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恐怖的应对措施 修订

上传人:黯然****空 文档编号:149531753 上传时间:2020-10-2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90.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恐怖的应对措施 修订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生物恐怖的应对措施 修订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物恐怖的应对措施 修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恐怖的应对措施 修订(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物恐怖的应对措施 论我国应采取的生物安全应对措施 进入新世纪,人类一个高新技术瞬息万变的时代,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 不断发展和应用,依靠先进的生物技术手段,进行生物体之间基因的转换与重 组,改变生物体原有的一些性能,实现集多种生物体优势于一身,现代生物技 术正在为解决人类社会所面临的食品短缺、环境污染等重大问题上发挥越来越 大的作用,并逐渐发展形成了强大的现代生物技术产业。然而,科学技术是一 把双刃剑,它既可以造福于人类,也可能给人类带来灾难。生物技术如果使用 不当也会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不利影响,尤其是当 人类不能确保正确合理操作和运用这项技术 时,这种影响可能是灾难性

2、的。现代生物技术 使基因在人、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进行人 为的相互转移,而目前人类对这种基因调整后 的结果尚无十足的把握。因此,建立有效的生 物安全预防体系是每个国家目前亟待解决的问 题。 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的组成部分,它是指与生物有关的各种因素对国家社 会、经济、人民健康及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危害或潜在风险。其中与生物有关的 因素是生物安全问题的主体,社会、经济、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是承载生物安 全的客体。现实危害或潜在风险是生物安全的外在表现( 或称效应 )。最近流行 的严重甲型 H1N1 流感,被称之为公共卫生事件,其实是一次典型的生物危害。 甲型H1N1 不但给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严重

3、的威胁,对公众心理、社会经 济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同时也说明目前我国对大规模生物危害应急反应能力 还很薄弱。在甲型 H1N1 流感再次敲响的生物危害的警钟声中,认识的提高最为 重要,掌握国内外现状必不可少,完善我国应对生物危害的体系、加强应急反 应能力刻不容缓。为此,提出了建立我国生物安全防御体系的应对措施。 第一方面生物安全预防措施 1、将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战略体系 将生物安全作为国家安全战略已为多数国家所认同,并将其作为应急处置 与减灾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的保证。美国建立了由紧急事务办公室牵头、 国防部为后盾、卫生系统为骨干、公共卫生研究院( 所) 和医药产业机构为基础, 11个国家

4、部门、 40余个相关机构参与协作的生物危害应急处置体系。建有国家 紧急储备和动员机制,形成了装备精良、专业机构完善、军民一体、及时有效 的医学防护和应急救援网。英国、意大利、日本、韩国、捷克等国家也相继组 建了国家分级管理的生物危害防御体系。为此,建议建立国家生物安全综合协 调机构。 2、注重相关信息支持系统和高新技术平台的建立 由于生物安全涉及生物学、生物信息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等多个学科, 以及计算机、信息、通讯、传感器等多项技术,因此,各国均以建立多学科技 术集成的平台和体系作为保证其在该领域处于领先水平的前提。美国防生物危 害规划中提出建立一个安全有效的疾病监视系统,以期及时、自动地

5、监测和评 估地方性流行病的本底水平,判断当地传染病的自然流行和人为生物恐怖或意 外事件;并将医学和非医学防护措施、疾病监测信息结合在一起组成综合的生 物危害防护系统,建立了4级实验室体系,处于顶级的国家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CDC)和陆军传染病研究所都有BSL 一4级生物安全条件以及品种、数量较全的微 生物菌 ( 毒) 种的收集、保存和研究条件。建议在国内进一步加强生物安全基础 设施建设,建立国家和地方的生物安全技术平台,保持生物安全研究持续发展。 另外,对生物危害防御和应急处置技术要注意严加保密。生物危害防御与 应急技术是处置各类生物危害事件的保障和关键,出于政治原因和安全考虑, 各国尤其是

6、西方国家对涉及生物危害特别是生物恐怖防御与应急处置的技术严 格保密,对相关产品严加封锁,禁止出口。 3、将生物安全纳入国防教育体系 在西方发达国家,生物安全与防御基本和专业知识的教育已经纳入国防教 育、公共卫生和医疗专业人员在校和继续教育的内容。形成了多部门组织、多 种媒体配合,专业队伍、医疗卫生人员、民众等多层次的知识教育培训系统, 集技术培训、演练评估、咨询帮助于一体,并通过重点城市防御和应对演练, 磨合部门间、组织机构的协调性、检验预案,提高综合应对能力和救治水平。 4、建立应对生化武器的未来防范体系 21世纪,生化武器威胁是现实问题,军事上可以构成一种战略威慑背景, 在恐怖活动等非军事

7、冲突中是一种新手段,而控制生化武器的发展与扩散具有 很大复杂性,必须从多方面采取措施,建立对生化武器的全面防范体系,才能 有效地制止生化武器的发展与扩散问题,其主要方面有: 强化相关军控活动。有效实施化武公约,增订核查条款以强化生物武器公 约。在反恐怖活动、危险品控制、环境保护等类国际条约增订控制生化武器及 其材料的相关条款。强化与生化武器相关的贸易管理体制及措施。制定与利用 生化武器及材料问题相关的国际制裁与惩罚条约。 控制相关的基础研究与发展。强化对双用途技术的评估与控制,提高相关 的基础研究的开放性及透明度。强化对生物技术误用的监督与管理。提高生化 防护的技术水平。发展对化生武器的预测、

8、预警技术。发展对生物武器的检测 与防护技术和装备。发展对未来新类型生化武器的防护技术。 5、生物资源安全储备战略 资源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无论是当代还是后几代人都可以稳定、及时 和经济地获取自然资源,同时又使人类发展赖以依存的自然资源基础和生态环 境处于良好或不遭受毁灭性破坏的状态。保护生物资源系统,合理开发利用, 发展资源潜力,在可持续发展中建立中国生物资源安全的科技体系和保育体系。 不发生重大资源环境危机是中国资源安全的基本目标。我国作为世界上人 口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注定将变成一个经济强国,对于各种战略资源诸如粮食、 石油、矿产以及知识的需求量将会越来越大。鉴于我国在较长时期需面对的国

9、际安全环境和我国自然资源的严峻现实,未来生物资源安全的首要目标应为: 逐渐调整我国社会经济结构,使之适应自然资源短缺的现实,使整个经济体系 资源利用高效率化,持续利用现有的生物资源(如生物能源、生物药物、生物材 料等) ,是我国战略资源储备的一条主要途径。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对外来生物 入侵的预警和防范体系的建设,以保护我国的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安全。 6、生物信息安全体系的建立 生物信息资源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以数 据挖掘为核心的生物信息技术则是生物信息资源能否充分利用的技术关键。为 有效推动这一领域的发展,国家应启动“生物信息技术平台建设和关键技术问 题的研究”,

10、通过建立生物信息技术研究中心,构建国家生物信息技术研究开 发的基地。生物信息安全是信息安全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立生物信息 安全体系可以实现对生物资源数据库系统的安全管理以及主要生物资源数据库 的二次开发安全防范。 7、加强我国基因资源保护 人类目前正处于一场从物理学、化学时代向生物学时代、从工业革命向生 物技术革命的伟大转变之中,人类经济赖以发展的原始资源正在从化石燃料、 金属和矿藏转向基因。随着人类社会生存的经济基础的转变,基因资源将成为 一个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保护它,就是保护我国的国家安全。为了保护珍贵 的基因资源,许多国家都在寻求切实有效的措施。目前保护基因资源的措施大 致有下述

11、几种: (1) 设立自然保护区。 (2) 建设好各类动植物园。 (3) 建立种子 库。 (4) 细胞组织培养技术。 (5) 建立细胞银行。 (6) 建立基因文库。 (7) 加强法制建设,建立相应的基因资源保护法。 第二当面突发生物安全事件应急处置措施 1、确定生物安全区范围 生物武器袭击造成的污染范围与当时的气象条件、地理地形、媒介物种类和 使用方法等有密切关系,例如气溶胶的污染范围,是根据气溶胶团扩散纵深 来确定;飞机直接喷洒或投掷发生气溶胶装置时,则以施放地点为中心,以 不同距离测定空气中有无病原体的方法来确定污染范围。各种媒介污染范 围,是以细菌弹爆炸后波及的范围和各种媒介物分布的面积来

12、确定。如因发 现不及时,致使昆虫有飞散可能时,就应根据昆虫可能活动的距离来确定。 所有受染人员在未进行卫生整顿前,都应该认为对周围具有传染的危险而包 括于传染区内。 2、确定生物安全事故原因 正确地采集和送检各种标本,对保证迅速查明敌人所使用生物武器的种类 和性质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因此在发现敌投物时,在封锁现场的同时,应 立即采集标本送检,以便根据结果考虑相应的防护措施。至于采样的对象, 应根据侦察的线索、流行病学指征及采样目的而定,一般包括空气、水、土 壤的物体表面洗液或其他各类可疑的物品,在发现传染病人或病畜时,还须 采集临床和尸体的标本。 2、对生物安全区实施检疫措施 (1) 限制人员

13、和物资的出入原则上非经特殊许可,除因公需要的医药卫生人 员及有关人员外,任何人员及物资不得自由出入污染区。所有出现的传染病人, 原则上就地治疗,如因病人数目太多,当地无力完成收治任务时,可请求上级 增派野战流动医院就近解决,如因特殊原因必须后送时,应采取严格的卫生防 疫措施,使用专门的运输工具,并于使用后严格消毒。 (2) 对可疑受染人员进行医学观察及留验对曾与患者接触、或与毒虫毒物接 触、食过受染的水与食物或曾吸入致病性气溶胶的人员应分别情况进行医学观 察或留验,医学观察的内容包括:每日察看和询问,有发病可疑时进行健康检 查,试体温,并根据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查。医学观察期间受染人员在污染区内

14、可以参加日常活动。对受染嫌疑较重或与传染病人接触密切的人员应施行留验, 所谓留验是指对受染较重或与烈性传染病人有密切接触而有感染可疑的人员进 行的检疫措施。 (3) 加强污染区内的卫生措施 首先,在个人卫生措施方面,应作到:在未进行个人局部卫生整顿前, 不得吸烟和饮食; 坚持饭前洗手制度; 个人使用的食具应每餐消毒; 不 喝生水,不吃生冷和可疑被污染的食物;不接触未经消毒的敌投物及其他可 疑被污染的物品;防止昆虫叮咬;除非战斗需要,不得坐卧地上。 其次,在饮水和给水卫生方面,应:对污染区食品和水源进行检查, 以确定是否能食用,可疑被污染时,应在旁树立标志,直至彻底消毒后方可食 用; 厨房及炊具均须进行彻底消毒;受染人员个人携带的口粮(部队) 一 律收回,经加热处理后方能食用,不能食用的应予焚烧或掩埋。 (4) 建立并健全群众性疫情报告系统,使其有病人发生时可以做到早发现、 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和早治疗。 结语 加强生物安全应对的研究和能力建设,提高公众的生物安全意识和我国的 生物安全管理水平,必定能够有效地保护我国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和人体健 康,实现我国生物技术健康和谐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