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和传染病管理培训三甲培训参考PPT

上传人:日度 文档编号:149513322 上传时间:2020-10-27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1.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感染和传染病管理培训三甲培训参考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医院感染和传染病管理培训三甲培训参考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医院感染和传染病管理培训三甲培训参考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医院感染和传染病管理培训三甲培训参考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医院感染和传染病管理培训三甲培训参考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院感染和传染病管理培训三甲培训参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感染和传染病管理培训三甲培训参考PPT(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创三甲综合医院,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 吕梅芬,2,1、手卫生相关达标率 (1)手卫生依从性 医院全员手卫生依从性95%。 (2)手卫生正确率 手术室、新生儿室等重点科室,医务人员手卫生正确率达100%。 医务人员洗手正确率90%。 不断提高洗手正确率,洗手正确95%。,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 医院感染管理相关达标率,3,(3)手卫生知晓率 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知晓率100%。 相关人员对医院感染暴发报告流程与处置预案知晓率达100%。,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 医院感染管理相关达标率,4,传染病报告率 (1)传染病报告登记项目完整,传染病报告率100%,传染病报告及时率100%。 传染病防治知识与

2、技能考核合格率、知晓率 (1)医务人员传染病防治知识与技能考核合格率100%。 (2)医务人员传染病处置流程知晓率100%。,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 医院感染管理相关达标率,5,3、门诊日志登记符合率85% 4、职业防护与职业暴露处置知晓率 (1)相关人员对职业防护与职业暴露处置知晓率100%。,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 医院感染管理相关达标率,6,1、手卫生:为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2、洗 手: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悄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3、卫生手消毒: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4、外科手消毒:外科手术前医

3、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使用的手消毒剂可具有持续抗菌活性。,手卫生相关知识,7,5、常居菌:能从大部分人体皮肤上分离出来的微生物,是皮肤上持久的回有的寄居菌,不易被机械的摩擦清除。如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棒状杆菌类、丙酸菌属、不动杆菌属等。一般情况下不致病。 6、暂居菌:寄居在皮肤表层,常规洗手容易被清除的微生物。直接接触患者或被污染的物体表面时可获得,可随时通过手传播,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手卫生相关知识:,8,7、手消毒剂:用于手部皮肤消毒,以减少手部皮肤细菌的消毒剂,如乙醇、异丙醇、氯已定、碘伏等。 8、速干手消毒剂:含有醇类

4、和护肤成分的手消毒剂,包括水剂、凝胶和泡沫型。,手卫生相关知识:,9,9、手卫生设施:用于洗手与手消毒的设施,包括洗手池、水龙头、流动水、清洁剂、干手用品、手消毒剂等。 10、手卫生的指征:当有可视的明显污染时,用抗菌洗手液和水洗手;手没有明显污染时,用含酒精的手消毒剂常规去除手部污染。,手卫生相关知识,10,手卫生的重要性,手卫生依从性差会导致: 医院环境严重污染 医院感染流行暴发 医院感染医疗纠纷,11,标准洗手后取样,12,操作中手取样,13,医务人员的手经常直接或间接地与污染物品或患者接触,极易引起感染和交叉感染,因此,洗手是预防传染病传播的最重要措施之一。,手是致病菌最常见的传播方式

5、!,手卫生相关知识,14,洗手时注意掌握正确的洗手顺序、方法及范围,手的各个部位都应洗到并冲净,洗手后,手不应检出致病性微生物。如果手被体液或人体组织污染,应在安置患者于安全的环境中后,立即用肥皂和水清洗,必要时用消毒液泡手。,手是致病菌最常见的传播方式!,手卫生相关知识,15,什么时候洗手,16,湿手,取液,揉搓,冲洗,干燥,护肤,六步,怎样洗洗手,17,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正确的洗手方法: 要持续15 秒钟!,18,洗手方法,19,速干手消毒剂,当双手没有明显污染的情况下 可选用速干手消毒剂代替洗手!,20,手

6、部卫生清洁经常疏忽的地方,拇指 手指之间 指尖 手腕,拇指,21,注意清洁指甲、指尖、指甲缝、指关节等部位; 注意彻底清洗戴戒指等饰物的部位; 注意随时清洁水龙头开关; 手洗净后一定要用一次性纸巾、干手器擦干双手。,注意事事项,22,创三甲综合医院,传染病管理 相关知识培训 何买定,23,1、医院感染及医院感染暴发定义: (1)医院感染:指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2)医源性感染: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 (3)特殊病原体的

7、医院感染:指发生甲类传染病或依照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的医院感染。,医院感染暴发报告流程与处置预案,24,(4)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5)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现象。,医院感染暴发报告流程与处置预案,25,发生以下NI暴发趋势时,临床科室主管医师立即报告科主任和感控科(电话: 3320455、13987421078),感控科应立即报告主管院长和医务处,并按以下时限报告相关部门:,NI暴

8、发的报告流程:,26,1、经医院调查证实出现以下情况,医院应于12小时内报告辖区内卫生局、CDC。当地卫生局确认后,应于24小时内逐级上报上级卫生局、CDC至卫生部。 (1)5例以上NI暴发; (2)NI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 (3)NI暴发导致3例以上人身伤害;,NI暴发的报告流程:,27,(2)、经医院调查证实出现以下情况,医院应于2小时内报告辖区内卫生局、CDC。当地卫生局确认后,按国家突发公共卫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规范(试行)的要求进行报告。 (1)10例以上NI暴发; (2)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NI; (3)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卫生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NI。 3、确诊为传染病的N

9、I,按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进行报告。,NI暴发的报告流程:,28,、临床科室发现NI暴发流行趋势,在做好报告同时,应配合感控科及时进行病原学和流行病学调查,查找感染原因,制订有效控制措施,并组织落实,做好消毒隔离、诊治控制工作; 、感控科对控制效果做出综合评价,总结调查报告,进一步完善防范措施; 、主管院长接到报告,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协助感控科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与控制工作,并从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予以保证;,NI暴发的处置预案:,29,、当其它医院发生NI流行或暴发时,应对本地区或本院同类潜在危险的因素进行调查并采取相应控制措施; 、确诊为传染病的NI,按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NI暴

10、发的处置预案:,30,、早期发现NI暴发流行存在的可能。 资料来源:NI病例监测、环境微生物监测、病区报告、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报告。 2、 确定感染暴发的病例。 3、证实暴发流行的存在,排除假性暴发流行。 计算怀疑流行阶段的感染发病率,并与流行前的发病率比较,如果升高具有显著性意义(P 0.05),则应开展调查。,NI暴发的具体调查步骤,31,、绘制流行曲线,了解传染形式。 了解NI传播方式:人与人之间传播、传染源、持续共同传染源。 了解感染暴发流行的起始时间。 绘制流行曲线:X轴为时间,Y轴为发病病例数。X轴的间隔确定依赖于暴发的自身特性,应包括潜伏期和发病期。 感染例数,时间(天),NI暴发

11、的具体调查步骤:,32,、文献复习。 、与相关科室负责人、微生物室组长、医院领导讨论。 、未发病者与感染病人、可疑传染源或媒介隔离。 、详细记录调查内容。复习感染病例记录,列出潜在的危险因素。 、制定临时控制措施: 根据初步调查结果和文献资料,采取应急措施,使NI在最短时间内得以控制。 必要时可采用“封刀”或关闭病房等措施。 注意不要销毁用于调查的重要微生物标本。,NI暴发的具体调查步骤:,33,10、对有关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形成假设。 11、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或队列研究证明假设。 12、微生物学上证明传染源和传播方式。 13、更新控制措施。如果可能,改变政策和操作方法。 14、继续监测,明确控制

12、措施的有效性。 15、向相关科室和NI管理委员会递交书面报告。,NI暴发的具体调查步骤:,34,报告流程,临床科室发现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或(10例、特殊新发病原体、重大影响),立即报告科主任和感控科,立即报告院长和医务处,12h(2h)报告辖区卫生局,24h(2h)报告上级卫生局,报告国家卫生部,查找感染原因,病源学调查:感染病人、接触者、可疑传染源环境、物品、医护人员及陪护人员,流行病学调查:病例发生时间、地点等分布情况进行调查,医院核实流行或暴发,加强消毒隔离管理,制定控制措施,综合效果评价,总结调查报告,总结经验,完善防控措施,报告流程 处置流程,处置流程,35,传染病报告管理知识

13、,传染病报告管理知识,传染病基本知识: (1)学习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卫事件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 (2)传染病报告责任人 疫情报告责任人:执行职务的医护人员和检疫人员、疾病预防控制人员、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36,3)传染病分类及种类 甲类:鼠疫、霍乱2种。 乙类:非典型肺炎、肺炭疽、高致病性禽流感、艾滋病、甲型H1N1流感、脊髓灰质炎、炭疽、病毒性肝炎、肺结核、麻疹等26种。 丙类:手足口病、流感、腮腺炎等11种。 性病:梅毒、淋病、艾滋病、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非淋菌性尿道,传染病报告管理知识,37,(3)报告时限:甲类及乙类中用甲类管理的非典型肺炎、肺炭疽、高致病

14、性禽流感2小时内以最快的方式报告防保科。 乙类、丙类24小时内填报疫情卡网络上报防保科。,传染病报告管理知识,38,2、传染病疫情填报要求: (1)卡片编码报告医生不用填写:由防保科疫情报告人按疾控中心要求统一编写。 (2)出生日期与实足年龄栏只要选择一栏填写即可,对出生日期不详的病人填写年龄。 (3)年龄单位:对于新生儿和只有月龄的儿童注意选择年龄单位,默认为岁。 (4)家长姓名:14岁以下的病人要求填写。 (5) 现住地址:至少须填写到乡镇(街道)。现住址的填原则是指病人发病时的居住地,不是户籍所在地。,传染病报告管理知识,39,(6)患者单位:如实填写患者的工作单位,学生填写就读学校或幼

15、儿园,民工、在职工作人员填写就职单位,农民、在家待业和离退人员如无工作单位则可不填写。 (7)联系电话:填写患者的联系方式。对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病原携带者、HIU感染者必须填写。 (8)患者职业:在相应的职业名前打 。 (9) 发病日期:填写本次发病日。 (10) 诊断日期:本次诊断日。 (11)死亡日期:死亡病例或死亡订正时填入。 (12)病例分类:在对应的空格里打。,传染病报告管理知识,40,(13) 疾病名称:在对应的疾病空格里打 (14)同时发生2种传染病时,必须分别填写2张卡片。 (15)各科室统一使用防保科下发的法定传染病登记本,并放在传染病管理资料盒内,科室医生必

16、须人人知道放置地方。 (16) 填报传染病报告卡(如报艾滋病套表、肺结核双向转诊卡、个案咨询表等需手工填写表格时)时要求字迹清楚,详细填写、报告科室、报卡医生。诊断日、填卡日与网络报告日必须为同一日期,否则视为迟报。 (17) 单纯“乙肝病毒携带”和 “复诊”的传染病人不需要填报疫情,也不需要填写传染病登记本,但必须在出入院登记本或门诊日志本上注明“乙肝病毒携带”或“复诊”字样,否则按疫情漏报处理。,传染病报告管理知识,41,(18)乙肝患者必须同时具备有临床表现、肝功能异常、两对半异常、并且是新发病例才符合报卡条件,报乙肝病人疫情时要在传染病卡的备注栏内注明“新发病例、肝功能检测结果(ALT、AST值)、肝受损的临床症状、两对半结果,有无乙肝疫苗接种史;符合报卡条件的15岁以下的乙肝患者,除填报传染病报告卡外,还必须填乙肝个案咨询表。 (19) 肺结核病人除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外,必须同时填写双项转诊单,第一联交病人,第二联、第三联投报表箱。 (20) 性病病人除了填写传染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