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激励性评价作用,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率 初中语文课怎么上效率高 新编订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149519131 上传时间:2020-10-27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5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挥激励性评价作用,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率 初中语文课怎么上效率高 新编订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发挥激励性评价作用,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率 初中语文课怎么上效率高 新编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挥激励性评价作用,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率 初中语文课怎么上效率高 新编订(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不问收获问耕耘 发挥激励性评价作用,提高初中语文教 学效率 初中语文课怎么上效率高 汇报人:xxx. 不问收获问耕耘 不问收获问耕耘 1 发挥激励性评价作用,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率 初中语文课怎么上效率高 2019-07-04 激励性评价基于一定的培养目标,有了评价目标,才能确定评价的内容和方法,才能不断反 思并改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从而发挥评价的激励性功能。 怎样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进 行激励性评价? 一、消除自卑心理 适当、及时的鼓励性评价能对学生起到导向和激励作用。而要达到这一点,教师要善于为落 后学生或学生学习中暂时落后的方面创造种种成功的机会。 通过教学评价, 让学生发现和发 展自

2、己的闪光点。教师在评价时可以运用“低起点、小台阶”的方法,为他们发展兴趣爱好、 发挥特长、取得成功提供机会。在争取成功的过程中失败是不可避免的,这也要求实施鼓励 性评价,帮助学生看到成功之处,认清自己的力量,找到失败的教训,要信任和鼓励学生满 怀信心去争取成功。 笔者曾接到一个差班, 该班初一时的语文教师年老多病, 无法正常教学, 作为该班语文教师的我,从激励学生语文学习的需要着手,主动地关心后进生,不时地对他 们细小的进步表示赞赏, 在全体同学面前重新树立他们的形象, 让他们体验到集体的温暖和 老师、同学们对自己的期待。在他们再次失利的时候,告诉他们“耕耘多,收获少”的现象 亦经常出现的道理

3、,并及时伸出援助之手。科学的道理,激情的话语,不断的赞赏,真诚的 相帮,填平了他们心中的缺欠,点燃了他们的希望之火,激起了他们学习语文的欲望。这时 候,我因势利导,趁热打铁,让他们完成语文与生活 学习语文的苦与乐等作文练习, 让他们明白生活中离不开语文,生活中又处处可以学到语文,而要享受学习语文的快慰,必 须付出艰辛的劳动等道理, 进而树立起为了更好地从事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排除一切困 难,学好语文的决心。 二、激发自信心 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 同学们所关注的焦点往往是那些少数的优等生。 而学习水平一般或是 不太好的同学往往很难看到自己的长处与进步。如果能够引导他们以“我”比“我” ,从纵

4、向比较中,他们将看到自己的成绩与进步,从而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增强前进的动力。对学 生在原有基础上的每一点进步,或对某些长处有所发展的学生都给予鼓励。如 : 课文朗读正 确、流利,体会作者感情准确到位,遣词造句新颖独特,作业书写工整漂亮等等都给予表扬 和鼓励。同时,也可以通过填写随堂记录卡的方式进行评价。如:“你今天有什么收获?” 如果有, 学生就可以在这栏后面画上一个笑脸的符号。 使学生很清楚地看到自己在学习上的 进步,不断地由小成功积为大成功,有利于消除学生的自卑感,增强信心,激发内在的学习 主动性。 三、克服自满情绪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学习目标是以学生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

5、略和文化 意识的发展为基础,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评价体系上也就更注重情感、态度和 不问收获问耕耘 2 价值观上的评价。重视学习过程中的激励性评价,不仅有利于改善课堂上的学习氛围,而且 有利于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心。 1.评价学生学习活动。教学评价必须与学科教育目标和教学活动紧密结合,因为这些内容是 培养目标的一部分,是必须关注的,同时它们也是学科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激励 性的“全程式”评价,可将教学活动划分为三个阶段 : 一是启动阶段。在创设的各种教学情 境中,让学生充分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二是运用创新。不仅包括语言知识和语言技 能的评价,还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与学

6、习策略的评价。对学生评价的内容除了语言技能 之外,还有学生是否团结、是否互助、分工是否有条理,都是对学生进行的一次激励发展的 评价。三是终结阶段。一堂课的终结阶段主要是作业评价阶段。教师一定要把握好作业的难 易尺度,着重检测学生的综合语言技能和语言应用能力,注重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把 它作为衡量好差的一个重要标准,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得到落实,创造意识才能得以增强。 2.评价学生的思维品质。评价内容不仅仅局限于思维的正确性,还要从思维习惯、思维方式 以及思维的发散性等方面进行,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以往在课堂上,学生回答不可能 每次都正确, 这时, 有些老师便常常以 “对” 或 “不对”

7、来评价, 或者引导学生以 “好” 或 “不 好”来相互评价。至于好在哪里,又错在哪里,该怎么分析,学生无从知晓。在激励性评价 体系中, 教师可以通过评价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这样的评价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才是更有 利的。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评价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的学习兴趣、 学习态度、 学习习惯。如一位教师在即将下课时对全班同学的学习作如下评价 : “今天一堂课,同学们 通过分角色表演、小组操练等形式,懂得了寓言两则的深刻含义,同学们的团结协作精 神值得嘉奖。 ” 这种带有激励色彩的评价, 体现了教师评价对学生通过努力, 进行获取、 形成、 发现知识过程的肯定,有利于学生保持这种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发展具有多方面的意义。在 我设计的随堂评价记录卡中还有这样三栏 : 你今天认真规范地书写了吗?你今天主动阅读了 吗?你今天主动与他人交流阅读体会了吗?我想这都是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一种评价。 如 果他们养成了这些好的习惯,那在他们的成长记录卡上会出现许多张可爱的笑脸。 不问收获问耕耘 3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 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