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6树和喜鹊》教学设计

上传人:雨水 文档编号:149518349 上传时间:2020-10-27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236.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6树和喜鹊》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部编版(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6树和喜鹊》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部编版(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6树和喜鹊》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部编版(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6树和喜鹊》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6树和喜鹊》教学设计(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6 树和喜鹊 文 本 分 析 本课是一篇童话,向我们展现了三个画面:一棵树和一只喜鹊孤单地 生活;后来这里有了许多树、许多鸟窝、许多喜鹊;喜鹊们、树们快乐地 生活。随着画面的不断丰富, 树和喜鹊由单个变成群体, 由孤单变得快乐, 故事生动形象地告诉学生:每个人都需要朋友,有朋友才会快乐!这篇课 文的语言很有特色:课文第2、4、6 自然段都是用一句话构成一段,句式 相同,每句话都带有“也”,这三段话还构成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脉 络,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课文在词语的运用上采用了反复的手法,第 1 自然段中连续用 3 个 “只有”, 第 5 自然段中先后用了2 个“叽叽喳喳”; 句子整齐对称

2、,读起来朗朗上口。因此,教学设计应以读为主体,在读中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把 朗读与理解、体会情感融为一体。 教 学 目 标 1. 认识“窝、孤”等9 个生字和子字旁、倒八2 个偏旁,读准多音字 “只、种、乐”的字音;会写“单、居”等6 个字。 2. 通过联系上文,了解“孤单、邻居”等词语的意思,积累“从前、 叽叽喳喳、安安静静”等词语。 3.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一”的变调。通过想象画面、体会 心理朗读好课文,感受语言的节奏,知道有朋友就有快乐。 教 学 重 点 用“联系上下文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知道“孤单、 邻居”等词语的意思。 课 时

3、安 排 2 课时 1. 认识“窝、孤”等9 个生字和子字旁、倒八2 个偏旁,读准多音字“只、 种、乐”的读音,会写“单、居”等6 个字。 2. 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正确读写生字词,掌握多音字的读音。 2 种乐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 结合图片,谈话导入。 (课件出示喜鹊图)师:同学们认识这只鸟吗?(认识。)它叫什么名字? (喜鹊。)喜鹊喜欢住在哪儿呢?(课件出示喜鹊窝)看,喜鹊把窝搭建在高高 的树上。这节课,我们就来读读树和喜鹊的故事。 2. 板书课题,理解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 学生自读课文,圈出课后生字并多读几遍,同桌之间互查互纠。 “窝”的读音要清爽,嘴形不要发

4、生变化; “邻”不要受部件 “令”的影响, 读前鼻音;“招呼”是一个词时,“呼”读轻声。 2. 分组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 3. 全班交流总结,教师适时指导。 (1)读准多音字的字音。 zh 只身zhng 种树l 快乐 zh 只有 zh ng 种子 yu 音乐 练一练: 一只 ()喜鹊在枝头欢乐 ()地歌唱。 只 ()有这粒种 ()子发了芽。 (2)认识子字旁、倒八。 孤:子字旁(孑),可组词“孤单、孤独”;单:倒八(),可组词“单 独、单一”。 (3)识记字形。 加一加识记:子 +瓜=孤令+阝=邻扌+召=招口+乎=呼尸+古=居 争静令邻 氵清者都 创编字谜识记:手挨着刀口招有火便闪烁乐 利用图

5、片、生活经验理解字义识记: 引导学生观察第一幅插图, 找到鸟窝, 只 偏旁归类识记:青阝 3 再让学生扩词,想想还有哪些窝,如蜂窝、蚁窝等,从而理解“窝”是指禽兽或 其他动物的巢穴; “招呼”二字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回忆父母或自己和熟人打招 呼的样子,了解“招呼”一词的意思。 4. 巩固本课生字。 (1)读儿歌,读准加点的字。 一棵树,一个窝 ,一只 喜鹊多孤单 。许多树,许多窝 ,互做邻居 真快乐 。 天一亮,一起飞,叽叽喳喳打招呼 。天一黑,都 飞回,安安静静 回窝 睡。 (2)用本课生字与熟字组成常用词,读一读。 窝:鸟窝 狗窝孤:孤单 孤儿单: 单子 清单都: 都是 全都 邻:邻居 邻近

6、招:招呼 招手呼: 欢呼 呼叫静: 文静 动静 5. 朗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正确、读通顺、读流 利。 (2)反馈指导。 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提示其他学生认真听, 并在读错的生字下面点上圆点。 指名朗读后,学生就读错的字、句进行评议和纠正,然后自由读、齐读该 自然段。 三、指导书写,巩固提升 1. (课件出示“单、居”等6 个字的动漫笔顺)学生边看边书空。 2. 教师讲解书写要领。 上下结构。中间的竖要又直又正,写在竖中线上,最后一横 要长。 半包围结构。“尸”上部要小,撇要长;“古”的首横右端 要伸出“尸”外。 左窄右宽。右边“刀”的撇穿插到“扌”中横和提的

7、下边; “刀”的撇穿过田字格中心,“口”略扁小,比提手旁略高。 4 左窄右宽。口字旁的短横写在横中线上;右部的横穿插到 “口”下。 左窄右宽。“忄”左点垂,右点平,竖为垂露竖,长且直; 右部撇为竖撇,上段宜直,与捺对称,捺要舒展。 独体字。左右对称,竖钩的竖段在竖中线上,位置要放正; 下面两点左右对称。 3. 教师范写后,学习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4. 教师投影评议学生的书写作品,表扬书写进步的学生。 5. 鼓励学生用生字和熟字组成常用词,读读写写。 单个单日单一居中居住招手招人招呼呼气 乐不可支快乐飞快快车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件播放课文朗读音频)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8、边听边想:课文主要 讲了些什么? 2. 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 课件出示填空: 课文写了树和喜鹊由单个变成_,由孤单变得 _的故事。 一棵树 _ 一只喜鹊 _ 五、回顾交流,作业设计 1. 教师适当总结本课时的教学内容。 师:同学们,本节课我们朗读了树和喜鹊这个童话故事,运用加一加、 比一比、创编字谜、编儿歌等方法,认识了9 个字和 2 个新偏旁,还书写了本课 要求会写的字。 学习了这么多新知识, 大家一定特别有成就感吧。 课后我们要经 常复习,只有这样,这些知识才会牢牢地记在我们的脑海里。 2. 引导学生交流收获。 (1)自由交流识字、写字的好方法。 (2)同

9、桌合作,用本课的多音字组词、说句子,巩固多音字的读音。 3. 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由_变得_。 5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一”的变调;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 意思。 2. 通过想象画面、 体会心理朗读好课文, 感受语言的节奏, 知道有朋友就有 快乐。 指导学生通过多形式的朗读理解词语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 (课件出示词语)学生自由读、开火车读、齐读。 只有鸟窝孤单种树都有邻居招呼 快乐从前后来喜鹊安安静静 2. 听写词语,同桌互查互纠。 单一单个居住居中招呼招手呼叫快乐飞快 3. 指名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二、品读词句,交流理解 过渡: 一棵树和一

10、只喜鹊本来孤孤单单的,后来,它们都变得快乐起来了。 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学习课文,去文中一探究竟吧! 1. 图文结合学习第 1、2 自然段,感受“孤单”,理解“孤单”。 (1)学生自由读第 1 自然段,圈一圈带数量词的词语,说说自己的感受。 学生交流后教师出示:一棵树一个鸟窝一只喜鹊。 指名读,其余学生认真听,注意“一”的变调。 学生自由读,读准“一”的变调。 (课件出示第一幅插图) 教师范读,引导学生边看边想象, 体会“一棵树” “一只喜鹊”给人的感觉。 6 教师板画“一棵树、一个鸟窝、一只喜鹊”,引导学生了解:一棵树,树 很孤单;一只喜鹊,喜鹊很孤单。 (2)学生再读第 1 自然段,边读边

11、想:这一自然段中还有哪个词语让我们 感受到了树和喜鹊的孤单?(只有。) (3)(课件出示句子)学生对比朗读,感受无人陪伴的孤单。 从前,这里只有一棵树,树上只有一个鸟窝,鸟窝里只有一只喜鹊。 从前,这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个鸟窝,鸟窝里有一只喜鹊。 (4)学习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问:根据课文,你能猜猜“孤单”是什么意思吗? (只有一个,没有其他。) 追问:“只有一棵”“只有一个”“只有一只”,没有其他的,那么树和 喜鹊心里会感到怎样呢?(没意思,不快乐。)“孤单”除了“只有一个,没有 其他”这个意思外,还应该有什么意思呢?(还应该有“没意思”“不快乐”的 意思。) 创设情境:一天,家里只有

12、你一个人,你会有怎样的感觉? 小结:“孤单”是指没有朋友陪伴而感到寂寞的意思。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 际就能了解到 “孤单”的意思,可见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是了解词语意思的好 方法,我们以后要多加运用。 (5)巩固“也”的运用。 树很孤单。 喜鹊很孤单。 (6)想象画面,体会心理,师生互说,读好第2 自然段。 师:如果你是一棵树,只有你一棵树,看看四周,你想说些什么呢? 生:唉,怎么就只有我一个呢?我的朋友们都在哪儿呢? 师: 如果你就是这一只喜鹊, 只有你一只喜鹊, 看看四周,你想说些什么呢? 生:我好孤单啊!朋友们,快来吧,快来和我一起玩耍吧! (7)自由读、同桌合作读第1、2 自然段,读出树

13、和喜鹊的孤单之情。 2. 图文结合学习第 36 自然段,感受“快乐”,理解“快乐”。 (1)学生自由读第 36 自然段,同桌互读、男女生合作读。 (2)思考: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那么怎么让它们快乐起来呢?你们 树很孤单,喜鹊也很孤单。 7 有什么好办法呢? 生 1:给它找几个伙伴,在它旁边种些树。 生 2:也给喜鹊找更多的伙伴和它一起玩。 (3)(课件出示第二幅插图)教师引导学生想象说话。 教师创设想象情境:好主意!看,好多好多树长起来了,好多好多喜鹊飞 过来了,现在,这里好热闹呀! 教师引导说话。 A.原来,这里只有一棵树,现在变成了(许多许多树。)(教师提示: “许多许多树”还可以说成

14、“一棵棵树”) B.这些树长得怎么样?能用四个字的词语说一说吗?(又粗又壮、又绿又高、 又绿又大。) C.用上面的词语把句子说完整。(课件出示句子)一棵棵树(), 争着让喜鹊来做窝呢。 D.一棵棵树还会做什么动作?(课件出示句子)起风了,他们在风中 ()来()去。(晃来晃去、摇来摇去。) E.引导学生把句子说得更生动。(课件出示句子)一棵棵树(), 在风中(),争着让喜鹊来做窝呢。 (4)除了看到一棵棵树,你还看到了什么?(一只只喜鹊。)它们在树林 里干什么呢?它们的心情怎样?它们会说些什么呢?学生自由交流。 (5)联系上下文,理解“邻居”的意思。 由“一棵树”到“好多好多树”,由“一个鸟窝”

15、到“许多鸟窝”,由“一 只喜鹊”到“许多只喜鹊” ,树和喜鹊都有了同类的陪伴, 从而让学生明白,“邻 居”的本义是“住家接近的人或人家”,再结合生活经验,让学生说说自己的邻 居。 小结:听,一只只喜鹊在树林里叽叽喳喳地欢叫着,好像在说:“啊,我终 于有了这么多的邻居!我真快乐呀!” (6)展开想象说话,感受快乐,有感情地朗读。 喜鹊们有了这么多伙伴,它们会一起干什么呢?(学生自由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用下面的句式说一说。 8 每天天一亮,他们一起();天黑了,他们一起()。 创设情境:假如你化身喜鹊进入这个热闹的场景中,天亮时互相打招呼, 天黑时聊一天的收获,你会有怎样的感受? 教师小结,指导朗

16、读。 A.一起欢叫着飞出去,一起欢叫着飞回来,这种感觉就叫“快乐”!来,美 美地读一读这个词语。 B.快乐的感觉还可以说成AABB 式词语快快乐乐、 高高兴兴、开开心心。 (7)指导学生开开心心地带着动作和表情读第36 自然段。 注意第 5 自然段中“一”字的变调。 多形式朗读:学生自由读、分小组接力读、师生对读等。 (8)讨论:树和喜鹊前后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学生独立思考,然后 交流汇报,口头填空。 (课件出示句式)从前,树和喜鹊很(),因为();后来, 树和喜鹊很(),因为()。 (9)句式练习:把下面每组中的两句话连成一句话。(巩固“也”字的用 法) 树有了邻居。喜鹊有了邻居。树有了邻居,喜鹊也有了邻居。 树很快乐。喜鹊很快乐。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 (10)教师指名读,全班齐读,边读边体会树与喜鹊的心理变化,体会有了 朋友才会快乐的道理。 一个人,孤单单;许多人,把手牵。 一棵树,孤单单;许多树,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