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47中学第一学期九年级9月份月考语文试卷 答案(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御*** 文档编号:149519595 上传时间:2020-10-2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2.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47中学第一学期九年级9月份月考语文试卷 答案(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47中学第一学期九年级9月份月考语文试卷 答案(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47中学第一学期九年级9月份月考语文试卷 答案(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47中学第一学期九年级9月份月考语文试卷 答案(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47中学第一学期九年级9月份月考语文试卷 答案(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47中学第一学期九年级9月份月考语文试卷 答案(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47中学第一学期九年级9月份月考语文试卷 答案(word版含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0.09哈尔滨四十七中学2021届毕业学年9月份阶段测试语文试卷考生须知:1.本试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场”、“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3.请按照题号的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纸、试题纸上答题无效。4.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记清楚。5.保持卡面整洁、不要折叠、不要弄脏、不要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积累与运用(25分)(1-6题各3分,第7题每空1分)1.(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

2、的一项是( )A.瘠薄(j)瞥见(pi)蜗行摸索(w)奄奄一息(yn)B.娉婷(png)攫取(ju)间不容发(jin)惴惴不安(chui)C.苍劲(jn)伛偻(y)矫揉造作(jio)谆谆告诫(zhn)D.箴言(zhn)骸骨(hi)自惭形秽(hu)前仆后继(p)2.(3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贸然走头无路不足为据与日俱增B.秘诀经世奇才根深蒂固不省人事C.治裁断章取义面面厮觑随机应变D.妄想红装素裹心无旁骛鹜形销骨立3.(3分)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宽带网不仅能浏览信息,收发电子邮件,还可以提供网上视频点播和远程教学等智能化、个性化。修改:句末加上“的服务”B.“

3、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人都难免没有缺点。修改:删掉“没”C.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使我们拓宽了视野,提高了能力。修改:去掉“使”D.写文章语言要精炼,一定要把不必要的啰嗦的话统统删掉。修改:去掉“不必要的”或“啰嗦的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转即春秋左氏传,儒家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的史学和文学名著。B.苏轼,字子瞻,号六一居士,唐宋八大家之一,我们学过他的词水调歌头。C.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演义小说,作者罗贯中。D.儒林外史“秉持公心,指摘时弊”(鲁迅语),将讽刺的锋芒隐藏在含而不露、耐人寻味的叙述中,寥寥数语,便将人物形象和世俗风貌描摹得形神兼备,入木三分。

4、5.(3分)下列各句中,语气最委婉的一句是( )A.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这是不是应该引起我们认真思考呢?B.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这难道不应该引起我们认真思考吗?C.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这无疑是应该引起我们认真思考的。D.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这恐怕不能不引起我们认真思考了。6.(3分)选出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入句子最恰当的一项。不管你是何等渺小、卑微,你同样可以谱写生活的童话,创造生命的奇迹。也许,正是因为有了你,世界才增添了一份色彩,眼泪, ;仁慈, ;同情, ;关怀, 。你要勇敢地对自己说:“我很重要,我就是

5、一道风景。”要为众生的苦难而发温暖鳏寡孤独的凄凉要为别人的悲伤而流给予老弱病残的贫苦A. B. C.D.7.(7分)按课文原文填空。(1)但愿人长久, 。 (苏轼水调歌头)(2)心旷神怡, 。 (范仲淹岳阳楼记)(3) ,千骑卷平冈。 (苏轼密州出猎)(4) ,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5)人生自古谁无死, 。 (文天祥过零丁洋(6)欧阳修醉翁亭记)中描写琅琊山早晚景色的诗句是 , 。二、阅读(45分)(一)阅读曹刿论战回答8-10题(8分)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

6、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8.(2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1)又何间焉 (2)彼竭我盈 9.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4分

7、)(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_(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_10.(2分)鲁庄公是个平庸的国君,处处表现他“鄙”,但从选文可以看出,他身上也有不少值得肯定的地方请找出一处作简要分析(2分)_(二)阅读汉文化与筷子回答11-14题(10分)汉文化与筷子杜宣重阳这天,大家都在吃重阳糕。有的用手拿着吃;有的用力切开,用叉子叉着吃;有的则用筷子吃。看到大家不同的进食方式,想起汉文化和筷子的关系问题。因此写下这点文字。人类社会,共有三种进食方式。其一是用手。这是自然的进食方式,(一)例如婴儿,不须母亲教导,自然地会用手抓东西吃。其二是用刀叉。这当然是在人类发明火和冶铁之后,才会有的工具。人用

8、刀叉获得区猎物之后,在火上烤熟,然后用叉叉着,用刀割来吃,这比用手抓已经大大进了一步。其三是用筷子进食。这种进食用具是如何进化得来的,尚待考证。筷子用手操作,手与大脑相连;有人说孩子学习使用筷子,可以促使脑的发育。筷子是汉文化的特征,只有受汉文化影响的国家,才用筷子。当今世界分布上,在亚洲除了直接受汉文化影响的中国、日本、朝鲜、越南和新加坡外,其余均是用手进食的。中国还有部分兄弟民族,如维吾尔等也是用手进食的,非洲多是用手进食的,欧、美、澳洲白种人均用刀叉进食,只有当地土著民族用手进食。筷子,原名“箸”。我的故乡江西,现在还有地方将筷子仍叫著。我们的祖先究竟从什么时代开始,放弃了用手和用刀叉进

9、食,我不知道。从书中查到,“纣为象著,而箕子唏”此话意思是说纣王用象牙做箸,箕子感到很忧虑难过。本意是批判纣五的奢侈。因此,我们从这话中得知在商代已经使用著了。但在这之前,究竟哪个年代开始使用著,则尚待考证。既然称著,那么为什么现在大多数人都不称著而都叫它筷子呢?据说,这是由船民开始的。过去的船都是木料做的。在长江大河中行驶,不仅很慢而且危险,小时候常听人说:(二)“行船走马三分险。”船民迷信,所以产生了一些忌讳。在行船时,如姓陈的,只许说耳东,不许说陈,因“陈”与“沉”同音,又在船上不能说翻身,只能说转身,因船上忌“翻”字。“著”与“住”同音,船行要快,不能“住”,因此忌用“著”。住的反义为

10、快,船上就将“著”改称为快,但快是形容词,因此造了一个“筷”字。为什么用竹字头,因筷子是竹子做的。今日西餐桌上的刀叉,是过去刀叉的缩短。虽然在一些富豪餐桌上的刀叉,用金子或银子,甚至镶上宝石,经过有名的艺匠精心做出来的,放在洁白的桌布上,熠熠发光,但它毕竟摆脱不了它原始的、野性的痕迹。而筷子则是手的延长,早从原始的野性中异化出来了。11.(3分)下列句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段中,“有人说孩子学习使用筷子,可以促使脑的发育”,这句中“有人说”三字去掉行不行。因为“有人说”表明只是一种说法,尚未得到证实。去掉三字,变成肯定说法。说明不准确。B.第段,介绍了人类社会共有三种进食方式。其一是

11、用手。其二是用刀叉。其三是用筷子进食。C.第段,从书中查到,“纣为象箸,而箕子唏”此话意思是说纣王用象牙做箸,箕子感到很忧虑难过。说明我国从商代才开始使用筷子。D.第段,用船民的故事交代了人民不叫“箸”而都叫它“筷子”原因。12.(2分)写出文中划线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_13.(3分)用筷子与用刀叉,哪一种进食方式更为文明?结合文意,谈谈你的理解。_14.(2分)根据第段划线句子,把“箸”改为“快”,意为快开起来,讨个口彩,同时也是祝福,寄望,说说你还知道哪些筷子汉文化的内涵。(举出一例)_(三)阅读每朵花本应芬芳回答15-19题(15分)每朵花本应芬芳孙道荣一帮年轻的父母聚在一起,话题不知不

12、觉扯到孩子身上,有人提议,每个人讲个自己孩子的趣事。提议得到了一致赞同。要说自己的孩子的趣事,谁不是几箩筐也盛不完啊。一位妈妈先讲了自己两岁半宝宝的故事。她说,自己的宝贝女儿非常调皮,带她的外婆根本对付不了。有一天,她正在上班,宝宝又在家里淘气了,她就打电话回去,想吓唬吓唬她,故作严肃地对她说:“你要是不乖,等妈妈回家了,一定要给你点颜色看看。”女儿不吱声了,哈哈,一定是被唬住了。没想到,过了一会儿,女儿突然嗲嗲地说:“妈妈,你别忘了,宝宝喜欢的颜色是粉红色哦。”多可爱的妞妞啊。众人都笑翻了。另一位妈妈接着说。她家的宝宝,是个不到三岁的男孩,似乎有问不完的问题。这不,问题又来了:妈妈,为什么地球在转,我们却感觉不到呢?妈妈想了想,告诉他,那是因为我们很小,地球很大,所以感觉不到。儿子说,但是我有个办法可以感觉得到它在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