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危机与商业银行流动性问题研究

上传人:蜀歌 文档编号:149522876 上传时间:2020-10-27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151.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银行危机与商业银行流动性问题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银行危机与商业银行流动性问题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银行危机与商业银行流动性问题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银行危机与商业银行流动性问题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银行危机与商业银行流动性问题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银行危机与商业银行流动性问题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行危机与商业银行流动性问题研究(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银行危机与商业银行流动性问题研究银行危机与商业银行流动性问题研究 近期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始于外汇市场,迅速蔓延到银行系统,大批银 行破产倒闭,经济严重哀退。这次危机给我们很多经验教训,特别值 得注意的是一个健康的银行系统的重要性。 一个健康的银行系统应具 有较高的低御外部冲击的能力,即充足的流动性,以及适应国内外经 济环境变化的能力。在现代经济中,随着经济活动信用化程度日益提 高,银行经营活动对于动员社会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效果,节约社会 劳动,提高经济效益的意义日益突出。一国银行的总体能量及行为的 规范程度对于经济的运行状况和发展速度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 一些西方学者视银行系统为传感器和

2、放大器, 它可以将局部的经济问 题迅速扩散开来,造成全面的经济危机。银行系统的健康和安全如何 强调也不过分。 经过这次金融危机, 银行系统的安全性已不能用单一的资本充足率来 衡量。在国际经济日趋一体化的今天,在国内外金融市场日益发达从 而金融风险日益增加的情况下, 资本充足率高一两个甚至几个百分点 都不足以保证银行系统的安全和经济的稳定, 机械地和静态地解释银 行的资产负债表往往会掩盖问题,银行的资产质量才是真正的关键。 我国银行资产质量低是一个人所共知的事实, 那么我国有无可能避免 一场银行危机?银行危机的实质是什么?它和流动性是什么样的关 系?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讨论的问题。 一、银行危机的实

3、质在于商业银行流动性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大力筹措资金,支持经济发展的作 用是有目共睹的。银行运营既适应了经济体制交替的需要,推进了我 国经济总量的发展,也实现了自身规模的扩大。但国有商业银行生存 在一个非市场经济因素相当多的经济环境中, 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对 处在低效运转状况下国有企业必须贷款支持, 这使国有商业银行不能 完全按银行规则办事, 如国有商业银行承担着大量的政策性任务和许 多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于是形成了一个非常独特的运作过程。随着 市场经济逐步走向成熟, 国有商业银行运营所隐含的问题也逐步显露 出来,主要是:不良资产比重逐年上升,信贷资金周转速度减慢,贷 款利用率

4、不高;资产流动性下降,发展后劲不足,违章违纪经营的现 象时有发生,流动性风险加大。上述问题的存在,正是发生银行危机 的潜在基础。下面我们对此进行具体分析: 1.资本充足率过低,资本严重不足 在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中, 资本充足与否是金融资产安全运营的一个 因素,衡量一个银行利用自有资金低御资产损失的能力,通常以资本 充足率作为重要的监控指标。据统计,到 1996 年末,我国国有商业 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平均为 4.37,其中,工、农、中、建四大银行分 别为 4.35、3.4、4.84和 4.8,四大银行全部低于规定的 8 的最低标准。 2.资产流动性下降 银行的资产流动性是指金融资产在无损失状态下迅

5、速变现的能力。 资 产流动性水平越低,其经营风险水平越高,银行抗击意外事件冲击的 能力越弱,发生大的银行危机的概率就越大。从所了解的几项指标中 可分析出: (1)流动性资产对全部负债的比率不高。1996 年末, 国 有四大商业银行流动性资产对全部负债的比率,没有出现以 20为 中心线的波动特征, 其中工、 农、 中、 建四行分别为 12.09、 6.93、 10.53、6.27。这表明,我国银行的流动性资产对整体资产的结构 并不合理,收益性与流动性没有很好地结合起来。在国际商业银行的 流动资产比率指标中, 除了我国银行所有的现金资产与在中央银行的 超额储备性资产外, 还有大量的短期性的有价证券

6、, 其中包括国库券、 回购协议证券等,还有短期商业票据,这些构成了商业银行资产的重 要内容,不仅在相当的程度上保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同时,又是商 业银行取得较为可观收益的重要来源。然而,我国的银行前些年没有 这样丰富的资产内容, 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工商企业之间缺少直接融资 工具,同时又没有广泛的短期性有价证券所造成的。(2)资金周转 速度慢。到 1996 年末, 国有四大商业银行全部贷款的年周转速度平 均为 1.07 次,其中工、农、中、建四行分别为 1.30 次、1.01 次、1.01 次和 0.68 次。 其速度始终在低速区徘徊。 (3) 净资产利润率低。 1996 年, 国有四大商业银行净

7、资产利润率平均为 5.55,其中工、农、 中、 建四行分别为 6.17、 1.44、 10.29和 5.7。 低于国际标准。 (4)贷款收息率低。据统计, 国有商业银行不仅大量贷款不能按时 收回,而且正常贷款的利息收回效果也不理想。到 1997 年末,国有 四大商业银行利息收回率平均不到 60。仅建行欠收的贷款利息总 额就高达 1521.58 亿元。 3.存差增大 近年来,尤其是 1997 年以来,一方面由于银行开始重视资产质量, 谨慎地进行贷款投放,另一方面由于一些效益好的企业大批上市,采 取直接融资方式而减少了贷款,使银行的资金放贷大量减少,形成了 一些资金的闲置。1995 年国有商业银行

8、的存差为 2908 亿元,1996 年 达 7440 亿元,1997 年达 7751 亿元,存差率已达 42.55。 在银行 资产运营渠道尚未得到全面开拓的情况下, 吸收存款中未能贷出的部 分只能积存在金融机构或在金融机构内部循环。 银行资金对社会供应 量的减少,削弱了对经济的支持力度,影响了银行的利润和收益。 4.不良贷款比例过高 从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运行质量上看,近几年来,不良资产比例 呈上升趋势。据统计,到 1996 年末,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已占全 部贷款余额的 24。我国银行系统不良资产包括三类:逾期、呆滞 和呆帐。而到 1997 年,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已增到 29.2。

9、目前, 我国所有的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比例不仅均远远高于人民 银行规定的 17的最高界限,同时也大大高于人民银行规定的逾期 贷款不超过 8、 呆滞贷款不超过 5和呆账不超过 2的比例界限。 在我国,由于国家要用有限的资金支持过于庞大的国有经济盘子,便 大量动用国有银行资金支持国有企业。而国有企业效益又差,于是, 一部分贷款有去无回,形成大量银行不良资产。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给 出的数字,1997 年末,我国各银行贷款余额 59317.5 亿元, 其中银 行的贷款余额中无法回收的呆帐约占 2,呆滞贷款约占 5。仅此 两项就超过了银行自有资本。国家必须注入新的资本金,以维持银行 资产负债表的平衡。

10、从理论上讲,只要呆帐和呆滞贷款超过了资本金,当所有的储户都来 取款时,商业银行就会发生支付困难,若无中央银行的紧急援助,只 有宣布破产一条路。当然,在现实中引发银行危机的往往是商业银行 的支付困难,即现金短缺,而不是资不抵债。银行可以在资不抵债的 情况下维持运行,长期处于技术上破产,但实际上并未破产的状态。 美林投资银行的研究报告讲,中国工、农、中、建四大银行已在技术 上破产,根据就是中国工、农、中、建四大银行的净资产远远小于按 24计算的不良资产,所以其净资产为负数。但是银行是否破产还要 是看其流动性。只要它的流动性不发生问题,就可以继续运转下去。 那么, 什么是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呢?它是指银

11、行及时满足其各种资金 需要或收回资金的能力。 商业银行流动性对所有工商企业都至关重要, 而对商业银行尤其重要, 甚至可以说, 流动性是银行的生命线, 同时, 也是整个金融体系乃至整个经济体系对流动性需求的保证。 在老百姓和企业的储蓄率正常的情况下, 中国主要商业银行的流动性 不会发生问题。当然说流动性重要并不意味偿债能力不重要。政府宣 布1998年财政部要发行2700亿特别国债, 用于对四大国有银行注资, 目的是使资本充足率达到 8。我们分析银行的不良资产, 要将其 偿债能力、流动性和长期盈利性综合起来。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的信用 业务,是一种负债率相当高的业务,如 1996 年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

12、 负债率为 96.62,其他商业银行负债率为 93.57。国有商业银行自 有资本占主要风险资产(贷款)的比重为 4.52,其他商业银行为 10.5。这种高负债的信用业务是建立在高度的公众信任之上的。当 公众信任度突然下降到维持其正常经营的最低信任水平以下, 即出现 信任危机时,就会出现经营危机。由于银行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流动 性的非对称制约,大规模的存款挤提将使银行经营立即陷入困境,引 发流动性危机。 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外力援助, 银行可能立即破产倒闭。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至今没有出现公众信任危机, 一方面是由于信息的 不完全和非对称使公众对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严重程度缺乏充 分的了解和认识;另

13、一方面,则是公众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对国家 银行的充分信赖和对我国政府绝不会让国有商业银行倒闭的信念支 撑。 正是公众的这些信念支撑才使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不良资产极为 严重的情况下,仍能“正常”经营,因而未对当前的通货膨胀治理产 生太大的影响。国家对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的“无限量支持”是公众信 念维持的基础。 可见,我国迄今尚未发生大规模的挤兑现象,主要原因是储户对他们 银行存款的安全性没有任何的怀疑, 这不能不归功于商业银行国家所 有的性质。国家这个超级股东承担了所有的责任。此外,不良资产的 增加, 不仅使银行不能获得正常的利息收入, 甚至还造成本金的损失, 使银行的经营利润受到影响,降低其抗风

14、险的能力,而且不良资产的 增加直接影响银行的资产流动性,降低其抗意外事件的能力,使银行 面临的金融风险增大。 在银行面临流动性困境,金融系统出现较大的潜在危机时,中央银行 为了实现金融系统的稳定,预防和避免大的金融动荡,不得不通过各 种渠道增加银行准备和基础货币的供给, 以增强银行系统的资产流动 性。但基础货币扩张度的提高必然引起通货膨胀的上升。因而,由银 行不良资产比重上升所带来的金融系统流动性困境必然增大金融系 统面临的风险和加剧通货膨胀。总之,银行出了事,国家能做的事说 到底只有两件:多收税和多发票子。虽然,这是饮鸩止渴的做法,但 毕竟可以避免多米诺骨牌效应,避免整个金融系统的崩溃。 二

15、、银行危机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冲击 银行业危机会带来社会问题。银行业作为一种特殊行业,其稳定与否 对宏观经济环境影响重大。银行业出现危机或大规模破产,对宏观经 济会造成极大的破坏。 商业银行如遭遇大规模的挤提甚至破产会引起 货币供给的收缩反应。当银行发生恐慌时,存款者为避免由银行倒闭 而引起的损失,将尽可能把他们的存款转化为现金,由于现金漏损的 增加,商业银行为应付客户的提存、将不得不增加超额储备及应付存 款流动的不确定性风险,这将削弱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能力,从 而导致社会货币供给量的下降。不仅如此,大规模的挤提风潮、大批 银行的倒闭会直接破坏信用创造机制的正常运行。 大规模的挤提使商 业银

16、行的信用分配职能弱化,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不足,成本加大。 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是输送“血液”的动力系统。投资是经济增长的 重要动力,储蓄是投资的主要来源。银行业的挤提风波促使银行对其 流动资产进行大规模降价抛售,而迫使银行采取保守性经营策略,减 少对创造生产力的资金供给, 从而使一国的经济发展与增长受到严重 挫折。相比较于其他产业,银行风险具有很强的传染性,这使得单个 的或局部的金融困难很快演变成了全局性的金融动荡。 少数金融机的 破产会象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直到酿成银行体系的危机。 银行破产的影响和扩散与普通企业是不同的。 普通企业的破产也会通 过乘数效应而扩展,但每一轮的次级效应都是递减的。而银行体系内 的各个银行之间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互联系的。如果一家银行破产,就 会影响到其存款人完成各自商业义务的能力, 以及各自业务联系的其 他金融机构。更关键的是,第二轮、第三轮、第四轮的效应,也 许会随着每一轮而增加。总之,这种挤兑行为会延伸到整个银行业, 直至发生全面银行恐慌,大量倒闭。银行危机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冲 击会引发流动性危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