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临床危象的急救与护理参考PPT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9516656 上传时间:2020-10-27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临床危象的急救与护理参考PPT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常见临床危象的急救与护理参考PPT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常见临床危象的急救与护理参考PPT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常见临床危象的急救与护理参考PPT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常见临床危象的急救与护理参考PPT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见临床危象的急救与护理参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临床危象的急救与护理参考PPT(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常见临床危象的救护,2,危 象,在某一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危急生命的征象 基础疾病受到某些因素刺激而急剧加重 对重要脏器功能尤其是脑功能带来严重冲击,给生命活动造成严重威胁,3,常见的临床危象,超高热危象 高血压危象 糖尿病危象 甲亢危象 重症肌无力危象 嗜铬细胞瘤危象 .,4,超高热危象,腋下温度超过4l为超高热 超高热危象指高热同时伴有抽搐、昏迷、休克、出血等,是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症之一。,5,病 因 感染性发热:各种病毒、细菌、真菌、寄 生虫、支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等病原体引起的全身各系统器官的感染。 非感染性发热:变态反应如血清病、输液反应、药物热及某些恶性肿瘤等,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异

2、常:常见于中暑、药物中毒、颅脑外伤、脑出血、甲亢。,6,病情评估,发热的特点: 发病前有无寒战、季节、热型、发热伴随症状 早期发现:凡遇高热病人出现寒战、脉搏快、呼吸急促、烦躁、抽搐、休克、昏迷等,应警惕超高热危象的发生。 病因判断:详细了解病史、全面体格检查以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找出原发病因,7,急救和护理,一.降温 迅速而有效的将体温降 至38.5是治疗超高热危象的关键。 物理降温 药物降温 冬眠降温,8,物理降温,首选,简单安全,疗效较快 遵循热者冷降,冷者温降的原则。 对高热、烦躁、四肢末梢灼热者:冷敷、冰敷、冰水擦浴 对寒战、四肢末梢厥冷者:3050%、2737的温酒精拭浴或3235

3、温水擦浴,9,物理降温,注意事项: 不宜在短时间内将体温降得过低,以防虚脱 伴皮肤感染或出血倾向者不宜皮肤擦浴 注意补充液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10,降温毯,采用计算机自动控制,通过调节毯面内的循环水温的高低,而调节毯面的温度,从而控制病人的体温。 优点:病人体温和降温速度可控,降温面积大、速度快、 效果好,节省护理时间。 缺点:易发生压疮冻伤,11,药物降温,可防止肌肉震颤,减少机体分解代谢,从而减少机体产热,扩张周围血管,以利于散热。 应谨慎使用。常用药物有吲哚美辛(消炎痛)、氨基比林、地塞米松等。 药物降温后30分钟复测体温并记录,体温不宜骤降至37以下,以防虚脱。,12,冬眠降温,冬眠

4、号:杜冷丁+非那根+冬眠灵 将病人置于安静的病房,专人护理 要密切注意T、P、R、BP的变化;每隔30分钟评估一次病人的神志、瞳孔、对光反射、肢体运动和各种反射,以了解冬眠的深度;体温应以测量肛温为观察指标 病人的血压下降过快、呼吸低于12次/分,提示冬眠过度,应立即减慢冬眠药物的速度或停用 收缩压降至90mmHg以下时,应加用升压药或采取其他升压措施 病人有寒战或烦躁不安,提示冬眠药物剂量不足 体温降至38时应停用冬眠药。,13,急救和护理,二.积极寻找病因,针对病因采取有效措施 对因处理:细菌感染合理应用抗生素 输液反应停止输液 甲亢危象抗甲状腺药 诊断性治疗:用药有指征,停药有根据 原因

5、不明发热:加强观察检查,支持疗法 暂时不能确诊者,可考虑试验性治疗,但不可随便应用糖皮激素来达到降温的目的,以免贻误病情。,14,急救和护理,三.严密观察病情 注意病人的神志、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末梢循环等生命体征的变化,特别应注意体温的变化 注意病人的伴随症状的变化,如面色、神志、寒战、大汗等 记录出入量,特别是大汗的病人,要留意尿量、尿色,15,急救和护理,四.一般护理 饮食护理 给予充足的水分、清淡、营养、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 皮肤护理:降温过程中大汗的病人应及时更换衣服、被褥,保持皮肤的清洁、舒适。卧床的病人,要定时翻身,防止压疮 口腔护理:每日12次 安全护理:烦躁、惊厥的病

6、人,根据医嘱使用镇静剂,同时使用保护具、约束具,防止坠床或自伤。 加强基础护理,病室保持安静、通风、温湿度适宜; 呼吸困难者可给氧气吸入,必要时可气管切开,机械通气。 做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16,高血压危象,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血压,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或某些诱因作用下,血压在短时间内急剧增高,伴有或不伴有心、脑、肾等重要脏器损害的一种特殊的临床综合征。,17,美国JNC7和2010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18,高血压 次急症,是血压严重升高(BP180/120mmHg)并 伴发进行性靶器官功能不全的表现。需 立即进行降压治疗以阻止靶器官进一步 损害,常需要静脉用药,也称为高血压紧迫状态,指血压急剧升高

7、 而尚无靶器官损害。允许在数小时内将血 压降低,不一定需要静脉用药,高血压 急 症,19,高血压急症主要包括: 高血压脑病 颅内出血 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左室衰竭伴肺水肿 不稳定性心绞痛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20,病情评估,病史收集:详细询问病史以确定病人是否存在高血压基础性疾病和诱发因素。,21,诱因:寒冷刺激、精神创伤、过度紧张疲劳、应用拟交感神经药后、突然停服某些降压药、内分泌失调等,22,病情评估,临床表现,交感神经 强烈兴奋,血压 突然大幅升高 180/120mmHg,23,临床表现,发热、出汗、心率加快 、皮肤 肤潮红、 口干、尿频 频 排尿困难及手足颤抖等,交感神经兴奋,24,临床表

8、现,靶器官急性损害,视力模糊、丧失、眼底检查可见视网膜火焰状出血、渗出,视乳头水肿,胸闷、心绞痛、心悸、气促、咳嗽甚至咳泡沫痰,尿频、尿少、血浆肌酐和尿素氮增高,一过性感觉障碍、偏瘫、失语、严重者烦躁不安或嗜睡、抽搐、昏迷,头痛、恶心、呕吐、抽搐、昏迷,25,急救和护理,一.严密观察病情 监测血压,脉搏,呼吸,神志及心、肾功能变化,观察瞳大小及两侧是否对称。,26,急救和护理,二. 迅速降压 高血压危象的最佳治疗是既能使血压迅速降至安全水平,以预防进行性或不可逆性靶器官损害,又不能使血压下降过快或过度,否则会引起局部或全身灌注不足。,27,降压对靶器官的作用 对脑的作用:血压适当下降,脑血管扩

9、张,脑血流与代谢得以正常维持。血压过渡下降,脑血流量急剧下降,产生脑缺血,临床上易出现明显头晕甚至晕厥 对心脏的影响:有利于心肌血供,使顽固心绞痛缓解;降低心脏前负荷,改善心脏功能 对肾脏的作用:舒张压在120mmHg以上,肾脏会发生进行性损害;血压下降过快,肾小球滤过率及肾血流降低,应维持尿量在1L/d以上,28,急救和护理,降压幅度: 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内使MAP降低2025。舒张压降至100110mmHg,收缩压降至160 mmHg或MAP120mmHg左右。 有重要脏器缺血的症状与体征,血压降低幅度应更小些,甚至暂停降压,同时尽快纠正脏器缺血。 并发急性左心衰竭、急性心

10、肌缺血(如心肌梗死)、急性主动脉夹层血肿等,血压应降至正常。,29,急救和护理,降压药的选择 1.硝普钠 对动、静脉有直接扩张作用,其特点是起效快、作用强、持续时间短,降低前后负荷和改善左心功能。 适用于高血压脑病、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和恶性高血压,高血压危象合并左心衰竭尤为适宜 注意:监测Bp,防过度降压,Bp150-160/90-100mmHg为宜;大剂量长时间(48h)应用可产生过量硫氰酸盐物质致精神错乱等中毒症状;见光分解,影响疗效,30,急救和护理,2.硝酸甘油 静滴发挥作用快,小剂量时以降低心脏前负荷为主,当剂量增大同时降低后负荷,该药有扩张冠状动脉作用 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心绞痛或心功

11、能不全时尤为适宜 一般剂量为5-10mg加入5-10%葡萄糖250-500ml溶液中以30-50ug/分钟的速度静脉滴注,血流动力学监测较硝普钠简单。 少数患者感头部胀痛、体位性低血压,禁用于心肌梗死早期有严重低血压及心动过速时、严重贫血、青光眼、颅内压增高,31,急救和护理,3.酚妥拉明 本药为受体阻滞剂,最适用于儿茶酚胺增高的高血压危象者,特别是嗜铬细胞瘤患者。 5-10mg加入10葡萄糖溶液20ml内缓慢静脉注射,1-2分钟即产生降压效果。 可引起心动过速,对伴冠心病者慎用。,32,急救和护理,三. 一般护理 绝对卧床休息,将床头抬高30。 吸氧。 做好心理护理和生活护理, 避免诱发因素

12、。,33,急救和护理,四.对症治疗和护理: 高血压脑病:用脱水剂或快作用利尿剂,以减轻脑水肿。 躁动、抽搐:给地西泮、巴比妥钠等肌内注射,或给水合氯醛保留灌肠。 合并左心衰竭时:给予强心、利尿及扩血管治疗。 合并氮质血症者:行血液透析治疗。,34,急救和护理,五.病因治疗: 血压降低、病情稳定后,根据病情进一步检查,确定引起高血压危象的病因,再采取针对性的病因治疗,防止高血压危象的复发。,35,糖尿病危象,高血糖危象 低血糖危象,36,高血糖危象,又称糖尿病昏迷 基本病理生理 胰岛素分泌不足 至糖代谢紊乱 特征性病理改变 高血糖 高酮血症 代谢性酸中毒 发展到严重时为酮症酸中毒昏迷 高渗性非酮

13、症昏迷,37,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 由于胰岛素缺乏或胰岛素抵抗,升血糖激素(胰高血糖素、儿茶酚胺、皮质激素)升高,引起糖和脂肪代谢紊乱。 主要特征为严重脱水,高血糖,高酮血症,酮尿,水电解质紊乱和代谢性酸中毒。 多发生于型糖尿病。,38,D K A,诱因 感染:呼吸道,胃肠道,泌尿道感染最常见 停用胰岛素等降糖药物 应激:创伤,手术,妊娠,分娩,情绪激动,急性心脑血管病等 暴饮暴食,使血糖升高 胃肠道疾病,剧烈呕吐、腹泻、高热等导致脱水 内分泌疾病:皮质醇增多症,垂体瘤等升血糖激素增加。,39,D K A,发病机制 高血糖

14、渗透性利尿 水电解质的丢失 周围循环衰竭 高血糖 肾小管对水钠的重吸收 肾功能障碍; 高血糖 血浆渗透压升高 细胞脱水酸中毒; 胰岛素缺乏 糖代谢障碍 血糖 脂肪分解 酮体 酮症酸中毒 细胞内蛋白质分解加剧酸中毒;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40,D K A,病情评估 (一)临床症状 1、神经系统:头痛、头晕、精神萎靡,渐出现嗜睡、烦躁,昏迷; 2、糖尿病症状加重:烦渴,尿量多,疲倦乏力; 3、消化系统:食欲不振,恶心,呕吐; 4、呼吸系统:呼吸快而深大(Kussmaul库斯毛呼吸),PH低于7.0时,呼吸中枢麻痹和肌无力,呼吸渐浅而缓慢,呼出气体中可能有丙酮味(烂苹果味); 5、剧烈腹痛、腹肌

15、紧张,偶有反跳痛,易误诊为急腹症;常为就诊首发症状。,41,D K A,病情评估 (二)体征 轻症:皮肤干燥、弹性差、眼球下陷、脉搏加快; 重症出现循环衰竭,心率加快、四肢湿冷、血压下降、甚至休克;脑细胞脱水出现意识障碍,甚至昏迷,各种反射迟钝或消失; 酸中毒出现快而深大的Kussmaul呼吸,可闻到烂苹果味,晚期PH值7.0时呼吸浅慢。,42,D K A,病情评估 (三)实验室检查 尿:尿糖+,尿酮体阳性,蛋白尿及管型; 血糖:中重度16.7-33.3mmol/L,有时高达55.5mmol/L ,伴有血浆高渗或肾功能障碍; 酮体:血酮体4.8mmol/L,少数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血糖正常,但

16、尿酮和血酮升高,为正常血糖性酮症酸中毒; PH6.9-7.2;HCO3-16mmol/L; 肾功能:血肌酐、尿素氮升高,血钾可降低。,43,急救和护理 D K A,急救原则 1、提高循环血容量和组织灌注 2、控制血糖和血浆渗透压 3、平稳清除血清和尿中酮体 4、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5、治疗发病诱因,44,急救和护理 D K A,(一)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变化,低血钾时应加做心电图 及时采集血尿标本送检,监测酮体、糖、电解质及血气变化; 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特别是每小时尿量 大量补液需监测肺水肿发生情况。,45,急救和护理 D K A,(二)补液: 是抢救DKA首要的,极其关键的措施,纠正末梢循环灌注不足; 纠正酸中毒; 补液量按患者体重的10%估算,先快后慢,适时补钾。,46,急救和护理 D K A,(二)补液: 补液总量 脱水严重者一般按其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