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评价的程序、内容、方法和质量控制参考课件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9540235 上传时间:2020-10-27 格式:PPT 页数:91 大小:6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病危害评价的程序、内容、方法和质量控制参考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职业病危害评价的程序、内容、方法和质量控制参考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职业病危害评价的程序、内容、方法和质量控制参考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职业病危害评价的程序、内容、方法和质量控制参考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职业病危害评价的程序、内容、方法和质量控制参考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职业病危害评价的程序、内容、方法和质量控制参考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病危害评价的程序、内容、方法和质量控制参考课件(9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职业病危害评价的程序、内容、方法、质量控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所 李 朝 林 Tel:010-8313-2930/2931 Email: 2013年05月6日(包头),主要内容,1. 职业病危害评价的程序、内容、方法 2.职业病危害评价的质量控制,职业病危害建设项目 评价的程序、内容、方法,基本概念,建设项目是指新建、扩建、改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的统称。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需要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要求进行管理。 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评价分: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职业病危害评价的程序,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 预评价程序,准备阶段 实施阶

2、段 报告编制及评审阶段,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 控制效果评价程序,准备阶段 实施阶段 报告编制及评审阶段,职业病危害评价的内容,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内容,对所界定的建设项目工程组成及工程主要内容涉及的投产运行期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主要环节、岗位分布等进行识别与分析; 对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工作场所和劳动者健康的职业病危害程度进行预测; 确定职业病危害类别; 对拟建项目建设地点、总平面布置、生产车间与设备布局、建筑卫生学方面、卫生工程技术防护设施、个人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辅助卫生用室、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等拟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的预期效果进行分析与评价; 指出建设项目在职业病危害防护方面存在的主要

3、问题; 提出科学、可行、有效的职业病危害防护对策; 做出客观、真实的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结论。,总论 项目背景 评价依据 评价目的 评价范围 评价单元的划分 评价内容 评价方法 评价程序 质量控制,工程分析 工程概况 生产过程拟使用原料、辅料和产品 总平面布置及竖向布置 生产工艺流程 公用工程 建筑卫生学 主要设备 本项目使用的料位计,类比调查 类比企业的选择 类比装置与拟建项目的可比性分析 类比装置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 类比装置的健康监护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分析 工艺技术措施 设备措施 总平面布置方

4、面的措施 自动控制系统措施 事故报警系统措施 工业电视监视系统 供电系统安全措施 防高温 防噪声 安全标志 安全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用具 生产运行操作中的防范措施 拟采取的职业卫生管理措施 拟设置的辅助用室 职业病防治专项经费概算,职业病危害评价 选址 总体布局 建筑卫生学要求 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 职业病危害因素 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 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应急救援 辅助用室 职业卫生管理 职业卫生专项投资 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 职业病危害风险预测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控制职业病危害的补充措施 职业卫生管理 工程技术措施 个体防护 卫生保健 应急救援 建筑采光与照明 人机工效学 检维修过

5、程中的职业病防治措施 其他措施,结论与建议 结论 建议,附录、附件、附图,附录 该项目中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初步设计职业卫生专篇的主要编制内容 附件 委托书 项目请示/核准批复 专家评审意见、专家签名、修改说明 附图 地理位置图 总平面布置图 车间或设备布局图 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计图,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内容,对所界定的建设项目工程组成及工程主要内容涉及的投产运行期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主要环节、岗位分布等进行识别、分析与确定; 对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工作场所和劳动者健康的职业病危害程度进行分析与评价; 核定职业病危害类别; 对建项目建设地点、总平面布置、生产车间与设备布局、

6、建筑卫生学方面、卫生工程技术防护设施、个人防护设施、应急救援设施、辅助卫生用室、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等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的防护效果进行分析与评价; 指出建设项目在职业病危害防护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科学、可行、有效的职业病危害防护对策; 做出客观、真实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结论。,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因素。 主要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等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

7、引起的疾病。,职业病危害因素概念,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随分类标准不同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按危害因素的来源分类 按导致职业病危害的直接原因分类 (卫生部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不良环境因素,不良工作因素,职 业 病 危 害 因 素,生产性有害因素,按危害因素的来源分类,生产工艺过程中的有害因素,生产性粉尘:包括无机性粉尘、有机性粉尘、混合性粉尘,如矽尘、铅尘、无机尘、棉尘、皮毛尘、人造纤维尘、混合性粉尘等。 化学毒物:包括金属/类金属及其化合物、刺激性气体、窒息性气体、酸、碱、有机溶剂等,如铅、苯、汞、一氧化碳等。 物理因素: 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高湿、低温 异常气压:如高气压、低气压 噪声

8、、振动 非电离辐射:如高频、超高频、微波、激光等 电离辐射:如X射线、射线等。 生物因素:如炭疽杆菌、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毒等传染性病源体。,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主要包括劳动组织和劳动制度不合理、劳动强度过大、过度精神或心理紧张、劳动时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长时间不良替位、劳动工具不合理等。,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主要包括自然环境因素、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来自其他生产过程散发的有害因素造成的生产环境污染。,按导致职业病危害的直接原因分类,2002年卫生部颁布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中将职业病危害因素分为十大类: 1.粉尘类 2.放射性物质类(电离辐射) 3.化学物质类 4.物理因素 5.

9、生物因素 6.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 7.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 8.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 9.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10.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病危害评价的方法,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方法,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方法 类比法 检查表法 风险评估法 经验对照法 系统工程分析法,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方法,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方法 职业卫生调查 职业卫生检测检验法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检验 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防护效果测定 职业健康检查 定量分级法 检查表法 经验对照法 系统工程分析法 风险评估法,评价方法简介-类比法,类比法通过对拟建项目相同或相似工程(项目)的职业卫生调查

10、、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职业健康监护资料及拟建项目工程分析,类推拟建项目可能存在或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种类、环节及其工种/岗位分布、职业病危害程度等,预测拟采取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的效果。,评价方法简介-检查表法,检查表法是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技术规范等,编制检查表,逐项检查建设项目职业卫生有关内容与国家法律、法规、标准、技术规范的符合情况。,检查表的格式举例,-,评价方法简介-风险评估法,风险评估法是依据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理化性质、浓度(强度)、暴露方式、接触人数、接触时间、接触频率、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毒理学资料、流行病学等相关资料,按一定准则,对建设项目

11、发生职业病危害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进行评估,并按照危害程度考虑消除或减轻这些风险所需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使其降低到可承受的水平。,评价方法简介-经验对照法,经验对照法是评价技术人员依据掌握的专业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对照有关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标准、技术规范,借助于相关经验和判断能力对评价对象的职业病危害进行分析与评价。,评价方法简介-系统工程分析法,系统工程分析法是1、对建设项目工程概况; 4、总平面布置;建设地点;2、生产过程中使用、生产或产生的原料、辅料、产品、副产品、中间品;3、生产工艺和生产车间与设备布局; 5、车间建筑设计卫生要求; ;职业病危害程度;卫生工程技术防护设施;个人防护设

12、施;应急救援设施;辅助卫生用室;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地分析,了解建设项目产生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存在环节及其岗位分布,从而对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程度、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防护效果进行进一步分析与评价。,评价方法简介-职业卫生调查,职业卫生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工程概况、试运行情况、总体布局、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布局、生产过程中的物料及产品、建筑卫生学、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辅助用室、应急救援、职业卫生管理、职业病危害因素以及时空分布、预评价报告与防护设施设计及审查意见的落实情况等,评价方法简介-职业卫生检测检验法,职业卫生检测检验法: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检

13、验及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防护效果测定,是利用现代检测、检验手段,根据检测规范和方法,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生产性粉尘、有毒化学物质、物理因素、生物因素等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对防尘、防毒、通风、空调等职业病防护设施的防护效果进行测定。,评价方法简介-职业健康检查,职业健康检查:按照国家职业健康监护相关规定执行、标准执行。,职业病危害评价的质量控制,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是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涉及出具检验检测报告,是一项技术性、政策性强的工作,评价单位必须对所出具的报告书负责。评价工作应遵照科学、客观、准确、公正的原则,实事求是地编制。 确保上述原则,则必须坚持质量第一,客观

14、真实,科学评价,准确结论。因此,应避免市场的恶性竞争;提高评价工作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和规则意识,对报告书全面负责,对评价报告书实行责任负责制,编制人员、审核人员以及法定代表人各负其责。因此,报告书的编制人员应当按照出具报告书的机构的资质具备相应的资格。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是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职业卫生评价更突出于以健康为基础的评价,是对职业病危害因素影响劳动者健康效应的综合评价,需要丰富的医学知识和职业卫生实践经验。因此,主要编制人员应该具有医学,特别是预防的背景。,应对评价报告书实行全面地质量控制,而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出具的报告书以及相应的检测数据报告必须具有相应的计量认证

15、资格,并且与职业卫生服务的要求一致。 加强报告书内部质量监督,内部技术审核应具有实质性内容,并做好审核记录。认真做好报告书的整改及记录。 评价范围要准确,尤其对于改建、扩建、技术改造项目的评价,其中利旧工程是否纳入评价范围、哪些纳入评价范围应准确把握。,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格式应规范。职业病防治法是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的基本法律基础,其他一些相应的法律也是重要的依据;国务院发布的法规是更具体化的法律要求;卫生部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等相继发布的规章则针对具体问题作出了具体的规定,一些国家政策也是评价报告书的必要依据。标准规范则是对具体技术问题的规定。 标准的引用应注意标准的时效性、全面性

16、,科学地处理好类比数据依据标准的关系,特别是从历史数据外推现有工程评价,应注意标准的连贯性、可比性。检验检测方法标准引用标准应具体,建设项目的性质应确定准确。报告书的审核非常重要,应减少低级错误。 工业企业选址评价应突出职业卫生的特点,尽可能减少与环评、安评、地震、消防等评价的重复,应突出对劳动者健康影响的评价,宜避开自然疫源地;为避免与周边地区产生相互影响,布置应注意当地夏季最小频率风向及国家标准的卫生防护距离,宜避免不同职业性有害因素产生交叉污染。,生产工艺分析应包括生产工艺过程、作业场所环境以及劳动过程的分析。此外,也要涵盖辅助生产系统。 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依岗位识别评价 化学性:毒物、粉尘 物理性:高温高湿、低温低气压、噪声振动、电离辐射与非电离辐射 生物性:生产原料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病原微生物或寄生虫。,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劳动组织与作息时间、劳动强度、紧张、体位姿势不正确等 作业场所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建筑布局(通风采光不良、有毒无毒场所不分)、作业场所环境污染、多种有害因素混合存在,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