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素养》读后感(共)

上传人:亦明 文档编号:149511674 上传时间:2020-10-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教育素养》读后感(共)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师教育素养》读后感(共)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师教育素养》读后感(共)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教师教育素养》读后感(共)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教师教育素养》读后感(共)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教育素养》读后感(共)》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教育素养》读后感(共)(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教育素养读后感(共) 共 教师的教育素养读后感(共 2 篇) 第 1 篇: 教师的教育素养读后感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我帮大家的教师的教育素养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教师的教育素养中提到,提高教师教育素养的主要途径是读书,读书,再读书。 读书是教师的精神需要。可是自己呢?大部分时间忙于备课,上课,照顾孩子,料理家务,有多少时间煞有介事地捧着教育名着或教育大家的文章细细的品读呢?细想起来真的很惭愧,特别是校委从去年就提出要求老师要利用一切闲暇时间来充电,可自己却给自己找了这样或那样的理由很少看书,得

2、到的结果就是眼看着同事们业务水平一天天的提高,自己却还是原地踏步停滞不前,所以今后,我要像要求学生那样要求自己: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 当前的教育形势与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变,可是我认为苏霍姆林斯基的光辉的教育思想对现在的我们来讲,丝毫不显过时。苏霍姆林斯基真不愧为伟大的教育大师。读完本书后,有一种莫名的冲动在心中燃烧。本书一开始提出了值得教师深思的问题:“为什么在初一刚开始时,学生们实力相差不大,到了初二初三年级就有学生落伍得无药可救的地步呢?”真的是这些学生太笨吗?是他们钻我们这种教学模式的.空子在小组交流 时溜号走神吗?我想应该从自身找原因吧! 在班级这个大家庭里,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

3、是否做到了对每一个孩子公平?是否真正做到了面向每一个孩子?我们经常看见这样的标语:“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可是这些所谓的标语如白驹过隙般被我们遗忘。每个学生都是鲜活的个体,他们不是我们恩赐或是施展个人魅力的对象,更不是等待我们塑造的苍白魂灵。我们应该把更多的关爱给这些“生病”的孩子。苏霍姆林斯基还提到,对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孩子,要走到他们跟前,看看他们有什么困难。在我的课堂上只是要求课代表和小组长来帮助他们,要求他们把黑板上的重点内容记住就好,而没有设法让他们独立思考,看来我的做法是出现了问题。以后我要鼓励我的学生多动脑思考,因为思考的过程已经包含对知识因素的利用,在脑力劳动中,哪怕获得

4、一点点进步也是好的,要相信我的每一个学生都是最棒的! 说很容易,可是做起来有时候就会走样。在平时的教学中,对于分层次教学方面自己做的还不是很好,只有在最后期末冲刺时才肯动动脑筋,才肯用心的设计自己的课堂。如果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能够开动脑筋,那么我想,对于班里一部分成绩较弱的学生能够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同样的任务,同样的答案,同样的思维定式,我想这正是因为我缺少教育素养的主要原因吧。在下学期的工作中,我要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争取做一名合格的教师。现在我的大脑中就已经有了这样的构思,我想只要我努力坚持的走下去,一定会有很好的效果的。 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再一次洗礼了我的心灵,我将会在不断的摸索

5、中前进,在读书中提升自己的教育素养。 第 2 篇:教师的教育素养读后感 除了这篇教师的教育素养读后感,想要看看其他相关范文,请点击更多教师的教育素养读后感范文 教师的教育素养读后感 这学期和各位教师在网上学习时常听同事们讲到,关于教育素养的文章,给了我很多的启示,尤其是写的谈谈教师的教育素养一文,读后感慨良多。 文中多次都提到,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就是要读书,读书,再读书。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静下心来,深入地思考。确实,我们教师教给学生的那点基础知识,只是沧海一粟,教师要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在教学时游刃有余,这就需要

6、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自己的知识的储备,使自己的知识海洋变得越来越宽广。只有读书,才能从知识的海洋里汲取营养,才能充实我们的头脑,提升我们的思想,才能让我们摆脱“坐吃山空”、“无物可教”的尴尬境地!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书中第二十二条讲到“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只有学生喜欢上了某一学科,那么这些学生的天赋素质才会得到发展,他们的爱好、禀赋、才能、志向才能建立起来。我们也可以从图书、报纸的种种事实可以看到,一个人最终的研究或发展方向,都可能与他小时候所喜爱的那门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是啊,

7、作为老师,最希望的就是学生热爱你的学科,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兴趣学才可能学好!如何让学生喜欢你的学科呢?它所需要的条件太多了,教师靠高尚的人品,积极的智慧,高超的教育艺术吸引了学生,学生喜欢你,自然会爱乌及屋,从而喜欢了你教的这门学科。 另外苏霍姆林斯基也给了我们建议: “接近那种无动于衷的头脑的最可行的途径就是思考。只有靠思考来唤醒思考。”教师都要思考,是什么促使某些学生变成了这个样子。有什么方法才能改变呢?在这里,苏霍姆林斯基让我们每一位教师要树立一个观念,那就是,要使一个人终于有一天发现自己是知识的主宰者,使他体验到一种驾驭和规律性的心情。用认识来鼓舞起人的精神这就是说,要使思想跟人的自尊

8、融合起来。 “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 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手、艺术家和诗人。”因为有了深该的知识,教师的注意力中心不在教材,而在学生的脑力劳动,这样,课堂上教师就可以和学生进行心和心的交流与对话。 这点我深有体会。有时对一篇课文我了解的背景知识比较多,讲课时娓娓道来,注意力就可以集中在学生,观察学生听懂了没有等等。如果了解得不够多,还要临时翻参考书,讲起课就觉得很生硬,自己都觉得前言不搭后语,根本顾不上学生那头,讲课效果肯定是很差的。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我还必须不断努力提升自己,例如知识、语言、教学方法、教学技巧、组织课堂、如何更好的诱导学生自主学习等方面。今后我要博览群书,尽量汲取多方面的知识,提高专业水平的同时 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同时,与时俱进,努力学习现代教学技术,平时注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吸取一些优秀语文教师的成功经验,密切联系实际,摸索更好的教学方法,更好的提高教育成绩。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