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C用力向后划水,皮划艇才能前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百米冲刺后很难停下,是因为运动员的惯性消失了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轮船从长江驶入海洋,轮船所受的浮力增大B如果物

4、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它一定受到力的作用C静止的物体,如果受到推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D高速公路上之所以对汽车有最大限速,原因是速度越大惯性越大如图所示,升降机以1m s的速度匀速上升时,升降机对人的支持力为500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降机静止在十楼时对人的支持力小于 500NB升降机以15ms速度匀速上升时对人的支持力大于 500NC升降机以2ms速度匀速下降时对人的支持力等于500ND升降机以1ms速度匀速下降时对人的支持力小于500N一个物体在一对平衡力的作用下,沿光滑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当这对平衡力突然消失,则物体将()A.立即停止运动 B.运动速度越来越快 C.速

5、度减慢,最后停止 D.仍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事例中,属于避免惯性带来危害的是A拍打刚晒过的被子,灰尘脱落B锤头松了,将锤柄在地面上撞击几下,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C汽车在行驶时要保持一定的车距D跳远时,助跑能使运动员跳得更远如右图所示,弹簧秤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不计,物重 G= 1N,则弹簧秤 A 和 B的示数分别为()A1 N,0 B 0,1N C2N,1N D1N,1N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推桌子未动,是因为人的推力小于地面对桌子的摩擦力B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受平衡力作用C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一定保持静止状态D运动的物体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无惯性牛顿第一定律指出,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

6、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下图所示的四个物体中,惯性最大的是 ()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以判断()A0 5s 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 0.4m/sB07s 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 1.5m/sC2s5s 内,小车受到的合力不为零 D5s7s 内,小车受到的合力不为零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20 分)百米赛跑过程中的某时刻甲、乙两运动员位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1)两运动员中,的速度较快,因为在相等的时间内该运动员 较大(2)乙运动员的成绩是 10s,他的速

7、度是ms(3)运动员跑到终点时,不能马上停下来,是因为。生活中许多看似不同的现象,往往有着内在的联系,蕴含着相同的科学知识。请以下列事例中的两个为一组,找出它们共同的科学知识: 汽车刹车后慢慢停下来 用手把飞来的排球扣出去,手感到痛 箭射出后,能在空中继续飞行 用力提起一桶水,感到手臂被向下拉右边两幅图片展示的是福娃小运动健将在进行奥运比赛。射出的箭能够在空中继续飞行,这是因为箭具有 ;游泳运动员向后划水而人就前进,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事 例 共同揭示的科学知识例一 和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例二A 运 动 的 小 朋 友 B 缓 慢 进 站 的 磁 悬 浮 列 车 D 漂 浮 的

8、氢 气 球 C 飞 奔 的 猎 豹 一辆重为1.510 4N的”东风日产” 摸品牌小汽车,当它以 60Km/h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牵引力为2000N,那么汽车受到的阻力为 N;当它停在水平路面上时,它受到的支持力为 N。雨滴在空中下落时受到重力G和空气阻力f的作用,则雨滴在下落过程中所受到的合力F 合 =_(用上述字母表示)。若阻力f随雨滴下落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则在雨滴下落越来越快的过程中,G_f(填“”、“”或“”);当阻力f逐渐增大至f=G,此后雨滴的运动状态是_。千古神话“嫦娥奔月” 正在成为中国航天的现实。我国发射的“嫦娥一号” 卫星在太空多次通过喷射燃气实现变轨(改变运

9、行高度、运行方向 ),这实际上是运用了物理学中_的原理。在绕月飞行的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物,“嫦娥一号”卫星是_( 选填“静止”或“运动”) 的。如图所示,物体 A 的长度是mm。3在学校田径运动会上 100,观众是通过比较来观察跑在前面的运动员跑得快,而裁判员是通过比较 来得出先通过终点的运动员跑得快的。看电视转播的百米赛跑时,我们常常感觉运动员跑得很快,但实际上运动员的画面始终处于屏幕上。这是因为我们选择的参照物是;如果以电视机后面的墙为参照物,运动员应该是的。三、实验探究题(分)珍珍观察到电风扇、台灯等有个大而重的底座,可使它们不易翻倒。物体的稳定程度(稳度) 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她猜

10、想:可能与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重心高低及支持面的大小有关。如何比较物体的稳度大小呢?她发现,让不同的物体倾斜相同的角度时,有的物体翻倒,有的物体不翻倒,翻倒的说明其稳度较小。于是,她将物体放在表面粗糙的水平木板上,让木板绕O点转动,通过观察物体刚好翻倒时木板转过的角度的大小( 物体不滑动),来比较物体稳度的大小,如图28所示。在探究物体的稳度大小与物体重心高低的关系时,她制作了三块重相同、外形完全相同、重心高低不同的圆柱体,如图中的甲、乙、丙所示。实验时,将它们依次放在木板上,分别记下让它们刚好翻倒时,木板转过的角度的大小。实验记录如下表。(1)物体刚好翻倒时木板转过的角度越小,间接反映了物体

11、的稳度越 (选填“大”或“小”)。(2)在以上探究稳度大小与重心高低关系的实验中,应控制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和 的大小不变,这种实验方法叫 法。(3)实验现象表明,物体的重心越 ,其稳度越大。(4)依据以上结论,卡车装货时,应把重的货物装在 层( 选填“上”或“ 下 ),可使货物不易翻倒。如图所示是表面光滑、斜面倾斜程度可调的实验装置。小李用其探究“物体由静止沿光滑斜面下滑到底端的速度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李提出如下猜想:A速度大小可能与物体质量有关;B速度大小可能与斜面倾斜程度有关;C速度大小可能与物体下滑起点的高度有关。可供选用的器材:质量不同的钢球若干,秒表。(1)若用此装置探究猜想A,

12、除秒表外,还要选用的器材是。(2)下表是利用一钢球测得的数据,这是探究猜想(填序号),实验中还应保持相同,结论是: 。斜面倾斜程度 较大 较小实验次数 1 2 3 1 2 3小球从P运动到Q的时间ts 5.1 5.0 5.1 5.1 5.1 5.0(3)说出实验中产生误差的一种原因:。小丽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让小车每次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根据图中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可知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_。由此可推当: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力,它将。同时也能说明力不是使物体的原因,而是使物体的 发生改变的原因。小丽想用小车代替木块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还需要添

13、加的器材是钩码和_。4、综合题(分)如图所示,在2007年10月24日18时,我国在四川省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嫦娥一号”卫星经过四次变轨,于10月31日进入月地转移轨道直奔月球。11月5日于月球“相会” 并被月球所俘获,成为一颗离月球表面200km高的“月球卫星”,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奔月梦想!则:(1)当北京测控站发射速度为310 5kms的电磁波到达月球后 ,经过256s接收到反射回测控站的电磁波信号.那么,地球于月球之间的直线距离是多少km?(2)如图所示,是某监测系统每隔2s拍摄到的关于火箭刚离开地面时作直线运动的一张照片,

14、如果火箭的总长度为42m ,质量为190t ,“嫦娥一号” 卫星的质量为2400kg,受到的阻力为1210 6N,g=10Nkg.那么,火箭在从A位置到B位置的位置的过程中,火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刚离开地面时,火箭和卫星受到向下的合力为多少?(不计火箭质量变化)距离传感器发出的超声波遇到物体后反射回传感器,传感器收到信号后自动计算出物体与传感器的距离,并显示物体的距离(s)一时间(t)图象超声波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0ms(1)若传感器在发出信号后001s收到从物体反射回来的信号物体距传感器多远?(2)若显示物体的s-t图象如图甲,物体在0至15s的运动情况如何(3)如图乙所示,一物体在F=1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做直线运动传感器显示物体的s-t图象如图丙求:在0至15s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多大?拉力的功率多大?甲 乙 丙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检测题第 12 章 运动和力 参考答案选择题题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B C D D D D D B C D C D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