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医院消毒及职业防护参考PPT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9525299 上传时间:2020-10-27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1.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凌医院消毒及职业防护参考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凌医院消毒及职业防护参考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凌医院消毒及职业防护参考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凌医院消毒及职业防护参考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凌医院消毒及职业防护参考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凌医院消毒及职业防护参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凌医院消毒及职业防护参考PPT(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医院消毒与职业防护,2,主要讨论内容,医院消毒的法律依据 医院消毒的相关知识 医院消毒技术管理 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3,一、医院消毒的法律依据,4,医院感染防控的紧迫性,1.当前感染的主流已倾向于医院感染,它已成为当今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2.医院感染问题日益突出 。 (1)增加病人痛苦与经济负担。 (2)影响医疗综合指标。 (3)非典、甲流,已把院感管理工作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 3.妨碍许多现代医疗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发展 。例如,心、肺、肝等大脏器的移植手术 ,往往因为并发医院感染而失败。 4.医务人员也因职业性暴露而蒙受感染的机会增加。,5,6,7,安徽宿州“眼球事件”,2

2、005年12月安徽宿州市立医院眼科为10名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后感染!9名患者施行眼球摘除手术,1名施行玻璃体切割手术。 卫生部认为这起恶性医疗损害事件是由于宿州市立医院管理混乱,违法、违规与非医疗机构合作,严重违反诊疗技术规范;手术室不具备开展眼科手术的基本条件,手术室布局、流程、环境、设施等均不符合开展无菌手术的基本要求,造成手术患者的医源性感染所致。 医院取消二级甲等称号;院长撤职,分管副院长严重警告记大过,眼科责任人警告记过、停止执业,卫生局局长、副局长、医政科长行政记大过警告处分。,8,西安交大一附院八名新生儿死亡事件,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从2008年8月28日到

3、9月16日期间共收治新生儿患者94名,其中有9名新生儿从9月3日开始发病,到9月15日先后死亡8例。经卫生部和陕西省联合专家组调查一致认为,8名早产新生儿死亡系院内感染所致。这是一起严重的院内感染事故。 给予西安交大一附院院长马爱群、副院长吕毅撤职处分。免去医务部、护理部、新生儿科主任、护士长的职务。 8名早产新生儿死亡7人被免职,9,西安交大一附院八名新生儿死亡事件,医务人员没有规范地进行手卫生等。,用于新生儿的肝素封管液无使用时间标识。,对部分新生儿使用的物品和器具采用了错误的消毒方法等。,新生儿科建筑布局和工作流程不合理,人流与物流相互交叉,医务人员的手,病房物体表面,奶瓶和奶嘴,暖箱注

4、水口,调查后发现:,1,2,5,4,3,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的明显污染,10,天津市蓟县妇幼保健院5名新生儿死亡事件,09年3月18日、19日,北京市儿童医院陆续接收了天津市蓟县妇幼保健院转来的6名重症患儿,3月22日5名患儿死亡。 据专家组调查,天津市蓟县妇幼保健院的新生儿暖箱污染严重,清洁消毒不彻底。该院新生儿吸氧所用的湿化瓶没有更换,消毒液浓度也不合格。该院医务人员严重缺乏医院感染防控相关知识。该院新生儿病区布局及工作流程完全不符合环境卫生学和感染控制的要求,不能保证手术安全。 院长、副院长、医务科主任、新生儿科主任、新生儿科护士长被撤销职务。,11,卫生部关于山西省太原公交公

5、司职工医院、山西煤炭中心医院血液透析感染事件的通报,投诉:山西省卫生厅于2009年2月27日接到太原公交公司职工医院6名患者投诉,反映在该院进行血液透析感染丙肝:47名在太原公交公司职工医院进行血液透析患者,20名丙肝抗体阳性。 问题:管理混乱,没有血液透析感染管理制度、工作规范和技术规程。存在重复使用一次性血液透析器和重复使用一次性血液透析管路。对血液透析器的处理过程不规范,消毒方法不正确;对丙肝抗体阳性患者不能实施专机血液透析和专区处理血液透析器,存在交叉感染。 责任:太原公交公司职工医院撤销医院主持工作的常务副院长和副院长的职务并给予行政记过处分;山西煤炭中心医院撤销医院主管副院长的职务

6、并给予警告处分;两所医院血液透析室主任、护士长等相关责任人被免职。,12,预防医院感染,我们该做些什么? 我们有消毒隔离制度吗? 我们有行之有效的方法吗? 谁在执行?他们怎么做? 谁在管理监督、落实了吗? 是客观条件限制还是主观问题? ,13,“感染控制-你我共同的职责”,2008年“国际感染控制周”主题 大会主席宣言:“我们呼吁医疗机构管理者和我们一道将感染预防作为优先考虑的事项-将高层的管理工作转向临床。”,14,WHO推荐医院感染预防措施,关于医院感染的有效预防方面,世界卫生组织于1986年向全球推荐的五类措施: 1.消毒; 2.隔离; 3.无菌操作; 4.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5. 监

7、测并通过监测进行感染控制的效果评价。,15,医院消毒面临很大挑战,新的传染病不断出现:朊毒(疯牛病)、SARS、禽流感、甲流感、不明原因疾病等。 新的医疗设备和诊疗技术问题:内窥镜的消毒灭菌问题 、口腔科器械消毒灭菌 、透析装置的消毒 、呼吸麻醉装置的消毒等。 耐消毒因子微生物的出现:耐戊二醛龟分枝杆菌 新消毒灭菌设备的使用:使用者对其技术、相关监测手段等技术保障系统了解不深入,不能确保其有效运行 。,16,17,18,卫生部承诺五项行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重视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各项工作; 在国家层面开展有利于感染控制的各项活动; 不断完善并实施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技术性标准,促进医院感染管

8、理的科学化、规范化; 坚持预防为主。在世界卫生组织的战略框架下,广泛推行行之有效的医院感染预防措施,在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血液安全、注射和免疫安全、诊疗和护理安全、环境卫生与安全等方面注重医院感染的预防工作; 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与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各国共同协作,分享医院感染防控的成功经验和技术。,19,我们需要熟悉现行的标准、规范、指南,传染病防治法 消毒管理办法 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组织暂行办法 消毒技术规范 医院分级评审标准 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20,新出台的医院卫生标准,医院隔离技术

9、规范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医院感染监测规范 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 消毒供应中心操作技术规范 消毒供应中心监测标准 新生儿室管理规范 手术室管理规范 ,21,我们在工作中如何执行和落实?,关于环境物体表面的消毒; 关于标准预防; 关于手卫生问题; 关于内镜消毒灭菌; 关于口腔诊疗器材的消毒灭菌; 关于洁净手术室的使用、维护; 关于血液透析过程的消毒隔离; 关于医院灭菌技术; 。,22,二、医院消毒相关知识,23,清洁:用清水、清洁剂及机械洗刷等物理方法清除物体表面的污垢、尘埃 和有机物。清洁是消毒灭菌的必要的前期工作,是决定消毒、灭菌质 量的关键 消毒:杀灭和清除传播媒介物上的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

10、无害化处理。 灭菌: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物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理,清洁、消毒、灭菌,24,根据消毒灭菌要求对医院器材的分类:,1、高危物品:指穿过皮肤或粘膜而进入无菌组织 或器官内部的器材和用品。与破损 的组织、皮肤或粘膜密切接触的器 材和用品。,2、中危物品:仅和皮肤或粘膜相接触,而不进入 无菌组织内的器材和物品。,3、低危物品:仅直接或间接地和健康无损皮肤、粘 膜相接触。,25,根据物品污染后的危害程度选择消毒、灭菌方法原则,凡是高度危险性的物品,必须选用灭菌方法。 凡是中度危险性的物品,一般情况下达到消毒即可,可选用高、中效消毒法 凡是低度危险性的物品,一般用低效消毒法或只作一般的清洁处理即可

11、,仅在特殊情况下,如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后,必须针对污染微生物的性质选用有效的消毒方法。,26,消毒灭菌方法按作用水平分:,灭菌法:热力、环氧乙烷、戊二醛、过氧化氢、等离子、低温甲醛 高效消毒法:紫外线、氯制剂、溴制剂、臭氧、酸性氧化电位水、过氧乙酸、 中效消毒法:碘、醇、酚类消毒剂及一些复方消毒剂 低效消毒法:单链季胺盐、双胍类,27,物理,热力消毒灭菌 照射消毒灭菌,过滤消毒,1.燃烧灭菌法 2.干热灭菌法 3.微波消毒灭菌 4.煮沸消毒法 5.低温蒸汽消毒法 6.压力蒸汽灭菌法 1.日光暴晒法 2.紫外线灯消毒法 3.臭氧灭菌灯消毒法 4.电离辐射灭菌法 5.等离子低温灭菌法,浸泡法,擦拭

12、法,喷雾法,薰蒸法,消毒灭菌的方法,化学,28,三、医院消毒技术管理,29,空气消毒管理,1、自然通风,达到减菌作用。 2、紫外线空气消毒,使用时紫外线灯照射强度70uw/cm2,1.5W/m3,有效距离2m,消毒时间30-60min。注意避免对人的眼睛和皮肤直接照射,防止引起皮炎和结膜的损伤。 类、类环境采用层流或动态空气消毒。 类环境中的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诊室、化验室采用臭氧或紫外线消毒。 3、消毒剂气溶胶喷雾消毒(无人时),常用0.5%的过氧乙酸和3%过氧化氢,采用20-40ml/m3喷雾,关闭门窗3060分钟。,30,隔离技术,注意:1、类

13、、 类 环境中不得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铜绿假单孢菌 2、类、类 环境中不得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 3、早产儿室、婴儿室、新生儿室、母婴同室病房及儿科病房的物品表面和医务人员的手上, 不得检出沙门菌、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31,医院环境物体表面的消毒,原则:日常清洁为主;污染时消毒。 地面:无污染,湿式保洁,不主张用化学消毒剂,但须保持拖把的洁净。 被污染时,则需应用化学消毒剂及时进行处理。 谁在做?保洁公司?工勤人员?护士? 污染时用什么在消毒?怎么消毒? 我们应该关注哪些地方的消毒? ICU、新生儿室:公共接触物品 治疗室和治疗车台面; 床单位消毒;,3

14、2,医院环境物体表面的消毒管理,1.医疗区环境清洁、整齐,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半污染区划分清楚。 2.操作台(盘)、治疗车每日使用前必须用清洁抹布擦拭。一般采用清水或清洁剂保洁。 3.三区用物分开使用,抹布、拖布分区浸泡消毒,固定放置,标记清楚。 4.不得在走廊清点污物、污布,湿式扫床做到一床一巾一用一消毒,并清洗晾干。,33,终末消毒管理,1.每次检查、治疗结束后对环境、用品和手应进行相应消毒处理。 2.病人出院后床单应进行终末消毒,病床、桌椅(柜)用消毒业擦洗,热水瓶、面盆、脚盆、便器、痰盂等分别用消毒液浸泡、清洗备用。,34,病人用后的医疗器械处理程序,一般病人用后的医疗器械: 去污

15、彻底清洗消毒灭菌 感染病人用后的医疗器械: 消毒彻底清洗再消毒灭菌,35,医疗用品消毒灭菌管理,1.凡能耐高温、高热的高危险度器材(含手术刀、剪)应采用压力蒸汽灭菌法、干热灭菌法或微波等方法灭菌,不耐热的高危险度器材可用戊二醛浸泡等方法进行灭菌。 戊二醛属灭菌剂,具有广谱、高效杀菌作用。达灭菌效果需要2%浓度浸泡10小时,达消毒效果需浸泡20-45分钟。取出灭菌水冲洗干净无菌擦干后使用。使用中应加强浓度监测。,36,医疗用品消毒灭菌管理,2.内窥镜用2%戊二醛消毒,连续使用时,使用间隔中消毒20分钟,灭菌10小时。备用在每使用前和结束后消毒45分钟,首次清洗要用加酶清洗剂,流水清洗。 3.呼吸

16、机、麻醉机各连接管道及面罩、气管导管、吸氧管、湿化瓶、吸痰瓶、超声雾化器等必须消毒合格凉干后备用。 4.各种引流管、引流瓶、导管和吸引管、体温表等做到一人一支一管一用一消毒。 5. 传染病人的体温计、听诊器、血压计等,最好固定专用。 体温表:1%过氧乙酸或5001000mg/L有效氯浸泡30min 听诊器:75%乙醇擦拭消毒 血压计袖带:5001000mg/L有效氯浸泡30min 清洗晾干备用。,37,使用中消毒剂管理,1.购进的消毒剂必须具备卫生部许可批件、 省卫生厅发放的卫生许可证,包装及标识符合规定要求。 2.应按消毒剂的特点和使用说明正确配置。 3.对使用中消毒剂浓度监测符合相关规定要求。 4.皮肤和粘膜消毒方法: 1)皮肤消毒:用2%碘酊涂擦,待干后75%乙醇擦拭。 或0.5%的碘伏涂擦2遍待干。 2)粘膜消毒:0.5%的碘伏涂擦2遍,38,无菌物品管理,1.无菌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