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语文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149543122 上传时间:2020-10-2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99.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语文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西省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语文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西省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语文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江西省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语文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江西省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语文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语文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语文 Word版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昌二中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二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15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读音全部都正确的一组是()A簪笏(zn) 弱冠(gun) 锁呐 盛筵难再(yn)B庇佑(b) 央浼(min) 尺牍 数见不鲜(xin)C拾掇(du) 埋怨(mi) 酒馔 命途多舛(chun)D朔风(shu) 彭蠡(l) 喝彩 叨陪鲤对(to)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马金凤幼年从艺时嗓音毫无优势,后来却以清亮驰名,耄耋之年行腔依然高亢悦耳,她81年的舞台生涯中有多少值得探寻的奥秘啊!B这位大学毕业生虽然工作经验欠缺,实践能力不足,但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持下,他们决心自

2、主创业,牛刀小试,开创一番新事业。C国外一些公司不明说裁员,而是给出几种让员工很难接受的“选择”,使员工只得主动请辞,有人说这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D这篇杂文虽然篇幅短小,但观点鲜明,力透纸背,鞭辟入里,是不可多得的好文章。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面对电商领域投诉激增的现状,政府管理部门和电商平台应及时联手,打击侵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B央视大国工匠系列节目反响巨大,工匠们精益求精、无私奉献的精神引发了人们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和思考。C职业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传授技能,更在于育人,因此有意识地把工匠精神渗透进日常的技能教学中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D京剧是

3、中国独有的表演艺术,它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品位,是中国文化的形象代言之一,是世界艺术之林的奇葩。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1)我们学习这一门选修课,就是要通过欣赏五四以来的一些经典诗文,_社会生活,时代风云,窥见中国现代文学苑囿之一角.(2)散文的行文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或以意念为核心展示一个个片段的画面,或以情感为线索叙述一个事件的过程,或以特定的人物或事件为中心反映社会生活的_.(3)这本教材的赏析示例,以及课后的探究.讨论题名,用意在于_引导.A. 体察变迁启发B. 体验变迁启发C. 体察变化启示D. 体验变化启示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4、3分)在我国古代,人们盛物用的器皿除陶器等之外,还有一种容器,是葫芦。_,_。_。_,_。_。最早的记载见于诗经,如公刘篇中“酌之用匏”的“匏”就是指葫芦用葫芦作容器是先民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结果葫芦是一种葫芦科爬藤植物的果实葫芦成熟后,掏空里面的籽瓤,即可当容器使用它大多呈哑铃状,上面小下面大我国劳动人民使用葫芦盛物的历史非常悠久A.B.C.D.二、文言文阅读(28分)(一)课内文言文(9分)6、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谏:劝谏B.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就:接近C.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 适:前往D. 披绣闼,俯雕甍 披:推开7、下列句子中加点

5、虚词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云无心以出岫乃今以久特闻 B.知来者之可追觉宇宙之无穷C.复驾言兮焉求置杯焉则胶 D.实迷途其未远其正色邪8、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胡为乎惶惶欲何之? B乐夫天命复奚疑?C而莫之夭阏者? D何不委心任去留?(二)课外文言文(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912题。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六岁善文辞,九岁得颜师古注汉书读之,作指瑕以擿其失。麟德初,刘祥道巡行关内,勃上书自陈,祥道表于朝,对策高第。年未及冠,授朝散郎,数献颂阙下。沛王闻其名,召署府修撰。是时,诸王斗鸡,勃戏为文檄英王鸡,高宗怒曰:“是且交构。”斥出府。勃既废,客剑南。

6、尝登葛愦山旷望,慨然思诸葛亮之功,赋诗见情。闻虢州多药草,求补参军。倚才陵藉,为僚吏共嫉。官奴曹达抵罪,匿勃所,惧事泄,辄杀之。事觉当诛,会赦除名。父福峙,繇雍州司功参军坐勃故左迁交趾令。勃往省,度海溺水,痵而卒,年二十九。初,道出钟陵。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泛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亦是老生常谈。”又报云:“星分冀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沉吟不语。又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公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

7、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初,祖通,尝作书百二十篇,以续古尚书,后亡其序,有录无书者十篇。勃补完缺逸,定著二十五篇。尝读易,作唐家千岁历。勃兄剧、弟助,皆第进士。初,勉、剧、勃皆著才名,故杜易简称“三珠树”。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王杨卢骆”四杰。炯尝曰:“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议者谓然。 (节选自新唐书王勃传)注交构:相互构陷。痵:同“悸”,因受惊吓心跳加速。泛然:漫不经心,随意。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B. 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

8、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C. 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D. 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汉书是二十四史之一,由东汉班固所著,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主要记录西汉时期的历史人物和事件。B. “迁”指调动官职,一般指升官,而“左迁”是降职,“超迁”是越级提拔,“乔迁”是祝贺别人喜迁新居或升官。C. “衡庐”指湖南的衡山和江西的庐山,它们与河南的嵩山、山东的泰

9、山、陕西的华山并称为我国的名山胜地“五岳”。D. “进士”指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元、明、清时,贡士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出生,且分三甲,一甲三人为状元、榜眼、探花。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王勃年少聪颖,敢于展露才华。他九岁时指出颜师古作注的汉书中的错误;敢于向刘祥道上书自荐;未成年便任朝散郎,屡次向朝廷进献颂文。B. 王勃恃才傲物,一生命运坎坷。他倚仗才华让同僚难堪,被他们嫉妒;又因擅杀官奴当诛,虽遇大赦仍被除名;后去探望父亲渡海溺水,惊悸而死。C. 王勃才华横溢,喜欢著书立说。他写出指瑕檄英王鸡滕王阁序唐家千岁历,并给祖父王通撰写的尚书中残缺内容

10、补出二十五篇。D. 王勃名闻天下,受到大家赞誉。阎都督称他为“天才”,他兄弟三人受到杜易简赞赏;他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四杰,但杨炯不甘位居他后。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5分)(2) 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5分)三、古代诗歌阅读(15分)(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314题。(6分)从军行(唐)崔国辅塞北胡霜下,营州索兵救。夜里偷道行,将军马亦瘦。刀光照塞月,阵色明如昼。传闻贼满山,已共前锋斗。【注】营州:唐代州名,北接契丹。偷道行:指秘密行军。13、下列关于本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11、()(3分)A从对仗的情况看,本诗不是一首律诗。从诗歌的内容看,本诗是一首边塞诗。B“将军马亦瘦”句写粮草耗尽而战马变瘦,表现了战争的艰苦卓绝,物资匮乏。C“刀光照塞月”句写刀光与月光交相辉映,白昼明亮,烘托出战前紧张的气氛。D“传闻贼满山”句属虚写(想象),充分表现了军队奋勇抗敌、英勇无畏的气概。14、以下评价适用于本诗的一项是()(3分) A慷慨激昂B深沉含蓄 C清新流畅D刚劲凝练(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9分)菩萨蛮送曹军之庄所辛弃疾人间岁月堂堂去,劝君快上青云路。圣处一灯传,工夫萤雪边。麴生风味恶,辜负西窗约。沙岸片帆开,寄书无雁来。注麴生:谓酒。西窗,剪烛西窗,原指思

12、念远方妻子,盼望相聚夜语;后泛指亲友聚谈。1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上阕前两句,词人感慨光阴易逝,要抓紧时间建功立业,表达对友人的劝勉之意。B. “一灯传”是说儒家精义薪火相传,体现了作者深谙文化传承精义,深通求学之道。C. 下阕“西窗约”运用典故,表达作者希望友人不畏仕途险恶,早日与其相聚的愿望。D. 下阕最后两句借用“沙岸”“片帆”“雁”等典型意象,点明送别之意,含蓄蕴藉。16、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认为君子应“德才兼备”,本词也有劝勉友人曹君成为“德才兼备”的君子之意,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四、默写(7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 ,临清流而赋诗。(2)引壶觞以自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