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林大学法制宣传教育第六个五(1)

上传人:丽*** 文档编号:149528393 上传时间:2020-10-2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农林大学法制宣传教育第六个五(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浙江农林大学法制宣传教育第六个五(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浙江农林大学法制宣传教育第六个五(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浙江农林大学法制宣传教育第六个五(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浙江农林大学法制宣传教育第六个五(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浙江农林大学法制宣传教育第六个五(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农林大学法制宣传教育第六个五(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江农林大学法制宣传教育第六个五年规划20112015 年是国家实施 “十二五 ”规划的五年,也是国家实施“六五”普法的五年,继续开展法制教育宣传,对于保障我校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的 贯彻落实,加快推进生态性创业型大学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中共浙江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印发 的通知(浙教工委 201132 号)精神和要求,结合我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实际,制定本规划。一、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和浙江农

2、林大学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 年)确定的任务目标,坚持普法与依法治理相结合,在全校深入开展法制宣传和法制教育,全面推进学校管理的法制化进程, 为学校建设成为国内知名的生态性创业型大学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二)主要目标。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和法制实践,广泛深入地普及宪法和有关法律知识,进一步提升全校师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 切实提高党员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切实提高教职员工和大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营造浓郁的校园法治文化氛围,为维护校园安全稳定、促进学校和谐发展提供法治保障。二、主要内容(一)深入宣传普及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知识。突出抓好宪法和通用法律知识的学习宣传

3、教育,大力宣传宪法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努力提高学校党员干部、教师、大学生的宪法意识。加强党和国家关于民主法制建设的理论、方针、政策的学习宣传,加强国家基本法律制度和国家安全法律知识的学习宣传,增强大学生的爱国意识、国家安全统一意识和民主法制意识,增强学校党员干部、广大师生崇尚法律、遵守法律,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依法规范行为的自觉性。5 / 5(二)深入宣传普及教育法律法规。围绕推进依法治校的要求,广泛深入的学习宣传教育法、教师法和义务教育法等基本教育法律,准确理解有关教育法律法规的意义、制度及条款内容;组织教职员工深入学习有关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国家教育政策的法律法规,努力发挥法律法规

4、在教育改革中的规范和保障作用。学习宣传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等现代大学制度规定,推进学校建立符合法律法规及法治精神、体现自身办学特色的治理结构,实现依法自主办学。(三)深入学习宣传保护师生权益的法律法规以及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广泛宣传尊重和保障师生权利的相关法律规定,宣传普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大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制观念,为培养成为合格公民打下良好基础。学习宣传教师管理、劳动合同、收入分配、知识产权保护等法律规 范,维护教师合法权益。学习宣传学校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按制度办 事、按标准办事、按程序办事,确保校园安全稳定。(四)深入开展教育法治实践活动。进一步完善法制教育课程

5、体系,积极开设法学必修课和选修课,不断改进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法政学院要充分利用学科优势,不断探索加强法制教育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把推进学校思政工作与普法教育联系起来,坚持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保障法治实践活动落到实处。(五)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法制宣传教育。以党员干部为重点,对全体师生党员进行党纪条规和相关法律法规教育,坚持反腐倡廉法制宣传教育与政治理论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廉政教育基地和警示教育的作用,不断增强师生党员反腐倡廉意识,提高廉洁自律的自觉 性。三、普法对象与要求(一)普法对象“六五”普法对象是全校师生员工,重点是领导干部、有关执法人员

6、、教师和大学生。普法教育要针对不同的对象,确定不同的内容,运用不同的方法,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二)主要要求1. 推进 “法律进课堂 ”,着力抓好大学生的法制宣传教育。大学生是普法宣传教育的主要对象之一,要切实发挥大学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充分利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形势与政策 ”课、党(团)校的作用,积极开展法学基本理论的教育,培养大学生的权利义务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进一步抓好法制教育教材、课程和师资建设,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法制教育课程体系,推进法制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教育教学活动和课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高法制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积极拓展和利用社会法制教育资

7、源,依托校外实践实训基地和活动中心,积极开辟法制教育的 “第二课堂 ”,如举办讲座、开展法律知识竞赛、开设校园法制教育园地、请失足悔改人员现身说法等,确保教育效果。2. 推进 “法律进机关 ”,着力抓好领导干部的法制宣传教育。各级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带头学法、守法、用法、执法,树立依法治校的观念,提高依法管理学校事务的能力;加强与组织部、人事处的协调配合, 把法制宣传教育纳入领导干部理论学习规划,做到有计划、有安排、有落实、有检查;积极探索在领导干部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推进领导干部法制教育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采取举办法制讲座和法制培训等形式,为领导干部自觉学法守法用法开辟新

8、路子,推进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法律规范学习。3. 推进 “法律进学校 ”,加强教职员工特别是教师的法制宣传教育。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和依法执教的自觉性,增强教师依法教书育人的自觉性,建立教 师法律培训制度;将法制教育列为必修课或考核内容,组织教师系统学习、掌 握基本的法律原则和各种必要的法律规范以及教育专业法律知识等;增强行政 管理人员依法办事的意识,提高依法管理学校事务的能力。广大教职工要把学 法用法与业务能力的提高和师德师风建设结合起来,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爱岗敬业和为学生服务的观念。4. 营造普法氛围,开展普法宣传活动。积极组织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活动, 开展法律咨询

9、、法律知识竞赛;举办法制图片展览;充分利用校园网、校报、电台、宣传橱窗等平台,使“六五 ”普法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有成效;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社团等群团组织,调动广大师生参与法制宣传教育的积极性,形成全员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充分发挥学校保卫处在整治校园环境、维护校园稳定方面的积极作用,坚持法制教育和法治实践紧密结合,达到普治并举,整体推进。四、工作步骤和安排“六五”法制宣传教育规划从2011 年开始实施,到2015 年结束。分三个阶段进行:(一)准备阶段: 2011 年下半年,各党委(总支)、直属党支部要结合实际,制定好具体、切实可行的 “六五”普法规划,认真落实普

10、法教材,采取多种形式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营造浓厚的普法氛围。(二)实施阶段:2012 年至 2015 年,学校根据 “六五 ”普法的要求和实际情况,制定年度计划和具体的工作措施,突出工作重点,做到部署及时、措施有效、指导得力、督促到位。学校将定期对普法情况进行检查,2013 年开展中期自查。(三)验收阶段:2015 年,按照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要求,认真做好自查验收,做好查漏补缺和总结验收工作,并对规划实施期间校内涌现出的先 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五、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学校成立由党委书记任组长、分管校领导任副组长的“六五 ”普法工作领导小组,统筹领导、协调和督查“六五”普法

11、的安排部署和落实工作。小组成员由校办、宣传部、学工部、保卫处、工会、团委及各学院(部)党委(总支)、直属党支部负责人组成,发挥协同作战作用,分解责任、分工负责,构建普法工作责任体系。(二)夯实基础工作。要正确认识法制宣传教育在促进学校和谐发展、巩固“平安校园 ”中的作用,进一步强化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理念。要重视运用反面案例教育学生,使大学生明法律、知后果、遵规范。不断提高普法工作的参与性,最广泛地动员、吸引师生参与、支持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围绕“六五”普法的具体任务,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教育制度,着力构建以领导机制、运行机制、保障机制、考评机制为主要内容的常态化的机制。(三)完善考核办法。进一步完

12、善“六五”普法的目标管理、任务落实、组织保障等评估指标体系,适时组织开展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年度考核、阶段性 检查和专项监督,不断健全完善科学的普法工作评估考核激励、奖惩机制,总 结推广典型经验,培育宣传先进典型,推动普法工作不断创新、科学发展。(四)落实专项经费。学校安排“六五”普法工作专项经费,主要用于推动对大学生普法的规律与特点的研究与探索,组织编写普法读物及其他宣传教育 资料,法制宣传教育骨干的培训和全校师生员工参加知识竞赛、讲座等。经费 列入职能部门预算,专款专用,确保落实到位,以保证“六五”普法工作的正常开展。党委宣传部要做好法制宣传教育的内外宣报道;各党委(总支)、直支部门要及时总结法制宣传教育的经验和做法,将材料报送党委宣传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