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学和食品卫生》参考PPT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9525107 上传时间:2020-10-27 格式:PPTX 页数:107 大小:2.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营养学和食品卫生》参考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7页
《营养学和食品卫生》参考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7页
《营养学和食品卫生》参考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7页
《营养学和食品卫生》参考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7页
《营养学和食品卫生》参考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营养学和食品卫生》参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营养学和食品卫生》参考PPT(10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营养学和食品卫生,1,营养学基础 膳食指南 合理营养 各类食物营养 特定生理时期及特定环境人群的营养膳食 常见疾病与膳食 营养配餐 食品污染及其预防 食物中毒及预防 食品卫生管理和各类食品卫生管理,2,营养学基础,3,构成人体机能六大来源,脂肪 蛋白质 碳水化合物 水 矿物质 维生素,4,脂肪,5,脂肪(脂类),脂类分为两大类: 脂肪:甘油和脂肪酸组成甘油三酯 类脂:磷脂 糖脂 脂蛋白 固醇类 脂类主要有甘油三酯,磷脂和固醇类。食物中脂类95%是甘油三酯,5%是其他脂类。人体储存的脂类中甘油三酯高达99%。,6,脂肪酸和必需脂肪酸,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 :提高人体内胆固醇含量 不饱和脂肪酸:

2、单不饱和脂肪酸 多不饱和脂肪酸 可使血清胆固醇下降和参与细胞代谢活动,7,必需脂肪酸,人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需要而从外界摄取的脂肪酸 包括:磷脂,胆固醇,8,必需脂肪酸在人体内的生理功能,构成人体组织 代谢胆固醇 具抗氧化作用 是前列腺素在体内合成的原料 维持正常的视觉功能 动物精子的形成 必需脂肪酸来自于植物油,9,磷脂 磷脂是生物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脂肪吸收和转运以及储存脂肪酸,特别是不饱和脂肪酸起着重要作用 磷脂的缺乏会造成细胞膜结构受损使毛细血管的脆性和通透性增加,皮肤细胞对水稻通透性增高引起水代谢紊乱。 磷脂主要含于蛋黄,瘦肉,脑,肝,肾。,10,胆固醇,胆固醇是人体中

3、重要的固醇类化合物 人体各组织中皆含有胆固醇 它是许多生物膜的重要组成成分 人体内90%的胆固醇存在于细胞之中 胆固醇还是维生素D,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等重要活性物质的前体,是制造体内固醇类激素的必需物质 人体每天合成1-1.2克,肝脏合成80%,其中的80%转换成胆汁酸,11,脂类的生理功能,合理膳食的总能量有20%-30%由脂肪提供 1克脂肪在体内氧化可产生37.56kj, 相当于9kcal的能量,12,正常人按体重计算脂肪含量 正常人约: 14%-19% 胖人约含: 32% 过胖人高达: 60%,13,脂肪大部分储存在皮下 用于调节体温 保护对温度敏感的组织 防止热能散失,14,脂肪营

4、养价值,脂肪的消化率 脂肪酸的种类与含量 脂溶性维生素的含量,15,脂肪的消化率 人体对动物脂肪的消化吸收较差 人体对植物油的消化吸收较好 蓄肉中饱和脂肪酸含量多 鱼肉中不饱和脂肪酸较多 鱼油的营养价值高于蓄肉脂肪,16,脂肪酸的种类和含量 油脂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必需脂肪酸 植物油的营养价值高,17,脂溶性维生素的含量 脂溶性维生素含量高的脂肪,营养价值也高 维生素A,D含量丰富的有: 肝脏,乳,蛋黄 维生素E含量丰富的有: 植物油,谷类种子的胚油,18,脂类供给和食物来源,脂肪摄入量占总热能的20%-30% 必需脂肪酸摄入量不少于总热能的3% 饱和脂肪酸在热能当中的比例不超过10% 胆固醇每

5、日摄入量在300mg以下,19,蛋白质,20,蛋白质的生理功能,蛋白质是化学结构复杂的有机物质 其主要含量:碳 50%-55% 氢 6.7%-7.3% 氧 19%-24% 氮 13%-19% 另一部分蛋白质还含有:硫,磷,铁,铜,21,构成和修复机体的组织,正常人体内含蛋白质 16%-19% 人体的一切组织器官等都含有蛋白质 成人每天约有3%的蛋白质更新 借此完成组织的修复更新,22,构成体内重要的生理活动物质,蛋白酶 胰岛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等 平衡电解质,调节酸碱平衡 血红蛋白,脂蛋白,运输维生素,矿物质 抵御外来微生物和其他有害物质的入侵 血液的凝固和视觉的形成,23,供给能量,蛋白

6、质在体内降解成氨基酸 当机体需要时,可以经过循环氧化分解释放能量 1g蛋白质在体内约产生16.7kj(4.0kcal) 人体每天需要的能量有10-15%来自蛋白质 人体主要利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供能,当机体所需能源物质供应不足时,如长期不能进食或消耗能量过大,体内的糖原和储存脂肪已大量消耗之后,将依靠组织蛋白质分解产生氨基酸来获得能量,以维持必要的生理功能。,24,氮平衡,成人每千克体重每日排出氮: 尿液:37克 粪便:12克 皮肤:3克 =52克 蛋白质的换算系数:6.25 70kg的成年人每日摄取蛋白质为:45g 3640mg 22750mg2=45,25,影响蛋白质缺乏的原因,膳食中蛋白质

7、供给不足 生理需要量增加 饮食习惯不良 患病使蛋白质不能很好的吸收,26,氨基酸,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分为两大来源:来自食物蛋白质 来自组织细胞分解产生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多种,27,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 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比能满足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摄取。已知为九种:赖氨酸,蛋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颉氨酸,色氨酸,笨丙氨酸,组氨酸,28,非必需氨基酸 人体可以自身合成或由其他氨基酸转化而得到非必需氨基酸,不一定非从食物直接摄取 他们包括:谷氨酸,谷氨酰胺,丙氨酸,精氨酸,甘氨酸,天门冬氨酸,天门冬酰胺水,胱氨酸,脯氨酸,丝氨酸,29,食物蛋白

8、质中必需氨基酸的数量种类将其分为: 完全蛋白质 半完全蛋白质 不完全蛋白质,30,完全蛋白质,这是一类优质蛋白质它们所含的必需氨基酸种类齐全,数量充足,彼此比例适当,这一类蛋白质不但可以维持成人的健康,还可以促进而已的生长发育 例如:乳中的酪蛋白,白蛋白 蛋中的卵白蛋白,卵黄蛋白 肉中的白蛋白,肌蛋白 大豆的大豆蛋白 小麦的麦谷蛋白 玉米的谷蛋白,31,半完全蛋白质,这类蛋白质所含的氨基酸虽种类齐全,但是其中某些氨基酸的数量不能满足人体的需要或比例不适当,他们作为膳食中唯一的蛋白质来源时可以维持生命,但不能促进生长发育 列如:小麦的麦胶蛋白,32,不完全蛋白质,这类蛋白质所含的氨基酸种类不齐全

9、,若作为膳食中唯一的蛋白质来源,即便能维持生命也不能促进生长发育 列如:玉米的玉米胶蛋白 动物的结缔组织 肉皮的胶原蛋白 豌豆的豆球蛋白,33,蛋白质的营养评价,蛋白质的含量 蛋白质的消化率 蛋白质的利用率,34,蛋白质的互补作用,为了提高食物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往往将两种以上的食物混合使用,以相互补充其必需氨基酸的不足,,35,蛋白质供给及食物来源,人体每天必须摄入一定量的蛋白质才能维持机体的平衡 蛋白质缺乏: 一 因为饮食中缺乏蛋白质而其他 营养素并不缺乏所致 二 因为由于蛋白质和能量摄入不足而导致营养缺乏病 成人每天蛋白质摄入量为:80克,36,蛋白质(尤其是动物蛋白质)摄入过多对人体同样

10、有害 正常情况下人体并不储存蛋白质 多余蛋白质随尿液排出,会损失大量水分,增加了肾脏的负担 会造成蛋白质中毒 会造成骨质疏松,37,碳水化合物,38,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也称为糖类,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多羟(qiang)基醛或多羟基酮类化合物。 在营养学上一般将糖类分为: 单糖 双糖 寡糖 多糖,39,单糖,单糖是指分子结构中含有3-6个碳原子的糖 如: 三碳糖的甘油醛 四碳糖的赤藓糖 五碳糖的阿拉伯糖 六碳糖的干露糖 苏力糖 核糖 脱氧核糖 果糖 半乳糖 木糖,40,在天然水果和蔬菜之中还存在少量的糖醇类物质。糖醇是单糖的重要衍生物。糖醇被用来代替蔗糖作为甜味剂使用。适用于糖

11、尿病和心血管病患者 山梨醇:在体内代谢时可转化为果糖 木糖醇:与蔗糖相似,不受胰岛素的 控制 麦芽糖醇:为非能源物质,不会增加 血糖升高,不会增加胆固醇 和脂肪的含量,41,双糖,双糖是由两个单糖分子脱水缩合而形成的化合物。 天然食品中最常见的双糖: 蔗糖 麦芽糖 乳糖,42,寡糖,寡糖又称低聚糖,是指由3-10个单糖以糖苷键聚合而成的糖类 如:低聚果糖 低聚乳糖 低聚半乳糖 低聚异麦芽糖 低聚甘露糖 大豆低聚糖,43,低聚糖的甜度只有蔗糖的30-60%,且难以被人体吸收消化,是理想的功能性甜味剂 是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品 有利于肠道的健康 具有食用纤维的生理功能 预防口腔疾病 降低

12、血清胆固醇和预防肠癌,44,多糖,多糖是由10个以上的单糖分子脱水缩合,并以糖苷键连接而成的高分子聚合物 如: 淀粉多糖 非淀粉多糖,45,植物纤维,46,膳食纤维,膳食纤维也称食物纤维 是植物性食物中含有的不被人体消化吸收的多糖(纤维) 膳食纤维可分为: 不溶性纤维:如 纤维素,半纤维,木纤维 可溶性纤维:如 果胶物质,树胶,黏胶 半纤维素,47,膳食纤维的生理功能,膳食纤维是平衡膳食结构的必需营养素 它是继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水之后的“第七大营养素”,48,功能,增强肠道功能:有利于粪便的排出 刺激胃液分泌: 可缩短食物通过肠道时间 防止动脉硬化:可以吸附胆固醇 防 治 糖 尿

13、 病:降低小肠对糖的消化吸收 预 防 肥 胖:增加饱腹感,抑制人体对 淀粉,蛋白质,脂肪的吸 收,49,膳食纤维每日摄入量,低能量摄入(7531 kj/d):25g 中能量摄入(11042kj/d):30g 高能量摄入(11715kj/d):35g,50,膳食纤维来源,水果 蔬菜 豆类 坚果 谷类 人体的膳食纤维主要来源为谷类,51,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糖类的主要功能是提供能量 在三大产热营养素中糖类比蛋白质和脂肪易于消化吸收,速度快。 1g糖类在体内氧化可以产生16.7kj 相当于4.0kcal,52,人体中的糖类组成,结缔组织中的黏蛋白 神经组织中的糖脂 细胞膜中的糖蛋白 核糖核酸和脱氧

14、核糖核酸中的核糖 每个细胞中都有2-10%的糖脂,糖蛋白和蛋白多糖 抗体,酶,激素也需要糖的参与,53,每日供给充足的糖类食物可免于过多的蛋白质作为机体的能量来源消耗。 每日至少需要50-100g糖类,可有效预防酮血病 机体肝糖原丰富时对某些有害物质如细菌毒素的解毒作用增强。 碳水化合物的摄入能提供膳食纤维,有助于人体的健康,54,碳水化合物的供给,糖类的摄入量以占膳食总能量的55-65% 精制糖占总能量的10%以下 糖类主要来源植物性食物的淀粉: 粮 谷 类 含 糖:60-80% 薯类根茎类含糖:15-29% 豆 类 含 糖:40-60%,55,矿物质,56,矿物质可分为 常量元素 微量元素,57,常量元素: 其标准含量占人体质量的1/1000以上 每人每日需要量在100mg以上 钾(K) 钠(Na) 钙(Ca) 镁(Mg) 硫(S) 磷(P) 氯(CI),58,微量元素: 其标准含量占人体质量的1/1000以下 每人每日需要量在100mg以下 必需微量元素分为三类 第一类:人体必需微量元素 第二类:人体可能必需微量元素 第三类:对人体具有潜在毒性,但 在低剂量时对人体可能具 有必需功能微量元素,59,第一类: 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铁( F e) 碘( I ) 锌( Z n) 硒( S e) 铜( C u) 钼(Mo) 铬( C r) 钴( C o),60,第二类: 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