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永川的社会实践报告模板参考

上传人:亦明 文档编号:149512009 上传时间:2020-10-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永川的社会实践报告模板参考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关于永川的社会实践报告模板参考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关于永川的社会实践报告模板参考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关于永川的社会实践报告模板参考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永川的社会实践报告模板参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永川的社会实践报告模板参考(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永川的社会实践报告模板参考 【 - 社会实践报告咨询工作总结】 实践目的:在学校辅修法学,为了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同时将自己在学校中所学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加深对理论的认识,培养自己的法律思维,为以后更好的适应社会,适应所从事的工作打下夯实的基础。 实践内容:卷宗,登记案件信息表,做庭审笔录,拟写审理报告 _调解书等法律文书。 作为一名经济学院的学生我辅修了法学,目的是在以后从事的经济类的工作中能在某些必要的时候用法学的思维方式解决一些问题,而在近一年半的学习法律的工程中我感到单纯的掌握理论知识不能让我满足,为了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我希望能到法律单位进行一定时段的实习,正巧重庆市第五中级人

2、名法院提供了这个机会,于是我来到重庆市第五中级 _民事第四庭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活动。 重庆市第五中级 _位于重庆市渝中区大溪沟人民路13号,管辖渝中区、南岸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巴南区、永川区、江津区、綦江区、荣昌县9个区、县范围内属于中级 _管辖的案件,辖区行政区域内人口约700万人。而我实习所在的民事第四庭主管九龙坡区的民事案件。第五中级 _位于大溪沟人民路的三叉路口,和水厂,电厂比邻,建筑风格比较古朴,办公楼内部干净整洁。在法院附近有重 重庆市人民大礼堂和三峡博物馆等文化建筑。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五中院距离周公馆不远,午休时间去周公馆怀念历史是个不错的选择。五中院距离嘉陵江极近,每日

3、上班从嘉陵江旁路过,一种开阔感油然而生,一天的心情都会很好。 重庆市第五中级 _位于重庆市渝中区大溪沟人民路13号,管辖渝中区、南岸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巴南区、永川区、江津区、綦江区、荣昌县9个区、县范围内属于中级 _管辖的案件,辖区行政区域内人口约700万人。而我实习所在的民事第四庭主要管辖九龙坡区的民事案件。第一次到五中院是由王老师带我到我的实习岗位,在这个过程中观察到五中院的环境干净整洁,工作人员办事调理分明,态度积极,立即就喜欢上这里的环境与态度。到办公地点看到老师们有条不紊的工作,想到在这个办公楼里老师们每天处理那么多案件,顿时对法院产生一种敬畏感。王老师把我领进办公事,我见到了

4、带我实习的三个法官,两个书记员。由于前一个实习的师姐已经结束实习,所以我当时就开始了我的实习第一节课。 第一节课,做书记员的校对工作。实习中有很多事情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并让我从中汲取了不少经验知识。第一件事就是装订卷宗,虽然听起来很简单,但其中却包涵了 很多法律知识。记得第一天,书记员就拿了一本厚厚的卷宗,并给我讲述了里面各种文件的排列顺序。由于挑选的案宗不够经 在法官们的带领下参与旁听。 接下来的第三件事就是旁听给我的感性认识。我所见到又或是电影看多了,脑海中呈现的是场面宏大、庄严肃穆的情景,与现实格格不入。在法院看到的审判庭是一个面积狭小、布置简单的一个房间,给人一种不是很严肃的感觉。法官

5、与当事人以及律师的交流照本宣科,完全没有律师当堂对抗、精彩纷呈的场面。审判时间也很短,一般不会超过两小时。后来经过询问了解到一般这种案子都是事实清楚,争议在于赔偿。 几桩案子下来,我感触颇多。首先,当事人法律意识淡薄。很多当事人的律师都是通过法律援助,而且不能提出证据来证明观点,就在很多时候当事人要承担举证不利的结果。这使得审批多次被打断甚至重新审理,反应出我国的法 办公室还是在审判庭这种正式场合法官们无疑不面临当事人的责难。这实在是一种无奈也是一种悲哀,而上级的指示和干扰无疑又加剧了这种悲哀。最后,审理工作是可以灵活处理的。这与我想象中教条式处理方式是又很大不同的。例如,在一次民事共同诉讼案件的审理过程中,被上诉人只有一个,即上诉人所在的工厂,而上诉人有六个,都是工厂工人。本来我认为此案会合并审理,因为这样比较方便又简便快捷,结果法官却是一一进行审理的 。在我的提问之后,我得到的解释是,经调查这六位上诉人各持己见、互不统一,若是合并审理就会造成混乱很难控制局面,最后反而会影响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