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发展形势及基层基础管理参考PPT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9518546 上传时间:2020-10-27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7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口发展形势及基层基础管理参考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人口发展形势及基层基础管理参考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人口发展形势及基层基础管理参考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人口发展形势及基层基础管理参考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人口发展形势及基层基础管理参考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口发展形势及基层基础管理参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口发展形势及基层基础管理参考PPT(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人口发展形势及基层基础管理,主讲:岳玲惠,2,人口发展形势及基层基础管理,一、人口发展形势 二、人口与计划生育统计 三、基层基础管理,3,人口发展形势,(一)简要回顾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历程 (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的主要成就 (三)中国的人口发展形势 (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4,简要回顾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历程,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后,中国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变革,进入了崭新的时代。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新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群众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医疗卫生事业迅速发展。我国人口再生产很快由旧中国的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的状态转变为高

2、出生、低死亡、高增长的状态。人口死亡率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幅度下降,从1949年的20直线跌落到1957年的10.8,到1960年的25.43当然三年自然灾害是一个特殊时期,而人口的出生率却没有下降,基本维持在解放前37左右的高水平上。原始社会中国人口不到500万人,北宋时期人口超过1亿,清朝末年增加到4亿多。正是由于出生率“不变”和死亡率的“快变”同时发生,50年代中国人口增长率不断攀升。1949年9月毛主席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开幕词中讲到中国人口总量已经达到4.75亿;从1949年的16快速增加到50年代中期的23-24,年平均增加人数也从1949年的1000万人增加到1957年

3、的1479万人。人口总规模也从1953年的5.94亿(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数据,出生率37、死亡率14、自增率23)迅速增加到1959年的6.7亿。由于长期没有制定计划生育政策,致使人口增长失去控制,人口基数越来越大。计划生育政策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5,简要回顾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历程,19491970年:总和生育率、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6,简要回顾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历程,5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倡导节制生育。1954年5月27日,全国妇联副主席邓颖超就一些机关干部要求节育的问题写信给邓小平。5月28日,邓小平在信上作出批示:“我认为避孕是完全必要的和有益的”。7月20日,卫生

4、部下发了政务院于1953年8月批准修订的避孕及人工流产办法。 1956年9月周恩来同志在中共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国务院所作的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报告中提出:“为了保护妇女儿童,很好地教养后代,以利民族的健康和繁荣,我们赞成在生育方面加以适当节制”。这是控制人口思想第一次出现在政府的正式文件中,但是,还没有来得及制定相应的人口政策和付诸实施,就遭到了错误批判,到50年代后期出现了思想反复,人口生育仍处于自发发展的状态。,7,简要回顾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历程,1957年7月5日,马寅初先生关于人口普查、人口动态统计、人口列入5年计划、节制生育、晚婚晚育、宣传避孕等为主要内容的

5、新人口论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自1962年起,我国人口增长进入了建国以来第二次生育高峰,党和政府再度提出控制人口增长的思想。196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认真提倡计划生育的指标中规定:“在城市和人口稠密的农村提倡节制生育,适当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率,使生育问题由毫无计划的状态逐步走向有计划状态”。1964年二月,国务院成立了计划生育委员会,开始着手试点工作,但当时控制人口还处于一般号召上,没有制定具体的生育政策。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人口生育陷入无政府状态,人口急剧膨胀,带来了严重的后果。,8,简要回顾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历程,70年代以来,在全国推行计划生育。1

6、972年,国务院正式提出了“实行计划生育,使人口增长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 1973年7月国务院成立计划生育领导小组。 从1973年12月起,国家把人口计划正式列入国民经济计划。随后又提出了晚、稀、少的具体政策要求,即鼓励晚婚晚育,鼓励少生育子女,鼓励夫妇拉大两胎之间的生育间隔,还提出了“一个不少,两个正好,三个多了”的宣传口号。 1978年6月,国务院计划生育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又提出了一对夫妇生育子女数“最好一个、最多两个,间隔三年以上” 的更具体的政策要求。,9,简要回顾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历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总结了建国以来在人口问题上的经验教训,1980年9月,中共中

7、央发出了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并从我国国情出发,号召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明确提出了“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人口政策,在党的十二大上,把实行计划生育定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10,简要回顾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历程,自70我国推行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到目前为止,我国的计划生育三大阶段。为严格控制人口数量阶段,1991年5月1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强计划生育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决定;第二个阶段全力实现低生育水平阶段,2000年3月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再次作出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第三个阶段是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

8、人口问题的阶段。2006年1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工作机制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依法管理、村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11,简要回顾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历程,从以上回顾,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大致上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3年2000年):降低生育水平、控制人口数量; 第二阶段(2000年2006年):稳定低生育水平; 第三阶段(2006年至今):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2,简要回顾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历程,合水县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历程 1964年,实行人工流产、

9、节育手术及避孕措施。 1979年提倡晚婚、晚育、哨声、优生。1980年,提倡一孩化,当年有1429对夫妇领取独生子女证。 1985年,全县已婚育龄妇女22305人,节育率79.4%。省、地、县各级政府均制定奖惩办法,推行计划生育工作。至2006年底,全县计划生育工作从高生育、低死亡、高增长发展到低生育、低死亡、低增长,发生历史性转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13,简要回顾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历程,组织机构成立 1979年,办公室隶属县革命委员会。同年8月,各公社及农、林场均配备专职干部1名,管理计划生育工作。1983年成立合水县计划生育办公室,先后更名

10、为计划生育委员会、计划生育局、人口和计划生育局。下设部门有:合水县计划生育宣传指导站(后更名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成立于1983年11月)、合水县计划生育协会(成立于1997年10月)、合水县城镇人口计划生育办公室(成立于1998年8月)、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办公室(成立于2003年3月)。 乡镇设有计划生育办公室(其名称曾为计划生育委员会、计划生育工作站)、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办公室、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所三个机构。,14,简要回顾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历程,建国前人口数量变化 明代:嘉靖三年(1524年),合水有居民1980户,1.2037万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4.1人。后来合水居民增至2557户。

11、(有于明军和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战于环、庆一代,继十六七年之久,瘟疫交替,居民死亡外逃,人口锐减。) 清代初:全县有居民500余户。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全县有居民9976户,5.4861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8人分居于665处村庄。(由于封建统治阶级残酷压迫少数民族,引起民族仇恨,同治年间,陕西回民起义军多次攻入合水。继遭清军进剿,合水沦为战区,民兵死伤遍野,居民逃亡一空。自同治八年,境内人烟廖廖,蒿草萋萋,梢林蔽山,狐兔为伍。到同治十三年,外流居民开始陆续回归,又后来,四川、湖北、陕西等省流民陆续迁入。)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全县共有1862户,8657人,分居大小村庄3

12、1处。 县城:125户;蒿咀铺75户;白家老庄:37户;苗村:71户;太白:71户;东华池:52户;二将川:29户;平戎川:28户;干湫子:25户;烟景川:194户;连家砭:82户;油坊头:11户;固城:82户;王昌寺58户;雅口:63户;香水:52户;太莪:22户;下北川:48户;瓦岗川:39户;魏家寺:37户;双柳树:35户;瑶子头:35户;西华池:84户;石坡儿:39户;上下太白坳:51户;打火店:28户;黄家寨:37户;板桥:55户;孙家寨:33户;盘马:85户;定祥原:45户;何家畔:79户。 民国14年(1925年),全县人口2.9779万人,至民国38年(1949年),增至4.9

13、689万人。,15,计划生育工作取得的主要成就,实行计划生育30多年来,计划生育工作取得的了巨大成就。 全国:人口出生率由1974年的27.49下降到2004年的12.43,自然增长率由1974年的13.14下降到2004年的5.91,农村计划生育率由1994年不足50%提高到2004年的80%以上,总和生育率由1970年的5.8降至目前的1.8左右,达到更替水平以下,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转变,全国因实行计划生育少生4亿人,使中国13亿人口日和世界60亿人口日推迟了4年,对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影响最为深远。创造了多年的社会抚养比较低、劳动力资源充裕、财富积累水平较高的有利时期,有效地缓解

14、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综合国力的提高和人民生活的改善。,16,计划生育工作取得的主要成就,全省: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人口出生率由1974年的27.49下降到2007年的12.10,自然增长率由1974年的13.14下降到2007年的5.17,农村计划生育率由1994年不足50%提高到2004年的80%以上,育龄妇女的总和生育率从1974年的3.03降到2007年的1.8-2.0左右,实现了低生育水平妇女总和生育率大幅度下降。全省因实行计划生育少生955万人,使人均GDP相对提高了1590元。全省每增加100万人所用时间由“八五”时期的2年,“九五

15、”时期的4年延长到目前的6年多,有效缓解了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的沉重压力。,17,计划生育工作取得的主要成就,庆阳市:1953年人口96.57万人,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总人口119.6176万人,1983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总人口184.2682万人,目前总人口260多万人。 50年代人口平均出生率37,死亡率21.2,自增率15.8(高出生、高死亡、低增长,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原始的 ),妇女总和节育率5.87; 60年代人口平均出生率39.1,死亡率10,自增率29.1,妇女总和节育率6.8个,(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传统的 ) 70年代后期人口平均出生率18,死

16、亡率6.4,自增率11.6(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现代的 ),妇女总和节育率5.8个。,18,计划生育工作取得的主要成就,目前出生率控制在14.35以内,自增率7左右,妇女总和节育率已达到1.82以下,这个生育水平已低于人口的更替水平(1997年达到更替水平2.1、总和生育率控制在2.1以内,人口就一定会实现零增长、负增长)。庆阳市因实行计划生育少出生约123万多人,使人均GDP相对提高了4103元。,19,计划生育工作取得的主要成就,合水县19492009年: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 年份 总人口万人 出生率 死亡率 自增率 1949 4.97 1953 5.86 1961 6.91 10.54 1964 7.8777(第二次人口普查) 30.46 1972 10.6563 39.37 9.43 31 1983 12.3894 15.15 5.87 9.28 1991 14.5414 16.46 4.58 11.88 2000 16.5467 11.76 5.48 6.28 2009 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