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安全培训54355PPT课件

上传人:优*** 文档编号:149518674 上传时间:2020-10-28 格式:PPT 页数:107 大小:2.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气安全培训54355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07页
电气安全培训54355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07页
电气安全培训54355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07页
电气安全培训54355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07页
电气安全培训54355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0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气安全培训54355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气安全培训54355PPT课件(10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气安全,主要内容,概述 电气事故 触电防护 防雷、静电防护、防电磁辐射 电气灭火 电气安全管理,电气安全,1.1 电气安全,1 概述,以安全为目标,以电气为领域的应用科学。 包括用电安全和电器安全,但不仅如此。 ( 电气电器 ) 涉及的领域: 电气安全实践 电气安全教育 电气安全科研,1.2 电气安全的任务,1 概述,研究各种电气事故 研究其机理、原因、构成、规律、特点和防治措施。 研究用电气的方法来解决安全生产问题 研究运用电气监测、电气检查和电气控制的方法来评价系统的安全性或解决生产中的安全问题。,1.3 电气安全的严峻性,1 概述,技术先进的国家每发20亿度电才触电死亡1人,而我国每发

2、1亿度电触电死亡就超过1人。 安全用电水平高的国家,每100万工农业用电人口中触电死亡0.51人;我国的统计数字为每100万人口触电死亡10人左右。 据有关部门统计,在全国工矿企事业单位因公死亡人数中,触电死亡占68%左右,居第56位。 根据近年来我国的统计数字,高、低压电力系统中的触电死亡人数,低压占80%以上,而企业中又以低压系统和低压设备所占比重最大,因此用电安全更有其重要性。,1.4 电气安全的特点,1 概述,抽象性 看不见、听不见、嗅不着(尤其是静电和电磁辐射)。 广泛性 强电弱电、直流交流、静电流电、高压低压、工业农业、生产生活。 综合性 既有工程技术方面,也有组织管理方面。,2.

3、1 电气事故的类型,2 电气事故,触电事故 雷击事故 静电事故 电磁辐射事故 电路故障,2.2 电路故障,2 电气事故,电路故障:是由电能传递、分配、转换失去控制或电气元件损坏造成的。 包括断线、短路、接地、漏电、误合闸、电气设备损坏。 特点:电气线路或电气设备故障可能发展为事故,并影响到人身安全。,2.3 电气事故的后果,2 电气事故,火灾爆炸 设备损坏 人身伤害,3.1 触电事故的类型,3 触电事故,电伤(外伤) 电灼伤 皮肤金属化 电烙印 机械损伤 电光眼,电击(内伤) 分直接电击与间接电击 单线电击 两线电击 跨步电压电击,由电流形式的电能造成的事故。,单线电击 电流:I= U / (

4、 Rr+Ro),3.1 电击的类型,两线电击 电流:I= U / Rr;U可达线电压,跨步电压电击,3.1 电击的类型,对地电压、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3.2 电击的特点,3 触电事故,电流直接作用于人体。 特点: 伤害内部 致命电流小 无明显痕迹,无预兆 迅速降低防卫能力 急救困难,3.2 触电事故的特点,3 触电事故,分布规律 违章 45% 关联漏电 35% 移动式设备和暂设设备 30% 触及高处带电体 20% 直接接触电击和间接接触电击约各占1/2,分布规律,3.2 触电事故的特点,1) 季节性明显,69月份最集中; 2) 低压设备触电事故多; 3) 便携式和移动式设备触电事故多; 4)

5、电气连接部位触电事故多; 5) 农村触电事故多; 6) 冶金、矿业、建筑、机械行业触电事故多; 7) 青、中年人,以及非电工事故多; 8) 误操作事故多;,3.3 电流对人体的作用,小电流通过人体时,产生麻感、针剌感、压迫感、打击感、痉挛、疼痛、呼吸困难、血压异常、昏迷、心律不齐、窒息、心室颤动等症状; 电流作用将使胸肌发生痉挛,造成呼吸困难,时间较长时将发生憋气、窒息,稍后将导致心室颤动或心脏停止跳动; 电休克是电流的强烈剌激导致神经系统的强烈反射作用,使血液循环、呼吸及其他新陈代谢都发生障碍,以致出现血压急剧下降、脉搏减弱、呼吸衰竭、神志昏迷的现象。电休克状态可长达数天,甚至导致死亡。,3

6、.4 电流对人体作用的影响因素,电流的大小 电流的种类 电流的持续时间 电流的途径 个体特征,3.5 人体电阻,在干燥、电流途径从左手到右手、接触面积50100cm2的条件下,人体电阻()见下表。,3.5 人体电阻,与皮肤状态有关。 干燥:10003000 ,潮湿:500800 。,安全电压 绝缘 屏护 间距 电气隔离,3.6 触电防护,接地与接零 漏电保护 电气联锁 安全工具,4.1 雷电事故,4 防 雷,雷电:是大自然分离和积累的电荷放电现象。 特点:雷电放电具有电流大电压高的特点,有极大的破坏力。 建议:建筑物和构筑物,特别是具有爆炸和火灾危险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发电厂、电力线路和变电站,

7、油库,以及个人都必须考虑防雷措施。,雷击案例,事故经过: 1989年8月21日,东营黄岛输油管线末站油库 一座2.3万立方米非金属油罐(5号罐)爆炸起火,随 后又将旁边的一座非金属油罐(4号罐)引爆,并使 另外三座容量1万立方米的金属罐引燃,造成19人死 亡,78人受伤,烧掉原油3.6万吨,烧毁大型油罐五 座及全部辅助设施,经济损失高达5000万元。,事故原因: (1)由于设计和施工时没有考虑防雷问题,罐 内钢和金属构件互不连接,因此不能及时排除雷电 强电场的感应电,导致了雷电产生火花引燃油气的 可能性。 (2)防雷设施不合要求,长年锈蚀失去了应有 的防雷作用。 (3)黄岛油库总体规划不符合安

8、全规范的要求, 是事故扩大的原因。,4.1 雷电事故,4 防 雷,雷电:当带有不同电荷的雷云接近,电场强度超过2530KV/cm时,将发生放电。放电温度可达26000。 雷电类型: 直击雷 雷电感应 雷球(直径可达20cm 10m) 雷电侵入(在电线和管道的传播速度可达300m/s,在低压系统中约占雷害事故的70%),4.1 雷电事故,4 防 雷,雷电的特点: 电流幅值大(10 102KA) 冲击过电压高(102 103KV) 冲击性强 雷电的危害: 电击 毁坏设备或大规模停电 爆炸和火灾,防雷建筑物和构筑物分类:,4.1 雷电事故,工业建筑物和构筑物分类 第一类:使用和储存大量爆炸危险物,电

9、火花会引起强烈爆炸,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害。如火药制造、乙炔站、电石库、油气提炼车间等; 第二类:使用和储存大量爆炸危险物,但电火花不会引起强烈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害。如油漆制造车间、氧气站、易燃品库等; 第三类:除一、二类以外,其他需要防雷的。,防雷建筑物和构筑物分类:,4.1 雷电事故,民用建筑物和构筑物分类 第一类: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的建筑物。如国家重要机关办公楼、国际机杨、大会堂、大型火车站、大型体育馆、大型展览馆等; 第二类:重要的公共建筑物、以及与第三类工业建筑物和构筑物相当的民用建筑物和构筑物。如大型百货公司、大型影剧院等;,4.2 防雷装置,4 防 雷,闪接器:避雷针

10、、避雷线、避雷网、避雷带、金属屋面可作为闪接器。 避雷器:有阀型、管形和保护间隙三种类型。 下引线:常用园钢或扁钢制成,要求路线尽可能短。建筑物和构筑物的金属结构可用作下引线,但须连接可靠。 接地装置:与一般接地装置相同。 要求:用园钢直径10mm,用扁钢厚度4mm、截面积100mm2,用角钢厚度4mm,用钢管壁厚3.5mm。,避雷针的保护范围,4.2 防雷装置,任意高度hx上的保护半径Rx为: Rx=(h-hx)K 当hxh/2时 Rx=(1.5h-2hx)K 当hxh/2时,其中K为高度影响系数, h 30m时, K=1; 30h 120m 时,K=5.5/ h,直击雷防护:,4.3 防雷

11、措施,装设避雷针、避雷线、避雷网、避雷带。一般要求接地电阻不超过10欧姆。 照明电源必须采用铅皮电缆或穿入铁管,并将铅皮电缆或铁管直接埋入地中10米以上(水平距离,埋深0.5 0.8米)才能引入室内。 露天装设的有爆炸危险的金属封闭罐或工艺装置,必须接地,接地点不小于两处,其间距不大于30米; 接闪器、下引线、接地装置与邻近的导体之间应有足够的安全距离,以防止反击。,感应雷防护:(针对第一、二类建筑物),4.3 防雷措施,为了防止静电感应,应将建筑物内的金属设备、金属管道、金属构架、钢屋架、钢窗、电缆金属外皮,以及突出屋面的放散管、风管等金属物件与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相连。屋面结构钢筋宜绑扎或

12、焊接成闭合回路。 为了防止电磁感应,平行敷设的管道、构架、电缆相距不到100mm时,须用金属线跨接;跨接点之间的距离不应超过30m;交叉相距不到100mm时,交叉处也应用金属线跨接。,雷电侵入防护:,4.3 防雷措施,安装避雷器。 采用直接埋地电缆供电,在进户处将电缆的金属外皮接地。无条件时可在电缆与架空线换杆处加装一组阀型避雷器。 在管道进户处以及邻近的100米内,采取1 4处接地措施。,雷电侵入防护:,4.3 防雷措施,常见避雷器。,管形避雷器结构,保护间隙结构,人身防雷:,4.3 防雷措施,雷爆时尽量少在户外逗留,最好穿不透水的塑料雨衣,可在汽车、船只或有防雷保护的建筑物内躲避; 离开墙

13、壁或树木8米以上、离开小山、或隆起的小道; 尽量离开海滨、湖滨、河边、池旁、铁丝网、旗杆、烟囱、宝塔、金属晒衣绳、以及无防雷保护的小建筑物; 在户内尽量离开电源线、电话线、电视机天线、以及与其相连的设备1.5米以上; 关闭门窗,以防雷球进入。,5.1 静电事故,5 静电防护,静电:是由于物体的相对运动,分离和积累起来的正电荷和负电荷。 特点:静电电压可能高达数万乃至数十万伏,可能在现场发生放电,产生静电火花。 静电可以导致电击、火灾、爆炸或影响产品质量。 建议:在石油、化工、粉末加工、橡胶、塑料等行业,必须充分注意静电的危害。,5.1 静电事故,5 静电防护,静电:由不同物质相互摩擦而产生的电

14、子转移所造成。 物质的静电序列: (+)玻璃头发尼龙羊毛人造纤维绸醋酸人造丝奥纶纸黑橡胶维尼纶沙纶聚酯纤维电石聚乙烯可耐可龙赛璐珞玻璃纸聚氯乙烯聚四氟乙烯(-) (+)石棉玻璃云母羊毛毛皮铅镉锌铝铁铜镍银金铂(-),静电事故案例,事故经过: 1980年8月3日凌晨2点左右,某石油厂添加剂车 间储存航空煤油的20号罐(容积400m3),在收油过 程中,由于静电放电发生爆炸,引起大火,接着罐 区的4个油罐相继爆炸,附近的厂房和车间相继起火, 大火燃烧了4个多小时,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3万多元。,原因分析: (1)对同种油品在不同条件下输油的安全措施没 有认真考虑和制定。含有杂质的废煤油和航空煤油同走

15、 一条输油管线往同一个油罐混送,结果加剧了静电的产 生,使油面电位迅速增高。 (2)输油采用从油罐顶部进油的方式,油料要从静 落差为6.1m的高处溅入油罐,加剧了油沫和静电的产 生,同时油蒸气与空气的混合气体达到了爆炸的浓度, 此时正好遇到静电放电,引发了爆炸事故和火灾。,5.2 防静电措施,5 静电防护,5.2.1 限制和防止静电的产生: 采用导电材料; 减少摩擦阻力; 限制静电产生的烃类油料等在管道中的最大流速。,5.2 防静电措施,5 静电防护,5.2.2 接地和屏蔽: 所有易燃物的贮池、贮罐以及输送设备、封闭的运输装置、排注设备、混合器、过滤器、干燥器、升华器、吸咐器必须接地; 厂区的

16、所有可能产生静电的管道必须连成一个连续的整体,并予以接地; 油槽车应连金属链条,并大地相接触,卸油时应接地; 注油漏斗、工作台、磅称、金属检尺等辅助设备与工具均应接地; 可能产生静电的固体和粉体加工设备均应接地。,5.2 防静电措施,5 静电防护,5.2.3 控制环境危险程度 取代易燃介质 降低爆炸性混合物的浓度 减少氧化剂含量 5.2.4 增湿 5.2.5 采用抗静电添加剂 5.2.6 采用静电中和器,5.2 防静电措施,5 静电防护,5.2.7 人体防静电 人体防静电主要是防止带电体向人体放电或人体带静电所造成的危害,人体静电的防止,既可利用接地、穿防静电鞋、防静电工作服等具体措施(不得穿用化纤衣物,穿着以棉制品为好。),减少静电在人体上积累,又要加强规章制度和安全技术教育保证静电安全操作。,6.1 电磁辐射事故,6 电磁辐射防护,电磁辐射:是由电磁场的能量造成。主要是高频电磁场。 危害:通过电磁波的照射对人体造成伤害; 通过电磁感应产生数百伏的感应电压,导致过电压、产生电击,或使邻近导体之间产生火花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