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述双评工作总结报告 新编订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149519051 上传时间:2020-10-27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539.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述双评工作总结报告 新编订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双述双评工作总结报告 新编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述双评工作总结报告 新编订(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不问收获问耕耘 双述双评工作总结报告 汇报人:xxx. 不问收获问耕耘 1 双述双评工作总结报告 2021-07-08 09:32:02 双述双评工作总结报告 双述双评活动作为沟通村干部与群众的桥梁和群众参政议政的平台, 有效推动了村级事务的 阳光操作, 增强了村干部干事创业的责任心和紧迫感, 密切了干群关系下面我为大家整理的 相关双述双评工作总结报告文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提供参考。 工作总结一 xx 镇开展双述双评工作总结今年以来,我镇纪委在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不断 探索新方法、新途径,在全镇开展了村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双述双评活动,通过近一年来 的探索实践, 取到了较好效果。

2、双述双评活动作为沟通村干部与群众的桥梁和群众参政议政 的平台,有效推动了村级事务的阳光操作,增强了村干部干事创业的责任心和紧迫感,密切 了干群关系,稳定了农村社会大局,全镇农村信访总量同比下降,得到了上级的肯定,现将 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突出创新、注重实效,确保活动方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为了确保方案既具有较强的 可操作性,又符合我镇实际,镇党委、政府通过与村干部、农民党员及群众的座读交流等形 式,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在吸纳群众意见和借鉴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初步意见.特别 是对双述双评 的对象、内容、方法步骤进行了反复论证,最后形成了切实可行的双述双评活动方案,并以

3、镇党委、政府的名义予以下发。同时健全完善了双述双评活动的各项规章制度,为活动有序 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确保活动有序开展。为加强对活动的组织领导,我镇成立了以党 委书记为组长, 分管副书记为副组长的双述双评活动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具体负 责此项活动的组织实施。为加强对活动的指导,我们还建立了双述双评活动的联系点制度, 不问收获问耕耘 2 镇纪委负责督促指导各联系点双述双评活动的开展, 及时解决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为 活动顺利开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通过宣传版面、标语横幅等多种宣传形式,对活动的宗 旨、 程序以及活动开展的情况等进行了深入宣传, 各村队也

4、进行了广泛宣传发动。 截止目前, 全镇 22 个行政村已全部开展了双述双评活动,有效地推动了全县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 作向纵深发展。 (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确保活动健康开展。我们紧紧围绕全镇工作大局,以村级领导班 子和领导干部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 带领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工作为重点, 以促进 农村党组织和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增强目的,积极开展民主监督,确保镇党委、政府各项决策 部署真正落实。 (四)强化督导、突出重点,确保活动取得实效。为保证双述双评活动的效果,我镇成立了专 门的督查小组,对各村双述双评情况进行全面的督导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杜 绝了开会一阵风、雨过地皮干现象

5、的发生。为确保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得到落实,实行三谈告 勉制度,即 : 对双述双评活动中发现的村两委成员存在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由镇纪委对其进 行提醒谈话: 对群众有意见,存在一般性问题的村干部,由镇党委对其进行警示谈话,并在村委会上 通报 : 对群众意见较大,有轻微违反党纪政纪的村干部,由镇党委对其进行诫勉谈话,根据 群众意见,要求其限期整改,整改情况作为下次双述双评活动会上述职的重点内容,接受群 众监督。 我们还建立村干部廉政档案, 对双述双评活动中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及村干部的整改 情况,由镇纪委负责。通过干部监督的长效机制的建立,实现了对双述双评效果的最大化、 对村干部监督管理的规范化和长期化,

6、进而有力地促进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二、主要成效 (一)强化了民主监督,促进了村干部廉洁自律。双述双评是村干部廉洁自律的监控器。通过 双述双评,让群众在明白中监督,也促使村干部在他律中加强自律。由于双述双评明确了村 干部在履行职责和廉洁自律方面的承诺内容, 农村的各项工作和村干部的一言一行始终处于 党员和群众代表的监督之下,避免了家长式作风,堵塞了漏洞,减少了诱发基层干部违法乱 纪的因素。 (二)深化了村务公开,推动了农村基层民主管理。双述双评成为村务公开的助推器。通过双 述双评,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得到了充分的尊重,促进了基层党组织决 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村里的重大决策都

7、通过双述双评进行民主讨论、商定,群众的合理化 建议得到了采纳,村两委注重集中群众的智慧,从而有效避免了决策失误。 (三)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双述双评成为农村和谐的稳压器。通过双述双评,搭建了村干部和群众定期沟通的平台,村 里的大事小情都公开了,群众拿什么钱办什么事,心里亮堂,不像过去犯嘀咕,特别是村级 干部在活动开展后,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主动性明显增强,融洽了干群关系, 促进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四)调动了干群积极性,加快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不问收获问耕耘 3 双述双评成为广大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加力器。 通过双述双评, 广大群众参政议政权利得到 充分尊重

8、,主人翁意识得到增强,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充分调动。双述双 评活动开展以来, 广大群众在双述双评大会上提出各项农村建设的意见建议大量被采纳, 大 量事关农村发展和农民生活的好事实事得到了及时办理, 有力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 发展。 我镇开展的双述双评活动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与上级的要求相比, 还有较大差距。 今后, 我们将在实践中继续完善双述双评活动的方式方法, 不断丰富双述双评活动的内涵, 进一步 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努力使我镇的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再上 新的台阶,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力保证。 工作总结二 以来,xx 省 xx 市纪委在加

9、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不断探索新方法、新途径,在全 市开展了村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双述双评活动(村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和民主 评议领导班子、领导干部),通过近一年来的探索实践,取到了较好效果。双述双评活动作 为沟通村干部与群众的桥梁和群众参政议政的平台, 有效推动了村级事务的阳光操作, 增强 了村干部干事创业的责任心和紧迫感,密切了干群关系,稳定了农村社会大局,全市农村信 访总量同比下降了 17.1%。省纪委对我市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并以信息专刊的形式予以推 广。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活动开展的背景 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基础, 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0、不可或缺的重 要组成部分。农村基层干部的作风如何,直接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的贯彻落实, 影响着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及全市新农村建设的进程。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 高度重视下,全市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得到加强。但是,由于群众监督村级领导班子 和领导干部的渠道还不理顺, 双方的沟通机制不健全, 容易引发上访告状等群体性事件的发 生。 正是本着既能让群众充分发挥民主监督、又能加强干部群众沟通的目的,市纪委积极把 领导班子、 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和民主评议领导班子、 领导干部这一党内监督机制引入农村基 层党风廉政建设,通过村级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向群众述职述廉,群众就他们关心的热点、 难

11、点问题提出质询和意见, 相关责任人做出说明或相应承诺, 党员和村民代表对其进行民主 测评以及当场公布测评结果等程序, 为农民群众搭建了民主监督的平台和干群交流对话的桥 梁。实践证明,双述双评活动是保证村干部廉洁办事的有效措施,是促进农村和谐发展的重 要举措,是探索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制度选择。 二、活动的主要做法 (一)突出创新、注重实效,确保活动方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为了确保方案既具有较强的 可操作性,又符合我市实际,由市纪委常委带队,组成四个工作组多次到各县区进行实地调 研, 通过与县区纪委、 乡镇干部、 农民党员及群众的座谈交流等形式, 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 不问收获问耕耘 4 在吸

12、纳群众意见和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初步意见。 市纪委常委会对初步意见多次进行讨论,特别是对双述双评的对象、内容、方法步骤进 行了反复论证,最后形成了切实可行的双述双评活动方案,并以市委、市政府两办的名义予 以下发。同时还制定下发了双述双评活动实施细则等文件,健全完善了双述双评活动的 各项规章制度,为活动有序开展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确保活动有序开展。为加强对活动的组织领导,市纪委成立了以 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为组长,分管副书记和常委为副组长的双述双评活动领导小组,市纪 委廉自办主任为双述双评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具体负责此项活动 的组织实施。为加强对活动的指导,我们还建立了市纪委常委双述双评活动的联系点制度, 市纪委常委负责督促指导各联系点双述双评活动的开展,及时解决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和问 题,为活动顺利开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不问收获问耕耘 5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 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