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常识是什么意思 [回到文学的常识]新编订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149520388 上传时间:2020-10-2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536.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回到常识是什么意思 [回到文学的常识]新编订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回到常识是什么意思 [回到文学的常识]新编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回到常识是什么意思 [回到文学的常识]新编订(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不问收获问耕耘 回到常识是什么意思 回到文学的常识 汇报人:xxx. 不问收获问耕耘 1 回到常识是什么意思 回到文学的常识 2019-07-10 在当下有不少仍然充满创作活力的作家, 他们对小说以及文学的一些真知灼见可以说是在很 多理论家、批评家的水准之上。我如是说,并非要在小说家与批评家之间做出高低的判断, 而是越来越觉得小说家在回到文学的常识、 打破文学的偏见方面, 似乎比批评家更具理论上 的诚实和勇气。在创作和理论批评相对沉寂、批评和创作的对话关系也相对微弱的情形下, 有必要注意到这一现象。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文学的创新动力在不停减弱。1980 年代以来 的文学实践表明,文学创新势必要打

2、破偏见 ; 但与此同时,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创新需要不 需要从常识出发?如果丢掉常识,创新有无可能?我以为,现在的创作和批评需要回到文学的 常识。 “小说”自然是个很难定义的概念,虽然已经有林林总总的定义。大卫洛奇(又译成戴 维洛奇)的小说的艺术在大陆和台湾有多个译本(台湾译成小说的五十堂课),这本 有广泛影响的书也没有直接回答小说是什么的问题。可见,即便是有“学院小说家之称的 大卫洛奇, 这位既创作又理论的学者兼小说家也不肯轻易定义小说。 但这位行家里手选择 经典片段进行小说的技术分析时, 始终没有离开小说人物的命运。 大卫洛奇的经历在中国 恐怕也是少有的。 “1960 年到 1987 年近三

3、十年的时间里,我既是小说家也是学者,在伯明 翰大学教授英语文学,其间还出版了好几本文学评论的书,主要讨论小说作品以及小说 这个文类,这几年间,我也开设了一堂名为小说形式的课程。1987 年,我提前从大学 退休后,发现自己没有意愿也毫无动力继续写那些主要给学术界阅读的评论。然而,关于小 说艺术以及小说史, 我仍然觉得有许多话想说, 而这些内容或许可以引起一般阅读大众的兴 趣。 ”有近三十年的小说创作和研究经验,仍然有话要说,而且是以报纸专栏的方式写给一 般读者。 一个作家和学者能否有如此长久的思考力另当别论, 但小说家和学者如何将小说的 艺术魅力推销给一般阅读大众,恐怕是当下中国作家和学者的“短

4、板” 。在文学和一般读者 的关系越来越松散时,大卫洛奇这样的经历和做法,值得中国的小说家和批评家效仿。 正因为如此,我觉得王安忆小说家的十三堂课 ,是一部同样值得我们注意的关于小说艺 术的著作。王安忆在复旦大学用十三堂课讲小说,她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小说的目的” , 不是社会功能上的目的,而是小说本身的目的。王安忆对小说文本的分析,与理论家的原则 无关, 也和批评家的解读不同。 优秀的小说家是贴着小说说小说。 王安忆第一堂课便是讲 “小 说的定义” 。小说是什么?王安忆的回答是:“小说不是现实,它是个人的心灵世界。 ”而 “这个世界有着另一种规律、原则、起源和归宿” 。艺术, “只是作为人类的

5、一个理想,一个 人类的神界” 。若是我没有理解错的话,小说的价值,就在于提供与现实世界不同的“另一 种规律、原则、起源和归宿” 。这是小说家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如果我们承 认文学的疲惫状态,承认文学对人的精神生活影响力的式微,那么,问题的症结也就一览无 余:小说家无法建立起用“另一种规律、原则、起源和归宿”构筑的“心灵世界” 。中国的 不问收获问耕耘 2 作家,就多数人而言,缺少的便是这样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作为“心灵世界”的小说,其内核是“另一种规律、原则、起源和归宿” 。但这一“心灵世界” 也有自己的表现形态,王安忆说“形态”以讲故事为形式,用语言做材料。对这一常识,

6、我 们应该没有分歧。但如何看待包括故事在内的形式,却存在歧见,这也没有什么不正常 ; 需 要追问的是,讲故事的目的是什么?我以为许多小说家的理解是有悖常识的。 在完成了从写什么到怎么写的转向之后, 我们形成的新的常识是 : 小说需要技术, 需要形式, 技术和形式也是小说本身。但这个常识是不完整的,因为同样需要强调的是,技术、形式等 都应当朝向小说的目的。讲故事,是语言的一种运用。小说家的语言当然与天赋有关,也与 后天的训练有关, 但即便由此形成了一种语言风格, 小说家一旦对现实意义的理解发生变化, 这种语言风格也会发生大的甚至是截然不同的变化。格非从人面桃花到春尽江南 , 其语言风格的变化,对

7、我们颇有启示。格非说 : “从文学实践的角度,我希望我的小说语言 能一本比本更自然,更加接近日常生活。 ”和人面桃花的典雅不同, 春尽江南用的 是一种比较粗糙的、随意的叙述语言,而格非认为这是个“伟大的目标” ,他甚至觉得自 己的语言还不够“直接” 。这一变化,源于格非对当下社会现实的体认。格非在回答记者的 问题时说:“我 2009 年开始动笔,写了有七八万字,但是我发现文字上感觉不对虽然 第一稿的文字是很漂亮的, 但是我觉得这个社会根本不能承受这么漂亮的东西, 我觉得很恶 心,有点做作,受不了,所以我把它废掉了。 ” 春尽江南中,主人公谭端午是一位“和整 个时代作对”的诗人,其反复阅读的是欧

8、阳修的新五代史 。欧阳修说:“呜呼,五代之 乱极矣!”格非认为首先是“乱在我们心里” ,所忧所愤,仍在世道人心。所以说,语言的变 化,是心灵世界之于现实的反映。 我们现在并不缺少懂技术活儿、也会创新形式的小说家,相反,有众多运用好的技术和形式 来讲故事的能手。然而,说完了故事,读完了故事,留下的是什么?在当代优秀小说家中, 莫言讲故事的才华,是多数小说家难以企及的。莫言如何看待小说“讲故事”?莫言如此回 答南方日报记者关于一部优秀长篇小说的特征这一问题 : “第一,必须塑造出一个难以 忘记的典型人物形象;第二,非常完美的结构;第三,必须包含超越时代的思想。 ”这三个 特征当然是不可分割的。完美

9、的结构,是其中的一个要素,这是形式问题。而“超越时代的 思想” ,则是“另一种规律、原则、起源和归宿”的殊途同归的表述。我注意到,莫言用了 我们长久以来都很少使用的另个概念“典型人物” ,而且把它作为优秀长篇小说的第一特 征。莫言进一步说到了小说与故事的关系 : “小说依赖故事,但是仅仅讲故事的小说,只是 停留在过去说书艺人的艺术水平。小说要超出故事,使人们从故事中想到更多。通过故事来 写人、写人的灵魂、写对人自身的追问,由此引发读者超越故事层面,对人的自身的思考、 对人的生存和死亡等最根本问题的思考。 ”所以,故事讲完之后,应该留下人物,留下对人 的根本问题的思考。如果故事讲完之后,人和思考没有能够留下,那么这样的故事是背向小 说的目的。 不问收获问耕耘 3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 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