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医学概论》

上传人:W**** 文档编号:149590353 上传时间:2020-10-28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2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年医学概论》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老年医学概论》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老年医学概论》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老年医学概论》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老年医学概论》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老年医学概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年医学概论》(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老年医学,青海大学医学院 第一临床教研室 任延明,2,第一章老年医学概论,第一节 21世纪的人口老龄化 第二节 衰老学说 第三节 老年期生理变化及特征 第四节 老年学与老年医学 第五节 老年医学学科特点及发展现状、展望,3,一、划分人口老龄化社会的标准,社会老龄化,又称人口老龄化, 是以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百分比(老年人口系数)为依据进行衡量的。(不全面) 1、老年人口系数 1)65人口数/人口总数*100% 7%老年人口型;4%年轻人口型;47成 2) 60人口数/人口总数*100% 10%老年人口型,第一节 21世纪的人口老龄化,4,2、老龄化系数(老少比) 65人口数/0-14儿童

2、*100% 30%老年人口型;15%年轻人口型 3、长寿水平 80/60*100% 10%属于较高水平 4、年龄中位数 某年龄以上及以下人口数各占一半时的年龄数,第一节 21世纪的人口老龄化,5,二、老年人划分标准,1年龄分类 (1)年代年龄:(历法年龄、时序年龄):为出生后按日历计算的年龄,也叫实足年龄,简单,易掌握,也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记载。 (2)生物学年龄:(即生理学年龄):表示个体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实际衰老程度,可用来预计某一个体未来的健康状况,估计其寿命。 (3)心理年龄:心理年龄是指人的整体心理特征所表露的年龄特征,与实际年龄并不完全一致。,第一节 21世纪的人口老龄化

3、,6,人的一生共经历8个心理时期,即胎儿期、乳儿期、幼儿期、学龄期、青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 每个心理年龄期都有不同的心理特点,如幼儿期天真活泼;青少年期自我意识增强,身心飞跃突变,心理活动进入剧烈动荡期;进入老年期,心理活动趋向成熟稳定、老成持重、身心功能弹性降低、情感容易倾向忧郁、猜疑。,第一节 21世纪的人口老龄化,7,2年龄划分标准 西方发达国家根据俾斯麦(Bismarck)规定的65岁为退休年龄并以此作为老年期的开始。 1982年联合国老龄问题世界大会上提出以60岁为老年期的开始年龄,我国与此一致。,第一节 21世纪的人口老龄化,8,3人类最高寿命的研究,亚里斯多德认为:“

4、动物中凡生长期长的,寿命也长”, 法国巴丰:哺乳动物的寿命约为生长期的5-7倍,此即通常称的巴丰系数,人的生长期为20-25年,预计寿命为100-175年。 路比勒:代谢率和个体大小寿命相关 弗里德洛尔:脑部发育与寿命密切相关,认为哺乳动物的头盖系数愈大,则寿命愈大,脑的重量和体重的关系。 20世纪60年代实验:人的细胞传代次数是40-60次推算出人的最高寿命是110岁。,第一节 21世纪的人口老龄化,9,三、21世纪老龄化社会将在全球诞生,1985年法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老龄化社会的国家 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世界老年人口的1/5 老年人口系数2000年,11%,

5、进入老年型国家行列,2025年将上升到20%,成为超老年型国家,第一节 21世纪的人口老龄化,10,2011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达1.77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3%; 2014年将突破2亿; 2026年将突破3亿; 2037年将突破4亿; 年均增长600-800万。,第一节 21世纪的人口老龄化,11,人口老龄化的结果,势必对老年人本身,对家庭、社会及国家带来一系列新问题,因此,要积极地研究对策,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养老制度和老年医疗保险制度,加强老年学和老年医学研究,加强老年医疗保健康复工作与老年健康教育,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使老年人健康长寿。,

6、第一节 21世纪的人口老龄化,12,第二节衰老学说,(一)定义 衰老(aging) 又称老化,是生物体自成熟期开始,随增龄发生的、渐进的、受遗传因素影响的、全身复杂的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不可逆的退行性变化, 分生理性衰老与病理性衰老 英文称为aging就含有“增龄”、“加龄”的意思。疾病或异常因素可引起病理性的衰老(Senility),使衰老现象提早出现。,第二节衰老学说,13,(二)关于衰老的学说,古代的衰老学说 (1)温热说(Warm theory):古希腊.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认为生命活动靠的是“温”和“热”在体内的流动,温热的中心是心脏,并可通过脉管分布全身,当“温、热”

7、减少时,生命也就衰老了,持续至20世纪初期 (2)磨损学说(wear and tear theory):身体如同日常生活中的器具一样在长期使用中逐渐磨损,特别是已高度分化,细胞不再分裂增殖的组织器官,会因磨损而退化或消失。,第二节衰老学说,14,近代有关衰老的学说,(1)生活速度学说(rate of living theory)鲁布尔(Rubner):代谢率低的动物寿命长 (2)自体中毒学说(auto-intoxication theory): A:肠道菌群在代谢中产生大量毒素,导致机体慢性中毒,从而促进衰老 B提倡引用发酵奶品,引入大量的乳酸杆菌取代肠道原有菌丛,第二节衰老学说,15,现代对

8、衰老机制的认识,(1)程序衰老说:生物钟 (2)体细胞突变说 :基因损伤 (3)错误成灾说 :细胞合成结构蛋白错误信息 (4)自由基说 :对细胞及组织的损害 (5)交联学说 :大分子交联 (6)免疫衰老说 :免疫功能下降 (7)细胞凋亡学说:细胞程序化死亡(programeol cell death PCD),第二节衰老学说,16,(三)影响衰老的因素,1遗传因素:遗传体质,长寿体质 长寿家庭与其后代子孙间的纵向关系可归纳为:多代连续长寿、隔代遗传和两代连续长寿三种模式 2环境因素: 世界上五大著名长寿地区(厄瓜多尔的伟尔卡斑巴, 前苏联的高加索与达斯格坦、巴基斯坦的丰扎,中国 的新疆地区和广

9、西巴马县) 粗、杂、素、淡、鲜 3心理因素 : 积极的情绪和良好的心理状态,第二节衰老学说,17,第三节老年期生理变化及特征,(一)生理性衰老的主要表现 1人体结构成分的衰老变化 (1)水分减少 (2)脂肪增多 (3)细胞数减少,器官及体重减轻 :肌肉 (4)器官功能下降 :储备、适应、抵抗能力,第三节老年期生理变化及特征,18,2老化性代谢(三大代谢平衡失调) (1)糖代谢的变化,老年人糖代谢功能下降,有患糖尿病的倾向。 (2)脂代谢的变化:不饱和脂肪酸形成的脂质过氧化物易积聚,后者极易产生自由基 ,易患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 (3)蛋白质代谢:蛋白质代谢分解大于合成 (4)无机物代

10、谢:老年人细胞膜通透功能减退,离子交换能力低下,最显著的无机物异常代谢表现为骨关节性,尤以骨质疏松为甚。,第三节老年期生理变化及特征,19,3适应能力的变化 老年人对内外环境的改变的适应能力下降 体力活动时易心慌气短,活动后恢复时间延长。对冷、热适应能力减弱,夏季易中暑,冬季易感冒。一些年轻人很易应付的体、脑力劳动,老年人常难以负担。 由于对体位适应能力减退,老年人血压波动大,老年人代谢能力低下,如经口或静脉注射葡萄糖负荷或静脉注射钙负荷。其高血糖或高血钙均持续时间较长,可见老年人的内环境稳定性较年青人低。,第三节老年期生理变化及特征,20,(二)各系统的生理性老化,1皮肤系统的生理性老化 (

11、1)毛、发改变,毛发失去光泽,头发脱落,眉毛、鼻毛变白脱落。 (2)皮肤,老年人皮肤因皮脂腺分泌减少而无泽易裂,搔痒;眼袋;老年性紫癜;老年斑 2感觉的生理性变化 老态龙钟、老气横秋,第三节老年期生理变化及特征,21,3呼吸系统的老化 (1)鼻:鼻软骨弹性减低,粘膜及腺体萎缩,鼻腔对气流的过滤和加温功能减退或丧失,加重下位气道的负担,使整体气道防御功能下降。 (2)咽:粘膜和淋巴细胞萎缩,易于引起上呼吸道感染。 (3)气管、支气管:粘膜萎缩,分泌物排泄不畅 (4)胸廓:桶状胸 (5)肺 :残气量多,咳嗽反射减弱,感染,第三节老年期生理变化及特征,22,4循环系统的老化 (1)心脏:增大 (2)

12、血管随增龄,动脉内膜增厚,第三节老年期生理变化及特征,23,5消化系统的老化 (1)口腔牙龈萎缩 (2)食管 (3)胃:胃粘膜及腺细胞萎缩、退化 (4)肠、小肠绒毛增宽而短,平滑肌层变薄 (5)肝肝细胞数减少变性结缔组织增加 (6)胆、胆囊及胆管变厚、弹性减低 (7)胰胰腺萎缩,胰液分泌减少,第三节老年期生理变化及特征,24,6泌尿系统老化 (1)肾:肾重量减轻 间质纤维化增加 (2)输尿管:肌层变薄 (3)膀胱 膀胱肌肉萎缩 (4)尿道:尿道肌萎缩纤维化变硬,第三节老年期生理变化及特征,25,7神经精神系统的老化 老年人独特的心理特征 (1)、老年人的记忆 (2)、情绪易波动 (3)、性格改

13、变 :“内向”趋向 (4)、行为改变,第三节老年期生理变化及特征,26,8、内分泌系统的老化 (1)下丘脑下丘脑是体内植物神经中枢。一些学者认为“老化钟”位于下丘脑 (2)垂体 (3)甲状腺 (4)甲状旁腺 (5)肾上腺 (6)性腺 (7)胰腺 (8)松果体,第三节老年期生理变化及特征,27,9免疫系统的老化 (1)胸腺 (2)T细胞 (3)细胞 (4)自身免疫,第三节老年期生理变化及特征,28,10运动系统的老化 (1)骨老化 (2)关节老化 (3)肌肉老化,第三节老年期生理变化及特征,29,第四节 老年学与老年医学,(一)医学老年学的发展史 1、13世纪培根(R.Bocon)科学地研究了老

14、年人的疾病,发表了延年益寿与保持青春一书, 2、1914年,纳歇尔(Nascher)写老年病及其治疗是最早老年医学教科书,并首倡用 Geriatrics(老年医学或老年病学) 3、1938年,德.比尔格和阿布德.哈登创立了第一个老年研究杂志 4、1939年,英国成立世界上第一个老年学学会 5、我国,在1981年成立老年医学学会,第四节 老年学与老年医学,30,(二)老年医学的任务,1基础医学 国际上已从器官水平,整体水平研究多年,但成果寥寥。目前已开始从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进行基本原理的探讨。近年又因引入了分子生物学技术,使衰老医学生物学突飞猛进,第四节 老年学与老年医学,31,2流行病学 了解

15、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和致残、致死的原因,以及促进长寿的有关因素,为开展老年病防治提供依据。,第四节 老年学与老年医学,32,3、预防医学 研究如何预防老年人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如何保护病残老人的机能,建立预防老年病及抗衰老的手段,第四节 老年学与老年医学,33,4、建立良好的保障生命质量的环境 环境因素应是广义的,包括老年人的情绪、生活、锻炼、营养、防治疾病,对外界环境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等等,第四节 老年学与老年医学,34,5开展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传播康复医疗及护理技术 总之,医学老年学的方向应是开展各种实验和医疗工作来提高人类生命的质量,使“老而不衰”,争取老年人活过百岁,充分享受大自然赐

16、于人类的预期寿命:115-120岁。随着社会的进步,人口老龄化已是大势所趋,医学老年学必将为医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第四节 老年学与老年医学,35,健康老年人标准10条(1995),1.躯干无明显畸形,无明显驼背等不良体型,骨关节活动基本正常; 2.神经系统无偏瘫、老年性痴呆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神经系统检查基本正常; 3.心脏基本正常,无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冠状动脉供血不足、陈旧性心肌梗死等); 4.无慢性肺部疾病,无明显肺功能不全; 5.无肝肾疾病,内分泌代谢疾病、恶性肿瘤及影响生活功能的严重器质性疾病; 6.有一定的视听功能; 7.无精神障碍,性格健全,情绪稳定; 8.能恰当地对待家庭和社会人际关系; 9.能适应环境,具有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 10.具有一定的学习、记忆能力。,第四节 老年学与老年医学,36,(三)老年期疾病的特点,症状及体征不典型 多病性 发病缓慢和发病快病程短 并存 易有意识障碍 易引起水电解紊乱 易发生全身衰竭。 易发生后遗症的并发症 病理心理学特点 (冠心病与A型性格;性格因素与某些老年病有关 ) 发病诱因与年轻人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