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试题及答案解析

上传人:尼** 文档编号:149513869 上传时间:2020-10-2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试题及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试题及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试题及答案解析(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李老师坚持写“作业札记”,其中记录了学生做作业过程中的一些有趣的、特殊的现象,并据此分析学生在完成作业中的心理变化,然后再将自己的判断结果作为设计、布置、批改和反馈作业的重要依据,从学生观的角度分析,该教师的做法( )A.注重了学生发展的差异性B.发挥了教学的专业自主性C.注重了学生发展的主体性D.提升了布置作业的有效性2.关于图1反应的情形,正确的说法是( )

2、A.忽视了学生的智力发展B.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C.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发展D.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3.桂老师专门找朱松谈话,告诉他:“你这段时间虽然学习效果不太好,但比以前刻苦多了,只要你改进学习方法,会有明显的进步的。“桂老师的做法( )A.有利于激发朱松的学习动力B.不利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C.有利于激发朱松的合作意识D.不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4.青年教师王老师为提高教学水平,从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乃至教学语言都严格认真模仿特级教师李老师的做法,但教学效果仍然不佳。导致王老师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不包括( )A.王老师缺乏反思意识B.王老师忽视学生的差异性C.王老师缺乏教学创新D.王老师缺乏诚恳

3、学习态度5.某中学非法招生获利80多万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育行政部门或其他有关行政部门”可以对该校采取的措施是( )A.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追究民事责任B.令其退回所招学生并退还所收费用C.对其他直接麦任人员处以罚款D.没收其非法所得的财物6.某中学规定,教师因休产假不能工作的,其工资由学校扣除,用作其他代课教师的代课费用。该学校的做法( )A.不合法,侵犯了教师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的权利B.不合法,代课教师的工资应由学校自筹经费予以保障C.合法,学校享有对教师实施奖励或处分的权利D.合法,学校享有按照章程进行自主管理的权利7.某足球学校是专门招收适龄儿童、少年进行足球专门训练的

4、学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对该学校自行对适龄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具有审批权的主体是( )A.市级人民政府B.市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C.县级人民政府D.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8.为防止学生受到网络伤害,班主任李老师要求班上所有学生将手机上交接受检查,以便及时了解情况。李老师这种做法( )A.合法,班主任对学生有管教权B.合法,班主任对学生有监护权C.不合法,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D.不合法,侵犯了学生的财产权9.人民法院依法对14岁的赵某涉嫌违法犯罪案件进行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这一类型的案件( )A.一律不公开审理B.一般不公开审理C.经人民政府批准可公开审理

5、D.经监察机关批准可公开审理10.学生武某上课时,站起来回答问题,后排的同学陈某用脚将武某的椅子移开,导致武某坐下时重重摔在地上。后经医院检查发现其尾椎骨裂,需要长期治疗。在这起事故中,应当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是( )A.陈某B.老师C.陈某和学校D.陈某和老师1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学校及其它教育机构中的管理人员应当实行( )A.教学辅助人员职务制度B.管理职员制度C.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D.教育职员制度1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B.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委员会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D.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13.一直受学生

6、喜欢的韩老师每次板书后,习惯性的将剩余的粉笔头“潇洒的”投降教室后面的垃圾桶,只要一投中就会引起学生啧啧称赞,此举被很多学生模仿,现已成为学生们课后常玩儿的一个游戏“旋风粉笔”。这表明韩老师要注重( )A.加强职业归属感B.道德心理优化C.增强职业安全感D.道德行为内化14.初三(1)班的李凡考试成绩一直不佳。班主任召开家长会时说:“我们班有几个李凡这样的孩子,考试成绩一直落在全班后面,他们今后的发展令人堪忧啊!”这位班主任的做法( )A.不恰当,应当私下提醒家长做好心理准备B.不恰当,应综合评价之后再与家长沟通C.恰当,能帮助家长正确预期孩子的发展D.恰当,能帮助李凡等学生准确定位自己15.

7、高二(1)班的历史课上,杨老师与李军发生了语言冲突,双方争执不下。杨老师便把张军拉倒班主任办公室。班主任应该( )A.请政教处老师处理B.问清缘由再处理C.先让张军道歉在了解缘由D.建议他们相互道歉握手言和16.上课时,程老师发现后排的一名学生在偷偷吃零食。刚开始程老师没有理会,但这名学生吃了很长时间也没有停下。程老师忍无可忍,便快速走到这名学生跟前,抢过零食扔出窗外。程老师的做法( )A.恰当,体现教师的严格要求B.恰当,符合学习的管理规定C.不恰当,不应简单粗暴处理问题D.不恰当,不应干预学生个人行为17.豆腐原产于中国,以它为原材料的菜肴,做法多种多样。“文思豆腐”是将柔软脆弱的豆腐切成

8、毛发粗细制作而成,以刀工见长。下列菜系中,擅长制作“文思豆腐”的是( )A.鲁菜B.苏菜C.粤菜D.徽菜18.望远镜的发明推动了近代天文学的发展。1609年,伽利略亲手制造了和改进了望远镜,并用来巡视天空。他的国籍是( )A.法国B.英国C.意大利D.奥地利19.“二战”结束后,在亚洲和欧洲分别对主要战犯进行了审判,亚洲审判史称“东京审判”,欧洲审判称为( )A.伦敦审判B.柏林审判C.纽伦堡审判D.波茨坦审判20.战国时期,诸侯间的兼并战争愈演愈烈,产生了多种外交,军事策略。下列人物中,主张”远交近攻“策略的是( )A.孙膑B.苏秦C.张仪D.范雎21.农历中的二十四节气,反映其后,物候的变

9、化,用以指导农事。下列节气中,白昼最长的是( )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22.1972年,考古学家在发掘一座汉墓时发现一具女尸,不仅千年不腐,而且各部位和内脏器官的外形相当完整,各组织细微结构保存较好,为世所罕见,该墓葬的名称是( )A.满城汉墓B.狮子山汉墓C.西汉南越王墓D.马王堆汉墓23.为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俄罗斯2015年推出了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新版小说的作者的是( )A.肖洛霍夫B.瓦西里耶夫C.法捷耶夫D.帕斯捷尔纳克24.图中的人像雕塑出自组雕地狱之门,原是法国雕塑家奥古斯特罗丹为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大门而作。此雕塑后来被放大三倍复制,称为独立作

10、品,作品的通行名称是( )A.诗人B.守门人C.瞭望D.思想者25.对图中的解释,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A.在一定的试卷长度范围内,改编题量能够明显改变考试结果的信度B.当试卷长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增加题量不会明显改变考试结果的信度C.试卷题量少于80时,题量与信度正相关,题量越少考试的信度越低D.当试卷长度达到某一极高的程度后,考试结果的信度也会达到极值26.在WORD中,要实现对文档进行“替换”,在默认设置下,首选功能菜单是( )A.工具B.文件C.视图D.编辑27.在EXCEL工作表中,单元格区域B3:E5的单元格个数( )A.11B.12C.13D.1428.数字推理:11、55、1

11、87、583、( )、5335A.1771B.1772C.1773D.177429.“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不属于同类标准的是( )A.团队重要,平台也很重要B.品德看言行,知识看谈吐C.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D.善人必勤俭,恶人必奢华二、材料分析题目(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4分,共42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30. 材料:陈老师在语文教学中,总是先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各自探索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大家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就由陈老师讲解,一学期下来,很多学生觉得不但收获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增强了。当然,陈老师也会遇到一些“意外“情况,有的同学老是找不到学习的方法

12、,也不愿意发言,习惯当听众,王春就是这样的孩子,陈老师有一次点名让王春发言,王春站起来紧张得面红耳赤,陈老师示意王春坐下,课后,陈老师把王春叫到办公室说:“你既然不愿意在班上公开讲,那我们就私下聊吧,现在只有我们两人,你就补上你的课程发言吧。”在陈老师的多次鼓励下,王春慢慢克服了胆怯,也敢上台发言了。作为班主任,陈老师号召学生扩大阅读面,他给学生推荐了很多书目:包括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也包括科技史,通俗哲学读物,成功者的励志故事.他还经常组织学生交流阅读体会,一学期下来,学生的视野明显开阔了,知识面也明显扩宽了。问题:请结合材料,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陈老师的能法。( 14分)31. 材料:葛华

13、和李强在课间因为一件小事吵架,葛华挨了两拳,刚要还手,上课铃响了,李强迅速跑进教室。葛华觉得吃了亏,怒不可遏,他站在教室门口指着李强大声叫嚷:“有本事你给我出来,我非把你揍扁不可!”此时,正好来上数学课的于老件看到了这一幕,于老师愣了一下,马上和蔼地对葛毕说:“葛毕,你看老师拿了这么多作业本。你能帮老师发给同学们吗?”葛华虽然还在生气,但是很快接过作业本发了下去,于老师又时全班同学说:“刚才葛华虽然和别人闹了点小矛盾,可是他为了不影响上课,愉快地帮助我们发作业,这很好!我相信他下课后会正确处理这件事的。”葛华听到老师的表扬,转怒为喜,上课也非常认真,下课后于老师请李强帮他把教具拿回办公室, 趁

14、机问明了事件发生过程。听完李强的诉说,于老师地对他说:“虽然双方都有责任,但打人给别人造成了伤害,如果是你被打了,你会感觉怎样?我们已经是中学生了,要学会用自己的智慧友好地解决与他人的冲突,老师相信你会处理好这件事的。”之后,李强主动找葛华道歉,两人重归于好。问题: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于老师的教育行为。( 14分)32. 材料:中国古典文学很善于用意象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特别是古典诗词, 利用意象传神达意,是诗人的一项重要的艺术手法。历代不乏这方面的大家高手。例如李白忆秦娥.箫声咽被后人誉为“怀古咏史诗中无与伦比的典范之作”。这首词运用意象体现作者的所感、所思、所想时,可谓驾

15、轻就熟、出神入化,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作者选择的几个意象,原本有些风马牛不相及,但在作者的大手笔中,不仅活了起来,还一脉相承为一首千古绝唱:箫声咽,秦城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不难看出,这首词中有十个意象:萧声、秦城、秦楼月、柳色、灞陵、乐游原、咸阳古道、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围绕着这些意象,几幅生机盎然的画面,随着深夜的箫声渐次浮现出来。现代学者浦江清在其词的讲解一文中认为,李白的这首忆秦娥.箫声咽,是几幅“长安素描的合订本”。所谓“合订本”,显然意指词中的画面都是“独立成篇的”,看上去这是事实。然而每吟诵这首箫声咽,“秦楼月”的悲苦幽怨中,总是升起一股荡尽千古风尘的浩气,将词中画面一气呵成为色彩浓烈的悲剧,从而使人并不觉得那些画面是支离散乱的,甚至并不感到它们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教师资格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